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麼才能寫得有真情實感,怎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好作文

時間 2021-07-01 05:09:50

1樓:撒打算

內容具體,感情真實,作文如何寫出真情實感?。   真情實感從小學習作看包含著這樣幾個意見:1、真實的內容。

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2、真實的感受。寫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認識,而不是套出來,移植過來的。3、真摯的感情。

文中對客觀事物所表達的心情,必須伴隨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字裡行間流露的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筆是心非的,虛情假意的感情。那麼小學生習作是不是做到了真情實感呢?筆者曾對全市部分師生進行了習作教學問卷調查,並查閱了一些學生習作,對小學習作缺乏真情實感問題進行了一番歸類。

  胡編式作文:言過其實,無中生有。敘假事,編造假經歷、離奇事物;抒假情,無病呻吟,生搬硬套“豪言壯語”。

  拼湊式作文:東摘一段,西抄一節,或把所得材料統統寫進作文,不顧材料是否能表情達意,更有的把老師的指導,其他學生出於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讀給同學聽的習作,合為一體,拼湊成文。   抄錄式作文:

抄題材,不顧城鄉不同,南國北疆有差別;抄詞句、抄結構、抄感情、哪管個性特點,認識有別。   仿套式作文:用司空見慣的題材套在自己身上,仿照結構,填充材料,製造出一個個相同的成品,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是一個多元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沒有抓住小學習作教學的根本——讓學生 “自言自語”,也就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目標中指出的“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第一學段(1~2年級)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第二學段(3~4年級)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第三學段(5~6年級)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作文指導《作文如何寫出真情實感?

》。”總之,“自言自語”會讓小學生真情實感在習作中自然流露。   “自言自語”就是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想說的話。

用自己的語言,才會不同的人寫出不同的文,體現兒童的個性,真的情感表現在兒童那特有的樸實而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語中;說自己想說的話,才會使作文內容生活化、情趣化,真切的情感得以抒發。   要讓學生習作“自言自語”,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並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蒐集積累習作素材,以豐富見聞,形成個人的獨特感受,從而達到學生習作有話可寫並充滿兒童情趣。

  要讓學生習作“自言自語”,必須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自主擬題,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使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少寫命題作文並注意命題的多樣化,將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可使學生根據自己情趣和生活積累各取所喜、各顯神通,真實具體地寫出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要讓學生習作“自言自語”,習作訓練就要發揮學生主動性。

習作訓練要發揮學生主動性表現在多方面:(1)習作內容要由學生選擇確定。可放手讓學生從接觸和了解的事中選擇,寫清楚具體就行,允許學生憑自己的認識寫各種各樣的人,寫出人物特點就可以。

選材自己定,就會言之有情、言之有物。(2)表達方式由學生自己定。教學生習作就要引導他們自己去表現,用他們的方式,說自己想說的話。

(3)“詞必己出”。讓學生盡情地所欲所語,用樸樸實實的語言寫自己實實在在的感情;寫自己的理想追求,喜怒哀樂;寫自己天真幼稚想法;寫那些在**眼中平常而又為自己津津樂道的趣事。   要讓學生習作“自言自語”,習作指導就要注意層次性。

習作指導要因人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起點上都得到提高:對習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可簡略指點,對習作有困難的就要進行分門別類的具體指導:選材舉棋不定的要幫助及時選定材料;對沒有內容寫的,要善於引導對周圍事物進行精心觀察,逐步培養觀察能力;對“拼湊作文”的學生要指導立意,圍繞立意選材;對懶於動腦、 “抄錄仿套”的學生,要調動寫作積極性,啟發思維、培養求異思維能力。

在分類指導時,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使學生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寫文。   小學生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學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通過“自言自語”來表達自己真情實感。

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切的感受一定會在“自言自語”中自然流露,真摯感情也一定會在“自言自語”中準確表達,從而使得習作達到“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使習作過程成為“動情與達意完整統一的過程”,“ 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

2樓:匿名使用者

多描寫生活中的真情實事

3樓:最愛番茄

寫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

怎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好作文

4樓:小雄鷹

觀山則情滿於山,看海則意溢於海”。一篇文章語言樸實,真情流露,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便可稱作佳作。其實,文章令人心動的不僅僅是巧妙的佈局,華麗的辭藻,更主要的是內在情感的抒發。

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說:“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實感,才能有妙筆生花的精彩。

那麼,小學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呢?一、選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經歷過許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義或使人受到啟迪,有的會使你感動,難以忘懷。

如果我們在習作中,根據題目要求,選擇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達真情實感。如《難忘的一課》,寫“我”在抗戰勝利後,在臺灣高雄港口附近一所鄉村小學看到一位教師教學生們學習祖國文字的情景及在小禮堂參觀中國偉人像的經過,受到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由於這些都是“我”所見、所聞、所感,因而字裡行間洋溢著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的真情實感。

二、要用具體事物表達真情實感。沒有具體事物,文章就沒有真情實感。而真情實感一般都是通過具體事物的敘述、描寫、議論等表達出來的。

例如在《難忘的一課》中,“我”看到年輕教師認真地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時,“我”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懷著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從後門走進教室,在最後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老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這一具體生動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這樣寫,確實感人。三、用詞造句要準確、實在。文章以情動人,這“情”指真情實感。

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實,用詞造句就要較準確、實在,做到恰如其分。《感情真實、恰如其分》(讀寫例話)一文以《窮人》這篇課文為例進行了具體闡述,並得出了結論:寫出真情實感,不在於用華麗的詞語或激昂的語句,而是要做到用詞造句恰如其分。

如《難忘的一課》中,寫參觀小禮堂裡的中國偉人像後,“我”的眼睛不覺溼潤了。這簡樸的一句話,真實而準確地表達了“我”當時的心情。又如課文結尾,在寫“我”激動的心情時,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華麗的詞藻,作者用“我緊緊地握著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的手,但是想不到還有什麼話,比他剛才教給孩子們的那句簡單的話,更足以表達我這時的全部感情。

”這句樸實的語言準確地表達了“我”當時的真情實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四、觀察生活豐富積累寫作離開了生活,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所以,同學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觀察、感悟、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思想的觸角伸向生活的角角落落。感動、悲傷、憂愁、快樂、苦澀、無奈,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讓我們的作文豐富起來。

感情是誠摯的,它弄不得虛假,也只有當某些事、某句話、某個眼神真正觸動了你內心最柔軟的那個部分,它就令你難忘。記得一位學生作文中寫到:春天萬物吐綠,他便對母親說,“柳樹發芽了”,“是,柳樹爆青了。

”母親的一句話令他驚歎不已。“爆青”形象地再現那種衝破冬的禁錮迎來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才能有的寫作素材。

五、全心投入調動感情“情到真時總動人”,朱自清的《背影》非字字珠璣,卻句句動人。那“爬月臺買橘子的背影”早已成為永久的畫面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之中。如果你自己還未掀起感情的波瀾,又如何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呢?

一位學生的作文裡曾這樣寫過,在寒風中,慘淡的月光平添了幾分淒冷。我到了村口,遠遠的看到家門口的燈光中那個拉長的身影,飄動的衣襟卻又看不分明。走近,迎著母親那張熟悉的笑臉,我看到了卻不熟悉的一雙手,粗糙、乾裂、佈滿血痕。

我摘下手套,緊緊握住了那雙冰冷的手……學生用心寫出了母親等候的情景。看著聽者溼潤的雙眸,我相信這個作文寫得很成功。六、錘鍊語言細節描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是事件的目擊者,有的敘述索然無味,有的敘述活靈活現。

究其原因,就是語言的運用。一篇文章根據需要可以自由裁剪。不同的體裁,多種寫作手法,可令文章變幻多姿。

修辭的運用,可迅速抓住讀者的眼,但在表達真情實感時,關鍵要進行細節描繪。什麼是細節描寫?就是對某些細小事件,細微特徵(語言、外貌、舉止、行動等)或場景的描寫。

好的細節描寫不僅使文章具體生動,而且真實感人。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對魯提轄三拳的描寫:一拳打出個“油醬鋪”,二拳打出個“彩帛鋪”,三拳打出個“全道水陸的道場”,形象的比喻從味覺、視角、聽覺等多方面將鄭屠被打的情態,描寫的真切生動,淋漓盡致。

再如同是寫一位女同學,“老師表揚她時,她低著頭,手輕輕地擰著衣角”,一個害羞的女孩躍然紙上,遠比直接描述要好得多。我在平時作文教學中,瞭解到學生作文之所以缺乏真情實感,是因為他們對真情實感的認識產生了誤解,認為作文就是寫完全和事實相符合即可,卻沒有考慮如何去表達更恰當。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如白開水一樣無味,沒有什麼感情,反映的主題不深刻。

這時我在作文教學時引導學生真情的表露可通過細節描寫來達到目的。如寫作文《我的媽媽》,有位學生為了突出媽媽對自己的愛,是這樣寫的:“媽媽每天給我做飯、洗衣、起早摸黑,對我噓寒問曖……”他認為這就是真實的情感。

這時,我先肯定了他在文中所表達的對媽媽的深情,然後指出他這種情感還夠細膩。再引導他可通過細節的描寫來表達這種細膩的感情。在我的啟發下,他重寫了這篇文章:

“媽媽每天給我做飯、洗衣、起早摸黑。因急於做好飯,能讓我上學不遲到,不小心劃破了手指,她卻忍痛不出聲;媽媽的手因常常洗衣服而被洗衣粉侵蝕得起了紅斑。她洗衣服時只好避開傷處,小心翼翼地揉搓著衣服……。

”通過具體的細節描寫,不但體現出媽媽對“我”深厚的愛,而且不失真實。又如學生寫他第一次登臺領獎的心情,他只說“格外激動”。這時我引導他索性不用“格外激動”,而是具體寫下心跳如何加快,全身熱血怎樣往上湧,兩手怎樣微微顫抖,眼眶是怎樣溼潤的等細節描寫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領悟到:寫人能使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狀物能使之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繪景能使之有聲有色,令人神往。通過以上的引導,學生認識到:

文章充滿真情的生命力,在於恰到好處的細節描寫。這些細節從何而來?當然是對生活要用“心”去觀察,有一顆熱愛生活、熱愛周圍事物的“心”去感受,並養成一種習慣。

正像高爾基說的:“我是一個文人,職業使我必須注意一些細微末節,這種‘必須’已經成為習慣。”如果籠統概括,即便是親身經歷,也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所以很多文章巧妙的運用細節描寫,令文章熠熠生輝。有的同學誤認為表達真情實感就是內心的宣洩,可以天馬行空,無所顧忌。其實不然,作文應表達積極健康的真情實感。

要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要關注生活,選擇那些健康向上的情感來抒發。為情感插上理性的翅膀,讓感性認識閃耀出理性的光輝。巴金曾說過:

“我不是用文字技巧,只是用作者的真情實感打動讀者,鼓舞他們前進。我的寫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絕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爾基《草原故事》中勇士丹柯——他用手抓開自己的胸膛,掏出自己的心來,高高的舉在頭上。”我相信真情實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這樣的文章才能真正走進讀者的心靈。

英語作文,怎麼寫才能寫得好

精銳小 書面語言表達一般分為三個過程 思維 組織 表達。先是思維,把要寫的東西在腦中思考,這往往是個別的,孤立的一些素材,很凌亂瑣碎 因此要對此進行組織,把這些思維作出整理,使其條理 系統化,但這還是較粗糙的,可能還有一些用詞不當或語言錯誤 最後才是表達,把組織過的材料仔細推敲,確無問題了再落筆成文...

怎樣才能寫好語文作文呢,語文作文怎麼才能寫好

一 認真審題,明確題意 仔細地弄清題目的要求,重點和範圍,這是做好作文最關鍵的第一步。二 確定中心,選好材料 在弄清題目的要求,重點和範圍以後,就要認真回憶與這個題目有關的材料,哪些事兒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準備表達一個什麼思想,這就是回憶材料,確定中心。中心明確了,就要環繞中心,選擇最能表達...

怎麼樣才能寫好作文?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說明什麼道理。我們要細心地看,不慌,勤於積累,像農人鋤草那樣,不要一會兒一換 不管是寫什麼。先把不必要的話,要寫好作文,得先打定主意。三 多改多念,第二段說什麼 不必要的字 勤於觀察。先好好地想一想,寫起來就能順理成章。念給別人聽,多念自己的文章,後來就省事了。然後再加工 先麻煩點快速寫好作文。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