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運用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中

時間 2021-05-06 00:36:27

1樓:匿名使用者

一、「生活教育」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裡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便是其中有機的結合點。

我們應讓幼兒走出園門,走向生活,帶領孩子尋找、發現,開啟孩子創作的火花,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都是各異的;天上的雲朵一會兒聚攏、一會兒分開,會不斷地變換……所有這些不經過生活觀察是發現不了的,不經過觀察是創作不出來的,孩子們只有在生活中有所體驗了,他們在創作時才能思維活躍,獨具個性。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遊戲是快樂的學習,社會是課程的資源,美術教育應迴歸生活。

二、「因材施教」,促進幼兒不同層次的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教人與種花是一樣的,種花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這就是對樹木的「因材施教」,美術活動中,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因材施教。

美術活動組織要多樣化,採用全班指導、小組指導、個別指導和區域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如在繪畫活動《我的朋友》中,我採用了繪畫、貼上、沙畫、描線、撕畫分組活動的方法,把全班幼兒分為能力強、能力中等、能力稍差的三組幼兒作畫,提供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作畫要求,促使他們在不同的能力水平上都有所發展。每位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在教學中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幼兒的個性發展。

三、「教學合一」,引領幼兒個性化發展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與學都是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教學做合一」在實踐中我們採用組織以做為中心的美術集體教學活動和區角活動的方式來實現「教學做」合一。如在大班美術活動「製作面具」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事先收集了許多京劇臉譜進行欣賞,讓他們瞭解臉譜中各種顏色所代表的含義。接著我示範講解如何製作面具,以上過程就是在做中教。

而後在引導幼兒動手錶現的時候,我採取積極啟發的教育策略:「想一想,你能設計出特別的面具,在一會兒的假面遊戲中,你帶上自己製作的面具來遊戲。」孩子們先是思考,然後一邊做,一邊想,這就是一個即有思想又有行動的做中學的過程。

正是如此教學做統一,最後在假面遊戲時能呈現幼兒製作的面具各不相同,非常富有創意與美感。

美工區是實現「教學做合一」讓幼兒更富有個性表現的好方式。在日常活動中把美術活動大面積的擴充套件到各區角活動之中,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各個空間進行自由地擺弄、創作與交流。美工區角的創設可以結合主題適當增減。

在區角活動時間,引導幼兒與同伴自主選擇各種生活物品,進行各具特色的創意製作。區角中提供給幼兒的是更加自由地活動方式、更加寬裕的活動時間、更加豐富的操作材料。而老師也可以根據區角中每個幼兒的不同活動表現來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六大解放」,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以臨摹為主要方法,壓抑了幼兒的創造力。

要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滿激情地自由創作。首先要解放孩子的頭腦,引導幼兒思考。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和支援孩子大膽表現,不以簡單的「對」或「錯」、「像」與「不像」去評價孩子,讓幼兒充滿自信地去創作,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自我。

如:「石頭添畫」,請幼兒先用放大鏡照照、看看,石頭上有什麼花紋、色彩、線條等,再用手摸摸感知石頭,最後畫石頭。這樣,不僅激發了幼兒的作畫興趣,而且每個孩子都根據自我的感受創作出了千姿百態的「石頭畫」。

陶行知認為:「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我們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給孩子以充分的機會,讓幼兒積極地提問,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所想、所感。

如在欣賞《獅王進行曲》中,提問: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一位幼兒問:

「為什麼在節奏譜子中,獅子的叫聲要畫彎曲的線?」這時我引導幼兒相互發表意見,有的說:「因為獅子的叫聲一會響一會弱」;還有的甚至說:

「是因為獅子叫起來又響又長,所以用長長的曲線……」在肯定幼兒回答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幼兒們明白:長長的聲音符號可以用長波浪線來表示。經過幼兒間、師生間的質疑釋疑,幼兒加深了印象,增進了知識。

讓幼兒能充分地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有利於教師讀「懂」孩子的作品,引導孩子繼續創造。

美術活動是幼兒描繪自己內心歡樂憂傷的最直接的工具,是幼兒精神世界的真實流露,陶行知先生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師要善於發現,善於引導,借鑑和運用陶行知先生的理論就一定能發揮好美術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整體功能。

怎樣運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教育中

2樓:du知道君

一、「生活教育」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裡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便是其中有機的結合點。

我們應讓幼兒走出園門,走向生活,帶領孩子尋找、發現,開啟孩子創作的火花,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都是各異的;天上的雲朵一會兒聚攏、一會兒分開,會不斷地變換……所有這些不經過生活觀察是發現不了的,不經過觀察是創作不出來的,孩子們只有在生活中有所體驗了,他們在創作時才能思維活躍,獨具個性。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遊戲是快樂的學習,社會是課程的資源,美術教育應迴歸生活。

二、「因材施教」,促進幼兒不同層次的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教人與種花是一樣的,種花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這就是對樹木的「因材施教」,美術活動中,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因材施教。

美術活動組織要多樣化,採用全班指導、小組指導、個別指導和區域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如在繪畫活動《我的朋友》中,我採用了繪畫、貼上、沙畫、描線、撕畫分組活動的方法,把全班幼兒分為能力強、能力中等、能力稍差的三組幼兒作畫,提供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作畫要求,促使他們在不同的能力水平上都有所發展。每位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在教學中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幼兒的個性發展。

三、「教學合一」,引領幼兒個性化發展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與學都是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教學做合一」在實踐中我們採用組織以做為中心的美術集體教學活動和區角活動的方式來實現「教學做」合一。如在大班美術活動「製作面具」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事先收集了許多京劇臉譜進行欣賞,讓他們瞭解臉譜中各種顏色所代表的含義。接著我示範講解如何製作面具,以上過程就是在做中教。

而後在引導幼兒動手錶現的時候,我採取積極啟發的教育策略:「想一想,你能設計出特別的面具,在一會兒的假面遊戲中,你帶上自己製作的面具來遊戲。」孩子們先是思考,然後一邊做,一邊想,這就是一個即有思想又有行動的做中學的過程。

正是如此教學做統一,最後在假面遊戲時能呈現幼兒製作的面具各不相同,非常富有創意與美感。   美工區是實現「教學做合一」讓幼兒更富有個性表現的好方式。在日常活動中把美術活動大面積的擴充套件到各區角活動之中,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各個空間進行自由地擺弄、創作與交流。

美工區角的創設可以結合主題適當增減。在區角活動時間,引導幼兒與同伴自主選擇各種生活物品,進行各具特色的創意製作。區角中提供給幼兒的是更加自由地活動方式、更加寬裕的活動時間、更加豐富的操作材料。

而老師也可以根據區角中每個幼兒的不同活動表現來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六大解放」,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以臨摹為主要方法,壓抑了幼兒的創造力。

要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滿激情地自由創作。首先要解放孩子的頭腦,引導幼兒思考。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和支援孩子大膽表現,不以簡單的「對」或「錯」、「像」與「不像」去評價孩子,讓幼兒充滿自信地去創作,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自我。

如:「石頭添畫」,請幼兒先用放大鏡照照、看看,石頭上有什麼花紋、色彩、線條等,再用手摸摸感知石頭,最後畫石頭。這樣,不僅激發了幼兒的作畫興趣,而且每個孩子都根據自我的感受創作出了千姿百態的「石頭畫」。

  陶行知認為:「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我們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給孩子以充分的機會,讓幼兒積極地提問,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所想、所感。

如在欣賞《獅王進行曲》中,提問: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一位幼兒問:

「為什麼在節奏譜子中,獅子的叫聲要畫彎曲的線?」這時我引導幼兒相互發表意見,有的說:「因為獅子的叫聲一會響一會弱」;還有的甚至說:

「是因為獅子叫起來又響又長,所以用長長的曲線……」在肯定幼兒回答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幼兒們明白:長長的聲音符號可以用長波浪線來表示。經過幼兒間、師生間的質疑釋疑,幼兒加深了印象,增進了知識。

讓幼兒能充分地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有利於教師讀「懂」孩子的作品,引導孩子繼續創造。   美術活動是幼兒描繪自己內心歡樂憂傷的最直接的工具,是幼兒精神世界的真實流露,陶行知先生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教師要善於發現,善於引導,借鑑和運用陶行知先生的理論就一定能發揮好美術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整體功能。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有哪些啟示

3樓:518姚峰峰

陶行知的生活

教育理論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有四點啟示:

1、啟示教育必須迴歸生活主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過去為改革脫離生活、脫離大眾的舊教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指導當時的實際生活,發揮過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即使到現在,它同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為它符合當前中國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潮流的發展趨勢,能給當前教育改革許多啟示教育必須迴歸生活主題。

2、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一生教育實踐的結晶,是在批判吸收中外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理論體系,是其教育思想一以貫之的核心。「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

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基本原理。

3、「因材施教」效果顯著。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給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養創造力要像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並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

」4、「教學合一」教有所成。

陶行知先生主張教學方法是「教學合一」。他說:「如果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那時先生就費力少而成功多,學生一方面也就能樂學了,所以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

」這段話說明了教與學兩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教師一味地趕進度是無教學效果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瞭解他們懂得多少再去判斷如何教、教多少。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知行觀”,如何理解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知 瞭解知道後再下步 行 在知的前提下,就具體去踐行 觀 實踐完後反思總結。 認知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它們是相互滲透的一個理論整體,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國現代教育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 有下面兩層意思 一是說教育是 於我們身邊的生活,教育也是在社會之中 二是說教育 ...

linu如何將一行註釋掉,linux 如何將一行註釋掉

大野瘦子 1 使用grep v 來去掉註釋行其中 v 就是取相反的 表示以 開頭的行eg.grep v etc vsftpd vsftpd.conf 也可以使用 來重寫配置檔案 2 有時也會連同空行一起去掉,使用管道符來完成 表示空行 vsftpd.conf 上面用了2次 grep 過濾命令 也就是...

如何將神州行轉成動感地帶

demon鵬 尊敬的客戶,您好!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辦理 1 直接登入中國行動通訊網上營業廳,進入 變更服務區,選擇您要辦理的新 2 直接到中國行動通訊實體營業廳請工作人員辦理 注 部分移動公司可能需要帶上機主有效身份證辦理 3 通過當地移動公司提供的特服號碼進行變更服務 4 通過當地移動公司提供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