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又獲大獎為國爭光,為什麼說遠不只是諾貝爾獎的意義

時間 2021-09-02 23:23:55

1樓:阿朵帶你觀社會

提起諾貝爾獎,我想大家一定都是非常的熟悉,因為這是一項榮譽的象徵,我們都知道莫言之前獲得過諾貝爾獎,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還有一位也是獲得過諾貝獎的,她就是屠呦呦,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真的是非常厲害,她同樣也是我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第一人。

屠呦呦真的是一個偉大而又令人佩服的中國女性,她獲得諾貝爾獎不僅僅是為國爭光,也不只是一個諾貝爾獎的意義,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逐漸忘卻了一些文化,屠呦呦能夠獲得諾貝爾獎主要是因為她通過青蒿抗瘧實驗,提高了藥效,經過反覆不斷的實驗,屠呦呦終於成功了。

而這項成功不僅讓她獲得了諾貝爾獎,對我們來說也有著非凡的意義,中醫藥可以說是我國非常寶貴的財富,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和傳承,這項寶貴的財富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約,我們挖掘中醫藥的力度也是遠遠不夠的,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知新,但是溫故的能力卻是遠遠不夠的。

而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就又能提醒到我們我國古代中醫藥的力量,這樣就能使我們在接受西方醫院的同時,又不忘記我們的中醫藥文化,如果把兩者能夠完美地結合,那麼中醫藥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廣闊的,所以我覺得屠呦呦不僅僅是獲得了諾貝爾獎,對我國中醫藥發展也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

2樓:夢覺

諾貝爾獎說到底只是個人榮譽,但是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卻造福了廣大炎黃兒女,甚至是全人類!

3樓:雲中書雁

因為他的意義不是諾貝爾獎可以衡量的,他的價值已經被很多人認可。

4樓:青袂清

主要是她做出的青蒿素可以**瘧疾,解決了全世界的一大難題,這麼厲害的人物出自中國,當然不止一個諾貝獎這麼簡單了。

5樓:

這些老一輩的藝術家就是感覺是好厲害的了吧。

屠呦呦獲獎,為什麼說遠不只是一個諾貝爾獎的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以出生在中國就是中國人定義,中國人,已經獲得不少諾貝爾獎(科學家)了;然而,好像仍然沒有產生一個諾貝爾(發明家)。

從實證科學起源於哲學與技術的傳統來看,決定一個社會科學發達的關鍵,可能在於哲學思想家和技術發明家。

青蒿素,很久以前就已經是寫進藥物學教科書的經典發現範例。

自2023年美國貝克利大學keasling成功在酵母表達青蒿素,也成為合成生物學的典範。自2023年我論述第三次工業革命,每次或每個有關創新與創業的洽談場合,我也總是以青蒿素在酵母表達的合成生物學為例。

在cns等大量乃至專刊論述系統生物學開發傳統醫藥,這都是國際科學發展導向,而遠在這之前,在歐洲的中學化學教科書裡就有章節闡述從印度和中國等傳統藥物如何發現新藥。

生物科學從基因組、蛋白質組和基因工程、轉基因到代謝組學、代謝工程的發展大趨勢,全球化走向系統醫學與系統藥物學的國際醫藥學大背景。

恰逢其時,諾貝爾獎等起到導向的作用。

目前,我自己的專案,就是突破以往大海撈針的新藥發現技術瓶頸,以及徹底解讀中醫和中藥的理論和方法;然而,比起屠呦呦,也比起張穎清艱辛得多。

系統醫學與藥物學、系統遺傳學與生物工程的整個體系在詞彙、概念、原理和方法,都是在中國提出和在國際上倡導,而且,系統與合成生物學突破的關鍵方法 - 圖論與網路拓撲學分析和細胞的生物電子學設計原理也是。

屠呦呦獲獎,遠不只是一個諾貝爾獎的意義,而是科學發展劃時代或劃界和承前啟後的醫學和科學歷史裡程碑。

7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屠呦呦獲得此獎,在她心中肯定還有這很大的意義的

8樓:皇家馬德里呀

我覺得是因為屠呦呦取得的成就為人類的文明進了一大步,不單單是一個獎項就能代表的

9樓:愛笑的久伴

說了自己的一個觀點吧,其實也沒有什麼的。

10樓:小娃娃嘛

個人認為,那是代表中國的意義呢,所以還是比較有意義呢

11樓:張佳琦

個人認為,是因為對世界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呢

12樓:天枰愛笑的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吧,不一定就是這樣的。

13樓:小樂小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個獎對 屠呦呦比較有意義吧

14樓:卑微不覺

個人覺得是因為不僅僅只有這個,所以才這樣說。

15樓:嘟嘟達拉達

我個人認為當然是因為屠呦呦是很強的一個人,而且意義重大呀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有什麼政治意義 高中知識

16樓:匿名使用者

是中國科技繁榮進步的體現,是中醫藥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體現,充分展現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希望廣大科研人員認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瞄準科技前沿,奮力攻克難題,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7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榮獲年度諾貝爾獎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或在東方的日本已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發生在本土內地中國科學家身上現時還是件了不起的事。屠呦呦榮獲2023年度醫學諾獎江具有不同凡響的中國意義。

這是本土內地中國人第一次獲此殊榮,實現了多少代中國科學家的“諾獎夢”。諾獎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它畢竟從一個重要方面反映了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自然科學某些領域的發展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因此,諾獎向來還是被世人所看重。

舊中國積貧積弱 ,其社會、經濟和教育與科技發展水平極為落後,在這樣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培養出諾獎水平級自然科學家的,楊振寧、李政道等人,都是因為後來他們接受的是歐美研究生教育,在歐美髮達的科技環境裡成長,才成就了他們的諾獎地位。

新中國建國六十六年來,科學技術發展成就曾出現過沖擊諾獎,並有希望拿諾獎的機會。2023年我國科學家完成了牛結晶胰島素的合成,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類生物活性物質。只就該成果的意義來說,當時我國的相關科研人員能獲得諾貝爾獎,但諾貝爾獎對同一成果獲獎人數有要求,可以由最主要的人員榮獲該屆諾貝爾獎,但當時的領導和“集體攻關”的“戰友們”認為這一成果是集體共同努力取得的,不能由那個人獨享。

在那個突出“集體主義”、個人爭做“無名英雄”的年代,是不可能把這個世界級水平的科研成果算作其中少數人的。我國科學家最終與該屆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諾獎的獲得是需要時間的,諾獎級科研成果的形成離不開科技成果的長期積累與創新。自諾獎誕生以來,為何在西方世界,特別是在發達國家湧現了那麼多諾獎獲得者?主要是資本主義在西方較早興起,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提出了強烈的需求。

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西方的教育體制和科技發展管理體制較有利自然科學創新人才的培育與湧現。諾獎級自然科學成果離不開前人研究的階梯,離不開歷史發展不同時期優秀人才、傑出人才研究能力與研究水平“基因”的傳承,離不開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的長期積澱。

新中國建立後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自然科學研究基礎和設施條件極為薄弱,後又經歷“十年動亂”,自然科學研究在這期間基本停止。長期以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基本上走的是模仿別人的路子,原創性的突破性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相當少。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我們才認識到原創成果的重要及其對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的極大影響,才自覺地把創新教育和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

由此可見,我國培養諾獎級世界一流人才所依賴的基礎是相當薄弱,自然科學研究與創新積累所需的時間還比較短。充分認識到自然科學發展的重要性,集中精力抓自然科學發展也只有三十年多年的時間,在這樣較短的時間內就企望出現諾獎級世界一流人才,那是不大可能的事。 近幾年,有不少人埋怨若大一箇中國為什麼難有人獲諾獎,分析了許多原因,被指責得最多的是中國的教育體制和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的辦學思想與實踐出了問題。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時間與積累問題。莫言、屠呦呦獲諾獎可以說已開啟了中國人獲諾獎的時代。今後十到十五年,中國科學家將有一到二人獲諾獎。

像當今日本那樣常有獲諾獎的可能還需要三十年左右,像當今美國人那樣幾乎每年都有科學家獲諾獎可能還需要五十年到六十年的時間。

屠呦呦其實是一位中醫醫藥研究科學家。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醫學,也是我中華民族醫學研究的優勢。首先是中醫醫藥學研究科學家獲諾獎同樣說明獲諾獎需要時間與積累。

相比之下物理、化學、現代醫學與生物、現代資訊科技等領域,我們本來創新研究的底子就比較薄,創新成果積累也較少,在這些領域出現諾獎獲得者還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

用西方人的話來講,屠呦呦是中國社會主義體制下培養出來的諾獎級人才。前文提到的牛結晶胰島素的合成研究和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具有鮮明的中國體制特點,即所謂“協同作戰”、“集體攻關”,少數優秀科技工作者發揮了不小作用,但總的來看是多方面合作和集體攻關的結果。獲獎後,屠呦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談到了這一點:

這是集體的力量,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屠呦呦能夠榮獲諾獎,也算是吸取了牛結晶胰島素的合成研究成果與諾獎失之交臂的教訓。“共同努力”、“集體攻關”,也不能無視少數科學家在其中的關鍵或主導作用。諾獎評委會果斷而有據的把2023年年度醫學獎授予屠呦呦,從某種意義上講使中國避免了再一次與諾獎失之交臂的機會。

由於我們的科研體制與西方的科研體制有許多不同,有許多重大自然科學理論研究攻關專案和科學技術研究攻關專案離不開集體攻關,相關方協同作戰,通過這種方式攻關一經形成世界級或諾獎級科研成果,我們還是要積極的實事求是的宣傳少數優秀科學家在其中的關鍵或主導作用的。

屠呦呦是“三無”科學家,既無留洋經歷、又無博士學位,也無院士頭銜。這位“三無”科學家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世界醫學界的共認與肯定。2023年她被授予在國際醫學界僅次於諾獎的拉斯克獎。

今年又被授予諾獎。她幾次申請,並多次被提名,但就是過不了院士評審終評這道關。我國的院士評審標準與條件、院士評選機制與流程可能還存在不少弊端與問題。

在國內難以評上院士的屠呦呦而在國際上先後榮獲拉斯克獎和更高層次的諾獎,這對我國院士評選制度與執行機制改革應有更深層的促動。

屠呦呦今年85歲,從事科研工作四十多年她主要做一件事:攻克有效醫治瘧疾難關,為人類健康造福。她的主要研究成果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她沒有著作等身,主要著作也僅是:《青蒿及青蒿類藥物》,也沒有多少篇**在什麼高階別或世界級雜誌上發表,在國內相關刊物上發表或在相關學術會議上交流的學術**大都是以“研究協作組”或和多人合作發表的。屠呦呦的成功難道不值得我們每位科技工作者深思嗎?

研究與探索自然科學的領域不在廣而在精與準,選擇一項具有深刻和深遠意義的專案攻關,始志不移的探索,定會前途無限,走在某一領域的前列;科研成果也是不在多,關鍵是原創的和高質量,不僅要形成理論成果,還要看實際運用的成效。有許多科學家僅是一兩篇高質量的**或是對某一原理的重大發現或取得某一項重大的科技創新,就足以壓倒群儒,雄視天下,奠定了在世界科學界的“江湖位置”。

81歲屠呦呦獲諾獎屠呦呦是誰

荒誕不經 屠呦呦,女,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 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畢業後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 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 工作,期間前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 博士生導師,現為中...

對於醫學諾貝爾屠呦呦有什麼感想,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在中國醫學界有什麼重大意義?

葉子一 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 約合92萬美元 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說,由寄生蟲引發的疾病...

屠呦呦怎麼讀,屠呦呦這幾個字怎麼念

寧靜以致遠 屠呦呦 的讀音 t y uy u 屠呦呦,女,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 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