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質熱處理的方法,調質處理和熱處理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8-30 10:32:05

1樓:掌建木

調質常用於45#或40cr,這兩種材料也被稱為調質鋼,所以樓主說的應該確定為這兩種材料.

加熱保溫的大概時間應該根據零件尺寸來確定,這裡不好確定.但使用中頻加熱應該不太合適,因為感應加熱的速度很快,不能夠使組織充分的奧氏體化,並且造成晶粒粗大,對於調質工藝來說是很不利的.調質後組織應該為4級以上均勻的回火索氏體組織.

表面淬火應該使用高頻加熱,這樣不會影響到心部的索氏體組織.

普通的批量生產只能是週期性的重複上述加工過程來進行生產,並且這也是最為廣泛的加工方法.如果有條件並且是大批量生產,而且要求生產效率和零件質量的平穩性,那麼可以使用流水線生產.我們原單位有生產自功螺釘的流水線,利用鋼軟網輸送,使用電加熱,並且可以加入丙酮燃燒,防止脫碳.

調質處理用於承受載荷的重要零件的整體最終熱處理,因此,組織的整體效能和晶粒度是很重要的.而感應加熱的速度很快,在碳還沒有完全溶解在奧氏體中時,就已經達到臨界溫度了,如果繼續加熱的話,會造成過燒或融化.材料內部的組織應力也沒有完全消除,造成隱患.

所以這樣做是不合適的.

感應加熱只使用於表面熱處理,使表面快速的達到臨界點,而不影響整體組織效能.

2樓:芊雲說電影

調質熱處理指的是金屬熱處理的方法。

將金屬在固態範圍內通過一定方式的加熱、保溫和冷卻處理程式,使金屬的效能和顯微組織獲得改善或改變,這種工藝方法稱為熱處理。根據熱處理的目的不同,有不同的熱處理方法,主要可分為下述幾種:

(1)退火(代號th):在退火熱處理爐內,將金屬按一定的升溫速度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0~500℃左右,其顯微組織將發生相變或部分相變,例如鋼被加熱到此溫度時,珠光體將轉變為奧氏體。然後保溫一段時間,再緩慢冷卻(一般為隨爐冷卻)至室溫出爐,這整個過程稱為退火處理。

退火的目的是清除熱加工時產生的內應力,使金屬的顯微組織均勻化(得到近似平衡的組織),改善機械效能(例如降低硬度,提高塑性、韌性和強度等),改善切削加工效能等等。視退火處理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普通退火、雙重退火、擴散退火、等溫退火、球化退火、再結晶退火、光亮退火、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多種退火工藝方式。

(2)正火(代號z):在熱處理爐內,將金屬按一定的升溫速度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200~600℃左右,使顯微組織全部變成均勻的奧氏體(例如鋼在此溫度時,鐵素體完全轉變為奧氏體,或者二次滲碳體完全溶解於奧氏體),保溫一段時間,然後置於空氣中自然冷卻(包括吹風冷卻和堆放自然冷卻,或者單件在無風空氣中自然冷卻等多種方法),這整個過程稱為正火處理。正火是退火的一種特殊形式,由於其冷卻速度比退火快,能得到較細的晶粒和均勻的組織,使金屬的強度和硬度有所提高,具有較好的綜合機械效能。

(3)淬火(代號c):在熱處理爐內,將金屬按一定的升溫速度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0~500℃左右,使顯微組織全部轉變成均勻的奧氏體,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快速冷卻(冷卻介質包括水、油、鹽水、鹼水等等),獲得馬氏體組織,可顯著提高金屬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等等。淬火時的快速冷卻導致的急劇組織轉變會產生較大的內應力,並使脆性增大,因此必須隨後及時進行回火處理或時效處理,以獲得高強度與高韌性相配合的效能,一般較少僅僅採用淬火處理的工藝。

視淬火處理的物件和目的不同,淬火處理可分為普通淬火、完全淬火、不完全淬火、等溫淬火、分級淬火、光亮淬火、高頻淬火等多種淬火工藝方式。

(4)表面淬火:這是淬火處理中的一種特殊方式,它是利用例如火焰加熱法、高頻感應加熱法、工頻感應加熱法、電接觸加熱法、電解液加熱法等多種加熱方式,使金屬的表面快速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在熱量還未來得及傳入金屬內部之前就迅速加以冷卻(即淬火處理),這樣可以達到將金屬表面淬硬到一定深度(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淬硬層),而金屬內部仍保持原組織,滿足外硬內韌的使用需要。表面淬火的加熱速度快、溫度高,金屬內外溫差大,加上冷卻速度快,因此內應力很大,容易產生裂紋,這是必須注意的。

(5)回火(代號h):將已淬火的金屬重新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下的某一溫度(視此溫度的不同而有高溫回火、中溫回火和低溫回火之分),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在空氣中或油中冷卻,這整個過程稱為回火處理。回火處理的目的是降低淬火處理引起的脆性和消除內應力,穩定金屬零件的幾何尺寸和獲得所需要的機械效能。

金屬材料淬火後如果不及時回火,則往往容易造成工件開裂(硬度很高然而脆性很大)和變形較大。但是,如果回火溫度選擇不當,在某些溫度區域回火時會發生回火脆性(回火處理後韌性反而下降),這是必須注意的。

在實際應用中,常把淬火+高溫回火統稱為調質處理(代號t)。

(6)化學熱處理:把金屬放入化學介質中進行加熱時,某些化學元素的原子將藉助高溫發生原子擴散,滲入到金屬表面層,改變了金屬表面層的化學成分,使金屬表面層具備特定的組織和效能,這種方法稱為化學熱處理。化學熱處理的方法主要有:

滲碳-向金屬表面層滲入碳原子,用以提高金屬表面層的含碳量,從而提高金屬表面層的硬度和耐磨性,常用的滲碳介質是木炭。

滲氮(氮化)-利用氨氣在加熱時分解出來的活性氮原子滲入金屬表面層,可提高金屬表面層的耐磨性。

碳氮共滲(氰化)-把滲碳與滲氮結合起來,將活性炭原子與氮原子同時滲入金屬表面層來提高金屬表面層的硬度和耐磨性。

化學熱處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屬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蝕性、耐熱性以及抗疲勞性等,除了上述常見的三種化學熱處理方法外,還有滲矽、滲硼、滲鋁、滲鉻等,以適應不同的目的用途。

(7)時效:金屬或合金經過淬火處理或加工,特別是經過一定程度的冷、熱加工變形後,其效能會隨時間而改變,這種現象稱為時效現象,經過時效後的金屬或合金其強度和硬度能有所增加,塑性、韌性和內應力有所降低,顯微組織更加穩定。

在熱處理工藝方法中的時效處理,是指把金屬或合金有意識地在室溫或者較高溫度下存放一定時間,以達到改善效能、穩定顯微組織目的的工藝過程。

將淬火或者淬火+回火後的金屬在時效處理爐中加熱到室溫以上(一般為100~200℃左右),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取出自然冷卻,這種方法稱為人工時效(若為淬火+人工時效,代號為cs)。如果在淬火後利用室溫或自然環境溫度達到時效效果時,則稱為自然時效(代號cz)。

時效處理多用於有色金屬,例如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等,也有用於鋼,以達到穩定顯微組織和幾何尺寸,增強機械效能(強化)的效果。

與時效處理相類似的還有:

固溶強化處理:把金屬加熱到適當溫度,充分保溫,使金屬中的某些組元溶解到固溶體內形成均勻的固溶體,然後急速冷卻,得到過飽和固溶體,可以改善金屬的塑性和韌性,然後再作沉澱硬化(強化)處理,提高其強度。

沉澱硬化(強化)處理:把經過固溶處理或者又經過冷加工變形的金屬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則從飽和固溶體中析出另一相,達到硬化的目的。

其他還有低溫處理(冷處理)、鹽浴處理等等。

3樓:大拿工友

如果產量大的話,可以採用中頻感應加熱連續調質熱處理+表面淬火熱處理.

基本流程為:中頻感應加熱-噴水冷卻(淬火)-中頻感應加熱(回火)-硬度檢測-精加工-中頻感應加熱-噴水冷卻(表面淬火)-中頻感應加熱(回火)-硬度檢測

電引數及保溫時間和金相組織,知道的條件太少,不好說

4樓:匿名使用者

有進口的可控氣氛連續加熱爐也許更適合你們,但是,如果生產批量小的話,就只好用箱爐處理罷了,加熱保溫的大概時間及金相組織要求書上都有.

5樓:匿名使用者

不太清楚你的軸尺寸和材料,是不是45鋼.不過基本上可以採用連續爐生產的。組織要求心部珠光體多點,表面可以控制氣氛防止脫碳

調質處理和熱處理有什麼區別

6樓:劍指長空明德

調質處理是淬火+高溫回火=是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雙重熱處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效能。

而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效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

調質處理

調質處理就是指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雙重熱處理方法,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效能。高溫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間進行回火。

調質可以使鋼的效能,材質得到很大程度的調整,其強度、塑性和韌性都較好,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效能。調質處理後得到回火索氏體。回火索氏體(tempered sorbite)是馬氏體於回火時形成的,在光學鏡相顯微鏡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來,其為鐵素體基體內分佈著碳化物(包括滲碳體)球粒的複合組織。

它也是馬氏體的一種回火組織,是鐵素體與粒狀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時的鐵素體已基本無碳的過飽和度,碳化物也為穩定型碳化物。常溫下是一種平衡組織。

基本內涵

鋼的熱處理工藝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熱處理等方法。其中回火又包括調質處理和時效處理。 鋼的回火:

按照所希望的機械效能將已經淬火的鋼重新加熱到(350℃~650℃)一定溫度之間進行,碳是以細均分佈的滲碳體形式析出。

隨著回火溫度的增加,碳化物的顆粒就增大,屈服點和拉伸強度就下降,降低硬度和脆性,延伸率和收縮率就升高。其目的是消除淬火產生的內應力,以取得預期的力學效能。回火分高溫回火、中溫回火和低溫回火三類。

高溫回火:500℃~650℃中溫回火:300℃~450℃低溫回火

熱處理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效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國人在生產實踐中就已發現,鋼鐵的效能會因溫度和加壓變形的影響而變化。白口鑄鐵的柔化處理就是製造農具的重要工藝。

工藝特點

金屬熱處理是機械製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效能。

其特點是改善工件的內在質量,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效能、物理效能和化學效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形工藝外,熱處理工藝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鋼鐵是機械工業中應用最廣的材料,鋼鐵顯微組織複雜,可以通過熱處理予以控制,所以鋼鐵的熱處理是金屬熱處理的主要內容。另外,鋁、銅、鎂、鈦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過熱處理改變其力學、物理和化學效能,以獲得不同的使用效能。

擴充套件資料1、正火

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50℃,保溫適當時間後,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正火。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細化組織,改善鋼的效能,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

正火與退火工藝相比,其主要區別是正火的冷卻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熱處理的生產週期短。故退火與正火同樣能達到零件效能要求時,儘可能選用正火。

2、淬火

將鋼件加熱到臨界點以上某一溫度(45號鋼淬火溫度為840-860℃,碳素工具鋼的淬火溫度為760~780℃),保持一定的時間,然後以適當速度在水(油)中冷卻以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淬火與退火、正火處理在工藝上的主要區別是冷卻速度快,目的是為了獲得馬氏體組織。馬氏體組織是鋼經淬火後獲得的不平衡組織,它的硬度高,但塑性、韌性差。馬氏體的硬度隨鋼的含碳量提高而增高。

3、回火

鋼件淬硬後,再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下的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稱為回火。

淬火後的鋼件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須進行回火後才能使用。因為淬火鋼的硬度高、脆性大,直接使用常發生脆斷。通過回火可以消除或減少內應力、降低脆性,提高韌性;另一方面可以調整淬火鋼的力學效能,達到鋼的使用效能。

根據回火溫度的不同,回火可分為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三種。

冷處理和熱處理有什麼區別,調質處理和熱處理有什麼區別

一條酸菜魚 1 工藝不同 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 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效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冷處理是指將淬火鋼繼續冷至室溫以下,使在室溫尚未轉變的殘餘奧氏體繼續轉變為馬氏體的一種熱處理操作。2 作用不同 熱處理 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

什麼是調質鋼,調質處理又是什麼,什麼叫調質處理,什麼是調質鋼,調質鋼的效能用途是怎樣的

戰平卉赫巨集 造脫碳,鍛後珠光體組織可能不均勻,內應力較大。所以應當在鍛後進行退火處理。一般鍛後退火是必須的,都可能導致工件開裂,加熱溫度偏高,一般情況都是表面氧化層含碳量降低,只要沒發生過燒,基體內部不會脫碳到0。尤其未經鍛後退火,開裂更容易發生。建議 1 取末做成分分析,應去除氧化皮.5 t8a...

調質件回火冷卻方式有什麼區別,調質處理和熱處理有什麼區別

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 淬火 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 亞共析鋼 或ac1 過共析鋼 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 或ms附近等溫 進行馬氏體 或貝氏體 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 銅合金 鈦合金 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