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誰創造的,誰創造了時間?

時間 2022-03-18 09:15:54

1樓:

時間的由來

(中國篇)古時沒有時鐘,先民們過著「晨光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農耕生活.在年復一

年辛勤勞作中,先民們從自然現象的變化中窺測到時辰的規律.據《史記》記載,黃帝

使羲和佔日(測日影),臾區占星氣(觀星宿).從而開始有了時間的觀念.

中國的十二時,自上古以來,就有著它悠久的歷史,《周易》繫辭中有:「古者

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神話故事《山海經?海外東經》

中也有「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羿射九日》郵票內容,講的就是帝后妻子羲和

生了十個太陽,每天一個太陽在天上輪流值日,十日為一旬,後執行紊亂成災,被后羿

射掉九個.這是十干的來歷.關於月的來歷也出自此書《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成為十二地支的來歷.神話故事是無所考的,

但每天十二等分的時辰,在殷朝以前就已使用.殷朝後期還把十二等分化為十六個時段

,白天十段:日出、食時、莫食……晚上六段:日人、黃昏、人定……到秦朝後期,星

官們根據北斗星的斗柄所指定的方向,又把天劃成十二等分,每月斗柄指一辰,每年一

個周天的特點所指的辰位為月健,規定冬至月為子月(陰曆的十一月),就把十六時段

定為十二時段,即至今所用的十二個月.

古時敲梆巡夜,以防範盜賊,故有梆敲漏點勤報更之說.漏,是漏壺,也叫漏刻

,把一晝夜分成100刻度.更,乃是一夜分五更(約一個時辰),一更分五點,每進入

更初時報更,每隔約24分鐘報一次點.記更的始末是以「西見長庚始記更,東見啟明為

更盡」,就是日落後,從西方天空能見到長庚星開始記更,第二天天亮在東方能見到啟

明星為五更.到了宋代又出香篆、更香、輥彈等,記時方法就更多了.《中國古鐘》郵

票「唐代景雲鍾」也是專供擊鐘報時用的.但不管哪一種,都是非常辛苦,非常認真地

敬授人時,無論晴天雨夜,一年四季晝夜不停,從不漏報.王安石有詩曰:「占星昏曉

中,寒暑已不疑.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汗與水俱滴,身隨陰屢移.誰當哀此勞,

往往奪其時」.特別是白天因地域和四季造成晝夜長短不一,就得以兩分制定出日落日

出和晝夜長短的準確時刻,同時還得參照星宿.如《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

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古人以此來定出天亮

2樓:

創造時間的是太陽。在人類沒有發明照明時,要利用白天干活。太陽就給人類規定了時間。

所以今天該乾的活必須幹完,明天還有明天的工作。天黑就不能幹活。現在說的晝夜還不是離不開太陽。

人類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或造出手錶,鐘錶,電子錶等。無法創造出時間。

3樓:每天都喝點醋**的瘦子

時間是什麼?你看到了嗎,你摸到了嗎,你感覺到了嗎,所以作為一個三維生物不要談什麼時間啥的,沒用

4樓:處理桂花

現在我們用的時間兩種,陽曆(公曆)陰曆(農曆)

5樓:別稱我是老師

人類創造的時間,古羅馬人創造了時鐘

6樓:可可樂樂快快樂樂

是上帝,是太陽和月亮,有了它每才有的我們。

7樓:丨羅漢果丨

時間是從古代人到現代人共同創造的一個概念。它以太陽的升起落下,白晝的交替為依託,而劃分的段落就成了時間。比如時間分為四個大段,分別是上午,下午,前半夜,後半夜,這四個大時區再劃分若干小段,就有了具體的時間概念。

古代人用白天,黑夜來劃分一天的時間段。現代人發明了鐘錶,時間劃分更精確到時,分,秒。而生活在南北極極地中的人。

時間也可以是個模糊概念。鐘錶在這裡好果不標註白,晝。那麼它看去就混亂了。

因為它沒有白天黑夜的依據。所從時間是人們創造的,但不是某個人創造的。

鐘錶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誰發明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鐘錶出現在北宋,是由蘇頌發明的。

2023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臺水運儀象臺,這個儀器能報時打鐘,結構和現代的鐘表很相似。更不可思議的是,水運儀象臺每天僅有1秒的誤差,而且上面還裝有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聲的擒縱器。

擴充套件資料

鐘錶的發展

公元前140年到100年,古希臘人制造了用30至70個齒輪系統組成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計時器。

東漢公元78年-139年,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週,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鐘。

2023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臺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鐘,日差為15~30分鐘,指示機構只有時針;1500~2023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鐘;2023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2023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鐘,創立了擺鐘。

2023年英國的胡克發明遊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202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遊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鐘表上;2023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鐘中。

9樓:你可能是豬嗎

2023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臺水運儀象臺,能報時打鐘。它的結構已近似於現代鐘錶的結構,可稱為鐘錶的鼻祖。

拓展資料:

2023年在英格蘭的修道院出現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

13世紀義大利北部的僧侶開始建立鐘塔(或稱鐘樓),其目的是提醒人禱告的時間。

16世紀中在德國開始有桌上的鐘。那些鍾只有一支針,鐘面分成四部分,使時間準確至最近的15分鐘。

17世紀,逐漸出現了鐘擺和法條。它運轉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喬萬尼·德·丹第被譽為歐洲的鐘表之父。

他用了16年的時間製造出一臺功能齊全的鐘,被稱為宇宙渾天儀,它能夠表示出天空中一些行星的執行軌跡,還可以對宗教節日和每天的時間有所反映,它於2023年開始被使用。

10樓:風向儀圍城

2023年,北宋丞相蘇頌創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裝置有操縱機構的」機械計時器」——「水運儀像臺」,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而且,它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而外國人使用操縱器記時則是300年以後的事了。

中國最早發明鐘錶的人之一是元代的郭守敬,西元2023年,他在大明殿製作了專門計時用的機械鐘,能「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錢,初正皆如是」。世界上改進用擺來控制的時鐘的是荷蘭科學家惠更斯(1629一1695),郭守敬製作機械鐘比惠更斯早80年。所以說,鍾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這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士兵為了看錶方便,把表綁紮固定在手腕上,舉起手腕便可看清時間,這樣比原來更加方便。

2023年,瑞士一個名叫扎納·沙奴的鐘表匠,聽了士兵把表綁在手腕上的故事,受到很大的啟發,經過認真思考,他開始製造一種體積較小的表,並在表的兩邊設計有針孔,用以裝皮製或金屬錶帶,以便把表固定在手腕上,從此,手錶就誕生了。

11樓:環銳志寶化

公元2023年以前,人類主要是利用天文現象和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來計時。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計時;漏壺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計時。

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週,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鐘。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創制水運儀象臺,已運用了擒縱機構。

2023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臺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鐘,日差為15~30分鐘,指示機構只有時針;1500~2023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鐘;2023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2023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鐘,創立了擺鐘。

2023年英國的胡克發明遊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202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遊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鐘表上;2023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鐘中。

2023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工字輪擒縱機構;2023年,英國的格雷厄姆又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發展精密機械鐘錶打下了基礎;2023年,英國的馬奇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即現代叉瓦式擒縱機構的前身;1728~2023年,英國的哈里森製造出高精度的標準航海鍾;1775~2023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出精密表用擒縱機構。

18~19世紀,鐘錶製造業已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20世紀,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電池驅動鍾、交流電鐘、電機械錶、指標式石英電子鐘錶、數字式石英電子鐘錶相繼問世,鐘錶的日差已小於0.5秒,鐘錶進入了微電子技術與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石英化新時期

12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問的應該是「現代鐘錶」--基於鐘擺原理的計時器(週期計時器),這是惠更斯於2023年發明的!!!後來到到18世紀擒縱機構改進後,「現代鐘錶」才大量商品化!

而這之前的天文鐘,水漏沙漏,水運儀象臺,甚至歐洲教堂的重錘鍾,等等,都是非週期計時器,實用性很差,應該不算是「現代鐘錶」!!!

13樓:焉雪楓劉問

古時候人們沒有鐘錶,只能靠太陽的高度來大致判斷時間。後來人們發現陽光在一塊大石頭上慢慢移動,而且每天移動的位置都一樣,於是他們在大石頭上立了一根棍子,並他們在大石頭上立了一根棍子,並在棍子周圍刻了一些線,陽光走出哪條線上,就知道做工或吃飯的時間到了。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鐘,叫日晷。

太陽每天都是東昇西落,日晷上陽光的影子也每天以棍子為中心向右旋轉。後來人們根據日晷批示時間的方式發明了機械鐘,用指標代替了陽光的影子。所以鐘錶指標也像陽光影子那樣,從左向右轉來批示時間。

後來就有了鍾.

1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發明鐘的是中國人。早在2023年,北宋丞相蘇頌創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裝置有操縱機構的」機械計時器」:「水運儀像臺」。

而外國人使用操縱器記時,那是在300年以後的事了。但中國最早發明鐘錶的人之一是元代的郭守敬,西元2023年,他在大明殿製作了專門計時用的機械鐘,能「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錢,初正皆如是」。世界上改進用擺來控制的時鐘的是荷蘭科學家惠更斯(1629一1695),郭守敬製作機械鐘比惠更斯早80年。

所以說,鍾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士兵為了看錶方便,把表綁紮固定在手腕上,舉起手腕便可看清時間,比原來方便多了。2023年,瑞士一個名叫扎納·沙奴的鐘表匠,聽了那個士兵把表綁在手腕上的故事,從中受到啟發。經過認真思考,他開始製造一種體積較小的表,並在表的兩邊設計有針孔,用以裝皮製或金屬錶帶,以便把表固定在手腕上,從此,手錶就誕生了。

人類是誰創造的呢,人類是誰創造的?

自然界。它提供了人類以及所有物種生存 發展的場所。如果是人的個體的話那就是有受精卵來的,在接著生長髮育等等。如果是人類的話,具目前最認同的是由古猿變來 建議參考 如果是生命體的話,大致較為可信的有三種觀點 一 有觀點認為是由外星天體撞擊地球后,該天體上的有機分子就降生到地球上。二 地球上的氧 氮 氫...

小篆的創造者是誰,隸書的創造者是誰

小篆和隸書沒有具體的發明人。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前221年 推行 書同文,車同軌 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小篆和隸書實際上是兩個系統,標誌著漢字發展的兩大階段。小篆是象形體古文字的結束,隸書...

星座是誰創造的,星座是誰發明的?

星座起源於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約5000年以前美索不達米亞地方有一群巴比倫尼亞的牧羊人過著逐草而居的遊牧生活。他們在牧羊的流浪生活中,每天仍不忘觀察閃爍在夜空中的星星,久而久之,就從星星的動態中看出了很有規則的時刻與季節的變化。每天一到了晚上,他們就一面看著羊群,一面觀察各種星星,將較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