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丙烯制丁醯胺流程,從丙烯制丁醯胺流程

時間 2021-05-27 03:50:16

1樓:匿名使用者

dmf廢水的生物處理

含有n,n-二甲基甲醯胺(dmf)的廢水用生化的方法進行處理,出水中的含量可降至10mg/l以下。

腈綸廢水在用sbr工藝進行處理時,當進水濃度為3000~4000mg/l時,出水濃度可降至 400~600mg/l,去除率為75%,過程中效果較好,出水氨氮<10mg/l,但其中主要汙染物二甲基甲醯胺經處理後會產生難於生化降解的氮氧化合物,需作進一步處理,所以sbr工藝目前僅適合作為預處理手段使用。

由pseudomonas dmf 3/3產生的n,n-二甲基甲醯胺水解酶(dmfase)對處理二甲基甲醯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酶的等電點為7.7,而在40℃時以ph5~6其活性最高,也可降解n-乙基甲醯胺及n-甲基甲醯胺。

但n,n-二乙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以及未取代的醯胺類如甲醯胺,脯氨醯胺、乙醯胺、丙烯醯胺及丁醯胺的降解速率要明顯低下得多。

在捷克的人造革廢水中含有二甲基甲醯胺及二甲胺,可以用藻類植物(scenedesmus quadricauda) 經過馴化後進行處理,並可以此為氮源進行生長,由於過程中會產生氨,所以過程ph的控制非常重要,可以通入含有3%的二氧化碳的空氣解決這個問題。磷的缺少對藻類植物的生長非常不利,所以可以和市政生活汙水共同處理。

在用好氧生物法降解含 dmf 廢水時, dmf 的去除率可達 95.1%。 在其活性汙泥的培養過程中, 需加入磷酸氫二銨及尿素等。

當廢水的處理負荷 toc 值大於 0.4 千克/(米3.天) 時, 生化降解不穩定。

在生化處理過程中, 幾乎不產生新的汙泥, 所以可以認為 dmf 全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及水[17]。在長期馴化的菌種中, dmf 可以作為唯一的碳源。

含氮的工業廢水, 如含甲醯胺, 二烷基甲醯胺、一烷基甲醯胺、伯胺、仲胺、叔胺及季銨鹽可用活性炭固定化的arthrobacter sp. 進行生化處理。

在活性汙泥法中, 當體積負荷為 0.64千克dmf/(米3.天) 時, 出水中的dmf 含量可在10 毫克/升以下, 在仔細的操作情況下, 體積負荷可提高到 1.

44 千克/(米3.天), 而出水仍在 10 毫克/升以下, 因此用生化法處理高濃度的含dmf 廢水是有效的。

廢水中如含有甲酸及dmf(1000~3000毫克/升), 當在 25~8℃用滴濾池處理時, 可因 dmf 的衝擊負荷而降低其效率, 但在 2~3 天后即可恢復其降解能力。 最大分解 dmf 的能力為 0.37 千克/(米3濾料介質體積.

天), 而氮的氧化為 0.06~0.08千克/(米3.

天), tod 及 bod 值分別從 950 毫克/升及755 毫克/升降低到 85 毫克/升, tod 的去除率為88%。

含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及dmf 的模擬廢水可用生物轉盤法處理, 經研究補加磷是不必要的, 也不需要較長的停留時間。

dmf 廢水可用pseudomonas aminovorans dm-81處理, 可以處理的dmf濃度可達 3%, 而以2%時的分解速度最快。

dmf 可用 mycobacterium methanolica th -35 在30℃處理七天而分解之, dmf 濃度可高至 3%, 而以2%時的分解速度為最快。

工業dmf 廢水可用光合細菌如 rhodospilacea, ectothiorhosporaceae 或 chloroflexaceae sp , 在好氧條件下, ph 7.5~9.0 及30~ 35℃, 經 ~5天的處理,dmf 的去除率可達 95%。

dmf 可用 dmf 馴化菌固定化在 pva 凝膠中處理, 在好氧條件下, 有較高的去除率。

含 dmf 廢水可加入氫氧化鈉, 使水解後產生二甲胺及甲酸鹽, 用空氣趕出二甲胺, 並用富氧空氣進行焚燒使之轉化成氮及二氧化碳, 而液相可用生化方式進行處理。

在城市汙水處理時, 如廢水含有 100~1000 毫克/升的二甲胺及 100~2000 毫克/升的dmf , 在用生化法處理時, 活性汙泥很易適應這些化合物的降解,dmf 的含量甚至在 2000毫克/升時對活性汙泥也無明顯抑制作用, 但當 dmf 含量大於 1200 毫克/升而同量又有1200 毫克/升的二甲胺存在時, 會對活性汙泥產生抑制作用[27][28]。當 dmf 與二甲基乙醯胺一起處理時不會影響活性汙泥的耗氧率, 但二甲基乙醯胺的含量為 0.5~5克/升時, 會對活性汙泥的降解作用產生不良的影響。

當dmf在廢水中的濃度達 16000 毫克/升時, 在 24 小時內對微生物顯示半數耐受極限, 故毒性較低, 在 8000 毫克/升時,10 小時內對一般細菌無明顯作用, 對藻類及變形蟲沒有毒性。

在用二次活性汙泥法處理時, dmf 的去除率在 24 小時內為 72% 及96%, 而在 48 小時內為 85 及98%。在活性汙泥法中, 微生物利用 dmf作為其磷、氮源, 在代謝過程中, 其中間產物為二甲胺, 而氮最終以硝酸銨形式釋出[31]。當 n-甲基-2-吡咯烷酮用半連續活性汙泥法處理時, 其代謝物如用紅外光譜檢別, 可發現有一羰基代謝化合物存在。參考

2樓:伊怡漪懿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17家a股上市公司通過增資、投資、收購等方式參與遊戲或手遊業務。 除了主營為遊戲的中青寶、掌趣科技、北緯通訊以外,拓維資訊在手遊領域也開始發力。該公司通過多年技術積累及運營商渠道優勢,確定以手機動漫與手遊業務

3樓:

服裝生產工藝流程

服裝類產品工藝流程圖

│驗布│→│裁剪│→│印繡花│→│縫製│→│整燙│→│檢驗│→│包裝│

服裝生產的工藝流程大全

(一)面輔料進廠檢驗

面料進廠後要進行數量清點以及外觀和內在質量的檢驗,符合生產要求的才能投產使用。在批量生產前首先要進行技術準備,包括工藝單、樣板的制定和樣衣製作,樣衣經客戶確認後方能進入下一道生產流程。面料經過裁剪、縫製製成半成品,有些梭織物製成半成品後,根據特殊工藝要求,須進行後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皺效果加工等等,最後通過鎖眼釘釦輔助工序以及整燙工序,再經檢驗合格後包裝入庫。

(二)面料檢驗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質量關是控製成品質量重要的一環。通過對進廠面料的檢驗和測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裝的**率。

面料檢驗包括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兩大方面。外觀上主要檢驗面料是否存在破損、汙跡、織造疵點、色差等等問題。經砂洗的面料還應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點。

影響外觀的疵點在檢驗中均需用標記注出,在剪裁時避開使用。

面料的內在質量主要包括縮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項內容。在進行檢驗取樣時,應剪取不同生產廠家生產的、不同品種、不同顏色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測試,以確保資料的準確度。

同時對進廠的輔料也要進行檢驗,例如鬆緊帶縮水率,粘合襯粘合牢度,拉鍊順滑程度等等,對不能符合要求的輔料不予投產使用。

(三)技術準備的主要內容

在批量生產前,首先要由技術人員做好大生產前的技術準備工作。技術準備包括工藝單、樣板的制定和樣衣的製作三個內容。技術準備是確保批量生產順利進行以及最終成品符合客戶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藝單是服裝加工中的指導性檔案,它對服裝的規格、縫製、整燙、包裝等都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對服裝輔料搭配、縫跡密度等細節問題也加以明確。服裝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應嚴格參照工藝單的要求進行。

樣板製作要求尺寸準確,規格齊全。相關部位輪廓線準確吻合。樣板上應標明服裝款號、部位、規格、絲綹方向及質量要求,並在有關拼接處加蓋樣板複合章。

在完成工藝單和樣板制定工作後,可進行小批量樣衣的生產,針對客戶和工藝的要求及時修正不符點,並對工藝難點進行攻關,以便大批量流水作業順利進行。樣衣經過客戶確認簽字後成為重要的檢驗依據之一。

(四)裁剪工藝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據樣板繪製出排料圖,「完整、合理、節約」是排料的基本原則。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藝要求如下:(1)拖料時點清數量,注意避開疵點。

(2)對於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裝上出現色差現象。對於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現象的要進行色差排料。(3)排料時注意面料的絲綹順直以及衣片的絲縷方向是否符合工藝要求,對於起絨面料(例如絲絨、天鵝絨、燈芯絨等)不可倒順排料,否則會影響服裝顏色的深淺。

(4)對於條格紋的面料,拖料時要注意各層中條格對準並定位,以保證服裝上條格的連貫和對稱。(5)裁剪要求下刀準確,線條順直流暢。鋪型不得過厚,面料上下層不偏刀。

(6)根據樣板對位記號剪下刀口。(7)採用錐孔標記時應注意不要影響成衣的外觀。裁剪後要進行清點數量和驗片工作,並根據服裝規格分堆捆紮,附上票簽註明款號、部位、規格等。

(五)縫製縫製

縫製縫製是服裝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裝的縫製根據款式、工藝風格等可分為機器縫製和手工縫製兩種。在縫製加工過程實行流水作業。

粘合襯在服裝加工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其作用在於簡化縫製工序,使服裝品質均一,防止變形和起皺,並對服裝造型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種類以無紡布、梭織品、針織品為底布居多,粘合襯的使用要根據服裝面料和部位進行選擇,並要準確掌握膠著的時間、溫度和壓力,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六)鎖眼釘釦

服裝中的鎖眼和釘釦通常由機器加工而成,釦眼根據其形狀分為平型和眼型孔兩種,俗稱為睡孔和鴿眼孔。

睡孔普遍用於襯衣、裙、褲等薄型衣料的產品上。鴿眼孔多用於上衣、西裝等厚型面料的外衣類上。鎖眼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釦眼位置是否正確。(2)釦眼大小與鈕釦大小及厚度是否配套。(3)釦眼開口是否切好。

(4)有伸縮性(彈性)或非常薄的衣料,要考慮使用鎖眼孔時在裡層加布補強。鈕釦的縫製應與釦眼的位置相對應,否則會因扣位不準造成服裝的扭曲和歪斜。釘釦時還應注意釘釦線的用量和強度是否足以防止鈕釦脫落,厚型面料服裝上釘釦繞線數是否充足

(七)整燙

整燙人們常用「三分縫製七分整燙」來強調整燙是服裝加工中的一個重要的工序。

避免以下現象的發生:(1)因熨燙溫度過高時間過長造成服裝表面的極光和燙焦現象。(2)服裝表面留下細小的波紋皺摺等整燙疵點。(3)存在漏燙部位。

(八)成衣檢驗

服裝的檢驗應貫穿於裁剪、縫製、鎖眼釘釦、整燙等整個加工過程之中。在包裝入庫前還應對成品進行全面的檢驗,以保證產品的質量。

成品檢驗的主要內容有:(1)款式是否同確認樣相同。(2)尺寸規格是否符合工藝單和樣衣的要求。

(3)縫合是否正確,縫製是否規整、平服。(4)條格面料的服裝檢查對格對條是否正確。(5)面料絲縷是否正確,面料上有無疵點,油汙存在。

(6)同件服裝中是否存在色差問題。(7)整燙是否良好。(8)粘合襯是否牢固,有否滲膠現象。

(9)線頭是否已修淨。(10)服裝輔件是否完整。(11)服裝上的尺寸嘜、洗水嘜、商標等與實際貨物內容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確。

(12)服裝整體形態是否良好。(13)包裝是否符合要求。

(九)包裝入庫

服裝的包裝可分掛裝和箱裝兩種,箱裝一般又有內包裝和外包裝之分。

內包裝指一件或數件服裝入一膠袋,服裝的款號、尺碼應與膠袋上標明的一致,包裝要求平整美觀。一些特別款式的服裝在包裝時要進行特殊處理,例如扭皺類服裝要以絞卷形式包裝,以保持其造型風格。

外包裝一般用紙箱包裝,根據客戶要求或工藝單指令進行尺碼、顏色搭配。包裝形式一般有混色混碼、獨色獨碼,獨色混碼、混色獨碼四種。裝箱時應注意數量完整,顏色尺寸搭配準確無誤。

外箱上刷上箱嘜,標明客戶、指運港、箱號、數量、原產地等,內容與實際貨物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