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資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認為,人類的知與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大體經歷了三個時期,即從「不知而行」到「行而後知」再到「知而後行」。啟鉛基行在先,知在後,「行先知後」,知是從行中來的,能實行便能知,能知便能進步。在知行關係上,他提出了「知難行易激扮」,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從總體上看,孫中山先生的知行觀不僅超越了古代認識論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缺陷,比較地接近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悄謹論的觀點。這種「知行統一」的認識論傳統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關於認識過程中主觀與客觀的統。
一、認識與實踐的統。
一、感性與理性的統一等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這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奠定了傳統文化的基礎。
2樓:向日葵呢喃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空缺數千年的歷史文明和十分豐富的哲學遺產。***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明確指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給予總結,繼承這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運動,是有重要幫助的。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革命培虧絕中的地位》,《***選集》第二卷,半個世紀過去了,歷史發生了鉅變,在當前為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配姿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孫中山將人類知行關係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他是如何論述「知難行易」說的?
3樓:考試資料網
通過總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經驗教訓,孫中山深感「知易行難」之傳統舊說不但不能激勵人們的進取精神,反而助長一種畏難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則天下事無可為者矣。」他認為這正是中國近代之所以積弱衰敗、革命事業不能取得成功的乙個重要原因。
為了破除這種舊的傳統觀念,鼓舞人們「無所畏而樂於行」的勇氣,孫中山提出了「知難行易」說。這一學說既具有當時的現實針對性,又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
首先,孫中山對知、行範疇作了新的理解。在中國古代哲學家那裡,知、行範疇往往侷限於對道德的體認和踐履。孫中山所謂的「知」,是指運用科學或哲學的理性思維方法所形成的關於客觀世界的認識,主要是指科學知識和革命理論;他所謂的「行」,則指生產活動、科學實驗、社會生活和革命鬥爭。
這就突破了中國古代知行觀的狹隘j生,而具有近代認識論的特點。
基於以上認識,孫中山將人類知行關係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他說:「世界人類之進化,當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由草昧進文明,為不知而行之時期;第二由文明再進文明,為行而後知之時期;第三自科學發明而後,為知而後行之時期。」所謂「不知而行」,是指以實踐作為認識的起點。所謂「行而後知」,是指通過實踐而獲得知識。
所謂「知而後行」,是指科學昌明時代以「真知特識」指導實踐。據此,孫中山又把知行關係概括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
進一步,孫中山提出了「知難行易」說,並以飲食、用錢、作文、建屋、造船、築城、開河、電學、化學、進化等十事(即「知難行易十證」)作為論證,說明獲得理論知識比進行實踐更為困難。「知難行易」說主要包含了兩層意思:其一,「不知亦能行」,如前所說的「不知而行」,就表明行先知後,行易於知;其二,「知之惟艱」,從實踐中總結出的科學知識是難能可貴的。
另外,他還提出「知之則更易行之」的命題,認為「知而後行」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孫中山「知難行易」說的提出,在當時有著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他的學說也存在侷限性。第一,對於「知難」的強調,導致孫中山依據經濟學分工原理而推演出「分知分行」的觀點。他認為科學愈昌明,人們的知與行愈分離,「知者不必自行,行者 不必自知」。
這樣不僅割裂了知和行的統一,而且實質上是將社會人分為「主知」、「主行」兩個等級。第二,孫中山對「知難」的過分強調,也有誇大理論作用、輕視實踐意義的傾向,從而不能正確處理認識與實踐的關係。
孫中山知行關係的三個發展階段是( )。
4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a、d、e
基於對知行觀的修正雹喊,孫中山把人類知行關係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概括起來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由矇昧進文明,是不知而行之時期,即以實踐作喚肆虧為認識的起點。由文明再進文明,是行而後知之時期,和神指通過實踐而獲得知識。
自科學發明而後,是知而後行之時期,指科學時代以「真知特識」指導實踐。
教師觀的基本內容口訣
小知資料 一 教師角色的轉變口訣 促進 研究 開 社群 1 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2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3 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4 從學校與社群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是什麼,形體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中影人教育網 1 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態,它必須安排在教學課的開始階段。站立的基本姿態要求表情自然 明朗,收下額,閉嘴,挺胸,收小腹,腰部 頸部挺直。臀部略突出,兩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圓形。食指 掌指關節接近伸直,中指在褲縫處,但不觸及 兩腿併攏,腳跟靠攏,腳之間夾角位為 45 度,但如膝蓋並不攏,...
什麼是政治觀,馬克思主義政治觀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政治觀 一般指的是社會成員對政治世界的看法,包括社會成員看待 評價某種政治系統及其政治活動的標準,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體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的選擇標準。在某種政治文化影響下,社會成員在總體上都存在一種基本一致的政治價值觀念,它直接影響著政治行為主體的政治信念 信仰和態度 這種觀點主要認為,政治就是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