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特例

時間 2021-07-12 15:33:43

1樓:化學小朋友

有機實驗的八項注意

有機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高考會考的常考內容。對於有機實驗的操作及複習必須注意以下八點內容。

1.注意加熱方式

有機實驗往往需要加熱,而不同的實驗其加熱方式可能不一樣。

⑴酒精燈加熱。 酒精燈的火焰溫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溫度不太高的實驗都可用酒精燈加熱。教材中用酒精燈加熱的有機實驗是:

「乙烯的製備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蒸餾石油實驗」和「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⑵酒精噴燈加熱。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比酒精燈的火焰溫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較高溫度的有機實驗可採用酒精噴燈加熱。教材中用酒精噴燈加熱的有機實驗是:「煤的乾餾實驗」。

⑶水浴加熱。水浴加熱的溫度不超過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熱的有機實驗有:

「銀鏡實驗(包括醛類、糖類等的所有的銀鏡實驗)」、「 硝基苯的製取實驗(水浴溫度為6 0℃)」、「 酚醛樹酯的製取實驗(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水浴溫度為70℃~80℃)」和「 糖類(包括二糖、 澱粉和纖維素等)水解實驗(熱水浴)」。

⑷用溫度計測溫的有機實驗有:「硝基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以上兩個實驗中的溫度計水銀球都是插在反應液外的水浴液中,測定水浴的溫度)、「乙烯的實驗室製取實驗」(溫度計水銀球插入反應液中,測定反應液的溫度)和「 石油的蒸餾實驗」(溫度計水銀球應插在具支燒瓶支管口處, 測定餾出物的溫度)。

2、注意催化劑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劑的實驗有:「乙烯的製取實驗」、 「硝基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纖維素硝酸酯的製取實驗」、「糖類(包括二糖、澱粉和纖維素)水解實驗」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

其中前四個實驗的催化劑為濃硫酸,後兩個實驗的催化劑為稀硫酸,其中最後一個實驗也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做催化劑

⑵鐵做催化劑的實驗有:溴苯的製取實驗(實際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與鐵反應後生成的溴化鐵)。

⑶氧化鋁做催化劑的實驗有: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3、注意反應物的量

有機實驗要注意嚴格控制反應物的量及各反應物的比例,如「乙烯的製備實驗」必須注意乙醇和濃硫酸的比例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則反應物升溫太慢,副反應較多,從而影響了乙烯的產率。

4、注意冷卻

有機實驗中的反應物和產物多為揮發性的有害物質,所以必須注意對揮發出的反應物和產物進行冷卻。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裝)冷卻的實驗:「蒸餾水的製取實驗」和「石油的蒸餾實驗」。

⑵用空氣冷卻(用長玻璃管連線反應裝置)的實驗:「硝基苯的製取實驗」、「酚醛樹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和 「溴苯的製取實驗」。

這些實驗需要冷卻的目的是減少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揮發,既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行,又減少了這些揮發物對人的危害和對環境的汙染。

5、注意除雜

有機物的實驗往往副反應較多,導致產物中的雜質也多,為了保證產物的純淨,必須注意對產物進行淨化除雜。如「乙烯的製備實驗」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雜質氣體,可將這種混合氣體通入到濃鹼液中除去酸性氣體;再如「溴苯的製備實驗」和「硝基苯的製備實驗」,產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別含有溴和no2,因此, 產物可用濃鹼液洗滌。

6、注意攪拌

注意不斷攪拌也是有機實驗的一個注意條件。如「濃硫酸使蔗糖脫水實驗」(也稱「黑麵包」實驗)(目的是使濃硫酸與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時間內急劇反應,以便反應放出的氣體和大量的熱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體物質快速膨脹)、「乙烯製備實驗」中醇酸混合液的配製。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機實驗:⑴ 實驗室中製取乙烯的實驗; ⑵石油蒸餾實驗。

8、注意尾氣的處理

有機實驗中往往揮發或產生有害氣體,因此必須對這種有害氣體的尾氣進行無害化處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製取實驗中可將可燃性的尾氣燃燒掉;⑵「溴苯的製取實驗」和「硝基苯的製備實驗」中可用冷卻的方法將有害揮發物迴流。

有機化學中常見誤區剖析

--------------------

1、誤認為有機物均易燃燒。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燒,而且是高效滅火劑。

2、誤認為二氯甲烷有兩種結構。

因為甲烷不是平面結構而是正四面體結構,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

3、誤認為碳原子數超過4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液體或固體。

新戊烷是例外,沸點9.5℃,氣體。

4、誤認為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後產生二氧化碳,故不能達到除雜目的,必須再用鹼石灰處理。

5、誤認為雙鍵鍵能小,不穩定,易斷裂。

其實是雙鍵中只有一個鍵符合上述條件。

6、誤認為烯烴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並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時卻能使其褪色。因為烴鏈越長越難溶於溴水中與溴接觸。

7、誤認為聚乙烯是純淨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為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定。

8、誤認為乙炔與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速率比乙烯快。

大量事實說明乙炔使它們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誤認為塊狀碳化鈣與水反應可制乙炔,不需加熱,可用啟普發生器。

由於電石和水反應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反應中產生的糊狀物還可能堵塞球形漏斗與底部容器之間的空隙,故不能用啟普發生器。

10、誤認為甲烷和氯氣在光照下能發生取代反應,故苯與氯氣在光照(紫外線)條件下也能發生取代。

苯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發生的是加成反應,生成六氯環己烷。

11、誤認為苯和溴水不反應,故兩者混合後無明顯現象。

雖然二者不反應,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層顏色變淺或褪去,而苯層變為橙紅色。

12、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於苯,仍難分離。應再用氫氧化鈉溶液使苯甲酸轉化為易溶於水的苯甲酸鈉,然後分液。

13、誤認為石油分餾後得到的餾分為純淨物。

分餾產物是一定沸點範圍內的餾分,因為混合物。

14、誤認為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區分直餾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餾汽油中含有較多的苯的同系物;兩者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鑑別。

15、誤認為鹵代烴一定能發生消去反應。

16、誤認為烴基和羥基相連的有機物一定是醇類。

苯酚是酚類。

17、誤認為苯酚是固體,常溫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大量苯酚從水中析出時產生沉澱,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苯酚與水能行成特殊的兩相混合物,大量苯酚在水中析出時,將出現分層現象,下層是苯酚中溶有少量的水的溶液,上層相反,故應用分液的方法分離苯酚。

18、誤認為乙醇是液體,而苯酚是固體,苯酚不與金屬鈉反應。

固體苯酚雖不與鈉反應,但將苯酚熔化,即可與鈉反應,且比乙醇和鈉反應更劇烈。

19、誤認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碳酸只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微微變紅,於是斷定苯酚一定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酸性強弱」≠「酸度大小」。飽和苯酚溶液比飽和碳酸的濃度大,故濃度較大的苯酚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20、誤認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

苯酚的電離程度雖比碳酸小,但卻比碳酸氫根離子大,所以由複分解規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鈉溶液能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

21、誤認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濃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澱過濾除去。

苯酚與溴水反應後,多餘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雖不溶於水,卻易溶於苯,所以不能達到目的。

22、誤認為苯酚與溴水反應生成三溴苯酚,甲苯與硝酸生成tnt,故推斷工業製取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是通過苯酚的直接硝化製得的。

此推斷忽視了苯酚易被氧化的性質。當向苯酚中加入濃硝酸時,大部分苯酚被硝酸氧化,產率極低。工業上一般是由二硝基氯苯經先硝化再水解制得苦味酸。

23、誤認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

酚類也能形成對應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對於醇而言,酚成酯較困難,通常是與羧酸酐或醯氯反應生成酯。

24、誤認為醇一定可發生去氫氧化。

本碳為季的醇不能發生去氫氧化,如新戊醇。

25、誤認為飽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

當羥基與叔碳連線時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26、誤認為醇一定能發生消去反應。

甲醇和鄰碳無氫的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27、誤認為酸與醇反應生成的有機物一定是酯。

乙醇與氫溴酸反應生成的溴乙烷屬於鹵代烴,不是酯。

28、誤認為酯化反應一定都是「酸去羥基醇去氫」。

乙醇與硝酸等無機酸反應,一般是醇去羥基酸去氫。

29、誤認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機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變紅。

硬脂酸不能使石蕊變紅。

30、誤認為能使有機物分子中引進硝基的反應一定是硝化反應。

乙醇和濃硝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硝酸乙酯。

31、誤認為最簡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是同分異構體。

例:甲醛、乙酸、葡萄糖、甲酸甲酯(ch2o);乙烯、苯(ch)。

32、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例:乙烷與甲醛、丙醇與乙酸相對分子質量相同且結構不同,卻不是同分異構體。

33、誤認為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結構不同,這樣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例:乙醇和甲酸。

34、誤認為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一定是同系物。

例:乙烯與環丙烷。

35、誤認為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是醛或一定含有醛基。

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發生銀鏡反應,但它們不是醛;果糖能發生銀鏡反應,但它是多羥基酮,不含醛基。

有機判斷:

1.羥基官能團可能發生反應型別: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縮聚、中和反應

2.最簡式為ch2o的有機物:甲酸甲酯、麥芽糖、纖維素

3.分子式為c5h12o2的二元醇,主鏈碳原子有3個的結構有2種

4.常溫下,ph=11的溶液中水電離產生的c(h+)是純水電離產生的c(h+)的104倍

5.甲烷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的反應產物有4種

6.醇類在一定條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類在一定條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與c3h8o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最多可得到7種有機產物

8.分子組成為c5h10的烯烴,其可能結構有5種

9.分子式為c8h14o2,且結構中含有六元碳環的酯類物質共有7種

10.等質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燒時,所耗用的氧氣的量由多到少。

11.棉花和人造絲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學穩定性較好,其單體是不飽和烴,性質比較活潑

13.酯的水解產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種

14.甲酸脫水可得co,co在一定條件下與naoh反應得hcoona,故co是酸酐

15.應用水解、取代、加成、還原、氧化等反應型別均可能在有機物分子中引入羥基

16.由天然橡膠單體(2-甲基-1,3-丁二烯)與等物質的量溴單質加成反應,有三種可能生成物

17.苯中混有己烯,可在加入適量溴水後分液除去

18.由2-丙醇與溴化鈉、硫酸混合加熱,可製得丙烯

19.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適量氫溴酸除去

20.應用乾餾方法可將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離出來

21.甘氨酸與穀氨酸、苯與萘、丙烯酸與油酸、葡萄糖與麥芽糖皆不互為同系物

22.裂化汽油、裂解氣、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爐氣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23.苯酚既能與燒鹼反應,也能與硝酸反應

24.常溫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與水互溶

25.利用硝酸發生硝化反應的性質,可製得硝基苯、***油、硝酸纖維

26.分子式c8h16o2的有機物x,水解生成兩種不含支鏈的直鏈產物,則符合題意的x有7種

27.1,2-二氯乙烷、1,1-二氯丙烷、一氯苯在naoh醇溶液中加熱分別生成乙炔、丙炔、苯炔

28.甲醛加聚生成聚甲醛,乙二醇消去生成環氧以醚,甲基丙烯酸甲酯縮聚生成有機玻璃

29.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鹽、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蔗糖都能發生銀鏡反應

30.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kmno4(h+)(aq)褪色

1.對。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縮聚(醇、酚、羧酸)、中和反應(羧酸、酚)2.

錯。麥芽糖、纖維素不符合 3.對。

4.錯。10-4 5.

錯。四中有機物+hcl共五種產物6.錯。

醇類在一定條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醛類在一定條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對。六種醚一種烯8.

對。9.對。

注意-ch3和-ooch六元碳環上取代有4種10.對。n(h)/n(o)比值決定耗氧量11.

對。棉花、人造絲、人造棉、玻璃紙都是纖維素 12.錯。

單體是不飽和鹵代烴13.錯。酯的水解產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

錯。甲酸酐(hco)2o 15.對。

水解、取代(酯、鹵代烴到醇)、加成、還原(醛到醇)、氧化(醛到酸)16.對。1,2;1,4;3;4三種加成 17.

錯。苯溶劑溶解二溴代己烷 18.錯。

2-溴丙烷 19.對。取代反應 20.

錯。分餾 21.錯。

只有丙烯酸與油酸為同系物22.對。裂化汽油、裂解氣、焦爐氣(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鹼反應)、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23.

對。24.錯。

苯酚常溫不溶於水 25.錯。酯化反應制得***油、硝酸纖維 26.

對。酸+醇的碳數等於酯的碳數 27.錯。

沒有苯炔 28.錯。乙二醇取代生成環氧以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生成有機玻璃29.

錯。蔗糖不能反應 30.錯。

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有機化學專業可以從事什麼工作,有機化學專業可以從事什麼工作?

最愛 有機化學的範圍太廣了,還是選擇有機化學再社會上的用途大一些,最好選擇的再精細一點,這樣就業方向就比較對口了,我學的是高分子材料,在南方就業還可以,不過我還是覺得電化學對於男生好一些,精細化工對女生好一些。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專業,現在在大 中城市都有很好的就業範圍,比如一些大型製藥公司,每月薪金...

關於高中有機化學,關於高中有機化學

你好,分享知識,傳遞感動,雲水意 團隊為您竭誠解答!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是為了除去未反應的溴,乾燥後分餾是將溴苯和苯分開。溴苯和苯可以互溶,但是他們都不溶於水,所以第一步鹼洗是需要分多步進行的。乾燥後的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是無法通過分液分開的。必須通過分餾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不懂請追問!望採納!樓...

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是什麼,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的區別的是什麼?

尤清舒召娜 生物學的分支學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 結構及生命過程中各種化學變化的基礎生命科學。有機化學 又稱為碳化合物的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 性質 製備的學科,是化學中極重要的一個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稱為有機化合物是因為以往的化學家們認為含碳物質一定要由生物 有機體 才能製造 然而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