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是什麼?有什麼作用,「酶」的來源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時間 2022-05-03 11:15:19

1樓:多羲毋拔

酶的概念: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作用: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的7次方到10的13次方倍。

(2)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3)作用條件較溫和: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過酸、過鹼或溫度過高,都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永久失活;而在低溫下酶的活性明顯下降,但不會失活。

2樓:米秀潔謇偉

酶(enzyme),早期是指in

yeast

在酵母中的意思,指由生物體內活細胞產生的一種生物催化劑。大多數由蛋白質組成(少數為rna)。能在機體中十分溫和的條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種生物化學反應,促進生物體的新陳代謝。

生命活動中的消化、吸收、呼吸、運動和生殖都是酶促反應過程。酶是細胞賴以生存的基礎。細胞新陳代謝包括的所有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

3樓:月公子二月

酶對植物有什麼重要的作用

4樓:易書科技

中外勞動人民在遠古時代已經將含糖或含澱粉的食物釀造成酒和醋。牛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卻是富含蛋白質、脂肪的奶。人類也在把吃進的食物轉變成自身成長所需的物質。

可是,一旦離開生物細胞,想在試管或燒杯裡進行這些轉變,那就難了。

生物細胞何以具有這些化學反應的神奇能力?是什麼東西在生物細胞裡面起著促進這些化學反應的奇特作用?

是生物催化劑——酶。

人們認識酶是從酵母開始的。酵母本是發酵之母的意思。它是含有酵母菌體的黃白色軟固體。

早在2023年,荷蘭自然科學家、微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用自己設計的顯微鏡觀察酵母細胞和細菌,但未能認識到它們是有生命的有機體。2023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證明酵母是一種有生命的有機體,強調發酵的過程是活細胞的作用。

到2023年,德國化學家布希納將酵母細胞用砂子磨成粉,加水製成糊狀,放進布袋中擠壓出液體,確定這種液體產生醇發酵,並把它加熱到30~35℃,乾燥後活性也沒有破壞,稱它為「酶」,是「在酵母中」的意思。

這就證明發酵並不一定需要活細胞的作用,只是活細胞中存在酶的作用。

在這期間裡,另一些酶也先後分離出來。例如2023年,法國化學家帕揚和佩索茲從麥芽中分離出澱粉糖酶;2023年德國生理學家屈內從胰液中分離出胰蛋白酶。

從此,酶是一種化學物質開始被人們認識。

英國生物化學家哈登在2023年證明酵母酶的活性在透析後失去。他利用透析的方法把酵母酶分離成大小兩種分子,小分子的活性在煮沸後仍然保留,而大分子的活性在煮沸後就失去,說明小分子對於酶的活性是必需的。他認為大分子是蛋白質,小分子是非蛋白質,並把小分子稱為「輔酶」。

之後,德國出生的瑞典生物化學家奧伊勒·歇爾平提純了哈登分離出來的輔酶,確定這種輔酶是糖和磷酸的特殊酯。他還解釋了輔酶的輔助作用是生物活性物質的助手。

奧伊勒·歇爾平和哈登因輔酶的研究共獲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

直到2023年美國生物化學家薩姆納分離出結晶的分解尿素的尿素酶後,才給酶是一種物質、是一種蛋白質作出了肯定答覆。

薩姆納17歲時在一次射擊事故中失去了左手臂,但他執意學習化學,進行化學實驗。2023年,他開始了分離純酶的工作,選擇了能把尿素催化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的尿素酶。這種酶在刀豆中大量存在。

他先後用水、甘油、30%乙醇作為溶劑溶解,均告失敗。經過9年時間,終於在2023年利用30%丙酮作為溶劑,取得成功,獲得晶體物,具有很高的尿素活性,檢驗確定是蛋白質。

但是這違反了德國化學家威爾斯塔特的權威結論。威爾斯塔特在20世紀20年代製得了純淨的酵母轉化酶和其他幾種酶,認為酶本身不是蛋白質,而是一種低分子量的物質,吸附在非晶體的、沒有什麼結構的,如蛋白質類的膠體上。

但在1930~2023年,美國化學家諾思羅普和他的同事們分離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多種酶,獲得它們的結晶,明確表明它們是蛋白質。這使化學家信服薩姆納是正確的,而威爾斯塔特所作的酶是非蛋白質的斷言是錯誤的。

諾思羅普和薩姆納因此共獲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共獲這一年諾貝爾化學獎的還有美國生物化學家斯坦利。他在2023年分離並結晶出菸草壞死病毒,證明它是蛋白質。

關於酶催化專一性的研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有機化學家e·費歇爾提出「鎖與鑰匙」的理論,把酶比作鎖、把反應底物比作鑰匙。反應底物是指與酶直接發生作用的化合物。

這一理論基本是正確的,經修正和補充,明確酶和被作用的底物生成中間化合物,它不僅容易生成,而且容易轉變成產物。

「酶」的**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5樓:

酶是一種由氨基酸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質,它存在於所有活的動植物體內,是維持機體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復組織等生命活動的一種必需物質。

酶作為生物催化劑普遍存在於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可直接從生物體中分離提純。

酶的生產方法可分為提取法﹑發酵法以及化學合成法。其中,化學法仍在實驗室階段;提取法是最早採用且沿用至今的方法;發酵法是50年代以來酶生產的主要方法。

酶的作用是什麼?

6樓:易書科技

中外勞動人民在遠古時代已經將含糖或含澱粉的食物釀造成酒和醋。牛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卻是富含蛋白質、脂肪的奶。人類也在把吃進的食物轉變成自身成長所需的物質。

可是,一旦離開生物細胞,想在試管或燒杯裡進行這些轉變,那就難了。

生物細胞何以具有這些化學反應的神奇能力?是什麼東西在生物細胞裡面起著促進這些化學反應的奇特作用?

是生物催化劑——酶。

人們認識酶是從酵母開始的。酵母本是發酵之母的意思。它是含有酵母菌體的黃白色軟固體。

早在2023年,荷蘭自然科學家、微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用自己設計的顯微鏡觀察酵母細胞和細菌,但未能認識到它們是有生命的有機體。2023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證明酵母是一種有生命的有機體,強調發酵的過程是活細胞的作用。

到2023年,德國化學家布希納將酵母細胞用砂子磨成粉,加水製成糊狀,放進布袋中擠壓出液體,確定這種液體產生醇發酵,並把它加熱到30~35℃,乾燥後活性也沒有破壞,稱它為「酶」,是「在酵母中」的意思。

這就證明發酵並不一定需要活細胞的作用,只是活細胞中存在酶的作用。

在這期間裡,另一些酶也先後分離出來。例如2023年,法國化學家帕揚和佩索茲從麥芽中分離出澱粉糖酶;2023年德國生理學家屈內從胰液中分離出胰蛋白酶。

從此,酶是一種化學物質開始被人們認識。

英國生物化學家哈登在2023年證明酵母酶的活性在透析後失去。他利用透析的方法把酵母酶分離成大小兩種分子,小分子的活性在煮沸後仍然保留,而大分子的活性在煮沸後就失去,說明小分子對於酶的活性是必需的。他認為大分子是蛋白質,小分子是非蛋白質,並把小分子稱為「輔酶」。

之後,德國出生的瑞典生物化學家奧伊勒·歇爾平提純了哈登分離出來的輔酶,確定這種輔酶是糖和磷酸的特殊酯。他還解釋了輔酶的輔助作用是生物活性物質的助手。

奧伊勒·歇爾平和哈登因輔酶的研究共獲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

直到2023年美國生物化學家薩姆納分離出結晶的分解尿素的尿素酶後,才給酶是一種物質、是一種蛋白質作出了肯定答覆。

薩姆納17歲時在一次射擊事故中失去了左手臂,但他執意學習化學,進行化學實驗。2023年,他開始了分離純酶的工作,選擇了能把尿素催化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的尿素酶。這種酶在刀豆中大量存在。

他先後用水、甘油、30%乙醇作為溶劑溶解,均告失敗。經過9年時間,終於在2023年利用30%丙酮作為溶劑,取得成功,獲得晶體物,具有很高的尿素活性,檢驗確定是蛋白質。

但是這違反了德國化學家威爾斯塔特的權威結論。威爾斯塔特在20世紀20年代製得了純淨的酵母轉化酶和其他幾種酶,認為酶本身不是蛋白質,而是一種低分子量的物質,吸附在非晶體的、沒有什麼結構的,如蛋白質類的膠體上。

但在1930~2023年,美國化學家諾思羅普和他的同事們分離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多種酶,獲得它們的結晶,明確表明它們是蛋白質。這使化學家信服薩姆納是正確的,而威爾斯塔特所作的酶是非蛋白質的斷言是錯誤的。

諾思羅普和薩姆納因此共獲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共獲這一年諾貝爾化學獎的還有美國生物化學家斯坦利。他在2023年分離並結晶出菸草壞死病毒,證明它是蛋白質。

關於酶催化專一性的研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有機化學家e·費歇爾提出「鎖與鑰匙」的理論,把酶比作鎖、把反應底物比作鑰匙。反應底物是指與酶直接發生作用的化合物。

這一理論基本是正確的,經修正和補充,明確酶和被作用的底物生成中間化合物,它不僅容易生成,而且容易轉變成產物。

7樓:岑軒左彭

酶(enzyme)由生物體內細胞產生的一種生物催化劑。由蛋白質組成(少數為rna)。能在機體中十分溫和的條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種生物化學反應,促進生物體的新陳代謝。

生命活動中的消化、吸收、呼吸、運動和生殖都是酶促反應過程。酶是細胞賴以生存的基礎。細胞新陳代謝包括的所有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

如哺乳動物的細胞就含有幾千種酶。它們或是溶解於細胞液中,或是與各種膜結構結合在一起,或是位於細胞內其他結構的特定位置上。這些酶統稱胞內酶;另外,還有一些在細胞內合成後再分泌至細胞外的酶──胞外酶。

酶催化化學反應的能力叫酶活力(或稱酶活性)。酶活力可受多種因素的調節控制,從而使生物體能適應外界條件的變化,維持生命活動。沒有酶的參與,新陳代謝只能以極其緩慢的速度進行,生命活動就根本無法維持。

例如食物必須在酶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才能透過腸壁,被組織吸收和利用。在胃裡有胃蛋白酶,在腸裡有胰臟分泌的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脂肪酶和澱粉酶等。又如食物的氧化是動物能量的**,其氧化過程也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8樓:東弘肖琭

酶的分類機體細胞中的酶,按其所參加酶促反應的性質,分為六大類.

(1)氧化還原酶類氧化還原酶類催化氧化還原反應.常見的氧化還原酶有酚酶、脂肪氧合酶和過氧化物酶等.其中,酚酶可以氧化酚類和醇類化合物,生成醌或酮,脂肪氧合酶可以使不飽和脂肪產生過敏化物的臭味;過氧化物酶則可以催化分解過氧化氫和其他有機過氧化物.

(2)轉換酶類轉換酶類主要催化功能基團的轉移反應.例如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轉氨酶,就是一種氨基轉換酶類.

(3)水解酶類水解酶類主要催化水解反應.重要的水解酶有澱粉酶、脂酶、蛋白酶和核酸酶等.其中,澱粉酶可以使澱粉水解,變成糊精、麥芽糖和葡萄糖;脂酶可以使脂肪水解,產生甘油二酯、甘油一酯、甘油以及脂肪酸;蛋白酶可以使蛋白質發生水解,主要生成肽類以及氨基酸;核酸酶則可以使核苷酸消化水解為核苷酸、核苷和鹼基.

(4)裂合酶類裂合酶類又稱為脫加酶類,它主要催化從底物上移去一個基團而留下雙鍵的反應或其逆反應.重要的裂合酶有醛縮酶、水化酶及脫羧酶等.其中,醛縮酶可以使二磷酸酮糖轉變為磷酸酮糖和磷酸醛糖;水化酶可以使延胡素酸加合水,轉變成蘋果酸;脫羧酶可以使丙酮酸脫羧,形成乙醛.

(5)異構酶類異構酶類主要催化各種同分異構體的相互轉變.例如6-磷酸葡萄糖異構酶,可以使葡萄糖-6-磷酸與果糖-6-磷酸發生互變.

(6)合成酶類合成酶類又稱為連線酶類,它主要催化一切必須與三磷酸腺苷分解相偶聯,並且由兩種物質合成—種物質的反應.例如谷氨醯胺合成酶,在三磷酸腺苷的參與下,可以將遊離氨和穀氨酸轉變為谷氨醯胺.

酶的合成與分解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所以其合成的過程與蛋白質的合成類似.在細胞內,酶的合成還與營養素和代謝產物的關係密切.一定的營養素的攝入,可以促進相應酶的合成,而其代謝之後的生成產物則抑制酶的合成.

另外,激素通過對代謝過程的效應也對酶的合成具有很大的影響.只能這樣大概地按照分類學上講一下,真正要具體有多少中酶,那就不是數量上能衡量的了

消化酶的作用?酶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消化酶的作用原理。這個有點拗口,用雙氧水製氧氣還要二氧化錳催化,這個一樣的呀,類比一下。食物會分解,消化酶把速度加快,有消化食物的作用,不信自己試試去。生物課本講酶的那節有一個把成有肉的籠子放到鷹胃裡的實驗。你不要把這個搞麻煩了。你好 消化酶就是輔助腸,胃等器官消化 所有的消化器官就組成了消化道,食...

什麼是酶?酶有什麼特性,什麼是酶?酶有什麼特性?

八二六 酶的定義 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蛋白質 rna或其複合體。是生物催化劑,能通過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度,但不改變反應的平衡點。絕大多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酶的特性 1 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更高,使得反應速率更快 2 專一性 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水...

酶的酸鹼催化作用,酶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風者輕舞飛揚 酶催化作用的特點 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幾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應叫酶促反應。酶促反應中被酶作用的物質叫做底物。經反應生成的物質叫做產物。酶作為生物催化劑,與一般催化劑有相同之處,也有其自身的特點。相同點 1 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 只能催化熱力學允許進行的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