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學中醫怎麼辦,我想自學中醫,怎麼學呢

時間 2022-03-10 12:00:16

1樓:夕蝶龐潤

作為個人愛好可以自學;等自己有基礎了再找個有真本事的老中醫拜師!

要是年紀大了的話可以學學火灸和拔罐以及推拿。。。

要想行醫的話需要考行醫執照的!比較難:)

2樓:高藍依武

想學中醫,很不錯啊!成績不是最後的標準!不過考一所好的醫大,更好!即便是沒考好,一般的大學裡學中醫也是可以的!學醫,基礎是很重要的!中醫在社會上是很受尊重的!

中醫就像語文一樣,有時深奧莫測,有時淺顯明瞭,還有就是感覺,入門以後那感覺就叫思維!

3樓:匿名使用者

那你只能上他們學校的**上去看他們的招生物件是什麼,我覺得一般不招初中生,招高中比較多,再一個是以社會考生的身去參加高考,然後志願填寫那個學校,錄取!要不就是走後門!

4樓:戛利人

初三學生,學好生理衛生常識,報考中醫學院,貴州、廣西、兩湖都比較好。

5樓:無眼只月

想多了吧親,老實上高中好好學習,考北京廣州成都的中醫藥大學都不錯

現在太早了

6樓:狂湘雲

先看基礎知識,跟你說,成功沒有捷徑,任何東西都沒有都是從站馬樁開始的。中醫亦如此,一定要看基礎知識,看好了基礎知識再確定一個大的學習方向。

比如你喜歡藥學,或是鍼灸,穴位,說實話,中醫是不分這些的,更不分什麼內科雜科,外科。

好的中醫是醫任何病都是醫整體的。如果你懂得整體即人的靈魂,你相信人是有靈魂的,那麼你算是入門了。

7樓:小霍的

親身經歷告訴你如何去學習中醫。

8樓:張志洪張志洪

告訴我你的姓名,看看你去遼寧是否合適

我想自學中醫,怎麼學呢

9樓:icertainly知道

雖不知你自學中醫的動機是什麼,但可以肯定是對你有用你才肯學,當然我也碰到一些人,他們學中醫的目的是為了批判中醫。我學的第一本書是《中醫基礎理論》,什麼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剛開始你會覺得難以理解,但只要你花心思多聯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道理,是可以很快入門的,然後就要自學一下人體解剖學,搞清楚人體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分得清橈側、尺側,找得到橈動脈在**,就可以開始練習把脈了。

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藥學》、《內科學》這五門中醫學課程學完後,你就可以在中醫老師的幫助下看病開方了,當然,你的第一個病人天經地義的就是你自己,切忌避開有毒性的中藥,用藥以平和的為主,一步步來。

學習以上課程的同時,你可以看看《黃帝內經》、《傷寒論》這兩本書,從現在開好,一直學到你駕鶴西去的那一刻,象談戀愛一樣,愛它一輩子。把它讀透,背爛,在治病時要想念著它們,這是成為名醫的必經之路。

中醫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很強的東西,書讀透了,病還不一定看得好,一定要拜師學藝,這是學中醫的捷徑,切記切記!!!

最後一點,不瞞您說,學中醫真的要悟性,這絕不是故弄玄虛!!

有不明白的可以問我,一定耐心回答!祝你心想事成!

10樓:匿名使用者

把脈的脈法,我建議用清代彭子益的方法,這種雙手一起把脈的方法,很獨到,可以互相對比。另外,我的建議,學習中醫不能停留在理論上,要多實踐,你給自己用藥,就想著怎麼把自己身體調理好,如果,不吃藥,光靠看書,你是不會有深刻體會的,尤其是書籍太多,究竟誰說得對,你自己沒有深刻的體會,看著書懂了理論,是當不好中醫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古文功底是不夠的,直接從中醫經典入手很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買一些現在中醫藥大學的教材,從最基礎的學起,通常先學《中醫基礎理論》,再學《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有了這些底子,再去看中醫經典文獻,尤其是《傷寒論》,學會辯證方法,以後就好辦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明確你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你只想成為普通中醫愛好者,那看中醫大學教材和一些比較粗淺的中醫科普書籍即可。

如果你想給自己**病症,那麼要認真學習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黃帝內經,以及其他的各家學說、各家醫論醫話等醫籍,同時熟讀和掌握中醫大學教材來補齊知識系統的短板。

如果你想從事中醫醫師工作,並以此為吃飯的營業,除了要完成第2條的內容外,必須想辦法去考中醫醫師資格證。

如果你想在中醫上有所建樹,成為中醫名家,造福世人,那就要在第3條的基礎上,加倍刻苦學習第2條的內容,數十年如一日,個人建議也要學一些西醫內科和西醫診斷學的內容。

我自己的經歷:半路學中醫很苦,沒有收入(收入低的可以忽略),成才週期很長。這一行成材率很低,學中醫的一百人裡最多能有一人(堅持到底)成為優秀中醫。

我本是理工科畢業,33歲走師承學中醫,今年考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證,今年38週歲。我已學習五年中醫,估計還得五年才能拿到中醫執業醫師證書,到那時才能滿足溫飽。(四十歲以下的)中醫就業很難!

自己創業也是難上加難。

這一行真的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學,否則四十歲之前找不到能解決溫飽的工作,很容易半途而廢。不要用(那些坑蒙拐騙的打著中醫旗號的人收入多少)來和我抬槓,我說的是保持本心的情況下的收入真的很低。保持本心,堅持學習,深耕經典,才能走的更遠。

13樓:刑同書杞裳

你如果文言文好的話,可以看看《黃帝內經》,裡面講養生的比較多。如果不上是很好的話,可以看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最好按順序看,因為越到後面越綜合。

看完這些你可以看看古人寫的書,比如經典《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看完這些古代的中醫書你可以隨便看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從現代中醫的教育,我們看到她的分科愈趨精細,中醫傳承上的問題。有的甚至嘗試將一本《中基》劃分為數個學科,將鍼灸也分為經絡學、俞穴學、灸刺學。這種學科的分化是否提高了原本這些學科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呢?

從規模上講,中醫教育確實步入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時期,培養出了大批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特別是現在許多中醫院校相繼升級為大學,———規模上去了,教育的內涵上去了沒有呢?這些年都有大四的學生在實習前請我作講座,講什麼題目呢?

還是講前面的「如何學好中醫」,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對中醫還是覺得困惑,還是覺得不清楚,不知道用什麼去對付實習?4年的時間應不算短,過去學醫 3 年出師,像蒲輔周那樣,15歲隨祖父學習,3 年後即獨立開業行醫。

我們現在 4 年了,還困惑,還糊塗,問題出在什麼上面呢?是不是出在教育的路子上?這是我們很自然就想到的原因。

前面我們提到學科的性質決定教育的模式,我們是否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

醫生的等級。《內經》裡將醫生劃分為兩個等級,即上工與下工。上工指的是非常高明的醫生;下工呢?

當然就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醫生了。上工、下工怎樣從更內在的因素去加以區別呢?《靈樞》在這方面給出了一個很具體的指標,就是「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神是什麼?神是無形的東西,屬於道的範疇,屬於形而上的範疇,上工守的就是這個。換句話說,就是能夠守持這樣一個範疇的東西,能夠從這樣一個層面去理解疾病,**疾病,那就有可能成為上工。

反之,如果守持已經成形的東西,從形而下的這樣一個層面去理解疾病,**疾病,那隻能成為一個下工。所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守神就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在未成形的時候你拿掉它,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等成形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你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那就會吃力不討好。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從未病到已病,從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西醫的說法,就是任何一個器質性的病變都是從非器質性的階段發展而來。在非器質性的階段**是比較容易的,而一旦進入器質性的階段,**就困難多了。

因此,為醫者不但要善於治病更要善於識病。疾病在未病的階段,在未成形的階段,你能否發現它,截獲它,使它消於無形。像扁鵲望齊侯之色一樣,病還在**就發現了,在**就進行**,應該不費吹灰之力。

而張仲景為侍中大夫王仲宣診病,提前 20 年作出診斷,並提出相應的**措施。這就是見微知著的功夫,這就是防微杜漸的功夫。等到晚期癌症了你才發現它,又有多少意義呢?

目前現代醫學的診斷技術從總體上來說還是處於診斷已病的水平階段,也就是說這個診斷技術再先進,也只是診斷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對於未病,對於尚未成形的病,現代的診斷還無能為力。但是,到了基因診斷,檢查嬰兒,甚至胎兒的基因,就能發現將來的疾病,到了這個階段,就應該是知未病了。所以現代醫學從總體上說,還是向傳統中醫這樣一個方向發展。

現在大多數人對中醫的認識,都是從已病的這個層次上去認識,都是從形而下的這個層次去認識。從這個層次上去認識中醫,當然覺得中醫處處不如西醫。我經常打一個比方,比如一個心梗的病人,心梗發生了,你會往哪個醫院送呢?

是往中醫院送,還是往西醫院送?我看 100 個人會有 100個人要往西醫院送,也許就是張仲景再世,他也會建議你送醫科大附院,而不送中醫學院附院。憑著這個,搞西醫的人個個挺胸抬頭,搞中醫的人個個垂頭喪氣,以為中醫確實糟糕,自己入錯了行。

如果這樣比較,那中醫確實不怎麼樣,要甘拜下風。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我治的這個病人,我治的這個冠心病,根本就不發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發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發生,你是發生了以後去救治,這兩個如何比較呢?對社會,對國家,對家庭,對患者個人,哪一個更有利益?

我想 100 個人裡,也會有 100個人是贊成我的。如果我們從這樣一個角度去比較,也許我們就會有信心。現在人們對中醫的認識是從「 渴而穿井,鬥而鑄錐」角度,這能夠反映中醫的真實嗎?

中醫講究治未病,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的開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們這門醫學的出發點,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鬥而鑄錐的,可現在許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醫較勁,搞什麼中醫急救醫學,這就叫做不自量力,這就叫做以己之短擊人之反映中醫的長。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你怎麼可能和現代的速度相比呢?

所以,上面這個問題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中醫是這樣的一門醫學,它整個地是偏向於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統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統治已病。而我們現在卻在完完全全地用形而下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當作一門完完全全的形而下的學問,治已病的學問。

我們提倡科研,提倡現代化,提倡現代中醫教育,完全就是用現代科學這個「形而下」的篩孔去對中醫進行過濾,濾過去的是「精華」,是可以繼承的東西,濾不過去的東西,就是「糟粕」,就要揚棄掉。大家想一想,這個通不過篩孔的部分是中醫的哪一部分呢?必定是形而上的這部分。

對上述問題我們思考清楚了,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所採用的現代教育方式,我們所採用的現代中醫教育路子,只是一條培養造就下工的路子!

大家也許不會同意我的看法,認為這太偏激。但是,我們需要解釋,為什麼用這個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對中醫沒有多少信心?為什麼臨床醫生碰到一點困難不在中醫裡想辦法,而急著上西藥?

中醫裡有許許多多的辦法,不是開兩劑藥就了事。除了時代造成的客觀因素外,我們怎麼去解釋當前中醫的這個現狀?我想原因不外兩個,一個就是教育上、傳承上出了問題;一個就是中醫自身的問題。

可是,只要我們回顧歷史,看一看這些有成就的醫家,我們就會發現,問題並不出在中醫身上。

我要學中醫,我想自學中醫

我想學中醫,學中醫先要學習中醫的基礎理論。一般說西醫是直觀醫學,它的診斷基本依靠直觀 檢查 影像 化驗 解剖 中醫是抽象醫學,它靠中醫的理論對疾病進行辨證論治。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中醫師,理論基礎的功底必須雄厚,才能成為真正好的中醫師。這方面可以看 中醫基礎 中醫診斷學 如果能結合看古籍 素問 更...

我想當中醫,我想學中醫鍼灸

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分為三類,一類是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高中等中醫藥院校畢業生 一類是國家認可的以師承方式學習的人員 一類是符合報名條件的外籍人員和臺港澳居民。1,你可以選擇重新參加高考,報考中醫大學,畢業後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2,可以 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或者經多年傳統醫學臨床實踐醫術確有專...

我想學中醫,但是對解剖有恐懼,怎麼辦?學中醫必須學的解剖是怎

海鷗dl侃圡 我也是理科生,學的中醫臨床,剛畢業。不管是西醫中醫,解剖室必須學的。我以前報中醫學的時候也以為不用學西醫。實際上,現在學中醫是不可能不學西醫的 師承的就不清楚了。而且,如果你連人的生老病死都不能接受,是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的。我當初也暈血,但是,這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適應的。如果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