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丘吉爾的一句名言,丘吉爾那句名言怎麼說的

時間 2022-03-12 04:55:14

1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北非戰場的轉折點是阿拉曼戰役,這次戰役有效殲滅了德國的有生力量。丘吉爾自己就說:「在阿拉曼戰役之前,我們從未獲勝過;在阿拉曼戰役之後,我們從未失敗過。

」在這期間,儘管盟軍取得了歷史性的轉折,但地中海形勢複雜,特別是促使法國投降過程中,自由法蘭西的擁護者有較多的不滿,並引發了達爾朗被刺事件。此外,在此之前盟軍確實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太平洋戰場(中途島日本戰敗),北非戰場(阿拉曼戰役),歐洲戰場(斯大林格勒戰役),在各線戰場上,盟軍都得到了標誌性的勝利,特別是對於歐洲人來說美軍也下水了,無論是心理上還是事實上民眾都有了滿意和鬆懈的苗頭,一種認為大戰已即將結束,大局已定的安逸思潮在蔓延。

也正是在此期間(在2023年11月10日,倫敦市府,阿拉曼戰役慶祝午宴上),丘吉爾發表了名為"the end of the beginning"的演講:「這不是結束,甚至這也並非結束的序幕已然到來,但或許,這是序幕已經結束!」,同一時間的羅斯福也演講到:

「現在還不是狂歡的時候,我們現在沒有時間幹別的事,只有為了勝利而戰鬥,而工作!」。

絕大多數的中譯文都簡簡單單地進行了丘吉爾名句的直譯,甚至辭不達意。對於這段話來說,(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簡單把二戰看作「防守-反擊」過程的話,「the beginning of the end」中的end表示的是反擊階段,而「the end of the beginning」中的beginning指的是防守階段。當然實際上二戰並非如此簡單的兩段式的過程,然而更好理解丘吉爾這段話的含義,是應該對小過程進行抽象和凝練的。後來,此句外延被擴充套件了,廣泛地被用於到處,表達的意義也窮期所想。

不過,中譯文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譯法「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僅僅是開始的結束!」,還是很有一點趣味的,儘管猛一看到的時候會比較費解一點並且譯文對原文的語氣進行了善意的曲解。

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sir winston churchill, — lord mayor's luncheon, mansion house following the victory at el alameinin north africa, london, 10 november 1942.

british politician (1874 - 1965)

2樓:衛醉山

錯了,哥們兒。應該是「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是開始的結束」

意思是戰爭遠沒有結束,真正的災難才剛剛開始。

3樓:梅林的法杖

「這不是開始,甚至不是開始的結束,而是結束的開始。」

背景:二戰時期,英國空軍最終取得不列顛大空戰的勝利。正當一般英國人認為萬事大吉之際,丘吉爾卻這樣說「這不是開始,甚至不是開始的結束,而是結束的開始。」

果然,納粹瘋狂的夢想從此給交戰雙方帶來的更慘痛、更深刻的災難。

4樓:匿名使用者

這不是結束,也不是結束的開始,或許,這是開始的結束。

5樓:

這不是最後的結局.

這甚至不是結局的開頭.

但是,或許是,開頭的結束.

丘吉爾那句名言怎麼說的

在《大國崛起》中有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這樣一句名言:「我寧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肯失去一個莎士比亞。」這

6樓:手機使用者

d丘吉爾的話表明了莎士比亞對英國的重要性。莎士比亞作為著名的人文主義者,其作品對英國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四十句丘吉爾名言

1 圓滑就是能讓人滿懷憧憬的走向地獄。2 榮耀終將歸於你們 3 一個通過徵稅求繁榮的國家就好像一個縮在桶裡想把自己提起來的人。4 一個人絕對不可在遇到危險的威脅時,背過身去試圖逃避。若是這樣做,只會使危險加倍。但是如果立即面對它毫不退縮,危險便會減半。5 失去的,永遠不會比你手上現在握住的多。6 歷...

丘吉爾的生平經歷?詳細一點,溫斯頓丘吉爾的人生經歷簡介

凮起雲湧 溫斯頓 倫納德 斯賓塞 丘吉爾 1874年11月30日 1965年1月24日 英國政治家 歷史學家 畫家 演說家 作家 記者,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溫斯頓 倫納德 斯賓塞 丘吉爾1874年生於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

丘吉爾是如何看待中國的

丘吉爾對中國的態度是隨著形勢的變化而改變的。因此他的看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二戰階段 當日軍進攻緬甸,欲切斷盟軍國際交通運輸線時,英國急需中國出兵緬甸。因此,丘吉爾對中國給予很高的評價。他認為,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英國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緬甸如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