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溝設計計算

時間 2021-05-05 19:06:07

1樓:匿名使用者

僅供參考

氧化溝設計可以結合水利負荷、bod負荷、預計的處理率(bod、脫氮和汙泥穩定化等)、混合懸浮物固體濃度(一般為3000~8000mg/l)和汙泥齡等因素合理甲酸。一般的經驗資料是汙泥負荷為0.05~0.

15kg bod/(mlss ·d),曝氣池的容積負荷0.2~0.48kg bod/m3,而水力停留時間12~36h和汙泥齡10~30d,採用平均進水流浪作為設計流量。

在氧化溝設計中除了要考慮傳統碳源的去除,還要考慮汙水的笑話和汙泥的穩定化問題。

氧化溝一般材建設為環狀溝渠形,奇屏迷案可謂圓形和橢圓形或長方形的組合,二沉池、厭氧區與缺氧區、好氧區可合建也可分建;氧化溝的渠寬、有效水深視佔地面積、氧化溝分組和寶器裝置效能等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曝氣轉刷式,有效水深h=2.6~3.

5m,曝氣轉盤式,h=3.0~4.5m,表面曝氣機,h=4.

0~5.0m,當同時配備攪拌設施和鼓風曝氣時,水深和適當加大;氧化溝渠的直線長度不小於12m或不小於水面處渠寬的2倍(不包括奧貝爾氧化溝);氧化溝狂度與曝氣器寬度相關;溝渠超高不小於0.5~0.

6(表面曝氣其裝置平臺宜高出設計水面1.0~1.2m。

至於氧化溝工藝的設計適用水量,因為氧化溝的主要設計引數負荷值與反應器的額溫度。廢水的性質和濃度有關,同時考慮其處理效率,都比較大。目前應用的一般在1.

0~4.5萬t/d。水量很大到的 可以採用多池並聯或串聯。

三溝式氧化溝以邯鄲三溝式氧化溝的有關資料為例,以供參考:

根據下列資料設計交替時氧化溝(三溝):

q=99000m3/d(按3個系列,一個系列設計q1=33000m3/d);

鹼度=280mg/l(以caco3計);

bod5=130mg/l;

氨氮濃度=22mg/l;

tn濃度=42mg/l;

ss濃度=160mg/l;

最低溫度10攝氏度;最高溫度15攝氏度。

出水要求如下:

bod5小於15mg/l;

tss濃度小於20mg/l;

氨氮濃度小於2~3mg/l(t=10攝氏度);

tn濃度小於10~12mg/l(t=10攝氏度);

tn濃度小於6~8mg/l(t=25攝氏度);

不設初沉池,處理後的汙泥要求適合直接脫水,並要求做到完全硝化;冬天最低水溫為5攝氏度。

2樓:匿名使用者

參見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城鎮排水部分

3樓:匿名使用者

設計計算個人認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三溝至少不用汙泥迴流 要是你設定二沉池,就沒有了三溝的優勢了

8萬噸汙水廠設計氧化溝工藝,汙泥迴流量計算是迴流比乘進水量,進水量是指8萬m3/d還是設計流量(乘係數)

4樓:匿名使用者

進水是波動的,8萬噸汙水處理廠是指均值流量,汙泥迴流量是迴流比乘以進水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樓:匿名使用者

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不用乘以係數,就按平均設計規模計算迴流量。生化池的容積很大,對水量的波動有一定緩衝作用,如按乘係數來計算會造成迴流量過大,就會使生化池內汙泥濃度持續增加。同時如果按各構築物都按照乘係數來設計,最終該水廠就不是8萬的規模了,估計得12萬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6樓:韓光輝

汙泥迴流量是指實際進水量乘以設計迴流比,這是實際操作過程的計算方法。如果是設計的話,要最大設計流量(最大日最大時),然後乘以設計的最大回流比得出所需要的最大回流量,然後再通過流量選擇泵的型號。

7樓:匿名使用者

×設計流量(乘係數)

生物接觸氧化池 氧化溝對比

這是生物接觸氧化池的特點 1 容積負荷高,耐衝擊負荷能力強 2 具有膜法的優點,剩餘汙泥量少 3 具有活性汙泥法的優點,輔以機械裝置供氧,生物活性高,泥齡短 4 能分解其它生物處理難分解的物質 5 容易管理,消除汙泥上浮和膨脹等弊端。缺點 1 濾料間水流緩慢,水力沖刷力小 2 生物膜只能自行脫落,剩...

氧化數如何計算

1 在單質中,元素的氧化數為零。2 在離子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的氧化數等於該元素單原子離子的電荷數。3 在結構已知的共價化合物中,把屬於兩原子的共用電子對 指定給兩原子中電負性較大的原子時,分別在兩原子上留下的表觀電荷數就是它們的氧化數。例如,在h2o中,氧原子的氧化數為 2,氫的為 1。對於同種元素...

O工藝,氧化溝,SBR工藝中哪個去除汙水中的重金屬選擇那種方法較好

這些方法的主要觀察的引數都是bod ss之類的,好像不是專門針對去除重金屬的,而且雖然名字不同,據我所知都是以活性汙泥為主,主要是工藝不同吧。去除汙水中的重金屬最好是控制汙水中的酸鹼度,讓它形成沉澱,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了,但是要達標排放還需要其他工藝。這是我個人的意見,希望對你有用。 長安碩士 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