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嫦娥一號」衛星在前軌道上的速度是一定的嗎?它的前兩次變軌都是必須在近地點嗎

時間 2022-07-31 12:05:09

1樓:匿名使用者

在同一軌道上執行是不需要動力的。

變軌的依據是開普敦原理,衛星在軌道上執行時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是相等的,即在遠地點速度慢,近地點速度快。

在近地點變軌可以利用速度快的特點節省動力,一般利用近地點變軌來提高衛星的執行軌道,當衛星達到地月變軌的條件是衛星會在遠地點飛向月球軌道。

2樓:三飽一倒君

變軌的目的時改變衛星執行軌道的離心度,很顯然衛星執行的軌道是橢圓,地球在在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每改變一次軌道,衛星的速度就會在地球的引力場中加速一些,所以多次改變軌道就可以節省燃料已達到更高的速度。你小時候玩過蹦床沒有,運動會也有這個專案,運動員不是一次就能跳那麼高的,跳上幾次就可以達到很高了,他們是利用的同樣的物理原理。

"嫦娥一號"變軌的依據是什麼?遵循什麼規律?為什麼衛星都要走橢圓的軌道?

3樓:初凝丹

11天后進入月球軌道,不能簡單的用地月距離除以速度。衛星要經過四次在地球軌道上的變貴在能進入月球軌道,在月球軌道上進行三次變軌,才能進入最終的軌道。

不會返回了.如果在一年內圓滿實現所有預定科學目標,「嫦娥一號」可能以撞月謝幕。而撞月時,「嫦娥一號」將近距離拍攝月球的高解析度**供地面分析。

「嫦娥一號」衛星探月,要飛行38萬公里。它並不是直接奔向月球,而是先圍繞地球轉三圈,然後奔向月球。「嫦娥」奔向太空之旅的線路,就是南京大學的專家參與設計的。

南大天文系的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它將先後通過三個軌道———調相軌道、地月轉移軌道、環月軌道。

「嫦娥一號」在調相軌道上第三次到達近地點時,和第一次到達近月點時的兩次點火變軌最為關鍵。前者可讓衛星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者則從地月轉移軌道進入環月軌道。這兩次變軌都是短暫和唯一的,無法重新來過。

在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前,「嫦娥一號」在最佳位置加速進入最佳軌道的時機只有半個小時,過了這半個小時,就很難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了,因此絕對不能錯過。

在距離月球200公里圓形軌道上,「嫦娥一號」的探測視野能全面覆蓋月球,並獲取較高解析度的影象。據介紹,目前國外立體的月球地圖只有兩三幅,且做得不完整。「嫦娥一號」將搭載一臺ccd立體相機和一個鐳射高度計,兩者結合繪製完整細緻的立體月球地圖。

嫦娥一號進地變軌時是加速還是減速?

4樓:匿名使用者

從低軌道進高軌道是加速 從高軌道回低軌道是減速~

考慮到嫦娥一號是單程的,所以進地變軌是加速,而進月變軌就是減速

嫦娥一號為什麼會變軌?

5樓:風_滕_騰_涼

】「變軌」對「嫦娥一號」來說,就是指變更飛行軌道。如果直接將衛星從地面發射到地月轉移軌道,就需要比「長征三號甲」推進力大很多的火箭,發射成本將成倍提高。這次發射首先將衛星送到環繞週期為16小時的超地球同步軌道,在衛星繞地球轉動的過程中等待月球飛過來,並通過變軌逐步提升速度。

「嫦娥一號」在飛行過程中需要多次變軌,最終加速到地月轉移軌道的入口速度,通過衛星自己的機動能力,實現飛向月球的目標。雖然增加了控制難度,但通過多次變軌可以在時間上騰出精確調整的餘地,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省燃料成本。

衛星在軌期間自主改變執行軌道的過程稱為變軌。衛星軌道是橢圓,節省發射火箭燃料的方法,可以先發射到大橢圓軌道,衛星處於遠地點的時候,衛星上面的姿態調整火箭點火,這樣衛星的軌道變成需要的高度。變軌可以多次,這就需要精確計算衛星變軌的時間,由地面指令控制。

衛星在軌期間自主改變執行軌道的過程稱為變軌。衛星軌道是橢圓,節省發射火箭燃料的方法,可以先發射到大橢圓軌道,衛星處於遠地點的時候,衛星上面的姿態調整火箭點火,這樣衛星的軌道變成需要的高度。變軌可以多次,這就需要精確計算衛星變軌的時間,由地面指令控制。

6樓:

1)、嫦娥一號發射出去後主要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除此之外還有空間其他星體的吸引力,當地球的吸引力和衛星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相同時,力達到平衡,衛星繞橢圓軌道運動;當給衛星加速時,衛星所需的向心力大於地球的吸引力,衛星軌道直徑變大,就像繩上拴有石頭然後轉動一樣,當石頭速度大時,如果沒有足夠的力氣拽住,就會向外運動,也就是 變軌。

2)利用1)中所說,當軌道變大到地球和月球的轉接軌道時,兩個軌道都可能執行,所以只要控制合適,就會繞月運動。

3)還是1)中說的那樣,不會的,它們會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就像你不端提供一個力讓石頭轉動一樣,而那個力就是由月球提供。

7樓:英雄偶像

1.嫦娥一號為什麼會變軌?

因為變軌可以節省燃料,時間是長了些,反正不是載人的。

2.嫦娥一號為什麼會繞這月球轉?地球引力不是大於月球嗎?

經過幾次變軌以後到達月球后地球的引力已經對衛星沒有影響了,衛星已進入月球的引力了。

3.在繞著月球轉的過程中 會因為離心力而脫軌嗎?

不會,衛星的速度不會快到脫離月球引力。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火箭的速度不可能一開始就到達脫離速度,還要經過環繞速度的醞釀,這個道理和我們用繩子甩飛物體比手拋遠是一樣的,所以在脫離地球引力前因為只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會做圓周運動,當速度達到第2宇宙速度即開始脫離地球引力.變換軌道,即火箭在調整速度,因為軌道半徑的大小與運動速度成正比的關係.

衛星在軌期間自主改變執行軌道的過程稱為變軌。衛星軌道是橢圓,節省發射火箭燃料的方法,可以先發射到大橢圓軌道,衛星處於遠地點的時候,衛星上面的姿態調整火箭點火,這樣衛星的軌道變成需要的高度。變軌可以多次,這就需要精確計算衛星變軌的時間,由地面指令控制。

嫦娥之所以會繞月飛是因為它在所處的軌道執行時,因為距離月球比較近,距離地球比較遠,所以它受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盈利要大,它飛行產生的離心力+地球引力+太陽引力的大小和月亮對它產生的引力一樣大,所以它既不會飛離月球也不會墜落到月球.

9樓:匿名使用者

37年的時間!中國完成了從地球衛星上天到月球衛星成功繞月的巨大跨越。11月7日8時34分,隨著嫦娥一號衛星正式進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軌道,中國將第5張「月球俱樂部」的門票牢牢地攥在了手中。

「在人類活動又一次向太空拓展的節骨眼上,中國沒有像前兩次向海洋、天空拓展那樣耽誤太多的歲月與工夫,終於邁進了『月球俱樂部』。」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說。

「至此,嫦娥一號發射實施階段的工作圓滿完成。」國家航天局發言人李國平昨天在關於嫦娥一號的第4次新聞釋出會上表示,這標誌著繞月探測的工程目標基本實現,中國具備了對月球進行探測的能力。據透露,嫦娥一號下一步將修正軌道偏差,在軌進行裝置測試。

11月傳回首段語音資料

預計嫦娥一號衛星11月下旬傳回第一段語音資料,開啟全部探測儀器進行科學探測。隨後,我國地面應用系統將根據衛星傳回的探測資料,按照四個科學目標的要求進行分析處理,並製作第一張月球**。

「根據衛星的工作軌道和月球的自轉週期,ccd立體相機一個月內可以對全月球表面覆蓋一遍,微波探測儀可以覆蓋兩遍,干涉成像光譜儀需兩個月覆蓋一遍。」李國平說,「到2023年1月中旬,衛星上所有對月探測儀器都將覆蓋全月球一次。」

日凌現象威脅衛星通訊

「衛星進入工作軌道後,需要先建立三體定向工作姿態,才能開展各項繞月探測活動。」繞月探測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顧問李鐵壽說。

李鐵壽介紹說,所謂三體定向,就是指衛星的太陽帆板保持對日定向,以獲得足夠的能源;衛星有效載荷工作面保持對月定向,以保證對月球實施探測;資料傳輸定向天線保持對地定向,以便能夠建立暢通的通訊鏈路,傳回各種探測資訊。

「近期出現的日凌現象可能會對通訊訊號產生一定的干擾,甚至會影響衛星測控訊號的接收。」繞月探測工程測控系統主任設計師李海濤說,「不過,測控系統已經做了充分準備。」日凌現象指太陽在地球赤道上空,此時太陽距地球最近,太陽發出的電磁波對地球的輻射最為強烈。

拍不到美國登月者腳印

「根據現在的情況估計,本月下旬我們有望獲得第一批的月球表面影象資料。」繞月探測工程衛星系統副總設計師孫輝先介紹,嫦娥一號衛星搭載的立體相機是用一臺相機完成了通常情況下需要兩三臺相機來做的工作,它能夠同時獲得三個不同視角的三幅二維影象,通過反演可以獲得月表的三維立體圖。

嫦娥一號會不會拍攝到美國當年探月者的腳印?孫輝先明確表示,要看清這個腳印像元的解析度應該是在釐米量級。目前,嫦娥一號衛星上的相機包括過去國際上對月球的探測和最近、將來其他一些探月專案的相機都沒有這麼高的解析度。

肯定地說,通過月球探測儀器看清腳印目前不會(實現)。

未確定要研製空間站

李國平在回答記者關於建立中國第一個空間站的提問時表示,根據我國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及《航天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我國在近期還要繼續開展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後續工程研究。從目前國家釋出的各種規劃裡,中國還沒明確提出要開展空間站的研製。

「目前由16個國家共同組建成的國際空間站,給在太空進行各種空間實驗提供了便利條件,中國的科學家非常願意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實驗工作。」李國平說。

嫦娥一號數字

10月24日成功發射,飛行326個小時,實施4次加速、1次中途軌道修正、3次近月制動,總飛行距離約180萬公里,最終成功進入經過月球南北兩極、軌道週期127分鐘、軌道高度200公里環月工作軌道。

嫦娥一號時間

11月下旬,傳回第一段語音資料,開啟全部探測儀器進行科學探測。

到2023年1月中旬,衛星上所有對月探測儀器都將覆蓋全月球一次。

為什麼嫦娥一號要經過多次變軌才能到達月球?難道不可以直接發射到月球嗎?

10樓:孤寒月夢

11天后進入月球軌道,不能簡單的用地月距離除以速度。衛星要經過四次在地球軌道上的變貴在能進入月球軌道,在月球軌道上進行三次變軌,才能進入最終的軌道。

不會返回了.如果在一年內圓滿實現所有預定科學目標,「嫦娥一號」可能以撞月謝幕。而撞月時,「嫦娥一號」將近距離拍攝月球的高解析度**供地面分析。

「嫦娥一號」衛星探月,要飛行38萬公里。它並不是直接奔向月球,而是先圍繞地球轉三圈,然後奔向月球。「嫦娥」奔向太空之旅的線路,就是南京大學的專家參與設計的。

南大天文系的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它將先後通過三個軌道———調相軌道、地月轉移軌道、環月軌道。

「嫦娥一號」在調相軌道上第三次到達近地點時,和第一次到達近月點時的兩次點火變軌最為關鍵。前者可讓衛星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者則從地月轉移軌道進入環月軌道。這兩次變軌都是短暫和唯一的,無法重新來過。

在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前,「嫦娥一號」在最佳位置加速進入最佳軌道的時機只有半個小時,過了這半個小時,就很難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了,因此絕對不能錯過。

在距離月球200公里圓形軌道上,「嫦娥一號」的探測視野能全面覆蓋月球,並獲取較高解析度的影象。據介紹,目前國外立體的月球地圖只有兩三幅,且做得不完整。「嫦娥一號」將搭載一臺ccd立體相機和一個鐳射高度計,兩者結合繪製完整細緻的立體月球地圖。

中國的「嫦娥一號」從升空到進入月球衛星軌道,共用了多少時間

趙文星空絮雨 嫦娥一號是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尺寸為2000毫米 1720毫米 2200毫米,太陽能電池帆板長度18米,預設壽命為1年。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 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

關於嫦娥一號的問題,嫦娥一號的問題

37年的時間!中國完成了從地球衛星上天到月球衛星成功繞月的巨大跨越。11月7日8時34分,隨著嫦娥一號衛星正式進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軌道,中國將第5張 月球俱樂部 的門票牢牢地攥在了手中。在人類活動又一次向太空拓展的節骨眼上,中國沒有像前兩次向海洋 天空拓展那樣耽誤太多的歲月與工夫,終於邁進了 ...

嫦娥一號標誌的含義,嫦娥一號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快啊

中選標誌 月亮之上 以中國書法的筆觸,抽象地勾勒出一輪圓月,一雙腳印踏在其上,象徵著月球探測的終極夢想,圓弧的起筆處自然形成龍頭,象徵中國航天如巨龍騰空而起,落筆的飛白由一群和平鴿構成,表達了中國和平利用空間的美好願望。整體圖形由一弧兩點巧妙形成古文 月 字,同時代表 繞 落 回 三步走,月球探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