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細菌結構特點?破傷風桿菌的特點

時間 2025-05-02 21:20:06

1樓:鹽焗洋蔥

破傷風病的病原菌,是梭菌屬(clostridium)的一告啟旁個種。一般存在於土壤中,常旁談可在動物糞中發現。

破傷風菌 tetanus bacillus

因為它形成鼓槌狀的端生孢子,所以也有根據它的形狀俗稱逗點形桿菌(comma bacillus)的。在動物的刺傷或深部傷口處,特別易與其他細菌共同生長,(混合感染),形成區域性膿腫。突觸(synapse)及神經肌肉接合部位的細胞對此時產生的外毒素有很襪橡強的親和性,可引起隨意肌的強直痙攣。

毒素甚至會通過外周神經向中樞移動,最後致使動物死亡。可是細菌只在區域性生長。該細菌為a.nicolaier(1884)所發現,由北里柴三郎(1889)分離得到。

一般在培養基中也可產生毒素,過濾的培養液1×10-5毫公升即可殺死鼷鼠。毒素由毒性高的破傷風菌痙攣毒素和破傷風菌溶血素組成,前者已製備成結晶蛋白質,有很高的抗原性,用甲醛滅毒的類毒素也具有抗原性。已經查明,對該毒素袖經細胞上的受體(receptor)與霍亂毒素、血清緊張素一樣都是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

它是典型的厭氧菌,只是在發明穿刺培養技術之後才能夠培養它。

2樓:網友

破傷風梭菌最大的特點是需要在厭氧的微環境下進行繁衍,這州亮也是為什麼患者受傷的部巧跡慎位通常是宅而深的傷口,一般需要在24小時之內接種破傷風疫苗,而面積比較大、傷口比較淺的則不需要接種。破傷風梭菌裡最重要的物質就是外毒素,屬於神經毒素,能夠直接作用於人體的中樞神經,因此孝敬也就是感染了破傷風桿菌之後可能會出現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症狀,破傷風一旦被感染後**效果並不是很好,因此這種感染的預防比**更加重要。傷口在24小時之內沒有及時注射,在沒有發病之前依然需要到醫院接種破傷風疫苗,在潛伏期內越早注射則效果越好。

破傷風桿菌的特點

3樓:花為誰栽

破傷風桿菌屬梭菌屬,廣泛分佈於自然界。在厭氧環境中生長。新生兒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產生的毒素引起的。

破傷風桿菌的繁殖體與一般細菌抵抗力無太大差別,一般方法即可殺滅。但芽孢抵抗力極強,可耐煮沸15-90分鐘,120℃高壓蒸汽10分鐘。在2%過氧化氫中可生存24小時,陽光照射下可生存18天以上,在陰暗處,特別在泥土中可生存多年。

那麼,破傷風桿菌的特點有哪些呢?

1)生物學特性:

1.為革蘭氏染色陽性桿菌。

2.能形成芽胞,其芽胞在土壤中可存十年,耐煮沸1小時,在5%來蘇溶液中需10—12小時才能殺死;

3.必需在厭氧環境下才能生長繁殖;

4.能產生強烈的外毒素。

2)致病性和免疫性:埋雹。

破傷風桿菌只有在厭氧條件的傷口內繁殖,其致病作用主要由其外毒素引起,其所產生的外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吸入體內後對神經組織有選擇性毒害作用,作用於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可使骨骼肌發生痙攣(抽搐),多尺液做由區域性開始然後波及全身,使患者出現牙關緊閉,「苦笑」面容,吞嚥困難頸強直,呈角弓反張、呼吸困難等疾狀。

破傷風致死原因;呼吸肌痙攣,發生呼吸停止,因痙攣而致精神衰竭。

破傷風病後或預防接種後可獲得免陵衡疫性。

自動免疫:注射破傷風類毒素;被動兔疫: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及早反覆注射較大量的破傷風抗毒素,並應用其他**,如鎮痙**等。

破傷風桿菌形態特點是

4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e破傷風桿菌的芽胞位於菌體頂端,大於菌體直徑,使菌體呈鼓錘形。

簡述破傷風的致病菌,致病條件和致病物質

5樓:匿名使用者

破傷風的發生與創傷的性質和部位及傷口的處理等因素有關 破傷風患者常有外傷史 特別是有被鐵鏽或糞土等汙染的傷口存在。

對破傷風病人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還是有**希望的 一般來說早期的破傷風患者的表現為肌肉痙攣 即人們常說的「抽筋」。多數患者最早的症狀是面部肌肉痙攣,其表現主要是嘴張不開,咀嚼食物時,雙耳前方的肌肉痙攣疼痛。不少患者誤以為是牙病而去口腔科就診。

口腔科醫生檢查時往往只發現咀嚼肌、顳肌痙攣,但口腔內卻無引起張口困難的牙病。越是要患者張大口,患者越是張不開,甚至反而越閉越緊。此時若稍有疏忽,即可不了了之而被延誤,但如有這方面的診斷知識,想到是破傷風並獲得及時**,多數是可以痊癒的。

但不少口腔科醫生不一定都有這方面的知識,因而延誤者眾。待一旦出現全身肌肉痙攣抽動,再轉過頭來想到破傷風,預後就非常惡劣了。

早期診斷破傷風的壓舌試驗法。其檢查方法是:對某一近期有過割破刺傷**的破傷風可疑患者,將一塊壓舌板或其它消毒乾淨了的光滑小木板,甚至筷子、湯勺等,輕輕放人其口腔內的舌中部,用力下壓。

如果患者立即出現牙關緊閉,並將壓舌板咬住,不易拔出,則為陽性,可判斷為破傷風早期表現。這些人在4~30小時內,將全部出現典型破傷風症狀。

6樓:匿名使用者

破傷風桿菌屬於厭氧型,發現早沒什麼事。

簡述破傷風梭菌感染條件

7樓:匿名使用者

試述破傷風桿菌的感染條件、致病機制和防治原則 .

1)感染條件:破傷風梭菌是一種非侵襲性細菌,芽孢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當機體存在窄而深的傷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的同時感染,或壞死組織多、泥土或異物汙染傷口而形成區域性缺血,缺氧。

造成區域性厭氧環境,有利於破傷風梭菌的繁殖。

2)致病機制:破傷風梭老正豎菌感染易感傷口後,芽孢發芽成繁殖體,在區域性繁殖並釋放破傷風痙攣毒素及破傷風溶血素。前者作用於脊髓前角運動細胞,封閉了抑制性神經介質,導致全身肌肉強直性收縮出現角弓反張(破傷風特有的症狀)。

3)防治原則:由於破傷風痙攣毒素能迅速與神經組織發生不可逆性結合,故一旦發病**困難,所以預防尤為重要。如遇到可疑傷口應做到清創、擴創,同時使用大劑量青黴素抑制細菌繁殖。

用破傷風抗毒素對患者進行緊急預防,對已發病的人要進行特異性**。易感人群如兒童、軍人和易受外傷人群應接種破傷風類毒素清禪,兒童應採用白百破三聯疫苗進行接種預防。

2.試述無芽胞厭氧菌的致病條件 .

1)機械性或病理性損傷。由於手術、拔牙、腸穿孔等屏障功能手損,細菌侵入非正常寄居組織。(2)菌群失調。(3)區域性或全身免疫力下降。(4)區域性厭氧環境的形成。

3.無芽胞厭氧菌的感染特徵包括哪些?

1)發生在口腔、鼻咽部、胸腔、腹腔、盆腔的感染及其他深部膿腫。(2)分泌物帶血或呈黑色,有惡臭。(3)血培養陰性的敗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4)分泌物直接鏡檢有菌,但一般培養無菌生長。(5)使用氨基甙類抗生素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無效。

4.簡述肉毒梭菌的致病機理。

肉毒梭菌在厭氧條件下能產生毒性極強的肉毒毒素,主要隨汙染的食品經消化道吸收經血液或淋巴液作用於中樞神經核及外周神經-肌肉接頭處,阻礙乙醯膽鹼釋放,影響神經衝動的傳遞,導致肌肉侍大遲緩性麻痺。

破傷風是由於()細菌引起的。

8樓:王醫師的健康筆記

破傷風是由於()細菌引起的。

a.氣莢膜桿菌。

b.綠膿桿菌。

c.破悄圓歲傷腔坦風桿菌啟睜。

d.厭氧菌。

正確答案:c

破傷風的常見致病菌是

9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a破傷風是毒血衝逗症,毒素來自傷信裂口中感染的梭狀芽胞桿菌,該菌產生的外毒素毒性極強。散坦賣。

會得破傷風嗎,這樣會得破傷風嗎?

你好 樓主傷口深不深呢 一般小傷口是沒事的 不必擔心 破傷風屬於條件致菌 只有滿足一定的條件才符合它的生長的 傷口機體存在窄而深的傷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的同時感染,或壞死組織多 泥土或異物汙染傷口而形成區域性缺血,缺氧。造成區域性厭氧環境,有利於破傷風梭菌的繁殖。所以破傷風不是那麼容易得的。...

破傷風起什麼作用,破傷風針有什麼作用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的一種特異 染。破傷風桿菌在厭氧環境中生長繁殖,產生外毒素。破傷風一般潛伏期是6 12日,個別病人可在傷後1 2天就發病,發作後病死率高達20 以上。如果採取了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措施,只要使機體血清的破傷風抗體含量達到0.01 0.1iu ml,即可獲得免疫保護作用。...

蟬蛻能代替破傷風嗎,蟬衣能治療破傷風嗎怎麼用

兩不同的概念。破傷風可以配合中藥 在沒有條件注射破傷風類毒素時,可用中藥預防。蟬脫是藥 破傷風是病 你說能代替麼?蟬衣能 破傷風嗎怎麼用 用於破傷風 小兒驚風 夜啼等症。蟬蛻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而定驚解痙,對破傷風出現四肢抽搐,可配全蠍等同用 對驚風 小兒夜啼出現驚癇不安,可配鉤藤等同用。蟬蛻能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