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幾個月的國際空間站飛行中,航天員為什麼可能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時間 2021-08-30 11:12:04

1樓:呵呵呵上課你猜

因為長期不與人接觸,時間久了久肯定會比較煩躁,再遇到一些事情的話,沒人訴說,時間久了,壓在心裡就會煩躁,心理問題就出來了。

下面是關於空間站的對話問題:

問:長期太空駐留,怎麼保持心理和身體健康?

焦立中:每天有兩個小時的鍛鍊時間以保持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就看個人了。我們多數人在閒暇時間都是眺望地球和拍照。我們也會寫電子郵件或通過網路**和家人與朋友保持聯絡。

問:在特殊環境下長期太空飛行會給宇航員帶來哪些生理問題?

熱列茲尼亞科夫:目前一些國家已制定了一整套如何讓宇航員適應長期太空生活的方法,這些方法可大致分為藥物**和物理方法。前一類方法主要是用各種藥物防止長期失重導致的骨鈣流失和器官異常變化,第二類方法是通過多種體育鍛煉消除某些不良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總的來說,在目前已完成的太空停留任務中,各種可能出現的人體生理問題均已基本獲得解決。

問:在特殊環境下長期太空飛行會給宇航員帶來哪些心理問題?

熱列茲尼亞科夫:與生理問題相比,空間站長期考察組成員的心理融合度問題要更復雜一些。這類問題能否順利解決,首先取決於升空前地面的相關工作是否做到位,要考慮每個宇航員的性格特點是否匹配,還要精心設計各種訓練科目以檢驗他們的融合度。

這些宇航員在太空中能否表現出色,很大程度上由這些地面工作所決定。在各國的長期太空飛行記錄中,曾數次出現由於宇航員性格不合,導致飛行任務提前結束的情況。但也有很多考察組成員選配得非常合適,即便接到延長任務時間的指令,這些宇航員的工作能力也沒有受到影響。

問:在太空中出現抑鬱問題怎麼辦?

熱列茲尼亞科夫:在長期太空飛行中對抗抑鬱的方法就簡單多了,只需把日常工作安排得儘量充實,不要留出太多「想心事兒」的時間就行了。在我的研究生涯中還沒碰到一起因宇航員長期抑鬱影響飛行任務的事例,有些宇航員可能會在一兩天內出現憂鬱情緒,但此後他們的狀態都會步入正軌。

2樓:栗子

因為在空間站的生活非常的單調。

3樓:困死睡不著

那是因為在太空中,人的各種身體條件的運作都與地球上不同

4樓:earth小小杰

那是因為在國際空間站中聲音很少,而且人也很少

5樓:啦啦嚕啦啦

那是因為太空的環境是非常的無聊孤獨的

6樓:親親

它讓人們很難以接受這樣子的事情啊

7樓:麥田怪圈啊哦

因為他們要在一個小空間待太久了

8樓:檸檬橘子茶

因為他們的心理壓力太大了的緣故吧

9樓:饅頭饃饃餅

因為在宇宙中有各種各樣的輻射影響

10樓:

這個啊,因為他們會一直在同一個地方啊

11樓:

因為這種地方什麼都沒有人很難受的

關於航天的知識

12樓:暴走少女

航天活動包括航天技術(又稱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三大部分。航天技術是指為航天活動提供技術手段和保障條件的綜合性工程技術。

空間應用是指利用航天技術及其開發的空間資源在科學研究、國民經濟、國防建設、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各種應用技術的總稱。

空間資源係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可為人類開發和利用的各種環境、能源與物質資源,入空間高遠位置、高真空、超低溫、強輻射、微重力環境、太陽能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物質資源等。

13樓:弓空蔡曉筠

航空【航空術語】

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內的航行活動為航空。氣球,飛艇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在大氣層內飛行,飛機則是利用與空氣相互作用產生的空氣動力在大氣層內飛行。飛機上的發動機依靠飛機攜帶的燃料(汽油)和大氣中的氧氣工作。

航空與航天是20世紀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程序中最活躍、最有影響的科學技術領域,也是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人類在征服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早就產生了翱翔天空、遨遊宇宙的願望。在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都很低下的時代,這種願望只能停留在幻想的階段。雖然人類很早就做過種種飛行的探索和嘗試,但實現這一願望還是從18世紀的熱空氣氣球升空開始的。

自從20世紀初第一架帶動力的、可操縱的飛機完成了短暫的飛行之後,人類在大氣層中飛行的古老夢想才真正成為現實。經過許多傑出人物的艱苦努力,航空科學技術得到迅速發展,飛機效能不斷提高。

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內的航行活動為航空。氣球,飛艇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在大氣層內飛行,飛機則是利用與空氣相互作用產生的空氣動力在大氣層內飛行。飛機上的發動機依靠飛機攜帶的燃料(汽油)和大氣中的氧氣工作。

航空與航天是20世紀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程序中最活躍、最有影響的科學技術領域,也是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人類在征服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早就產生了翱翔天空、遨遊宇宙的願望。在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都很低下的時代,這種願望只能停留在幻想的階段。雖然人類很早就做過種種飛行的探索和嘗試,但實現這一願望還是從18世紀的熱空氣氣球升空開始的。

自從20世紀初第一架帶動力的、可操縱的飛機完成了短暫的飛行之後,人類在大氣層中飛行的古老夢想才真正成為現實。經過許多傑出人物的艱苦努力,航空科學技術得到迅速發展,飛機效能不斷提高。

2023年1月28日是寒冷的一天,在美國佛羅里達的卡那維拉爾角,比天氣更讓人心寒的是挑戰者號太空梭發生的悲劇。

這天早晨,成千上萬名參觀者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戰者號騰飛的壯觀景象。上午11時38分,聳立在發射架上的挑戰者號點火升空,直飛天穹,看臺上一片歡騰。但太空梭飛到73秒時,空中突然傳來一聲悶響,只見挑戰者號頃刻之間爆裂成一團桔紅色火球,碎片拖著火焰和白煙四散飄飛,墜落到大西洋。

挑戰者號發生**,全世界為之震驚。

7名宇航員在這次事故中罹難,包括兩名女宇航員。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以平民身份參加太空飛行的女教師麥考利夫。原計劃她將在太空給她的學生進行現場授課,不幸的是麥考利夫壯志未酬,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根據調查這一事故的**委員會的報告,**是一個o型封環失效所致。這個封環位於右側固體火箭推進器的兩個低層部件之間。失效的封環使熾熱的氣體點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

o型封環會在低溫下失效,儘管在發射前夕有些工程師警告不要在冷天發射,但是由於發射已被推遲了5次,所以警告未能引起重視。

挑戰者號飛機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第二架太空梭。它以航行於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英國研究船挑戰者號而命名。也許有人還記得阿波羅17號登月艙也叫挑戰者號。

就像它的前輩一樣,太空梭挑戰者號也為人類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3年7月,挑戰者號太空梭成為美國可再度使用的帶冀航天器,共成功完成了九次航天飛行任務。2023年1月28日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梭乘載七名宇航員,進行太空梭的第10次飛行。在挑戰者號十次的飛行任務中,共繞軌道飛行987次,太空停留時間累積69天。

挑戰者號的失事曾使美國的航天事業受到沉重打擊,太空梭在以後的3年中停止了飛行。但是,在總結了挑戰者號的教訓之後,人類對太空的探測仍在繼續。從太空梭恢復飛行至今,已執行了76次飛行任務,包括組建國際空間站。

挑戰者號的宇航員是人類航天事業的先驅。

參加這次太空梭的宇航員一共有七人。他們是:機長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六歲;駕駛員邁克爾·史密斯,四十歲;宇航員朱迪恩·雷斯尼克,三十六歲;羅納德·麥克奈爾,三十五歲;埃利森,鬼冢,三十九歲;格里高利·傑維斯,四十一歲;女教師克里斯塔·麥考利夫,三十七歲。

14樓:曹女士

航天技術就是航天航天,航天,航天,航天航天好聽好聽好聽好聽,好聽好聽好聽好。

15樓:功騫萊念雲

飛船的返回軌道一般分成四段,而「著陸段」對飛船的精確控制,是解決落點精確度的關鍵。

登月計劃的名稱為「阿波羅」。

公用系統是每顆衛星必須具備的系統,所有這些公用系統的集合叫做「衛星平臺」。

萊特兄弟在發明有動力飛機之前,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著重解決飛機的動力裝置問題。

16樓:成士恩線甲

航天又稱空間飛行或宇宙航行。「航天」系泛指航天器在太空在地球大氣層以外(包括太陽系內)的航行活動,粗分為載人航天和不載人航天兩大類。「航天」這個人類歷史長河中的新事物應用了眾多涉及基本概念的名詞,這些名詞與「航空"有很大差別。

17樓:

中國航天事業自2023年建立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端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18樓:恭光啟

在航空上貧血,流血怎麼辦

還是國際空間站的問題,國際空間站的問題,請教

1.是,除非需要再次調整軌道,正常執行時,推進器是關閉的 2.差不多是 7.8km s這個速度是按衛星緊貼地面執行的圓軌道計算出來的,而空間站的軌道是有高度的,怎麼也有幾百公里,是不是圓軌道也不清楚,但是這個誤差並不大 3.不可以。發射過程是 豎直向上飛行不久之後即開始轉彎,然後是一條曲線軌跡,且個...

世界上的空間站都在哪些國家,國際空間站有哪些國家的人?

國際空間站 美國於1984年提出建立國際太空站,得到了歐 日 加等國支援。後又邀俄羅斯加盟聯合建造了 阿爾法 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有哪些國家的人?國際空間站 16個國家共同打造的太空前哨基地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軌道實驗室和建築工地,16個國家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合在一起,共同為人類在太空打造一個永久性前...

為什麼要建國際空間站,為什麼要建造國際空間站?

組裝成功後的國際空間站將作為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的手段,為人類提供一個長期在太空軌道上進行對地觀測和天文觀測的機會。在對地觀測方面,國際空間站比遙感衛星要優越。首先它是有人蔘與到遙感任務之中,因而當地球上發生 海嘯或火山噴發等事件時,在站上的航天員可以及時調整遙感器的各種引數,以獲得最佳觀測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