安永和畢馬威哪個好,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5-05-04 21:25:07

1樓:網友

普華好!呵呵,開玩笑的。

個人感租基簡覺:安永好些,總體申請過程很愉快,沒有壓力弊褲,群面manager跟我聊了很多,讓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看到的東西,非常鋒賀感謝那個manager。畢馬威也很好,沒壓力,稍微比安永差一點點。

總體:kpmg的實力在國內很強,應該是可以排在普華之後的,公司文化很好,有fast promotion,經常能從別的事務所挖人,也說明他有吸引力,是乙個有發展前途的地方。不過安永manager也跟我說這幾年安永的基本都公升了,淘汰率低。

你自己看吧。

最後說一句,我認為你應該看看金融危機時哪個公司裁的更厲害,能說明公司的實力。不過好像除了普華沒有裁員,其他都裁了,德勤是1天無薪放假吧。忘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審計的話建議kp,安永的審計越做越慘了。

3樓:網友

四大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安永工作強度會小一些。。兩個硬體都是差不多的 你倒不如比比那些看來無所謂的東西 比如哪個工作地點好 租房便宜這樣的看似無足卜侍重輕的握弊陵東西段戚 還有也要看你的方向 審計or 稅務。

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4樓:含光君

第一,從業務資料分析看,四大區別如下:

1、按業務領域,審計最佳pwc,諮詢最佳dtt(尤以國內市場為重點)2、按業務規模,pwc>dtt>et>kpmg3、按人員規模,pwc>ey>kpmg>dtt4、按增長速度,ey最快,pwc最穩。

第二,從四大的企業文化看,區別如下:

1、pwc氣氛最輕鬆。

2、 kpmg的氣氛略為tough,對著裝要求最高3、dtt的本地化做得最好,工作氛圍的競爭最激烈4、 安永最合女性工作,培訓機制最好等等。

5樓:ntce教師資格證

普華永道:規模最大,客戶最多。

特點一:普華永道在四大中是規模最大的乙個,擁有世界500強企業中85%的客戶,是四大中客戶最多的。其接手的專案也比較大,業務量較多,每年收益豐潤。

特點二:普華永道在四大中薪水較高,在高階會計人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對應聘者更具有吸引力。此外,普華永道設立「創新」獎金機制,以確保勇於創新的員工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特點三:工作環境比較好,公司位於有「上海旺角」之稱的新天地,整體工作環境顯露出一種穩重中略帶優雅的辦公氣質。

德勤:中國區成長最快的,本地化程度高。

特點一:德勤是四大中中國區成長最快的一家,德勤的客戶有超過78%是世界500強企業,在發展日本客戶方面最有優勢。

特點二:德勤的薪水處於中等水平,但是相對於其他企業將各項福利放進薪水裡面計算,德勤的薪水並不低,而且出差補助也處在較好的水平。

特點三:德勤本土化程度比較高,四大中使用英語程度最低的一家,除非必要情況下與老外溝通,否則郵件也是中文的,任何官方資料及培訓材料大多也是中英雙語。

畢馬威:規模最小,但客戶質量高。

特點一:畢馬威是全球也是大陸地區規模最小的一家。金融業上優勢明顯,金融行業客戶市場佔有率第一。此外,畢馬威有最高質量的客戶,畢馬威的客戶有超過75%是世界500強企業。

特點二:畢馬威是美國大學生心目當中「四大」裡的最佳僱主,畢馬威美國分所更被認為是對於母親上班族最好的十家企業之一。但是畢馬威是四大中最不本土化的一家,大陸人身居要位的很少。

特點三:畢馬威企業文化比較professional,所以畢馬威對員工發展很重視,有很多比較系統的培訓機會,剛進畢馬威的畢業生有為期10周的帶薪培訓。

安永:工作量最少,最重視員工感受。

特點一:安永是四大里面工作量最少的,工作壓力最小,假期最多。但是這並不影響安永的業績,其客戶有超過80%是世界500強企業。

特點二:安永2015年應屆生的起薪已經增長到7200-7500每月,但是工作卻是最輕鬆的,壓力也小一些,對於抗壓能力不強的財會人而言是乙個不錯的選擇。

特點三:安永比較注重員工感受,為員工創造良好地工作環境和同事關係,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與協調。據說安永一般偏好招帥哥美女,估計是四大中顏值最高的事務所了。

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6樓:你的野區我做豬

從行業內常常將其並稱為「四大」來討論某個問題或現象來說,個人覺得四家之間本質上並無太大的區別,而且四大內部的流動非常之頻繁,今天在德勤做,明天就去安永上班了,今天在普華做,明天就到畢馬威報到了的情況十分常見,這種文化和工作習慣上的互相滲透,知識上主動和被動的分享,也更減少了四家之間的差異性。個人覺得,一些小的區別如下:

1. 普華作為行業的老大(國際和國內都是),在公司規模和客戶資源上應該是最有優勢的。

2. 德勤這兩年出了不少事,特別是在中國在美上市公司上,中國高速頻道、東南融通這幾個出事的主都是德勤的客戶,前幾年的科龍也是。不是說其他幾家不出事,作為類似保險公司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只是概率大小的問題,但是德勤這兩年的聲譽確實受了影響。

不過,話說回來,做為全球性公司,四大在中國的本地化,德勤無疑是做得最好的一家,德勤的大陸合夥人估計也是四大里面最多的。

3. 幾年前的安永和現在是有很大區別的。雖然都打著「people first」的口號,個人覺得,實際上已經大有不同。

按我理解,安永以前不是以爭行業第一為終極目標的,而是依靠高品質的服務爭取客戶,給員工很好的工作體驗,有點像不爭江湖盟主的武林高手。可是,近年來,安永的業務風格變得激進,可以為了市場份額不斷壓價,為了縮減成本無視員工的高流失率。金融危機的時候安永的口碑也是四家裡面最差的。

但是,不得不承認,安永的培訓是四家裡面做得最好的,起碼以前是。

4. 畢馬威雖然在中國市場上不能排在其他家前面,但其在幾個重要行業都有幾家重量級的客戶,這和安永、德勤的客戶規模小數量多的特點是兩種武功風格。不過,正因如此,也是四家裡面對著裝要求最為嚴格的。

7樓:高頓教育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員規模: 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德勤據說北京財富中心的普華永道光審計人員就已經2000人了,而且應屆生的offer發得最多。

2.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對專業的要求。

普華永道專業最沒有限制,和我面試的對外經濟**大學學中文和別的學文秘專業的都錄取為審計人員或者稅務人員了;

安永對專業限制最為嚴格,周邊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會計,財務,金融,經濟類專業,從安永的summer leadership program 也可以看出,邀請的多為會計知名的大學的會計或者財經類畢業生。安永的tsrs部門倒是給清華工科本科和碩士發了很多offer。

畢馬威和德勤對專業的限制不多。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8樓:中公

1、德勤:全球百強中30%是其客戶,在日本客戶方面有優勢,但是相對在華規模較小、每年招聘人數遠少於其他幾家。

2、普華永道:「四大」之首,全球500強中有32%是其客戶,而內地在h股上市的企業中有40%都信賴pwc為其審計。

3、安永:在中國的業務遜於其他幾家,本地化步伐較慢,以香港經理居多。

4、畢馬威:在中國可以和pwc抗衡,在金融業上優勢明顯,相對比較本土化,有很多local manager,而且是四大中最有錢的乙個。

畢馬威vs安永,哪個好?

9樓:網友

都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列,應該都很好的。

中信**和畢馬威審計哪個好

10樓:國泰君安**股份****上海分公司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畢馬威審計是外資企業,對專業很有要求。**主要是營銷工作,有客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從事最好。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臺提問。

11樓:網友

中信**是內資所,畢馬威是外資所。收費不同的啦,外資所一般比較高。說不上哪個好,都比較專業。

普華永道和安永哪個好啊?

12樓:網友

普華永道略好一點,可以看2015年會計師事務所排名。

13樓:生活導師

筆試有三道題,第一道是文字理解題,就是一些文字的片段,讓你根據讀到的話回答問題。第二道是數理能力,就是一些圖表,回答一些比率的問題。第三道是英文作文。

面試的時候第一是小組群面,首先是自我介紹,然後是小組表演乙個短劇,最後是乙個presentation,具體你可以上網查一下,主要是英文形式,隨後會有乙個與manager一對一面試的機會,基本與會計知識無關,英文好反而會有優勢。

最後一次面試是與partner面試,都很好的,同上,沒有會計知識。

主要是看你選擇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

哪個城市有畢馬威,安永,德勤,普華永道,想選個城市

樓主,我給出你最詳細的回答,記得選我呀 畢馬威kpmg 北京 瀋陽 青島 上海 南京 成都 杭州 廣州 福州 深圳 廈門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安永e y 北京 上海 成都 蘇州 廣州 深圳 大連 武漢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北 德勤dtt 北京 大連 廣州 香港 澳門 南京 上海 深圳 蘇州...

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從行業內常常將其並稱為 四大 來討論某個問題或現象來說,個人覺得四家之間本質上並無太大的區別,而且四大內部的流動非常之頻繁,今天在德勤做,明天就去安永上班了,今天在普華做,明天就到畢馬威報到了的情況十分常見,這種文化和工作習慣上的互相滲透,知識上主動和被動的分享,也更減少了四家之間的差異性。一些小的...

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高頓教育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謝邀。從行業內常常將其並稱為 四大 來討論某個問題或現象來說,個人覺得四家之間本質上並無太大的區別,而且四大內部的流動非常之頻繁,今天在德勤做,明天就去安永上班了,今天在普華做,明天就到畢馬威報到了的情況十分常見,這種文化和工作習慣上的互相滲透,知識上主動和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