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有哪些生活習性,小蝌蚪的生活習性

時間 2021-08-11 16:36:53

1樓:小高清呀

蝌蚪孵出三天內不覓食,依靠從卵黃中帶來的營養維持生命,過早餵食反而導致其死亡。三天後蝌蚪的活動量明顯增加,兩鰓蓋完全形成時開始覓食,吃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類。

發育到一定時期,有的先長出後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從鰓蓋部位長出前肢,如蛙。有尾目中的鰻螈等終生有鰓,營水生活。蝌蚪經**而發育為成體的過程,稱為**發育。

肺魚的幼體外形略似蝌蚪,在肺魚分佈區尋找蝌蚪應該注意。站在蝌蚪的角度,蝌蚪怕被金蟾蜍吃掉,於是就躲在媽媽的肚子裡,變成小蟾蜍。

2樓:給你帶來好**

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以群居為主。

剛孵化出的蝌蚪,身體弱小,對外界環境敏感。適合生長在細水長流,清新無汙染,水溫保持在20~29℃,ph值6~8之間的水域。蝌蚪不避光,生長在光線暗淡,幽靜的地方,如果是人工養殖,應避免陽光直射,要勤換水,實時調整水的深度,控制好水的溫度,保持水池的清潔。

餵食的話就給它們吃麵包屑、乾麵條末、肉末、小魚蟲、麵包屑、各種昆蟲、水草等

3樓:白堊紀刀客

喜歡游來游去。

蝌蚪是青蛙的幼蟲,在發育過程中逐漸蛻化尾巴,長出四肢。

4樓:永恆的王者

蝌蚪的生存能力很強,普通的河,湖,水庫,塘,水溝都能適應,食物主要以水中的微生物,藻類,還有一些昆蟲幼蟲為食

小蝌蚪的生活習性

5樓:高小清清

蝌蚪孵出copy三天內不覓食,依靠從卵黃中帶bai來的營養維持生du命,過早喂

zhi食反而導致其死亡。三天後蝌蚪的活動dao量明顯增加,兩鰓蓋完全形成時開始覓食。

剛孵出的蝌蚪,身體弱小,對外界環境敏感,特別是水溫、水質、光照。當水溫低於20℃或高於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於 8或低於6時都會影響小蝌蚪的生長,甚至造成死亡。

小蝌蚪10天以後,其食量增大,生長髮育加快,蝌蚪開始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強,此時飼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蝌蚪的成活率。

6樓:文子

蝌蚪是bai蛙、蟾蜍的du幼體,又稱**蛋蛋。zhi剛孵化出來的蝌dao蚪,身體呈紡錘形版,無四肢、口權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

以群居為主。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脫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頭部有馬蹄形吸盤,用於附著,口位於吸盤下方,體質較弱,活動量小,通過卵黃囊供給營養,不進行開口攝食,可以投喂外源性營養物質,以滿足其營養需求及生長需要。

7樓:匿名使用者

牛蛙在蝌蚪時期和**成蛙後,對其營養要求不同。蝌蚪的生活習性回近似於魚類,答而且消化特點與雜食性魚類相仿,對食物的要求也和雜食性魚類差不多。蝌蚪的食物以浮游植物為主,也能攝食人工飼料。

凡蛋白質含量在10%以上的各種動、植物性的原料,都可作為蝌蚪飼料。若蝌蚪的飼料以植物性原料為主,蝌蚪個體大而**慢;相反,如以動物性原料為主時,則個體小而**快。

蝌蚪**為成蛙之後,其消化器官和消化生理髮生了系列的變化,對飼料的營養需要亦隨之改變。湖南省水產研究所的研究結果(1986)表明:牛蛙對飼料中蛋白質的最適需要量範圍為30.

90%~37.25%;牛蛙在飼料中澱粉的適宜含量為25%~28.15%;纖維素的最高限量為7.

82%,採用該營養水平配製的牛蛙配合飼料,能夠滿足牛蛙迅速生長的營養需要。

按順序寫出小蝌蚪成長的過程,小蝌蚪成長的過程是什麼?

青蛙在水邊產卵後,經過一段時間,卵就會孵化成蝌蚪,並以水中的藻類和浮游生物做食物。約一個半月後,蝌蚪尾巴的根部開始膨脹,一個星期後長出後腿,隨後前肢開始成形,尾巴同時會縮短,這時候,小小的蝌蚪就變成小青蛙。青蛙的身體短小扁平,沒有頸和尾巴,眼球突出,溼潤平滑,後肢長而強健,善跳躍。大部分的青蛙會棲息...

剛變成青蛙的蝌蚪吃什麼,小蝌蚪變成青蛙後吃什麼

雯 1 可以買一些小魚蟲的飼料喂蝌蚪,但是每次不要喂太多飼料,以免蝌蚪吃太多而撐死。2 蝌蚪能夠吃麵包屑,因此,也可以買一些麵包屑來喂蝌蚪,同樣每次不宜投放太多食物。3 還可以在水中放入一些水草,水草中含有一些浮游生物,能夠讓蝌蚪自己覓食。4 青蛙是雜食性動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只佔食譜的7 左右 動物...

蝌蚪能跟錦鯉一起養嗎,小蝌蚪能和小的錦鯉和泥鰍混養嗎?要注意什麼?

幸福的小性子 建議最好不要養在一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錦鯉和蝌蚪在自然中算是天敵,相互之間無法共存。2 有些蝌蚪是有一定的毒性的,魚吃了可能會死。3 蝌蚪身上有很多的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可能會感染到魚身上。 金龍之皇 不可以,錦鯉體型大遊速快,會把蝌蚪當吃的,蝌蚪有很多寄生蟲病菌,一旦食用,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