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與鍾子期成為知音的傳說在《》古書中有記載

時間 2021-06-21 07:13:59

1樓:快樂天使

俞瑞,字伯牙,戰國時的**家,曾擔任晉國的外交官。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讚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

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

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絃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

”俞伯牙藉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

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歎**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絃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

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

”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

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悽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絃,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

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臺。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後人有詩讚美曰: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2樓:戰神劍魂

《列子》《呂氏春秋》中均有記載

明代**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3樓:匿名使用者

提到“高山流水”的都有記載

4樓:匿名使用者

明代**家馮夢龍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都收在了《警世通言》中。

不許抄襲哦!

5樓:茗熠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據說伯牙彈琴想表現泰山,聽他彈琴的鐘子期就說:“巍巍乎若泰山。”;要想表現流水,鍾子期就說:“蕩蕩呼若流水。” 這些都只是傳說,反映了先秦**的文化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6樓:李榮九

在【列子】,【呂氏春秋】中有記載

7樓:匿名使用者

《列子》《呂世春秋》《警世通言》

8樓:林宥源

《列子》《呂世春秋》

俞伯牙和鍾子期成為知音的傳說在什麼古書上有記載?

9樓:匿名使用者

歷代文獻關於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荀況的《勸學》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用誇張的手法極言其**演奏的生動美妙。

在《呂氏春秋》和《列子》中,記載有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而《列子·湯問》的記載為: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0樓:

明代,馮夢龍,《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於《警世通言》

11樓:貓九販賣溫柔

呂氏春秋和列子等古書均有記載

12樓:

《列子》《呂世春秋》

13樓:**你情出於藍

必須的 gong眾號:曉悟讀書 看最新

這題誰會啊? 俞伯牙和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有哪本古書裡記載?

14樓:不曾明瞭

高山流水的故事,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有記載。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鍾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

大約成書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與《列子》的記述大致相當,但交代了結局:鍾子期死後,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鍾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

15樓:0流年亂了浮沉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滿意請採納

俞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於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 列子 呂氏春秋 等古書均有記載。由於這

16樓:嶺下人民

俞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

】時代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明代**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17樓:

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期人。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都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我國古詩常有提到,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明代**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關於俞伯牙鍾子期成為知音的傳說( )( )等古書均有記載

18樓:陽春白雪

俞伯牙、鍾子期傳說

《列子》、《呂氏春秋》、《樂府解題》、《琴操》、《荀子》等古代文獻中均有記載, 明代**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19樓:張乾琛

《呂氏春秋》和《列子》

20樓:鄧燁鄧燁

《列子》

《呂氏春秋》

鍾子期俞伯牙是()時代的人()()古書有記載明代**家()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俞伯 10

21樓:匿名使用者

《伯牙絕弦》,中的俞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楚國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

明代**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於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瞭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伯牙全名:俞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馮夢龍在**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琴操》等書中均為“伯牙”。

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絃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中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

《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歷代文獻關於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戰國鄭國人列禦寇所著《列子·湯問》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

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荀子《勸學篇》中亦稱“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在《列子》和《呂氏春秋》中,記載有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琴操》、《樂府解題》記載有伯牙學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

成連說自己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萬子春善移情,便帶伯牙去東海找萬子春請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湧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

”於是創作了《水仙操》。

鍾子期鍾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衝擔、拿板斧的樵夫。

清光緒十五年(2023年)漢陽知縣華某並立碑,“*****”中被毀。2023年修復。墓為圓形,封土高1.

5米,底徑8米,環以石垣。碑高1.5米,寬0.

7米,上刻“楚隱賢鍾子期之墓”。

2023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鋼筋混凝土結構,方形,四柱,歇山式頂,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欄杆。墓與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蔥蘢,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綠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鳳鳴水聲,宛若琴音。

擴充套件資料

伯牙學習了三年,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地有名氣的琴師。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惱, 因為在藝術上還達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師成連知道了他的心思後,便對他說,我已經把自己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你,而且你學習得很好。

至於**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沒學好。我的老師方子春是一代宗師,他琴藝高超,對**有獨特的感受力。他現住在東海的一個島上,我帶你去拜見他,跟他繼續深造,你看好嗎?

俞伯牙聞聽大喜,連聲說好!

他們準備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東海進發。一天,船行至東海的蓬萊山,成連對伯牙說:“你先在蓬萊山稍候,我去接老師,馬上就回來。

”說完,連成划船離開了。過了許多天,成連沒回來,伯牙很傷心。

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湧,回首望島內,山林一片寂靜,只有鳥兒在啼鳴,像在唱憂傷的歌。伯牙不禁觸景生情,由感而發,仰天長嘆,即興彈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

從這時起,俞伯牙的琴藝大長。其實,成連老師是讓俞伯牙獨自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感受。

俞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的本質,才能創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 後來,俞伯牙成了一代傑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不多。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遊。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

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絃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叫鍾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

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讚歎道:“多麼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讚道:

“多麼浩蕩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動,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於是兩個人結拜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周遊完畢要前往他家去拜訪他。 一日,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 ,然後站立起來,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於子期的墓前。

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俞伯牙和鍾子期是怎樣成為知音的,俞伯牙和鍾子期是怎麼成為知音的

江淮一楠 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則善於欣賞 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高山。鍾子期高興地說 彈得真好啊!我彷彿看見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鍾子期又說 彈得真好啊!我彷彿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們兩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遊玩,遊興正濃的時候,突...

俞伯牙是哪個時代的人,俞伯牙和鍾子期是什麼時代的人?

1全部伯牙,姓伯,名牙,春秋戰國時代楚國郢都 今湖北荊州 人。他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戰國鄭人列禦寇著 列子 一書中有關於俞伯牙撫琴的民間故事。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

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傳說,我國最早的古書哪兩本有記載

是 呂氏春秋 和 列子湯問 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傳說又叫高山流水或高山流水覓知音。最早見於公元前四世紀的 列子湯問 為故事雛形,公元前三世紀的 呂氏春秋 在 列子湯問 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改編豐富,並增加了結局。此為高山流水故事的基礎版本。西漢的 韓詩外傳 淮南子 說苑 東漢的 風俗通義 琴操 樂府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