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教育小知識
這句話的白話文如下
這就是說,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無限增加的時候,它的周長的極限是圓周長。
它的面積的極限是圓面積。
這句話的出處是《九章算術》,譽老這句話說明的是極限的數學思想。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張蒼。
耿壽昌所撰寫的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
中最重要的一部,成於公元一世紀左右。
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
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
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九章橋虛畝算術》內容十分豐富,全書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同時,《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敏森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
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
它的出現標誌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2樓:匿名使用者
劉徽指出:「割之則鬧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辯盯告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
九章算術》方田章圓田術劉徽注)這就是說,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無限增加的時候,它的周長的極限是攜明圓周長,它的面積的極限是圓面積。
「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是出自誰之口
3樓:匿名使用者
劉型液徽。生於西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乙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利用割圓術科學地求出了圓周率。
的結果。劉徽在割圓術中提出的"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卜判物失矣",這可視為中國古代極限觀念的佳作衝此。
4樓:匿名使用者
九章算術》方田章圓田術,劉徽。
割圓術是體現極限還是體現微元法
5樓:網友
「微元法"就是先把乙個所求的物理圖形分割成無數個小塊,進而將這些小塊帶入一定的公式計算,然後疊加起來,最後求出這個物理圖形總量。割圓術符合這個方法,所以體現的是微元法。
數學名人
6樓:網友
李冶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號敬齋,金代真定欒城人,曾任鈞州(今河南禹縣)知事,1232年鈞州被蒙古軍所破,遂隱居治學,被元世祖忽必烈聘為翰林學士,僅一年,便辭官回鄉。1248年撰成《測圓海鏡》,其主要目的是說明用天元術列方程的方法。「天元術」與現代代數中的列方程法相類似,「立天元一為某某」,相當於「設x為某某「,可以說是符號代數的嘗試。
李冶還有另一步數學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講解天元術的。
朱世傑朱世傑(1300前後),字漢卿,號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數學名家周遊湖海二十餘年」,「踵門而學者雲集」(莫若、祖頤:《四元玉鑑》後序)。朱世傑數學代表作有《算學啟蒙》(1299)和《四元玉鑑》(1303)。
算術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日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鑑》則是中國宋元數學高峰的又乙個標誌,其中最傑出的數學創造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術」(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
祖沖之祖沖之(西元429~500年)祖籍是現今河北省淶源縣,他是南北朝時代的一位傑出科學家。他不僅是一位數學家,同時還通曉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領域,並且是一位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他算出的圓周率為<π《這一結果的重要意義在於指出誤差的範圍,是當時世界最傑出的成就。祖沖之確定了兩個形式的π值,約率355/173(≈密率22/7(≈,這兩個數都是π的漸近分數。
7樓:網友
劉 徽劉徽(生於西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乙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九章算術》約成書於東漢之初,共有246個問題的解法.在許多方面:如解聯立方程,分數四則運算,正負數運算,幾何圖形的體積面積計算等,都屬於世界先進之列,但因解法比較原始,缺乏必要的證明,而劉徽則對此均作了補充證明.在這些證明中,顯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創造性的貢獻.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並用十進小數來表示無理數的立方根.在代數方面,他正確地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及其加減運算的法則;改進了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在幾何方面,提出了"割圓術",即將圓周用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窮竭的一種求圓面積和圓周長的方法.他利用割圓術科學地求出了圓周率π=的結果.劉徽在割圓術中提出的"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這可視為中國古代極限觀念的佳作.
海島算經》一書中, 劉徽精心選編了九個測量問題,這些題目的創造性、複雜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當時為西方所矚目.
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我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
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採用我的吧。
8樓:屈字宇
阿基公尺德,歐幾里得,祖沖之。
9樓:洪依白
蘇步青 萊昂哈德·尤拉 高斯。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這幾句的譯文.......急!!!
10樓:_crazy丶男紙
《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
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
恨難窮。恰似衰翁一世中。
11樓:黑鷹戰神
這句話可翻譯為:「我長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我是在哀嘆那人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
12樓:車手
聲聲長嘆,淚流滿面,哀嘆百姓生活的艱難。
13樓:網友
她小聲的叫喚,等到他睜是一擗亞太地區。
初一歷史問題!!大家快幫忙!!!
14樓:匿名使用者
數學 ,祖沖之圓周率的推算。
農學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地理學,酈道元《水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