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腦力如何保健

時間 2021-05-05 14:39:51

1樓:易書科技

中老年人的記憶特徵

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回憶等過程。根據記憶的內容可分為:

形象記憶、邏輯記憶和運動記憶等。根據材料在腦子裡儲存時間的久暫又可把記憶分為瞬時記憶(保持時間為0.25~2秒,呈鮮明印象,但很快就消失)、短時記憶(保持時間為3~47秒)和長時記憶(保持時間在1分鐘以上,直至多年,甚至終生不忘)。

記憶是老年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多數的老年人感到最苦惱的是記憶力衰退,往往是隨記隨忘,對昨天學過的詩詞或新介紹的朋友的名字,今天就記不清了,有時話到嘴邊,竟遺忘了。對這種記憶力的變化是不足為怪的。

況且這是屬於臨時遺忘,與永久遺忘不同,有時經過追憶或休息片刻又想起來了。當然,嚴重的就會發展成為遺忘症,它是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記憶衰退,遺忘率高,這是自然規律。

其原因是由於人的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和大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記憶也隨之發生變化的關係。但是變化的情況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麼可怕。有人經過調查後假設:

如果18~36歲的人記憶能力為100%,那麼37~60歲的人的記憶力為90%,60~85歲為85%。可見,老年人的記憶力減退程度並不大,為此而引起的擔心和苦惱也是沒有必要的。

老年人的瞬時記憶和年輕人相差不大,短時記憶明顯比年輕人差,那種放下東西就忘的現象往往出現在老年人身上。至於長時記憶,老年人往往對未衰退前接觸過的事物,長時記憶保持完好,而對衰退後接觸到的事物,長時記憶明顯下降。也就是說,假如有一個人70歲,他的記憶是大約50歲時衰退的,那麼50歲就是長時記憶好壞的一個分界線。

例如,有的老年人能把童年時讀過的《千家詩》背誦如流,有的同志能把他小時候當兒童團員時,手拿紅纓槍、臂戴紅袖章,在村口站崗放哨,抓特務的情景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還有的同志能複述幾十年前與別人爭論時所堅持的思維邏輯順序及爭辯中說過的話,等等。而對50歲以後發生的事,則記憶沒那麼清楚了。

這些都是正常的。這是老年人的記憶特徵之一。

老年人的意義識記好,機械識記不如從前。機械識記是靠機械重複方法的識記。例如記數字、牌號、人名、地名、歷史年代等。

而意義識記是依靠理解的一種識記,亦即通過領會精神、融會貫通其內在的聯絡來識記。老年人和年輕人相比,意義識記沒有多少區別,而機械識記老年人明顯不如年輕人。

規定時間的速度記憶衰退。老年人如果自由掌握記憶速度,那麼老年人的記憶效果和年輕人差不多。一旦要求老年人同年輕人一樣,在同一規定的短時間內記住某些內容,那麼,老年人的記憶效果就不如年輕人。

再認保持完好。再認是指一件事出現在眼前,判斷它是否感知過的過程。心理學上把能夠再認識的過程叫認知。

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再認保持完好。例如,一對白髮蒼蒼的老人,久別重逢,一眼便可確認對方是自己的童年好友。再如。

有的老年人雖然背不出一些外語單詞或古詩的句子,但是當它們出現在眼前時卻可以認識,指出這些外語單詞和古詩的意思。

如何提高記憶力

針對中老年人的記憶特點,採取相應的措施,同樣可提高記憶力。老年人常常記不住人名、**號碼,等等。遇到這樣的情況可在口袋裡備個小本子,隨聽隨記,以便日後翻閱查對,諺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很有道理的,還可利用對往事記憶清楚的優勢,在學習新東西時,多與過去記憶中的事物進行聯絡和比較;要注意少而精,「私少則得,多則惑」,千萬不可趕速度。

記憶也有規律可循

1.明確的識記目標。心理學家的許多實驗表明,不管是長時間記憶還是短時記憶,識記的永續性都依賴於人所確定的識記任務。目標確定為「記到明天」,同確定為「永遠地」記住,其效果是不同的。

因此,老年人在識記有價值材料時要有決心和信心,強迫自己的腦神經長期記住它。

2.把需要識記的材料理解後進行分類、列提綱、畫**等幫助記憶。例如,***同志為了使人便於記住當時我國3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名稱,曾編了一首七言「詩」:「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四西兩寧青甘陝,還有內臺北上天。

」有的還可編成順口溜幫助記憶。

3.要調動各種感官一起來記,也就是利用耳聽、眼看、口讀、手寫,幾種感官並用。老師可採取「小表演」的方式教學,課下,學員們也可組織起來做「小表演」。這種表演不僅調動了學習者的各種感官,而且還能促進積極思維,效果比單純講解和背誦好得多。

4.及時複習。俗話說:「複習是學習之母」,「三天不念口生」。

有一位教育學家打了個很好的比喻:我們應該鞏固建築物,而不是修補已經崩潰的建築物。複習是鞏固記憶的基本途徑,要通過讀、說、作、寫、想等多種途徑來提高複習效果。

5.運用與實踐。人們常說,要在游泳中學游泳,不下水是學不會游泳的。只看、只聽、而不動手,記憶效果是不會好的。

6.講究記憶衛生。這是老年人保護記憶,增強記憶的重要條件。一要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

二要適當地加強營養,要有計劃,適量地吃點魚、肉、核桃仁、蛋黃等。千萬不要忌食早餐,否則上午容易處於不同程度的低血糖狀態,使精力不足,記憶困難等。三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證大腦得到充分的氧氣。

四要利用最佳記憶時間。據實驗證實,人每天有4個記憶高潮:

清晨6~7點鐘,頭腦清醒,上午8~10點鐘,效率高,記憶量大,傍晚6~8點鐘,一天中記憶的最佳期。睡前1~2小時。

此外,還要戒菸戒酒,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合理用腦等。老年人通過有目的地加強記憶鍛鍊,勤于思考,講究記憶衛生,是可以強化記憶,延緩記憶力衰退的。學習是腦細胞「體操」,愛學習和經常動腦筋的科學家、教育家、作家等的記憶力衰退是很慢的。

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例子不勝列舉:清代考古學家閻若璩,幼年讀書千遍,尚不能背誦,經過幾十年的刻苦努力,記憶力得到發展,終於完成了《古文尚書疏證》等鉅著。

一般說來,即使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記憶力,也足以能應付他所從事的事業的需要。

怎樣延緩智力的衰退

首先要善於科學用腦。「用進廢退」是生物機體發展和抗衰老的一條普遍規律。凡是用腦早,肯用腦的人,大腦和智力的衰退都較慢。

人的大腦皮層有140億個神經細胞,一般只開發使用了10%,還有90%尚未工作。那些經常處於緊張工作的腦細胞營養好,壽命長,不工作或長期停止工作的腦細胞衰退快,死亡率高。在智力的各種因素中,語言文字方面的智力衰退得最慢,原因就在於語言文字在各個年齡階段都經常地使用著。

觀察表明,法官、教授、科學家等,每天都要與各種難題打交道,為了尋求一個正確答案,晝思夜想,絞盡腦汁,這種經常自覺的科學用腦習慣往往推遲了他們智力衰退的時間。紐約大學的學者曾對15名20歲的青年和20名平均72歲的老人進行檢查,發現他們腦部能量的利用並無差別。

其次是保持必要的社會交往,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生活活躍的老年人,往往可以長時間地提高自己的智力,而深居簡出,生活單調,無所用心的人。特別是那些一輩子沒有自己的事業,生活圈子歷來狹小的老年寡居婦女,智力衰退很快。

要想延緩智力的衰退,老年人應走出家庭的小天地,與社會接觸,與人交往,及時地攝取新資訊,給大腦補充提供新「營養」。

最後我們再談一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智力有所衰退,那麼是不是就「老而無用」、「老而無為」了呢?較近期的研究指出,在弈棋過程中,年齡和棋藝並無關係。

老年棋手和年輕人同樣具有高超的棋藝。這表明,經驗在一定程度上能補償因年老而引起的思維靈活性差的不足。各類科學家、作家,藝術家創造的高峰年齡大約在30~39歲之間,而可以進行創造的年齡的距離是從32歲到72歲。

即使年過花甲,智力有所衰退,也仍然能做出驚人的成就。古今中外高齡人集其大成的比比皆是,如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歌德,81歲時完成了名著《浮士德》,恩格斯74歲時整理出版馬克思的《資本論》,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81歲時還取得了他自己的第1033項發明專利;達爾文70歲後才完成《植物運動能力》一書。我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在70歲時編寫出《千金要方》,百歲高齡後完成了他的鉅著《千金翼方》。

齊白石先生90歲時還染紙丹青,作畫不息。海內外著名的語言學家王力教授一生著作累累,耄耋之年仍創作不止。

國內外這些名人的事例說明,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等於成功。一般情況下,人的智力基礎相差不是很懸殊。但在情感、意志、興趣、學習動機、目的、萬法、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卻相差甚遠。

關鍵在於改善自己的心理素質,調整志向、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總之,一個人只要具有遠大理想,自信心強,勇於開拓,勤學不輟,有超人的意志,性格穩定,高風亮節,有強烈的愛國心和正義感,就一定會做到「老有所為」的。

老年人的智力

所謂智力,也就是指人的聰明程度,人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為人的各種能力的總和。

智力分為兩類,液化智力和晶化智力。液化智力指比較直接依賴於生理結構,而不依賴於文化、知識的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如近事的記憶力、思維敏捷度、知覺操作技巧的智力機能等;晶化智力主要指積累知識和經驗的後天習得的能力,如對常識、詞彙的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人的「液化智力」機能一般在成年早期達到最高峰,以後隨年老而減退;而「晶化智力」直到五六十歲也不減退,有時還有所改善,只有在七八十歲後才略有減退。

因此,那種不作具體分析,籠統地斷言「年老智必衰」,某些人甚至年未老便從心理上感到「智先衰」,不僅缺乏科學根據,而且也影響「老有所學」和「老有所為」。

人的智力發展和衰退的個體差異很大。這是由於影響人的智力發展和衰退的因素是多側面、多層次的。下面主要介紹個體因素、社會和環境因素。

1.個體因素包括遺傳因素與年齡因素。人的智力是由先天不變的遺傳所決定的。美國心理學家斯坦萊?

霍爾說:「一兩的遺傳能勝過一噸的教育。」根據標準的智力測驗發現,就一般人而言(不包括科學家,發明家等智力優異者),人的智力在20歲以前是上升時期,以後便逐漸衰退。

有人曾對7歲~92歲的832人進行智力測驗,結果表明,18歲時智力達到最高點,50歲時智力下降到15歲時的程度,80歲以後智力便急速下降。

身體條件也包括在個人因素中。老年人在學習和工作中所表現出的智力衰退,有些是由於非智力因素造成,如身體器官的老化、疾病,身體虛弱等,特別是由於老年痴呆病及腦動脈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與健康老人相比,身體有障礙的老年人智力衰退的比例是相當大的。

這裡重點談一下腦和神經系統老化的問題。腦的老化及其對智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腦重量的減輕。據科學估計,20歲以後,人每天要死掉上萬個腦神經細胞。

70歲的人其腦重量只有其青年期的95%,80歲時減少到90%。有人估計,高齡者的腦重量如與腦重量最大的年齡層相比,大約減少50~150克。大腦皮層的萎縮和腦神經細胞的減少是導致老年大腦重量減輕的主要原因。

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組織的代謝水平,核糖核酸、蛋白質、脂肪質的含量和更新率都逐漸降低,再加上神經纖維的密度逐漸減小,神經傳導速度減緩、通路逐漸失靈,從而導致腦神經機能的衰退。因此,老年人大腦皮層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減弱,記憶力下降,思維的靈活性降低,對緊急狀況的應變能力減弱。

關於性別因素,無論在各個年齡階段。男女的智力都是有差異的。這一問題,尚待研究。

2.社會和環境的因素。學歷、工作經驗、配偶、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人際關係都是影響智力的社會因素。

探求不同的學歷究竟會給老年期智力帶來何種影響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學歷會造成職業、社會地位和社會作用的不同。從整體來說,學歷越高,也就是說,直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由於年齡增長所造成的智力衰退的速度就越緩慢,而且,學歷所帶來的影響,在老年婦女身上反映的要比老年男性強烈。

一般認為,能繼續工作的,身心都很健康的老年人,也能維持較高的智力水平。另外,老年人過去從事何種工作,也會影響到老年人的智力。總的來看,未擔任過管理職務的普通工人及過去從事體力勞動的老年人,智力衰退的幅度就比較大。

由於老年人身心機能的下降,活動範圍往往變得狹小,與社會接觸也逐漸減少,缺乏必要的交往及資訊溝通,使老年人產生孤獨感、孤立感、障礙感等,多數會成為維持智力水平的不利因素。人到了老年期,智力確實有所衰退,但並非全部衰退。到底多大程度上是生理變化,有哪些是病理變化,分曉尚待研究。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防病高手》

中老年人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老年人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歐歐分享健康小知識 心腦血管疾病現在發病率越來越高,對人們生活影響也越來越大。它主要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總稱,目前,這類疾病可以劃分為很多類,一般跟人們日常飲食,生活習慣,作息等等有很大關係。其實心腦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當中發病率比較高,那麼老年人應該從日常飲食 生活作息等等方面進行預防。1 日常飲...

適合中老年人的小吃,幫忙一下,適合中老年人的小吃,幫忙推薦一下!

水泵廠家 板栗板栗素有 千果之王 的美譽,醇厚香甜的口感總是令人念念不忘。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機能都有所下降,而栗子能強脾健胃 活血止血,對腎虛也有良好的功效,這對老年腎虛 糖尿病患者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因此,糖炒栗子是可供老年人選擇的零食佳品。核桃 杏仁 花生 這些堅果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心理

易書科技 樂觀地對待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緒 人進入中老年以後,情緒也會發生變化。身體健康,有一定文化知識修養,經濟生活較富裕,獲得了自己喜歡的學習 工作或研究機會的老年人,會產生積極情緒,而一些隨著軀體機能的下降,自認為已經衰老,特別是喪失了生存目的的老年人,興趣索然,感情平淡,性情固執和情緒抑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