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鳥的簡介

時間 2021-08-30 09:56:08

1樓:匿名使用者

灰椋鳥知識:好群居的灰椋鳥

一隊隊、一群群,少則幾十只組成一群,多則成千上萬排成百米長隊,或圍成巨大的栯圓,一批批快速掠過天空。它們忽而衝高飛天,忽而低空盤旋,忽而邊飛邊唱,相互應和,忽而隱入叢林,跳躍枝頭,呼朋喚友,百鳥齊鳴。這便是灰椋鳥那快樂的身影。

灰椋鳥,還有兩個名字:“高粱頭”、“竹雀”。

灰椋鳥並不是全身灰色,只因它在天空飛得太快,難以看清,所以,才給這它起了這樣的“灰”名字。如果我們能仔細觀察靜止的灰椋鳥,就能看清它的真正樣子。

灰椋鳥羽毛的主要顏色是灰褐色,其中,尾巴和頭兩側長有白色羽毛,頭頂長有黑色羽毛,像人的黑髮。灰椋鳥的嘴和腳是橙紅色的,在灰色的羽毛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灰椋鳥的體型較小,身體呈流線性,雙翅有力,飛行速度很快。

它們喜好群居,同吃、同住、同飛,很少單獨活動。這樣能較好地防備猛禽的襲擊,又方便繁殖後代。

灰椋鳥在4~6月間生養小鳥。它們先用雜草和羽毛在空心樹洞裡搭一個巢,然後雌鳥產下3~5枚卵,進行孵化。小鳥出生後,由父母輪流餵食,一直到鳥寶寶長大,學會自己覓食。

灰椋鳥是益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冬天吃野生果實的種子,春、夏、秋三季吃金龜甲、象甲、柳大葉蜂、天社蛾等害蟲。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在每年的冬季,灰椋鳥會從北方飛來江蘇,在2023年3月,就有10 多萬隻灰椋鳥來到射陽林區過冬。江蘇是灰椋鳥的第二故鄉,每年,我們都可以看見活潑可愛的灰椋鳥。

灰椋鳥 white-cheeked starling 雀形目 > 椋鳥科 > 椋鳥屬 passeriformes > sturnidae > sturnus cineraceus 別名:杜麗雀、高梁頭、假畫眉、竹雀、管連子。屬雀形目,椋鳥科。

繁殖在我國東北、內蒙古、華北、青海及山東一帶;越冬於長江以南廣大地區。分佈範圍:西伯利亞、中國、日本、越南北部及緬甸北部、菲律賓。

灰椋鳥體長約21釐米。通體主要為灰褐色,頭部上黑而兩側白,尾部亦白色。嘴和腳橙紅色。

幼鳥上體褐色沾棕。

別名:杜麗雀、高梁頭、假畫眉、竹雀、管連子。

屬雀形目,椋鳥科。繁殖在我國東北、內蒙古、華北、青海及山東一帶;越冬於長江以南廣大地區。

灰椋鳥體長約21釐米。通體主要為灰褐色,頭部上黑而兩側白,尾部亦白色。嘴和腳橙紅色。幼鳥上體褐色沾棕,頭和頸的兩側白而綴以褐色細點。

灰椋鳥:鳥類的一種,性喜群飛,食種子和昆蟲,有的椋鳥善於模仿各種聲音,包括其他的鳥叫聲幾人類的語言

分類:雀形目 椋鳥科

保護級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特徵:全長230~240㎜。雄鳥頭、頸、胸黑色,並雜以白紋,頰至耳羽處白色條紋更多,各羽呈矛狀。

上體褐灰,尾上覆羽白色,形成鮮明的橫帶。翅黑褐色,內側飛羽具白緣。腹部為白色。

雌鳥羽毛沾褐色,缺少輝亮光澤

習性:棲息於海拔800米以下的闊葉林內地。雜食性,以昆蟲為主。

《灰椋鳥》知識:好群居的灰椋鳥

一隊隊、一群群,少則幾十只組成一群,多則成千上萬排成百米長隊,或圍成巨大的栯圓,一批批快速掠過天空。它們忽而衝高飛天,忽而低空盤旋,忽而邊飛邊唱,相互應和,忽而隱入叢林,跳躍枝頭,呼朋喚友,百鳥齊鳴。這便是灰椋鳥那快樂的身影。

灰椋鳥,還有兩個名字:“高粱頭”、“竹雀”。

灰椋鳥並不是全身灰色,只因它在天空飛得太快,難以看清,所以,才給這它起了這樣的“灰”名字。如果我們能仔細觀察靜止的灰椋鳥,就能看清它的真正樣子。

灰椋鳥羽毛的主要顏色是灰褐色,其中,尾巴和頭兩側長有白色羽毛,頭頂長有黑色羽毛,像人的黑髮。灰椋鳥的嘴和腳是橙紅色的,在灰色的羽毛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灰椋鳥的體型較小,身體呈流線性,雙翅有力,飛行速度很快。

它們喜好群居,同吃、同住、同飛,很少單獨活動。這樣能較好地防備猛禽的襲擊,又方便繁殖後代。

灰椋鳥在4~6月間生養小鳥。它們先用雜草和羽毛在空心樹洞裡搭一個巢,然後雌鳥產下3~5枚卵,進行孵化。小鳥出生後,由父母輪流餵食,一直到鳥寶寶長大,學會自己覓食。

灰椋鳥是益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冬天吃野生果實的種子,春、夏、秋三季吃金龜甲、象甲、柳大葉蜂、天社蛾等害蟲。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在每年的冬季,灰椋鳥會從北方飛來江蘇,在2023年3月,就有10 多萬隻灰椋鳥來到射陽林區過冬。江蘇是灰椋鳥的第二故鄉,每年,我們都可以看見活潑可愛的灰椋鳥.

你是不是也在學《灰椋鳥》這一課?

2樓:匿名使用者

灰椋鳥灰椋鳥(學名:sturnus cineraceus)是雀形目椋鳥科的物種,體型較北椋鳥稍大,頭頂至後頸黑色,額和頭頂雜有白色,頰和耳覆羽白色微雜有黑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紅色,尖端黑色,腳橙黃色。

棲息於平原或山區的稀樹地帶,繁殖期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常叢集活動,主要取食昆蟲,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國為黑龍江以南至遼寧、河北、內蒙古以及黃河流域一帶的夏候鳥,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於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灰椋鳥(圖2)灰椋鳥雄鳥白額、頭頂、頭側、後頸和頸側黑色微具光澤,額和頭頂前部雜有白色,眼先和眼周灰白色雜有黑色,頰和耳羽白色亦雜有黑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外翈具狹窄的灰白色羽緣,次級和**飛羽外翈白色羽緣變寬。

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灰褐色,外側尾羽黑褐色,內翈先端白色。頦白色,喉、前頸和上胸灰黑色具不甚明顯的灰白色矛狀條紋。下胸、兩脅和腹淡灰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

翼下覆羽白色,腋羽灰黑色雜灰椋鳥(圖3)有白色羽端。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僅前額雜有白色,頭頂至後頸黑褐色。

頦、喉淡棕灰色,上胸黑褐色具棕褐色羽幹紋。 虹膜褐色,嘴橙紅色,尖端黑色,跗跖和趾橙黃色。 體重♂74-95g,♀65-105g;體長♂183-241mm,♀200-240mm;嘴峰♂22-27mm,♀21-27mm;翅♂121-135mm,♀121-135mm;尾♂60-75mm,♀60-73mm;跗跖♂29-34mm,♀27-34mm。

[1] (注:雄性—♂;雌性—♀) 灰椋鳥(分佈圖)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臺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中國為黑龍江以南至遼寧、河北、內蒙古以及黃河流域一帶的夏候鳥,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於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2]

[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灰椋鳥(圖4)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疏林草甸、河谷闊葉林,散生有老林樹的林緣灌叢和次生闊葉林,也棲息於農田、路邊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中。[1] 平原地區常結群活動,在山區多活動於開闊地段,接近農田、水田的林緣。飛行迅速,整群飛行。

鳴聲低微而單調。當一隻受驚起飛,其他則紛紛響應,整群而起。[3]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灰椋鳥(圖5)在中國東北、華北等北部地區主要為夏候鳥,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地區為冬候鳥。每年3月末4月初開始遷至北方繁殖地,秋季於8-9月份即開始叢集南遷,遷徙時常整合大群。 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

所吃昆蟲種類主要有鱗翅目幼蟲、螟蛾幼蟲、螞蟻、虻、胡蜂、蝗蟲、葉甲、金龜子、象鼻蟲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昆蟲。秋冬季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主。 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群活動。

常在草甸、河谷、農田等潮溼地上覓食,休息時多棲於電線上、電柱上和樹木枯枝上。[1]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灰椋鳥(圖6)繁殖期5-7月。營巢於闊葉樹天然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樹洞中,也在水泥電柱頂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營巢。通常成群到達繁殖地,4月末5月初開始分散成對,5月初至5月中旬即開始尋找巢位築巢。

有時在繁殖期間亦見有成小群在一起營巢繁殖的,未見有明顯佔區和種內競爭現象。巢呈碗狀,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草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羽毛和細草莖。雌雄鳥共同築巢,每窩產卵通常5-7枚,偶爾有多至8枚和少至4枚的,1天產1枚卵。

卵為長卵圓形,翠綠色或鴨蛋綠色,大小為28-30mm×20-22mm,平均29.2mm× 20.8mm。

第四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有時雄鳥亦參與孵卵,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1][編輯本段]經濟用途

由於其嗜吃昆蟲,在抑制害蟲發生、保護植物方面具有很大意義,應注意保護。[1]

[編輯本段]飼養選種

1、鳥的選擇

灰椋鳥(圖7)灰椋鳥雖與八哥、鷯哥同屬一個科,而且分佈很廣,但因羽色晦暗、其貌不揚,故飼養的人相對較少。灰椋鳥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鳥較蒼淡而多褐色,而且無輝亮,**轉為淡褐色,胸部褐色特濃,而雜以褐白色縱紋。

2、籠的特點

灰椋鳥體型較八哥小,為觀賞飼養單隻雄鳥可用八哥籠或畫眉籠。為了繁殖,須成對飼養在較大的籠中,可自制僅前面和下面為鐵絲網,其餘各面封閉的,大小為100×80×100釐米的繁殖籠。籠的後上方安樹洞或暗箱巢(12×13×22釐米)。

3、飼料和喂法

灰椋鳥為雜食性鳥。可以雞蛋米(或雛雞料搓熟雞蛋)為常備飼料,經常保持清潔、光足,每天或隔日喂一次軟料,用肉沫、水果或菜沫拌雛雞料面(或玉米麵),並經常給少量昆蟲幼蟲及蛹。若從樹洞中掏到幼鳥,可把肉沫、熟雞蛋黃、玉米麵(或雞料面)按5:

2:3的比例混勻後餵給。若需填喂,可加水調和,捻成兩頭尖的食團。

4、管理和調教

跟八哥、鷯哥相比,灰椋鳥比較容易飼養,而且較耐寒。日常管理,除保持粒料經常有外,每隔日喂一次軟料,洗刷水罐並換新鮮飲水。每週徹底清洗一次鳥籠、棲槓及食、水罐。

冬季大的籠舍飼養條件下,無須特別保溫,就能生活得很好,但若是小籠單隻飼養,還是移至室內為宜。[4]

[編輯本段]同名課文

灰椋鳥(圖8)《灰椋鳥》徐秀娟 早就聽說林場的灰椋鳥多。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呢? 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影,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一天下午,我和同伴來到了林場。下了車,輕輕走進林內。棕紅色的水杉落葉,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華貴的絨地毯,走在上面軟綿綿的。

我們選好觀察位置,便在那兒等候灰椋鳥歸來。 周圍靜得出奇。路兩邊近百畝的竹林鬱鬱蔥蔥,與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鳥!”我翹首遙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許多黑點向這邊移動——灰椋鳥開始歸林了。

一開始還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飛過來,盤旋著,陸續投入刺槐林。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老遠就聽到它們的叫聲。它們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隊飛行。

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先回來的鳥在林內不停地鳴叫,好像互相傾訴著一天的見聞和收穫,又像在呼喚未歸的同伴和兒女;後到的鳥與林中的鳥互相應和,邊飛邊鳴,很快找到自己棲息的處所,與熟悉的夥伴會合。 夕陽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天空,也映紅了刺槐林和竹林。

天上的鳥越來越少了,可是整個林子裡的灰椋鳥還是不願過早地安眠。看,這幾隻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稜稜地飛起。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這上萬只灰椋鳥是在舉行盛大的聯歡會,還是在慶祝自己的節日?要不怎麼會這樣熱鬧?

我被這喧鬧而又熱烈的場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在回來的路上,我想: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到哪兒去觀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

灰椋鳥的形態特徵,灰椋鳥的資料

未年 灰椋鳥雄鳥自額 頭頂 頭側 後頸和頸側黑色微具光澤,額和頭頂前部雜有白色,眼先和眼周灰白色雜有黑色,頰和耳羽白色亦雜有黑色。背 肩 腰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外翈具狹窄的灰白色羽緣,次級和 飛羽外翈白色羽緣變寬。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灰褐色,外側尾羽黑褐色,內翈...

灰椋鳥是什麼鳥類,灰椋鳥是什麼鳥?

天真小曼 灰椋鳥是雀形目椋鳥科的物種,體型較北椋鳥稍大,頭頂至後頸黑色,額和頭頂雜有白色,頰和耳覆羽白色微雜有黑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紅色,尖端黑色,腳橙黃色。棲息於平原或山區的稀樹地帶,繁殖期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常叢集活動,主要取食昆蟲,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國為黑龍江以南至遼...

求問灰椋鳥吃什麼,急,灰椋鳥吃什麼

情繫文學不言悔 如果吃柿子和蘋果,應該不是灰椋鳥,大概是白頭翁吧 山雀的一種 飼養白頭翁可以一種粉料做為常備飼料,比如把玉米麵 花生米粉 熟雞蛋黃按5 2 3的比例混勻餵給,或者喂點頦粉 綠豆麵 玉米麵 熟蛋黃 淡水魚粉或蠶蛹粉按5 2 2 1配合 經常補充些水果和昆蟲幼蟲及蛹。灰椋鳥野性很大,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