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和科舉制有什麼區別,科舉制度和高考的異同點

時間 2021-05-05 05:08:00

1樓:愛教育的人

科舉中舉的人很少,皓首窮經的書生多得是,考上了都有工作安排,混個秀才也不錯,起碼可以當個教書匠,免除兵役,見了縣老爺不必下跪,處處受人待見;中了進士,那就非常了不起了,一般都會安排個職務,很多官場成功人士,都是從進士身份飛黃騰達的。如果屢試不第的話,那就比較慘了,因為孜孜以求的,大多是貧寒子弟;經年求取功名,沒有了經濟收入,混得比較慘。

高考,已經時過境遷,考上了的,已經不再是所謂的天之驕子。君不見,多少名校畢業生拿著微薄的薪水;更多的普通大學畢業生糾結了底薪與待業的兩難中;現實中,大學生賺得不比農民工多多少。

科舉之路雖然艱難,回報卻是豐盛的,是草根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也是社會實現階級流動、下層人士改變身份,上層社會補充人才優渥的生態環境。

現在高考一不能改變貧寒自己的身份,二不能實現草根的人生價值,階層流動降到最低,社會等級逐漸鋼化,貧富差距越拉越大,高考逐漸失去了改良社會秩序的功用。

總而言之,高考不如科舉,江河日下也。

2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與高考,分別作為傳統教育與當代教育的代表,二者的對比研究,對當代教育有著特殊的現實意義。

科舉,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現代的科舉。兩者都是競爭性的公開選拔考試,只認成績不認人。因此,科舉和高考都可以選拔出文化素養較高的人才。

另外,科舉與高考都是國家考試,由國家舉辦。還有,兩種考試都有嚴密的考試程式,這些都為當代高考沿用。科舉調動了民間辦學的積極性和士子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利於澄清吏治,以任人唯賢取代任人為親 .

科舉制的利弊:

利在於: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一考試—做官三者聯絡,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弊在於: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科舉的消極作用壓抑了人們的個性和求異思維。考試既成為教育的手段,也成了教育的目的,各地方和學校片面追求中舉及第率。片面應試的後果是考什麼就學什麼,科舉考人文知識,自然科學知識便無人問津,強化了重治術輕技術的觀念,鞏固了官本位體制。

而現代高考激勵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選拔人才、振興科教、發展文化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當前關於高考的爭論中,有人批評「應試教育」進而主張取消考試,於是又把對科舉的認識提到了議事日程。社會風氣的敗壞,道德的失範,實際上是從廢除考試製度開始的。當然,考試必然會有種種弊病,對此確不能忽視。

高考制度是有不少侷限,也對中小學教育產生一些消極影響,但它公正客觀的選拔人才,對中國教育和中國社會還是利大於弊。2023年和「文革」中廢止高考都以失敗告終,充分證明高考在現代中國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要解決或減少高考競爭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只有不斷改革高考的內容和形式,但不應幻想取消高考制度。實踐一再證明推薦制受人為因素干擾太大,無法真實客觀地反映出被推薦者的水平和表現。

為了有效地制衡人情與關係的困擾,客觀公平地選拔人才,中國人發明了考試。當今中國普通老百姓盼望的高考改革是以公平為本,高考改革首先要改掉的就是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證高考競爭的公平性和高招錄取工作的公正性。

高考制度的利弊:

高考,這項中國所特有的人才選拔制度,三十餘年來,為祖國的建設事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考的侷限性越發明顯。目前,社會上相繼出現了一批「廢除高考」的聲音。

在這種背景下,針對中國高考制度利與弊的調查研究顯得十分必要。

在很久以前,高考是成就一番事業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國家的認可,你就是本事再大也沒有人會承認你的能耐。文有文狀元,武有武狀元,一朝高考榜上名,全家老少齊上天。寒窗苦讀的學子,聞雞起舞的武士,都是想要借高考來達到錦衣玉食、飛黃騰達、光耀門楣、金屋滿堂的美好明天。

高考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看看當今的學子們都在幹什麼就知道了!高考本來是學子們的戰場,而現在的家長們都太過操心了,恨不能親自替孩子們去考,也好減輕一點孩子們肩上的壓力。

看一下今天的高考隊伍,車接車送、好吃好喝不說,就單單是對孩子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強烈願望就讓他們有些吃不消!當代的孩子們比任何時候的都脆弱、嬌氣。這是為什麼呢?

用一位先哲的話說:溫室裡的花,永遠也長不大、長不高!

考試有很多種,高考應該算是比較高一規格的考試。好的高考成績可以直接造就出一位不可多得的棟樑之材,壞的高考成績也可以間接的斷送掉一個孩子美好的青春夢想。

曾有位高中學生,就因為沒有考上自己心儀的xx大學,竟然從村裡的一處懸崖上一躍而下,並付出了一條腿的代價,儘管命是保住了,但從此以後他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目標,甚至於失去了自己的靈魂,成天混混沌沌,虛度光陰。如果說是高考的錯,顯然有失公允,這分明是該同學的意志不夠堅定、想法過於偏頗所致。但教育未來的校園和家長們有誰反思過自己的過失和責任呢?

高考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一紙文憑,把它看得太重,你會活的很累、很苦,把它看的淡一點、輕一點,順其自然不是也很好嗎?歸根結蒂還是現代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一些問題!

比爾·蓋茨小的時候,他的父母也十分關注他的成長,但這對父母沒有采取傳統的教條化教育方式,而是不斷的促進其天賦的進一步開發和發揮。在上大學和當律師之間,他們沒有硬要蓋茨來完成他們的志願,而是讓比爾·蓋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大學領域裡自由發展,這才有了今天的微軟,以及家喻戶曉的億萬富翁——比爾·蓋茨!

記得有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課堂能學到的東西畢竟有限,必須常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學習、去鍛鍊,生活就是一本看不完的無字之書,是可以看一輩子的書!考上了怎樣?

考不上又能怎樣?從來就是調皮搗蛋者引領風尚,而規矩的學子卻只能做一些紙上談兵的事兒。正確看待高考、理性對待高考,只有擺正姿態,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在社會上正確的位置。

而今的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成英才,並不是所有學子都適合讀課本、走教條的,另類一些、不愛讀書的學子們即使走出校門也可以在社會上謀求一方樂土!關鍵要看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是否肯為此付出努力!

為明天而讀書、為未來而高考,不要做自己本來就不喜歡做的事,不要強迫自己走自己走不動的路。要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肯努力,參加高考只是一種形式,而非絕對的勝敗之分、優劣之分!

做好自己,這很重要,參加高考只是一個過程,不是負擔和全部,只要努力過、爭取過,不後悔、不怨天尤人就好

3樓:匿名使用者

高考後學生還有繼續教育,科舉制考上後就一步登天了

大學畢業後面臨著找不到工作

4樓:舒小九

高考比科舉難多了,科舉得學那麼多科目嗎?考科舉的花銷可能也沒那麼多?但是結局也差的太遠了,科舉成功,說明你這未來幾乎可以說是光明的了,但是你高考以後,不見得就前途一片光明啊,你還得繼續讀,繼續考,畢業之後才發現,爺,我要不iu失業,要不還得考。。。

5樓:匿名使用者

有啊,高考之後您還得讀書還得交錢,讀完之後你還得自己找工作,還不一定找得到。科舉就不一樣了,你考中進士之後就是爺了,就是官了,能相提並論嗎?

6樓:我就相信緣分

高考錄取了就是大學生,科舉中第了就是秀才、進士、舉人等。

7樓:匿名使用者

考試科目不同,科舉只有儒學,高考多了

8樓:匿名使用者

高考是依據古代的科舉制來錄用人才的一種方法

9樓:匿名使用者

1考核內容不一樣,重點的不同是第二點

2高考的不公是明面上的(刻意區別對待,美其名曰照顧少數名族,實際最受益的是京滬深等發達地區的上層群體),科舉的不公是暗地裡的(涉及舞弊)

3同樣的十二年寒窗(幼兒園不算),不一樣的試卷難度,試卷難度高的地區,錄取配額比例反而更少,真是不要臉,科舉好歹最後兩次大考都是同題同批

4高考的舞弊判定比科舉更多,為了追求公平,設法去高考優惠區考試也算舞弊呢,以後寒門更難出貴子,你的出生背景極大限制你的人生上限,好的出生背景極大提高你的人生下限

10樓:歷史奇聞匣子

古代科舉考試有鄉試、會試、殿試,「高考」放在古代是哪個級別?

科舉制度和高考的異同點

11樓:匿名使用者

異:形式:科舉制度是文官選拔制度,明確把文化水準看作是選擇官吏的首要條件,主要是考文學修養和對諸子經典的熟悉程度。

而近年高考以文理來劃分,文科理科都要考語、數、外,再分別加文綜和理綜,這意味著每個考生至少都要重點學習六門課。從考生的綜合素質上講,高考比科舉更能造就「多面型」人才。

目的:雖然高考和科舉都是為了更好的選拔人才,但是科舉直接的目的就是選官,這與高考要選拔的人才不甚相同。

同:考生:

一、科舉打破了豪門世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凡是這片國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選拔出來;而在當代,很多因出身和地位而無法取得推薦上大學資格的普通人,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二、科舉和高考的得失已不僅僅是考生一個人的事,而成為牽連著家庭、親戚、朋友、故鄉榮辱的龐大社會問題。

三、對很多考生來說,科舉和高考都好比一把雙刃劍,既痛苦又充滿了希望。 每天起早貪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應試書」,是很多古代人和當今學校畢業班學生考試重壓下的真實寫照。

結果:一、仍然是一句「幾家歡樂幾家愁」。考中者,歡呼雀躍;失敗者,滿心憂傷。

古代中了進士的和當今的高考狀元在慶祝方式上如出一轍,注重表層禮儀,以誇張的方式大肆鋪張,太多的裝飾,太多的渲染,把全國讀書人的心情擾得很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寫盡了古代進士的風光。而對當代的狀元,比起古代過而無不及。

各方獎勵,做專題,上電視臺大談心得體會,而且幸運的上了「幸運52」………這些超常的熱鬧風光,強烈的反襯出那些落榜者的悲哀。得意的馬蹄在身邊竄過,喧天的鼓樂在耳旁鳴響,勝利者的名字在街市哄傳,輕視的目光在四周遊蕩,他們不得不低頭嘆息了。

二、科舉選出來的**到底有多少能力?成日苦吟的書生,一旦及第之後便能處理行政事務、裁斷訴訟?春風得意的跨下馬的新科進士,他們能否解決民、商問題?

他們是不是就具有協調和組織能力?而現代的高中生,學習成為他們生活的大部分內容,相反,對社會的客觀認識程度和適應能力非常低下。他們所享受的種種呵護又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了高期待。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往往造成學生自卑與自傲並存,經不起打擊,如玻璃花般美好而脆弱。可以說,高考選拔的是高質量的人,而不是高素質的人。

社會問題:本來最應該體現公正與公平的地方,卻充斥了腐敗、交易。冷靜、客觀、耐心、平和統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焦灼、恐慌、忙亂、激烈。

我們的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我們聞到的是一股火焦味!!

古代科舉制有什麼利端和弊端,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哪些利弊?

利 1.就是為君主招募廣大人才鋪路,擴大統治基礎 2.公正,本人感覺這也帶有一定的民主性,因為他是通過考試嘛,不分等級出身,只要能中舉就能夠當官了。弊 就是在後期 大概是明朝 被當成是求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人類的發展。 支援三樓,所謂科舉制的弊端,和高考的弊端用詞竟然如此的相...

單招和高考有區別嗎,單招和高考有什麼區別

八維教育 單招是是指經教育部批准,由高等職業院校 單獨確定入學標準 單獨組織入學測試 單獨實施招生錄取 的一種招生錄取方式。單獨招生通過多元化的檢測,瞭解學生的基礎與知識面,瞭解學生的思想品德,瞭解學生的潛質,將一些隱性的知識與能力展示出來,克服唯分數取才的弊端,靈活選取偏科但適合學習本專業的人才選...

單招和高考有什麼區別,單招有什麼壞處?和高考都有哪些區別,

1 單招是學校行為,高考是全國行為 2 單招是學校單另設定考試,通過考試選人,只考專業課 高考只是文化課考查 3 單招可以讓學校自己選擇需要的學生,只需要某些方面的特長,突出學校專業化 個性化發展 單招是學校單另設定考試,通過考試選人,只考專業課,而高考只是文化課考查。參加學校單招的前提是,必須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