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明長度單位米有科學根據嗎,長度單位米有科學依據嗎??

時間 2022-02-05 08:10:12

1樓:匿名使用者

現行的公制是目前為止最符合自然規律的一種度量單位。之前歷史上各國採用的單位都有很多缺點。如中國歷史上採用的尺和英制單位等。

2樓:影之憂傷

是因為你有後驗的經驗所以想象的和現在的刻度很接近。倘若叫一個從沒有學過任何知識的人想象,他連米是什麼都不知道,何談想象兩米有多長。

所以假如一開始把兩米的長度叫做一米,你就會很自然的覺得一米是比較長的。就比如1+1=2,倘若一開始定義的是1+1=3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3樓:

不是科學依據不科學依據

而是標準

世界的計量組織都有標準,比如米,千克...

如果覺得好玩,你可以在你以後的孩子身上做實驗他們就會按照你的標準來看事物

他們也會說:姚明快1米2了,好高啊。

看你的補充,這就牽涉到認識論了

標準---標準被接受---傳達

中國古代也有自己的標準---尺,丈

還有英聯邦的-------------英尺因為米,釐米這個是國際上認定的,所以大家都跟它去作對照還有上面我舉的孩子那個例子

這只是個單位,本身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而是定義了這個單位以後,各國的人甚至以後的人交流起來方便一些

4樓:我是究級超人

那是因為你已經接受了前人觀念很長時間了,那種感覺已經成為你的潛意識了,你自己感覺不出,但如果前人以另一種標準定義米,那麼,你對長度會是另一種感覺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相對的,你現在已經習慣了米的概念了,所以你開是用它來衡量周圍,就好想我們想想一個東西的價值用得是rmb的思維,而美國人會去想他值多少美元。

米的最初採納的確是有科學依據的,具體請參看下面的連線(我不想貼上一堆給你看)

6樓: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2023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2023年獲法國國會批准。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樑布林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2023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2023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杆(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杆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7樓:

被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有根據

長度單位米有科學依據嗎??

8樓:

單位制沿革

古代常以人體的一部分作為長度的單位。例如我國三國時期(公元三世紀初)王肅編的《孔子家語》一書中記載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

」兩臂伸開長八尺,就是一尋。還有記載說:「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

」可見,古時量物,寸與指、尺與手、尋與身有一一對應的關係。

西方古代經常使用的長度單位中有所謂的「腕尺」,約合52~53釐米,與從手的中指尖到肘之間的長度有密切關係。

也有用實物作為長度單位依據的。例如,英制中的英寸**於三粒圓而乾的大麥粒一個接一個排成的長度。

多少年來世界各國通行種類繁多的長度單位,甚至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不同時期採用不同的長度單位,雜亂無章,極不統一,對商品的流通造成許多麻煩。所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長度單位逐漸趨於統一,這個程序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2023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決議,責成法國科學院研究如何建立長度和質量等基本物理量的基準,為統一計量單位打好基礎。次年,又決定採用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的四分之一的千萬分之一為長度單位,選取古希臘文中「metron」一詞作為這個單位的名稱,後來演變為「meter」,中文譯成「米突」或「米」。從2023年開始,法國天文學家用了7年時間,測量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並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了米的鉑質原器,這支米原器一直儲存在巴黎檔案局裡。

法國人開創米制後,由於這一體制比較科學,使用方便,歐洲大陸各國相繼採用。

後來又作了測量,發現這一米原器並不正好等於地球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而是大了0.2毫米。人們認為,以後測量技術還會不斷進步,熱必會再發現偏差,與其修改米原器的長度,不如就以這根鉑質米原器為基準,從而統一所有的長度計量。

2023年5月20日由法國**出面,召開了20個國家**代表會議,正式籤置了米制公約,公認米制為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同時決定成立國際計量委員會和國際計量局。到2023年10月止,米制公約成員國已有47個。

我國於2023年參加。

國際計量局經過幾年的研究,用含鉑90%、銥10%的合金精心設計和製成了30根橫截面呈x琪的米原器。這種形狀最堅固又最省料,鉑銥合金的特點則是膨脹係數極小。這30根米原器分別跟鉑質米原器比對,經過遴選,取其中一根作為國際米原器。

2023年,國際計量委員會批准了這項工作,並且宣佈:1米的長度等於這根截面為x形的鉑銥合金尺兩端刻線記號間在冰融點溫度時的距離。

其餘一些米原器都與國際米原器作過比對,後來大多分發給會員國,成為各國的國家基準,以後每隔幾十年都要進行週期檢定,以確保長度基準的一致性。

然而實際上米原器給出的長度並不一定正好是1米,由於刻線工藝和測量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在復現量值時總難免有一定誤差,這個誤差不小於0.1微米,也就是說,相對誤差可達1×10e(-7)。時間長了,很難保證米原器本身不會發生變化,再加上米原器隨時都有被破壞的危險。

所以,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希望把長度的基準建立在更科學、更方便和更可靠的基礎上,而不是以某一個實物的尺寸為基準。光譜學的研究表明,可見光的波長是一些很精確又很穩定的長度,有可能當作長度的基準。19世紀末,在實驗中找到了自然鎘(cd)的紅色譜線,具有非常好的清晰度和復現性,在15攝氏度的乾燥空氣中,其波長等於 y=6438.

4696×10e(-10)米。

2023年國際協議,決定用這條譜線作為光譜學的長度標準,並確定1米=1553164.13ycd,人們第一次找到了可用來定義米的非實物標準。

科學家繼續研究,後來又發現氪( 86 kr)的橙色譜線比鎘紅線還要優越。2023年,在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決定用氪(86kr)橙線代替鎘紅線,並決定把米的定義改為: 「米的長度等於相當於氪(86kr)原子的2p10到5d5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

73倍。」

這個基準的精確度相當高,相對誤差不超過4×10e(-9)�,相當於在1千米長度測量中不差4毫米。

但是原子光譜的波長太短,又難免受電流、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復現的精確度仍受限制。60年代以後,由於鐳射的出現,人們又找到了一種更為優越的光源,用鐳射代替氪譜線,可以使長度測量得更為準確。只要確定某一時間間隔,就可從光速與這一時間間隔的乘積定義長度的單位。

80年代,用鐳射測真空中的光速c,得c=299792458米/秒。

2023年10月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經路程的長度」。 新的米定義有重大科學意義。

從此光速c成了一個精確數值。把長度單位統一到時間上,就可以利用高度精確的時間計量,大大提高長度計量的精確度。

9樓:

沒有,只是認為規定,大家約定一起用的,為的只是計量運算上的方便。不然你的一米這麼長,我的一米有這麼長,標準不一樣,製造的商品,儀器還要換算。從而延生的重量,壓強,速度也要變。

不過長度的多少還是需要一定的合理性的,應為跟重量,時間,公式定理,數制的進位制搭配。比如用中國古代的尺,斤,來替代米,千克,算出來的重力加速度數值上就不是約等於10了。主要還是西方科學大爆發加殖民思潮把這些文化帶到了世界各地假如是中國人征服了世界又發現了各種規律定義,推出相應的公式法則,那麼現在也是什麼尺制公約,而不是米制公約。

10樓:edgar愛倫坡

沒。中國以前不是這樣規定的,三國裡說到某人都是身長九尺的。2023年西方人拿地球子午線的四分之一的千萬分之一來當做一米的,後來他們全世界入侵才這樣的。

現在時代發展了,一米還是那麼長,不過它的標準變了,先是在一根鉑棒上刻出那麼長作為全世界米的標準(那根棒子現在在法國的一個博物館裡),現在的標準是光在一秒內走過距離的1/299792458(在這之前認為地規定了光速的大小)。至於一個物體怎麼跟這個距離比較,那就比較麻煩了。一般人還是那一把尺子量就好了。

mm表示什麼意思是長度單位嗎?

11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mm表示毫米,是長度單位。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

10毫米相當於1釐米,100毫米相當於1分米,1000毫米相當於1米(此即為毫的字義)。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裡、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釐、分,等。其基本換算關係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釐;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釐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釐米;1釐米(cm)=10毫米;

1裡=150丈=500米;2裡=1公里(1000米)。

一些常用長度單位:

(1)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係如下:1分米 = 0.

0001千米(km) = 0.1米(m) =10釐米(cm) = 100毫米(mm)。

(2)釐米

釐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

有關釐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釐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

01米 = 0.00001千米。

(3)微米

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 [micron],讀作[miú]。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此即為「微」的字義)。

面相有無科學根據,面相有任何科學依據嗎

山東有臨沂 真正會算卦的是不會去街上擺攤算命的,這點你要清楚。真正的相術是真的,得也很準。至於科學不科學的問題,相術在我國流傳了上千年,你所說的科學不過才發展了兩百年。用兩百年的理論是無法解釋兩千年的理論的 古代所謂看面相有時很準,看面相有科學依據嗎? 愛珍惜樂魔 我個人覺得面相沒有科學依據,但面相...

」每天果,醫生不找我「,這句話有科學根據嗎

情感諮詢小紅老師 每天一個果,醫生不找我 這句話有科學根據嗎?說到它的 還得回到上個世紀的美國,那時的美國頒佈了禁酒令,用蘋果作為釀酒原料的廠商基本都受到了打擊,並因此而產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美國各地的蘋果園也受到了重創。為了提升蘋果銷量,挽回損失,一位機智的果園老闆,就把蘋果和養生的掛上了鉤,打...

同學說吃芹菜會黑,有科學根據嗎 真的會黑嗎

芹菜營養十分豐富,據測定,100克芹菜中含蛋白質2.2克,鈣8.5毫克,磷61毫克,鐵8.5毫克,其中蛋白質含量比一般瓜果蔬菜高1 倍,鐵含量為蕃茄的20倍左右,芹菜中還含豐富的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等,對人體健康都十分有益。常吃芹菜能防治多種疾病。嫩芹菜搗汁加蜜糖少許服用,可防治高血壓 糖尿病的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