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時期有幾個公主?王爺?貝勒?阿哥?親王?太醫?嬪妃?駙馬

時間 2021-05-04 03:47:35

1樓:

雍正時的公主、阿哥、王爺有:

【公主】雍正時期的公主要麼是自己的姑、姐妹,要麼是養女,雍正的親生女均未活到雍正即位後。

固倫端敏公主:1653——2023年。順治養女。

本為簡親王濟度第二女,順治撫養宮中,封為和碩公主。康熙九年下嫁科爾沁達爾漢親王班第(滿珠習禮之孫)。雍正元年二月晉封為固倫端敏公主。

固倫榮憲公主:1673——2023年。康熙第三女。生母為榮妃馬佳氏。原封和碩榮憲公主。康熙三十年,下嫁巴林部郡王烏爾滾。康熙四十八年晉封為固倫榮憲公主。

固倫恪靖公主:1679——2023年。康熙第六女。生母為貴人郭絡羅氏。康熙三十六年封為和碩公主,下嫁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雍正元年晉封為固倫恪靖公主。

和碩愨靖公主:1690——2023年。康熙第十四女。生母為貴人袁氏。康熙四十五年封和碩愨靖公主,下嫁一等男、散秩大臣孫承運。

固倫純禧公主:1671——2023年。康熙養女。

本為恭親王常寧長女,康熙撫養宮中,封為和碩公主。康熙二十九年下嫁頭等臺吉班第(與固倫端敏公主的班第不是同一個人)。雍正元年二月晉封為固倫純禧公主。

和碩淑慎公主:1708——2023年。雍正養女。本為理親王胤礽(廢太子)第六女,雍正撫養宮中。雍正四年封和碩淑慎公主,下嫁理藩院額外侍郎觀音保。

和碩和惠公主:1714——2023年。雍正養女。本為怡親王允祥第四女,雍正撫養宮中。雍正七年封和碩和惠公主,下嫁喀爾喀丹津多爾濟的世子塞布騰。

和碩端柔公主:1714——2023年。雍正養女。本為莊親王允祿長女,雍正撫養宮中。雍正八年封和碩端柔公主,下嫁科爾沁郡王羅卜藏喇什之子齊默特多爾濟(後襲郡王)。

【阿哥】

弘時:1704.3——1727.9。原為雍正第四子,序齒為三阿哥。生母為齊妃李氏。雍正五年獲罪黜宗室。

弘曆:即乾隆,原為雍正第五子,序齒為四阿哥。

弘晝:1712.1——1770.8。原為雍正第六子,序齒為五阿哥。生母純懿皇貴妃耿氏。雍正十一年正月封和親王。

弘曕:1733.7——1765.4。原為雍正第十子,序齒為六阿哥。生母為謙妃劉氏。

福惠:1721.11——1728.10。雍正第八子。生母為敦肅皇貴妃年氏。追封為和碩親王,諡「懷」。

福沛:1723.6。雍正第九子。降生之日即夭亡。生母為敦肅皇貴妃年氏。

如果算上前朝阿哥(即康熙諸子)的話,那還有:

允禔:康熙長子。雍正十二年卒,照貝子品級殯葬。

允礽:康熙次子。雍正二年卒,追贈為理親王,諡「密」。

允祉:康熙三子。誠親王。雍正六年降為誠郡王。八年復封為誠親王;尋,革爵。雍正十年卒,照郡王例殯葬。

允祺:康熙五子。恆親王。雍正十年薨,諡「溫」。

允佑:康熙六子。原封淳郡王。雍正元年晉淳親王。八年薨,諡「度」。

允禩:康熙八子。廉親王。雍正四年革爵。

允禟:康熙九子。貝子。雍正三年革爵。允

2樓:匿名使用者

【兒子】

第一子弘暉:康熙三十六年三月生,母孝敬憲皇后烏拉納喇氏。康熙四十六年卒,雍正十三年追贈為和碩親王,諡「端」。

第二子弘昀: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母齊妃李氏。康熙四十九年卒。

第三子弘時: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母齊妃李氏。雍正五年卒。按序本應為第四子。

第四子弘曆:即乾隆帝,康熙五十年八月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按序本應為第五子。

第五子弘晝:康熙五十年十一月生,母純懿皇貴妃耿氏。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和親王。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卒,諡「恭」。按序本應為第六子。

第六子弘曕:雍正十一年六月生,母謙妃劉氏。乾隆二年過繼給康熙十七子果毅親王允禮為嗣,襲果郡王。按序本應為第十子。

另有六子未序齒:

弘昐:本為第二子。生於康熙三十六年六月,母齊妃李氏,三十九年卒。

福宜:本為第七子。生於康熙五十九年五月,母敦肅皇貴妃年氏,六十年卒。

福惠:本為第八子。生於康熙六十年十月,母敦肅皇貴妃年氏。雍正六年卒,十三年追贈和碩親王,諡「懷」。

福沛:本為第九子。生於雍正元年五月,母敦肅皇貴妃年氏,隆重之日卒。

【女兒】

長女:生母懋嬪宋氏。康熙三十三年三月生,未逾月夭折。

次女和碩懷恪公主: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生母齊妃李氏。康熙五十六三月薨,年二十三歲。

初封郡君。雍正元年追贈和碩懷恪公主。康熙五十一年下嫁星德。

星德,納喇氏。雍正十二年,命往達裡剛愛操練蒙古兵。乾隆元年召還。

康熙四年,卒。

三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生,生母懋嬪宋氏。未逾月夭折。

四女:康熙五十四年三月生,生母敦肅皇貴妃年氏。康熙五十六年五月夭折。

【養女】

和碩淑慎公主:本為康熙第二子理密親王允礽(廢太子)第六女,側福晉唐氏所生。康熙四十七年正月生,乾隆四十九年九月薨,年七十七。

雍正四年十二月,下嫁觀音保。觀音保,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子。官理藩院額外侍郎,卒於雍正十三年。

和碩和惠公主:本為康熙十三子怡賢親王允祥第四女,嫡福晉兆佳氏所生。康熙五十三年十月生,雍正九年十月薨,年十八歲。

雍正七年下嫁多爾濟塞布騰。多爾濟塞布騰,博爾濟吉特氏,喀爾喀親**津多爾濟之子,封世子,以丹津多爾濟冒功,坐削爵,卒於雍正十三年。

和碩端柔公主:本康熙十六子莊親王允祿第一女,嫡福晉郭絡羅氏所生。康熙五十三年二月生,乾隆十九年十二月薨,年四十一歲。

雍正八年下嫁齊默特多爾濟。齊默特多爾濟,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郡王羅卜藏喇什子,襲郡王,卒於乾隆四十七年。

至於王爺,雍正的兄弟似乎留下不少,但多被囚禁,只有三人還不錯,就是其十三弟允祥、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

你可以參考

若是想寫點東西什麼的,就讀讀二月河的那幾部書吧。挺好

清朝皇宮裡的阿哥,格格和貝拉、公主是什麼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清朝,格格就是公主,阿哥是一個滿族俗語,即對兄長子輩的互稱;貝勒是滿族貴族稱號。

1、格格

順治十七年(2023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①、親王之女:封為「和碩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主,側室所生女為郡君;

②、世子及郡王之女:封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縣主,側福晉所生女為縣君;

③、多羅貝勒之女:亦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君,側福晉所生女為鄉君;

④、固山貝子之女:嫡福晉所生女封「固山格格」為縣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⑤、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嫡福晉所生女稱「格格」為鄉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

「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2、阿哥

阿哥是一個滿族俗語,即對兄長子輩的互稱,清代沒有成年的皇子,也指對年紀跟自己相近的男子表示親熱的稱呼,尤其是某些少數民族地區年輕未婚女子對自己異性朋友的稱呼。

3、貝勒

多羅貝勒,原為滿族貴族稱號,即金代「勃極烈」的意譯。宗室封爵第**,清建國後,成為宗室封爵名,全稱為多羅貝勒。清初,天命年間置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

崇德元年(2023年),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多羅貝勒為三等爵,位次多羅郡王之下,固山貝子之上。亦用以封蒙古貴族。

擴充套件資料

清朝皇帝的子孫

清朝皇帝的「子」分「宗室」和「覺羅」,是努爾哈赤的父親,以下就是努爾哈赤的兄弟,跟他的子孫,叫「宗室」,他們系黃帶;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以下,子孫叫「覺羅」,繫著紅帶子,這個是不能混的。

在清朝,系黃帶子就是黃帶子,系紅帶子就是紅帶子,不能混淆,個別有例外,這是「宗室」和「覺羅」。

「宗室」它也分級,這個爵位分級,分十二級,頭四級就是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這是四級,每一級都是等級森嚴的。

後面五、

六、七、八還是四級,後面四等就是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八分」就是八份。

當年在關外打仗的時候,努爾哈赤打仗的時候,打勝了之後,把那些東西分八份,一個旗一份,不入,那你不夠八份,你就別參加。

後來就變成一個固定名詞,「入八分」,不入八分,就是八份,這是

五、六、

七、八,

九、十、十

一、十二,就是奉國將軍,奉恩將軍,鎮國將軍,輔國將軍,也是四個,合一塊是十二等。

皇帝的皇子一般是15歲,大體上15歲就成年了,就是指婚,結婚,分府,親王就是親王府,郡王就是郡王府,貝勒府,貝子府,分府,就搬出皇宮住了。但是有例外,個別的也可以住在皇宮。

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貝勒,貝勒兒子是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因為當時他考慮到大清王朝億萬斯年,要萬歲,一萬年,這一萬年,他這個王就不得了,所以要往下降,降到最後,叫閒散宗室,就沒有爵位了,這是一般情況。

有的例外,叫做世襲罔替,八個不降。

這八個,就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郎,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還有敬謹親王尼堪,還有兩個郡王,一個是克勤郡王嶽託,還有一個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就是六個親王,兩個郡王當年開國的時候,他們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他們就是世襲罔替,就是親王有一個人繼承,還是親王,一直到清朝末年,始終是親王,這八個世襲罔替的親王和郡王,俗稱「鐵帽子王」,這麼來的。

另外四個親王世襲罔替,一個是怡親王允祥,就是幫助雍正取得皇位那個,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這四個親王世襲罔替,所以清朝世襲罔替的王,前面是六個親王,兩個郡王,後面是四個親王,一共是12個王;

世襲罔替,就是他們有一個兒子可以繼承親王,其他的不行。

4樓:悲傷的在你身旁

公主在清朝的時候叫做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稱帝后,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之女始稱「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清朝從皇太極時期開始就已經不把皇帝的女兒稱作「格格」了,一般均稱為「公主」。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後改為「永寧長公主」,復改為「溫莊長公主」。此後所謂的「格格」:

一是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二是皇帝和親王低階妾室的稱謂。

"阿哥"也是滿語音譯,其意為"哥哥",它有兩個義項.一是 清代滿族宮廷稱皇子,可按排行稱阿哥,如大阿哥,二阿哥等.二是 旗人的貴族稱兒子,此處尤須注意"阿"讀四聲,"哥"讀輕聲.

貝勒,貝子在滿語中原意是對男子的尊稱,後來發展成為對貴族男子的通稱。依清例,滿洲男兒都是旗兵。所以每旗都有很多個姓。

例如正黃旗就不單是愛新覺羅一姓。反之同一姓也分佈於不同的固山之中。和碩是指城或國(等同於漢朝的國,不是國家是王國)。

多羅是指漢人的鄉。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