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長大後為啥往往更讓人操心

時間 2021-10-15 01:21:48

1樓:花媽育兒觀

那些家長眼中的「乖孩子」長大後就一定會按照家長的預想的那樣成長嗎?也許這個結果會給家長一個沉重的打擊,「乖孩子」將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乖孩子」很容易受委屈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希望孩子事事能夠順從家長的意思,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旦孩子和家長之間出現意見的分歧,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時,都會被家長阻止和打斷,憑藉著家長的權威,總是認為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是非常幼稚的,家長不但不聽取孩子的意見,還有可能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會說:小小年紀你懂啥?「吃過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長」孩子連發表意見的權利都被家長剝奪了,漸漸地孩子不再向家長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在孩子的想法中,只有順從才能變成家長眼中的乖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順從的習慣,習慣性的順從就會缺少主見,等到孩子步入社會之後,很可能因為「聽話」的性格,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受到委屈,而且在工作中也很難有很大的成就。

二、容易形成性格反差

一般來說,性格溫順的人發起脾氣比本就脾氣暴躁的人發脾氣更具殺傷力。

在一次家庭會議中,爸爸和年僅13歲的孩子因為一件事出現了分歧,男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卻遭到爸爸的質疑,爸爸狠狠教訓了孩子一頓,讓人意外的是這個男孩動手打了爸爸一拳就離家出走了,家長找了很久,最後在他的奶奶家找到了男孩,為什麼男孩會出現這樣性格反差?這讓孩子的父母倍感疑惑,在這個男孩家長的心目中,他一直都是很聽話的,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大的反差,這讓家長感到無法理解。

對於「乖孩子」來說,只有順從家長的意願才能得到家長的讚賞,但卻沒有表達自己真實意願的機會,從而會造成在孩子的心目中家庭地位的不對等,而長期以來壓抑自己的情緒,孩子情緒的承受也是有一定的限度,很可能在某一天,因為生活上的一件小事,引起情緒的大爆發。在「乖孩子」的性格中,帶著抹不去的順從和自卑,討好了別人,委屈了自己。確實,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長也應該教育孩子:

「乖」不代表著順從,「乖」和保留自己的「稜角」之間並不衝突,一些專家和學者不建議家長將孩子培養為「乖孩子」,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讓孩子學會釋放情緒,做最真實的自己。

作為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家長真的不需要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太「乖」的孩子不一定會有很大的成就,家長不要總是讓孩子退讓和順從,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退一步就意味著被別人進十步,太乖的孩子註定因為不會反抗和無限的妥協而被人欺負,所以不建議你把你的孩子培養成「乖孩子」。

2樓:dj林林

因為這樣的孩子心裡是有一種逆反的跡象,小的時候只不過不敢和父母對抗,長大之後有自己的想法,反而更加的不聽話,父母會更加操心。

3樓:沒完沒了

乖孩子一般都不愛說話,比較靦腆,不愛與人溝通,心裡話不願意說出來,有什麼事都放在心裡邊。所以說長大後往往更讓人操心。

孩子長大後為什麼心理有叛逆期和父母頂嘴呢

悽慘紳士 我小孩現在也有這跡象了,我覺得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孩子長大了,二是我們做父母的錯了。為什麼會有叛逆期?我認為這個概念本身就是錯的,是我們從大人的角度得出的結論,而不是從小孩的角度關心的結果。小時候,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力,而我們是以 聽話 與否來說明孩子是否 乖 慢慢的,孩子長大了,逐步有了...

父母虐打兒童致殘,孩子長大後不贍養他的父母應該犯法嗎

其實在社會上還是很多你說的這種現象,我不是法律專家,官司的東西回答不上你,如果那對老人真的是上告了,當事人可以諮詢相關的法律人士。但是精神上理解並支援你,因為本人很不幸曾有類似的童年。你說的 鄰居責罵他 依我看,國人最愛乾的就是茶餘飯後津津樂道人家的家長裡短,這種情況,當事人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堅...

從小被父母頻繁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

會對交流有所陰影,也會變得自卑,同時也可能會變得暴躁。現在社會,大部分父母都面臨著上有老 下有小的巨大壓力,疲憊的日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也使他們在面對孩子時失去耐心。從最開始打罵的內疚 反省到最後的放任 習以為常,為多少孩子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從小在父母的打罵和吼叫下長大的孩子,自己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