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長的溺愛,如何看待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溺愛?

時間 2022-01-09 19:10:13

1樓:

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凡事包辦代替,使孩子失去了成長的空間,結果造成孩子的「無能」,遇到問題不會解決,只會退縮和求助,甚至以自我為中心。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自私自利。現在,許多家庭都是6個長輩餵養一個孩子,於是,寶寶一出生就猶如眾星捧月般的讓全家人愛到心坎裡。看到寶寶哭鬧、不小心跌傷,父母都心痛不已。

但是,許多家長對於寶寶想要的東西從不捨得說不,如果寶寶長期得到特殊待遇,處處優先,只要提出要求就會得到滿足,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寶寶,容易忽視別人的需求,以自我為中心。

2、膽小怕事。我們經常看到,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傷,因此不讓孩子到公園玩,不讓孩子和同年人玩遊戲。而當孩子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家長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

長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在爸媽「不許摸這,不許碰那」的管教中,孩子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容易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稍有不適就驚慌失措。

3、稱王稱霸。父母的過度溺愛,無條件滿足孩子,容易使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進而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而大部分家長,只要一看到寶寶哭鬧,就會無條件滿足寶寶,甚至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導致寶寶沒有好惡之分,像個小霸王一樣,認為別人的東西也是屬於自己的。這種孩子,在幼兒園也容易和別的小孩發生矛盾。

4、偏食挑食。在許多中國家庭,我們都會看到媽媽拿著一碗飯在孩子後面追著跑,好像求孩子吃飯似的。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吃不飽,就算零食也照樣給孩子吃,對寶寶「唯命是從」,寶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久而久之,寶寶養成這種習慣後,就開始挑食偏食了,這對寶寶的成長髮育非常不利。

2樓:

主要是父母從小就要求孩子聽話,長大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會和父母鬥嘴,不再是父母昔日眼中的那個乖孩子了,而且孩子會覺得父母老為自己安排些事情,通常被安排的人都會很無奈、不開心,所以孩子到了一定程度會把之前積累的怨氣爆發出來,讓父母目瞪口呆。也有些是孩子自私,過分追求享樂,人生觀與父母一代的已經大有出入。

3樓:吳遼

家長屈從於孩子,有求必應,百依百順,沒有原則,沒有要求。

2.包辦孩子的一切,過度照顧,本來孩子自己可以做的或應該做的也不讓孩子做。

3.給孩子提供的物質生活過分優越,甚至超過了家庭正常的經濟能力。

4.不給孩子接觸困難和艱苦環境的機會,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5.常當眾誇耀孩子的長處和優點,處處為孩子。

4樓:露天小丑

心目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而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由於父母常用溺愛代替了理智教育,處處庇護孩子,把缺點視為優點,把胡鬧視為聰明,使孩子稱王稱霸,盛氣凌人,缺乏同情心。

如何看待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溺愛?

5樓:小美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溺愛我是很不贊成的,因為這是一種容易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的愛的方式,容易讓孩子沒有獨立性。

6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家長普遍對孩子都有溺愛的行為,但是我是非常不支援的,因為這樣不會讓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

7樓:辰星

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因為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十分優越,就會比較慣著孩子。

8樓:小美

這種現象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都會盡量滿足自己孩子的一些要求和願望,也就對孩子造成了過度寵愛。

9樓:小月哈哈

如今的家長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苦,所以他們更多的給孩子是溺愛,通過溺愛的方式給孩子愛。

10樓:劉千荷

這是一種非常不正確的,錯誤的對孩子好的方式,因為那些家長認為只要答應孩子的要求就是對他好,其實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家長孩子的溺愛是很嚴重的,而且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更是溺愛,但是這些都會毀了孩子,不能太過溺愛。

12樓:阿舞子

現在的家長太過溺愛自己的孩子,現在家庭大多數都只有一個孩子,一直寵著他,孩子有什麼要求都會滿足,使得孩子素質很差,確少獨立性。

你怎麼看待父母對孩子的溺愛?

13樓:大迪崽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是一種傷害。有一句話講得好,慈母多敗兒!一些家長會覺得寵愛孩子,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過分的溺愛則是對孩子的一種軟暴力,與其說是愛孩子,倒不是說是毀了孩子。

二胎政策開放之前,很多孩子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家長會讓孩子享受到最好的生活,好吃好喝「供」著孩子,照顧孩子是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但是過分溺愛,反而會讓孩子們越發叛逆,甚至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過分行為。我認為很多父母都知道不能對孩子過於溺愛,溺愛孩子有百害無一利,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溺愛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你的一些舉動就已經處於過度溺愛中。

孩子不能夠過分依賴父母,特別是男孩子。男子漢就是要獨立,在父母的保護傘下永遠無法承擔一個男人應該承擔的責任,父母也應該讓孩子有一定的獨立和自由,待在自己眼皮底下是件好事,但是中國還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燈下黑」。就像小的時候學走路,孩子摔倒,父母就會馬上把孩子扶起來,生怕出什麼問題,為什麼不告訴孩子,自己站起來呢?

生活是充滿艱難險阻的,沒有人能夠隨時隨地庇護我們。

任何時候,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這毋庸置疑,但是,父母也需要對孩子有最起碼的教導和教育。不要等到孩子做錯事情了,才知道後悔莫及。一個好的父母,不會只有溺愛。

14樓:師慧家長課堂

我記得我以前的思想也是這樣的:假如我有了寶寶以後,一定要滿足他的需求,一定要對他好,一定不吼他,一定要讓他開開心心的。自從接觸到正面管教以後,我才明白原來這些其實一直是我童年的時候所想要的,我在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

造成孩子溺愛現象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2、時代背景造成家長對孩子的溺愛。生活在一個物質較為豐富的環境中,溺愛容易造成孩子產生依賴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甚至產生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常常會出現眼高手低、瞧不起別人,不善於與人相處等情況。

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先提升自己,正確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怎樣看待爺爺奶奶溺愛孩子

15樓:匿名使用者

爺爺奶奶愛孫子是天經地義的,但愛要有個度,過分的寵愛就成了溺愛。目前城市中獨生子女佔99%以上,他們生活在養尊處優的家庭裡,被視為「小太陽」,被老人(包括爺爺、奶奶、外婆、外公)寵愛的現象十分普遍,而且相當嚴重,這就叫『『隔代親」。當父母批評孩子時,爺爺奶奶就出來干涉,袒護孩子。

針對這種現象,父母該怎麼辦?

1.耐心說服老人。

爺爺、奶奶和父母是兩代人,除了在年齡上有較大的差異外,思想方法、生活經歷、個人愛好、生活習慣、社會條件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等,都存在很大差距。在教育晚輩方面持有不同的意見、態度和方法是正常的;因此。父母既要看到老人溺愛孩子的「必然性」,可以先肯定老人的慈愛之心,尊重老人的勞動成果,對老人哺育之情表示由衷感激。

然後,向老人陳述正確教育孩子的責任以及溺愛孩子的危害性,希望老人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例如,不偏袒孩子的短處,不嬌慣孩子,孩子來看望時,不要給孩子零花錢或嘮叨「你媽不會照顧你」之類的話。如果採用了講道理的方法解決矛盾,老人一般會通情達理,共同承擔教育孩於的重擔。

採取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

孩子任性也好,有某些不良行為也好,雖然與老人的溺愛、嬌慣有關,但父母應看到自己未盡教子責任的一面,因此,父親、母親在向老人說理的同時,可通過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來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自我服務能力和勞動習慣。家長對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堅持下去,不妥協。但切忌沒有耐心,態度粗暴,更不可打罵孩子。

另外,父母如經常帶孩子出外遠足、野爺爺奶奶是我們的長輩,他們疼愛孫子是肯定的,但是過渡的寵愛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但是,我們也不能強迫老人家按照我們的育兒方法對待孩子,跟他們講道理過多也會傷及他們的自尊心。但是我們作為父母的每天應該要有一段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通過一些交談和遊戲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而不要,認為既然有由於爺爺奶奶帶孩子就連晚上也讓孩子與爺爺奶奶睡。

平時自己也要主意自己的言行動作,正是所謂身教。而且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項義務,有空時自己多帶帶孩子。 什麼是溺愛,更不瞭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

「溺」,詞典上解釋為「淹沒」的意思。人被水淹沒了叫「溺斃」,如果父母的愛流橫溢氾濫起來,那也會「淹沒」孩子的,這就是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

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遊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過分注意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

家裡人都要圍著他轉,並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害怕哭鬧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包辦代替

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

「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幫他做了。」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餵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幹、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

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溺愛 扼殺孩子的美好前程

愛,是蘊含深情的詮釋。廣義來說,愛,是一種責任,一種不帶附加條件的付出和給予。

溺愛,含有過分寵愛成分。何謂過分,因人因時因環境而異,沒有統一的標準。凡是言之過分,也只是相對而言。

不過,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道德底線,法律範疇,為人原則,言行舉止常常有約定俗成的規範和大眾的起碼要求,在這些原則方面,絲毫不可以讓步,更不可以有「麻生棚中,不扶自直」思想,幼枝易彎直,樹大修枝,往往是「壯士斷臂」。現在大多數都在感嘆教育孩子的不易....雖是系統的複雜,不可以一言蔽之,歸咎於現實,推向社會責任。

更多的是要自我檢討,我們自己給孩子愛護的同時,是否含有過分內涵.......是否已經不自覺的將孩子引向錯誤的方向上??

如何看待現在老人倚老賣老的行為,如何看待老人倚老賣老的現象?

有的老人認為,自己被尊重應體現在利益上的無償獲得,或把自己的需求建立在社會或他人的無償付出之上。年青人認為,老人之間是有區別的,自身利益的無償奉獻只對那些少數確有實際困難的老人。敬人者,人恆敬之。幫之為情,不幫為理。自己心裡有好的衡量就好,他老任他老,不必為自己沒有幫忙而內疚,當然力所能及的還是要助...

如何看待現在的娛樂節目內容,如何看待中國的娛樂節目?

我覺得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娛樂節目都是沒有什麼太多內涵的,大多數都只是為了博人一笑,我覺得既然是娛樂節目的話,他們做的話只能算得上是無功無過吧。現在我們國內做的綜藝節目真的是已經多到 了,可能是因為太多的原因吧,所以大家也都是相互抄一抄,基本上那些綜藝節目的形式就是那麼幾種,他們有的時候內容也都是差不多...

如何看待現在的網路流行語,如何看待網路流行語的作文?

叫我金金 語言都是變化發展的,網路語言也是如此,所以覺得網路流行語的存在實在是無可厚非。而且在網路上的社交中也是離不開網路流行語的。 大路五點一刻 我認為現在的流行語只是網路的一種交際方式,純屬娛樂,也有很大的實際意義,網路流行語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種方式,有些時候網路流行語也增加人,人之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