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應用題,怎樣才能做好應用題

時間 2022-09-16 17:35:11

1樓:永遠最乖

倒推。設其中一個已知條件為未知條件,把未知條件作為已知條件來求解。

不過要注意在倒推過程中,有些題要對多種情況進行分析討論的。

這種方法掌握得好,在有些計算或證明題都很好用。

這是幾何方面的。

在代數方面,做題時,找出等量關係,先用文字表達,再用題中已知的條件帶入,聯絡生活注意可能存在的或不存在的情況。

檢驗時,可用倒推的方法,返回分析。

最後,無論是做什麼題,思路,表達要清晰,特別對於數字較大,較複雜的計算要細心,不要因為任何粗心而失分!

2樓:匿名使用者

把它化作n個小問

然後再逐步回答,儘量用多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因為一般是按步驟給分的,即使不會也儘量多把題目的資料處理一下.

3樓:泥壺綠茶

1.確定已知條件(明示的和隱含的);

2.分析已知條件之間的關係,並用代數式表示;

3.確定等量關係;

4.列方程(組);《豐富的生活經驗對解題有幫助》

5.檢驗;《該舍的舍:不合方程(組)定義的舍、不符合生活常識的舍》

6.寫答話。

怎樣才能讓數學應用題做的更好

4樓:匿名使用者

看清楚題目問什麼,審清楚是什麼圖形(圖形題),審清楚最後答案單位。例如給的條件是cm答問你dm。做完多檢查。

做多些練習。(做練習如果覺得做卷子很煩的話可以上網找些應用題做)還有吃準字!這個最重要!

1、讀懂題意,把不相關的語言精簡掉,現在應用題考得不是數學,而是語文的閱讀能力,還要有轉化問題的能力。

2、巧設未知數。一道應用題中可以把幾個量都設為未知數,但是哪一個更為簡便,要仔細斟酌。例如:

甲乙二人速度之比為3:2,在求甲乙的速度時,我們可以設甲的速度為a千米/小時,乙為b千米/小時,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組;或者設甲的速度為a千米/小時,則乙為2/3a千米/小時,這樣雖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有分數;或者設甲的速度為3a千米/小時,乙的速度為2a千米/小時

可見最後的設法最好。根據不同的題目設出未知數。

3、根據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4、解方程。此時我們可能會遇到二個未知數,而只能列出一個方程,我們就要看看是不是還有隱含條件,比如人數、物體的個數,都要是正整數,這就是隱含條件,尤其在不等式方程中要用到。還有就是分式方程要驗根

5、寫清單位和答話。這一步往往被忽視,其實這一步恰恰反映出你是否讀懂了題目,是否知道題目要求的是什麼,在考試中是要站分數的。

6、勤加練習,熟能生巧。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5樓:

1、讀懂題意,把不相關的語言精簡掉,現在應用題考得不是數學,而是語文的閱讀能力,還要有轉化問題的能力。

2、巧設未知數。一道應用題中可以把幾個量都設為未知數,但是哪一個更為簡便,要仔細斟酌。例如:

甲乙二人速度之比為3:2,在求甲乙的速度時,我們可以設甲的速度為a千米/小時,乙為b千米/小時,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組;或者設甲的速度為a千米/小時,則乙為2/3a千米/小時,這樣雖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有分數;或者設甲的速度為3a千米/小時,乙的速度為2a千米/小時

可見最後的設法最好。根據不同的題目設出未知數。

3、根據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4、解方程。此時我們可能會遇到二個未知數,而只能列出一個方程,我們就要看看是不是還有隱含條件,比如人數、物體的個數,都要是正整數,這就是隱含條件,尤其在不等式方程中要用到。還有就是分式方程要驗根

5、寫清單位和答話。這一步往往被忽視,其實這一步恰恰反映出你是否讀懂了題目,是否知道題目要求的是什麼,在考試中是要站分數的。

6、勤加練習,熟能生巧。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6樓:依_蝶

首先 認真讀題目 這是關鍵 (注意重點的詞語 可以用標記的方式標出來)

其次 可以借用 圖形 答題會更簡單 直觀再次 還是強調認真 計算細心

大概就這些~~

怎樣才能做好應用題?

7樓:匿名使用者

一、抓住找等量關係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思考問題是一種思維活動,需要有一定的邏輯性,有特定的方向、方法,是按一定的規律進行的,對於學生掌握思維策略來書,是要有一定的步驟、順序的,這就是思維的有序性。在解答應用題時,學生要理解題意,通過分析條件與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各種數量關係,找到解題的途徑和方法,那麼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準確地分析理解分率句,找準等量關係。從審分率句到找準等量關係的思維過程有幾步,都是學生用「內部語言」的形式進行,如何將內在的思維過程外顯呢?

訓練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呢?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訓練的:

1、細審分率句,明確單位「1」。

根據分數的意義,學生能夠清楚地對所給的分率句作出分析,確定單位「1」 。

2、畫批。

把分率句中的單位「1」用「===」標出,對應的數量用「 」,重點字詞用著重點標出。

如:種柳樹的棵數是植樹總棵數的3/4。

學生畫批的過程是深入審題的過程,是分析思考的過程,是思維外化的過程,是形成能力的過程。

3、畫線段圖

對於解答分析分數應用題,畫線段圖是最直觀、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

4、找、寫等量關係。

尋找等量關係要緊緊地聯絡學生的實際,首先讓學生明確是部總關係還是比較關係。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是「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分率句學生理解很困難,找等量關係存在困難,

(1)尋找單位「1」的訓練

例:在下面的句子中,用橫線畫出單位「1」的量。

a、看了一本書的1/3 ;

d、水結冰體積膨脹1/11。

(2)尋找分率對應量的訓練

例:看了一本書的1/3。

全書的(1/3)和(已看的頁數)相對應。

全書的(1- 1/3)和(剩下的頁數)相對應。

全書的(1- 1/3×2)和(剩下的頁數比已看的多的頁數)相對應。

透徹理解分率句的意義,找出相對應的量與率是解答分數應用題的突破口。

(3)訓練寫等量關係式:

例:實際用電比原計劃節約了1/9。

等量關係式:原計劃×1/9=節約的; 原計劃×(1- 1/9)=實際用電等等。

、二、 變換單位「1」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解答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時,對「1」的理解、掌握和運用也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是對單位「1」變化規律的掌握,不僅直接關係到解題效果,而且對發展兒童的智力,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例:五(1)班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5。

(1) 女生人數為單位「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5。

(2) 男生人數為單位「1」,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5/4,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4。

(3) 全班人數為單位「1」,男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4/9,女人數佔全班人數的5/9,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全班的1/9。

通過單位「1」的選擇、變化,可以幫助學生弄清知識間的聯絡,培養學生多思習慣,和自覺選擇最佳解法的能力。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是培養學生從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重要手段。

三、運用聯想的策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聯想是以觀察為基礎,對研究的物件或問題的特點,聯絡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想象的思維方法。思維能夠揭示現象的本質及現象間的多種內在聯絡。現象之間的聯絡是多方面的。

在對學生進行對理解的訓練時,使學生在對分率句的直接關係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聯想得出對分率句的間接關係的理解,

如:見到「甲數是乙數的4/5」這句話時,馬上想到乙數是單位「1」,甲數是和4/5相對應的量。繼續聯想,還可以想到:

如果已知乙數,求甲數可以列出下式:乙數×4/5=甲數;如果已知甲數,求乙數可以列出下式:甲數÷4/5=乙數;還可以想到:

甲數比乙數少1/5,如果已知乙數,求甲數比乙數少多少?可以列出算式:乙數×(1-4/5)= 甲數比乙數少的數:

還可以想到:甲、乙兩個數的和是乙數的9/5,如果已知乙數,求甲、乙兩個數的和,可以列出算式:乙數×(1+4/5)=甲、乙兩個數的和……

總之,通過以上一系列的訓練,學生們對解答分數應用題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掌握了對分率句的分析思維方法,在解答應用題時,根據所給的條件問題就能有的放失地解決問題。還能夠通過聯想找到有間接關係的等量關係,為學習較複雜的分數應用題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怎樣才能做好應用題?

8樓:

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學習數學家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法的過程 。

做題慢和數學成績不理想,往往不是因為做題少、花費時間短和學習不努力,而是由於不會觀察和靈活思考,沒有養成機制靈活的做題習慣。一個模式,照搬套用,機械重複,時間一長,就成了做題機器。做題的過程中是開發潛能、啟迪思路和活躍思維過程。

解應用題是把生活的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的過程。

例如:一根鐵絲,第一次用去了一半,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一半,這時還剩下3米。鐵絲原來長多少米

解題轉化成數學語言:一個數為x 減去它的1/2,在減去1/2的1/2等於3米

轉化成數學算式:x-1/2-1/2x1/2=3

9樓:江蘇知嘛

你好,應用題對孩子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

1、首先要求孩子要能讀懂題意,閱讀理解能力必須要培養;

2、理解題意還要能將公式定理、數字和題意結合,做出列式解答;

3、解答過程中,還要要求計算不出錯,對孩子計算能力也是種考驗。

所以,如果孩子應用題做得不好,建議參考這幾點,對照孩子**有不足,加強練習即可。

如何教小學生做應用題

10樓:手機使用者

榆中縣連搭學區宋海林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教學中,應用題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點。就小學生而言,由於他們的心智正處於發育階段,對於一些問題的認識不是很全面,尤其對難度較大的數學應用題的理解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作為教師,就要根據小學生的特徵,結合數學課本實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為他們今後發展打好基礎。

一要教學生學會審題。應用題的難易不僅取決於資料的多少,而且往往是由應用題的情節部分和數量關係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程度所決定。同時題目中的敘述是書面語言,低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在對題意的理解上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解題的首要環節和前提就是理解題意,即審題。

通過讀題來理解題意,掌握題中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經過怎樣,結果如何,通過讀題弄清題中給了哪些條件,要求的問題是什麼?實踐證明學生不會做,往往緣於不理解題意。一旦瞭解題意,其數量關係也將明瞭,再難的題目也會迎刃而解。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理解了題意就等於題目做出了一半。當然,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邊讀邊思考的解題習慣,要注意使學生切實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解題思路才能做到思維有方向、解題有依據,使學生的思維逐步能夠藉助表象和概念進行,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一些較複雜的判斷。

二要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在小學階段,雖然概括解題步驟是在學習了複合應用題時才進行的,但從低年級開始,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按正確的解題步驟解答應用題,逐步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特別是檢查驗算和寫好答案的習慣。

一道題做的對不對,學生要能自我評價,對的強化,不對的反饋糾正,這實際上是一個推理論證的過程。完成列式計算只解決了怎樣解答的問題,而推理論證則是解決為什麼這樣解答的問題。然而低年級學生不善於從已知量向未知量轉化,有時又受生活經驗的制約無法檢驗明顯的錯誤。

因此,在給低年級學生教應用題時,一定要教學生驗算的方法,如聯絡實際法、問題條件轉換法和另解法等。

三要對學生進行解題基本方法的訓練。一道應用題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該如何根據已知條件確定解法,這需要運用各種思維方法進行探索。由因導果的綜合法和執果索因的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兩種解題方法,採用這兩種方法探索的關鍵在於確定正確的方向。

在低年級學生的應用題教學中,要抓好這兩種基本方法的訓練,明確它們的區別和聯絡,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和步驟。課本中提到的不同數量關係的對比,也有利於這兩種基本方法的掌握。遇到應用題時,儘量讓學生自己去解答,然後集體分析討論,使出錯的學生明白錯在何處,別人是怎樣分析的,把別人的思維過程作為研究的物件,學著分析題意,學著解題。

數學應用題,數學應用題

設經過x分鐘後,甲 乙兩人第一次行走在同一邊上,也就是所此時甲剛剛從一條邊上走到這一邊上,而乙此時至少要在這條邊上,一種極限狀態為,打個比方,甲走到e點,而此時乙恰好經過a點向ab走,但也可能乙在ae上走著 每邊長為2000 5 400米 在這種條件下可得 46x 800 50x 400 解得4x ...

小學應用題,小學應用題

總價 35 65 9 900元 設水果糖單價x,則奶糖單價x 2 35 x 2 65x 900 35x 70 65x 900 100x 830 x 8.3 水果糖單價8.3元,則奶糖單價8.3 2 10.3元總價 80 10.3 120 8.3 824 996 1820 1820 80 120 9....

求解應用題,求解應用題

甲 乙兩車均從a城出發駛向300千米遠的b城。已知甲車比乙車晚出發一個小時,但提前一個小時到達b城。那麼,甲車在距離b城多少千米處追上乙車?解 設甲行駛完全程需要a小時,則乙需要a 2小時。甲的速度 300 a千米 小時。乙的速度 300 a 2 千米 小時。那麼路程差 300 a 2 1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