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和周公旦分別分封齊國和魯國,兩者的治國方略有什麼異同

時間 2021-09-01 06:40:38

1樓:匿名使用者

1他,是否來過齊國?

在《史記》等文獻記載中,對於姜太公來齊國上任的事情,有著比較詳細的記載,但是學界仍有不同聲音,質疑姜太公是否真的到齊國就任。

一個相似的證據是,作為西周王朝的另一位謀士智者,周公姬旦被冊封於魯國,但是忙於國事的他根本無法就任,無奈之下只好讓自己的兒子伯禽替自己前往魯國就任,而自己則留在了**輔佐武王。

那麼同樣是在伐紂過程中屢立戰功,同樣是謀士智者,同樣在西周王朝**擔任**的姜太公,是否能夠順利前往齊國就任?更為重要的是,據史料記載,姜太公過世後並未埋葬在齊國,而是埋在了周朝國都附近,時至今日,考古學家們仍未發現其墓地。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釋,姜太公確實到齊國就任了,但是隨著後來的"三監之亂"等問題的出現,姜太公不得不領軍平叛,在平叛之後,姜太公可能就留在都城繼續輔佐成王,這也是他為什麼沒有安葬在齊國的原因之一。」邱文山表示,通過各種佐證材料顯示,姜太公確實曾來齊國就任國君,並且大力發展齊國的經濟,為齊國此後800年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姜太公的就國之危

推翻了殷商的統治之後,武王並沒有太多的時間慶祝,因為他面臨著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維護西周王朝的統治,如何對四方的封國進行威懾。「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這句話武王的體會可能最深刻,牧野之戰,西周聯軍以5萬之軍,上兵伐謀攻心,使得70萬殷商大軍反戈一擊,這很難,但是姜太公做到了。

可是面臨著中原大地無數的方國,他們是否願意臣服於西周的統治?更何況東夷族內方國林立,殷商王朝建立數百年依然未能徹底讓他們臣服,以至於拖垮了自身,更何況剛剛取代殷商的西周了。

種種的內憂外患使得武王想出了一個新計策,分封制。將自己部族的貴族和朝中大臣分封各地,起到牽制各個方國的作用,同時為了震懾監視東夷各國,武王將魯、齊兩地分封給了周公姬旦與姜太公。「其實把齊地封給姜太公還有一個因素,即姜太公本身就是出生於東夷。

」據邱文山考證,姜太公本出生于山東,本人熟知東夷的風土人情:「從這個角度看,讓出身東夷、熟知東夷之地理、風土、人情的姜太公入齊,確實可以起到以夷制夷的效果。」

但是讓姜太公與武王都沒想到的是,前往齊地就任國君的姜太公甫一上任,就遇到了萊夷的侵犯。「當時在前往齊地上任的姜太公在路上聽說萊國進犯的訊息之後,立刻日夜兼程趕往齊地營丘。」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司馬遷對於此事有著詳細的記載: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

"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犁明(即黎明)至國。

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

雖然萊侯氣勢洶洶而來,但是顯然這一戰是以姜太公獲勝而告終,最終「齊……為大國。都營丘。」

3入鄉隨俗治理齊國

如果把魯國的建國初期與齊國建國初期做一個對比,我們或許很容易發現二者迥異的地方。「魯國是周王朝的族裔,因此他們遵周禮,對於下屬的臣民也是以周禮教化,讓他們習慣這種禮儀,習慣這種文化。」在邱文山看來,齊國在建國初期的政策及其靈活:

「事實上姜太公是很尊重當地人習俗的,這種政策與魯國有著鮮明的對比。」《漢書·地理志》中曾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武王分封之後,周公曾與姜太公聊起如何治理各自的封地,姜太公的回答是:「舉賢而上功」,而周公的答案是「尊尊親親」。

「這兩個人的執政思路不同,因此他們對於對方的執政方式也很不理解,姜太公認為魯國"尊尊親親"政策會致國勢日益衰落;而周公則認為齊國的"尊賢尚功"會使得很多人會因為功績而逐漸飛揚跋扈,導致被他姓篡奪君位。」邱文山表示。

兩位西周開國智者並不知道,後來的歷史跟他們開了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玩笑,提倡尊尊親親長幼有序的魯國發生了慶父亂政,使得魯國國力直線下降;而提倡「尊賢尚功」的齊國則因為國君無法阻止田氏勢力的膨脹最終丟掉了王位,最終田氏齊國取代了姜氏齊國。只是不知兩位智者若地下有知,又會作何感想。「姜太公一到齊地,便採取了一系列正確而得力的措施,這些措施的順利實施,使齊國很快成為富國強國,而這些政策之所以能得以實施,與太公選賢任能,獎賞有功的用人政策是分不開的。

」在邱文山看來,姜太公對於齊國未來的影響夯實了基礎。

除此之外,姜太公也很懂得廣泛地團結各部族的人,重用各部族中確有才能而不抱偏見的人:「其實姜太公很尊重當地人的習俗,他並不是要強迫你去接受另一種習俗,而是循循善誘的讓當地人逐漸的接受一些習俗,同時他對於當地人的傳統也很尊重。」於孔寶表示。

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對於姜太公治理齊國有著詳細的記載:「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其意思是,最好的辦法是聽其自然,其次是隨勢引導,其次是加以教誨,再次是制定法律規章加以約束,最壞的做法是與民爭利。

也正因為如此,姜太公治理齊國的方針是「因其俗,簡其禮」,或稱作「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

4以工商業立國

無論任何時候,戰略性資源是一個國家變強必不可少的東西。如今各國的戰略性資源是石油,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國家。」

不過在西周時期,決定一個國家能否強盛的戰略性資源並非是石油,而是糧食與人口。「人,是當時的戰略性資源,誰的人口多,誰的土地多糧食多,誰就有可能稱霸。」燕生東表示。

但是在姜太公初到齊國時,他所得到的卻是一塊人口稀少、沼澤遍地,土壤鹽鹼化嚴重的封地。《漢書·地理志》對於齊國建國初期的描述很簡單也很直接:「太公以齊地負海舄鹵,少五穀而人民寡」。

即使是到了齊桓公即位時,其耕地狀況依然不容樂觀,是一個糧食輸入國。

那麼姜太公又是如何發展齊國的呢?「姜太公因地制宜,並沒有發展農業,相反卻大力的扶植工商業。」據邱文山考證,由於齊地靠海,有豐富的魚鹽資源,因此姜太公大力的發展鹽業:

「鹽和鐵是當時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資源,通過出口鹽來換取糧食,發展國內的經濟。」到齊桓公即位任用管仲改革後,齊國乾脆將鹽作為國家掌控,以此與諸侯各國進行交易,從中獲取巨大的利潤。「不光是鹽業,據史料記載,齊地素有植桑養蠶、製陶、冶煉等傳統手工業,所以姜太公就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這些手工業。

」邱文山告訴記者說,這種治國方針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人民來齊地定居,《史記·貨殖列傳》稱讚說:「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舄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紅,極技巧。通盛鹽,則人物歸之,襁至而輻湊。

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

一個有意思的記載是,姜太公赴齊地五個月後,便報政於周公;而周公之子伯禽直到三年後才向周公報政,周公也因此發出了「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的感嘆。「可以這麼說,姜太公的治國方針,是齊國後來強盛的根本原因,如果我們從"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現代視角看,齊國成為富強之大國自然而然了。」邱文山總結說。

(本專題策劃得到了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宣兆琦、邱文山、張傑等教授的鼎力支援,在此特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山東商報)

2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國,以經濟為立國基礎,到齊桓公使用管仲時,集大成。

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國,以禮樂制度為立國基礎,作為周王室在東夷地區監督文化的橋頭堡。

3樓:

姜子牙和周公旦分別分封為齊國和魯國,而齊魯大地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的發祥地,姜太公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而周公旦制定了《周禮》,規範了文化觀念,道德禮儀,風俗習慣,因此才有後來的孔子,是中華文明發展的的基礎。而不同的地方在於齊國是「舉賢而上功」,魯國是「尊尊親親」。

4樓:贊贊威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淮南子•齊俗訓》

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尚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淮南子•齊俗訓》

姜子牙治國方略:

任人唯賢。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不考慮他的地位,家室和名望,只看重他的能力。鼓勵人才之間的競爭,然後選擇出類拔萃者幫助自己治理國家。

周公旦治國方略:

尊重周天子和其他諸侯,努力提拔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來治理國家,給宗親們更多的信任。

5樓:匿名使用者

齊魯之間及其外——姜太公與中華文化.pdf

上海的演變史?

6樓:離我遠點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道光二十三年(202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2023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2023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

2023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2023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 國人喜歡以史為鏡,從祖先那

7樓:遊俠

這句話是黑格爾的《歷史哲學》說過的一句話。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教訓」前後指代是不一樣的。後者指的是人類從各歷史事件中獲取的經驗教訓,前者指的是人類對這些經驗教訓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的結論:人類總是在重複同樣的錯誤。

所以黑格爾真正想說的是,就像人不可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國家每一次碰到的局面都是全新的、獨一無二的,所以不可能固守教條,照搬歷史經驗。

擴充套件資料

黑格爾的國家觀繼承和發展了i.康德、j.g.費希特以來德國古典哲學的傳統。他用哲學的思辨揭示國家的本質,反對17、18世紀的社會契約論從國家的外部特徵解釋國家的本質,認為國家不是契約的任意產物。

他的國家概念指的不是現存的國家制度,而是精神的國家理念。他認為現實的國家只是國家理念的表現。國家的本質在於它是倫理理念的現實,是絕對自在自為的理性的東西。

some和any的用法兩者的區別和用法

智課網 一 some和any作為形容詞或代詞,可以用來說明或代替複數名詞或不可數名詞,表示不定量,意為 一些 其區別是 對其所說明或代替的名詞持肯定態度時,用some 持非肯定 否定或疑問 態度時,用any。二 some還可表示 某些 或用在單數名詞前表示 某一個 any則可用於表示 任何一些 或 ...

何謂外傷和內傷?兩者的關係如何

更上百層樓 1 外傷 指身體或物體由於外界物體的打擊 碰撞或化學物質的侵蝕等造成的外部損傷。2 內傷 中醫中內傷泛指內損髒氣的致 素,如七情不節 飲食飢飽 房事過度等等 或者指由跌打 墜墮 碰撞 用力舉重 旋轉閃挫等外傷較重,損及肢體內部組織和內臟而致。一般有傷氣 傷血 傷臟腑之分。傷科內傷指因外力...

ug和catia哪種軟體好?兩者的區別

catia的優勢是大裝配和a級g3連續曲面!根據我多年工作的經驗catia這兩個優勢99.9 的人都用不到!而ug的逆向工程,同步建模,cnc加工都是非常實用的!尤其是同步建模,去引數修改。catia根本無法望其項背!我在傢俱行業中的使用尤為明顯。在非裝配模式上,單個模型空間可以同時容納很多模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