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哪個政權短暫統治過中國西晉和東晉

時間 2021-07-22 05:37:26

1樓:21楓葉

曹魏、西晉、前秦、北魏。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國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號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由於曹魏在三國之中佔據長江以北的廣大中原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實力遠勝蜀漢和東吳。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曹魏在籍戶口有66萬戶、443萬人。

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並且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進行管理,在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後,朝鮮半島的一半地區也併入了曹魏版圖。北部幽州的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漢、吳相接。公元263年,攻滅蜀漢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曹魏國土達約400萬。

西晉(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國歷史上短暫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西晉國祚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

西晉的開國君主司馬炎是出身於河內溫縣的世族,祖父司馬懿乃三國時曹魏的大將軍、太尉、太傅,其與二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曹魏後期權傾一時的權臣,權勢超過君主。

司馬炎於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建國號為晉,定都於洛陽,區別於五代時的後晉,史稱“西晉”,又稱為***。 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重新統一。西晉一大特色是大量遊牧部落內遷。

自東漢光武帝劉秀允許邊民內遷以來,大量遊牧民族因各種方式被遷入,到西晉時關中和涼州一帶的外族已佔當地人口一半。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門閥收作奴婢 。由於遷入人口數目相當多,與關中一帶晉人相差不遠。

為西晉亡國和五胡十六國埋下伏筆。八王之亂後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被前趙所滅,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西晉是魏晉南北朝長期**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 317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改元建武,史稱東晉。

前秦(350年—394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佔據關中,稱三秦王 ,共歷六主,享國四十四年。氐族將領苻洪在石虎去世後投降東晉,在後趙內訌時意圖奪下關中,但遭人毒死。

352年苻健稱帝,定都長安,與東晉斷絕。 之後東晉屢次派褚裒、殷浩、桓溫等率軍伐之,苻健皆成功抵禦,國勢漸固。之後苻生繼立,他淫殺無度,苻堅殺而代之。

苻堅崇尚儒學,獎勵文教。他得王猛輔政,得以集權**,經濟提升,國勢大盛,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前秦強盛後,苻堅有意一統天下。

當時前燕混亂,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堅趁勢派王猛、慕容垂率軍於隔年成功滅燕,取得關東地區。370年,前秦滅前燕,擒慕容暐;371年,滅仇池氐楊氏;373年,西南夷邛、筰、夜郎皆歸附於秦;376年,滅前涼;同年,進兵滅代;前秦統一北方。

東北、西域各國都遣使和前秦建立關係,只有東南一隅的東晉與他對峙,當時朝鮮半島由高句麗、百濟、新羅割據,都接受前秦冊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及高車,西有吐谷渾及白蘭。盛時疆域東起朝鮮,西抵蔥嶺,南並川蜀,北逾陰山,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民族政權。

北魏(386年—557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386年改國號“魏”,史稱“北魏”。

398年,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巨集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534年,**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

從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為止,共歷20帝,享國148年。

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后裔 ,黃帝發源地為戰國時魏國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國號,同時含有延續曹魏,對抗東晉政權。為別於此前的曹魏政權,某些史書因此別稱為“後魏”,但由於史學界不稱曹魏為“前魏”,故“後魏”之稱很少使用。

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後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元魏。

2樓:

統治西晉與東晉的是司馬氏政權。西晉的開國君主司馬炎是出身於河內溫縣的世族,祖父司馬懿乃三國時曹魏的大將軍、太尉、太傅,其與二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曹魏後期權傾一時的權臣,權勢超過君主。司馬炎於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建國號為晉,定都於洛陽,區別於五代時的後晉,史稱“西晉”,又稱為***。

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重新統一。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出現過哪幾次統一局面?

3樓:牙牙的弟弟

剛開始是曹魏統一北方,西晉奪取曹魏的政權後也繼承了曹魏的北方一統局面,西晉滅亡了經歷了東晉十六國,這個時期前秦統一過北方,到了南北朝,北魏統一了北方。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與曹操在官渡決戰,曹操大敗袁紹,之後用七年時間平定河北,收撫南匈奴,攻滅烏桓,統一北方。

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為了區別於東晉,史稱西晉。

西晉承襲曹魏領土,統一後領有孫吳疆域。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國土面積達543萬平方公里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肅、雲南,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公元317年,鎮守建康(今南京)的司馬睿在江南重建晉室,史稱東晉;從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建立漢國,316年滅掉西晉,到439年鮮卑拓跋部統一北方,這100多年裡,北方各民族相互爭戰。

先後建立了前趙(匈奴)、後趙(羯)、前燕(鮮卑)、前涼(漢)、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南涼(鮮卑)、西涼(漢)、北涼(盧水胡)、南燕(鮮卑)、北燕(漢)、夏(匈奴)、成漢(巴氐)等政權。

在十六國時期,除十六國之外,還有漢人冉閔建立的魏、丁靈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帥楊氏建立的仇池國、鮮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鮮卑拓跋氏建立的代五個政權,總計先後建立了21個政權。

上述政權中,後趙、前燕、前秦都曾佔據過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基本上統一了北方,不過時間都很短,在百餘年時間,北方戰亂基本上沒有停息。

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西晉末年以來135年的十六國**局面宣告結束。從而與南方的劉宋政權並立,形成南北朝對峙的格局。

擴充套件資料:

1、曹魏統一北方之戰

東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後消滅長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大部地區的戰爭。

曹操在統一北方的戰爭歷時17年,是曹魏的立國之戰,併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2、北魏統一北方之戰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所建。鮮卑拓跋部原居於今東北興安嶺一帶,後漸南遷至蒙古草原,以“射獵為業”,靠遊牧為生。

東晉鹹康四年(338年),其首領什翼犍稱代王,建代國,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一帶)。後為前秦苻堅所滅。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什翼犍之孫拓跋珪繼稱代王,不久改國號為魏,制定典章,重建國家,史稱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

皇始元年(396年)八月,拓跋珪敗北燕,佔有今山西、河北地 區,同時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在漢族先進文化的影響下,進入中原的拓跋部, 實行“分土定居”,開始由遊牧經濟轉向農業經濟,並引用漢人士族,建立封建制度,開始了由原始末期的家長奴隸制飛躍向封建制的發展過程。

拓跋珪死後,長子明元帝拓跋嗣繼位,嗣死,其子拓跋燾即位,是為世祖太武帝, 於時開始了統一北方的戰爭。

經過13年的戰爭,至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西晉末年以來135年的十六國**局面宣告結束。

從而與南方的劉宋政權並立,形成南北朝對峙的格局,而太延五年即439年魏滅北涼這一年, 被認為是南北朝的開始年代。

4樓:匿名使用者

5次1、三國時期曹魏雄踞北方,再向北去就是鮮卑和匈奴了。

2、曹魏後期,司馬懿掌握大權,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於280年統一全國,但內憂外患,於216年西晉為匈奴族劉漢政權所滅亡。

3、376年,前秦滅前涼統一北方。到苻堅淝水之戰失敗以後,384年慕容垂建立後燕以及姚萇建立後秦北方再度**。苻秦為氐族建立的政權。

4、436年,北魏滅北燕再次統一北方。 直到523年六鎮起義之後,524年孝武帝奔長安依宇文泰,高歡入洛陽另立孝靜帝遷都鄴,從此北方**為東西魏。北魏為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國家。

5. 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

5樓:花田裡的小石頭

一、三國魏時候北方是統一的

二、西晉統一全國

三、前秦苻堅滅前燕、前涼、仇池氐,進攻東晉取得了益州和梁州,又 滅了北魏拓跋氏的祖先建 立的代國。是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族政權

四、北魏先後於432年滅大夏,436年滅北燕,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

五、北周武帝宇文邕於575-577年滅北齊,重新統一北方,為隋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流動的影響

促進了民族的融合,促進了的交流,為形成一個多民族的中國創造了條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徒,人口流動的主要方向 因為北方鮮卑入侵,戰亂不斷,人們生活窮困潦倒,所以向戰亂較少的江南地區遷居,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使江南地區得到發展。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縱使北方少數民組南遷 北方少...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最初的門閥誕生於何時何地

諸祝著住竹 門閥的出現尋根溯源,當自西漢時期初顯端倪 守護迷途 這種大的社會變革現象就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誕生了。而是在上百年的時間裡慢慢形成的。從西漢中期的宦官與外戚輪換專權以露出端倪。到東漢濟秀完全依靠大地方階級撐握政權之後,就開始逐漸形成,到東漢末期完全形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特徵徵 黑色預言書...

三國兩晉南北朝及兩宋時期中國南方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原因

應該分成兩個時期 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 1 江南經濟迅速開發,中原發展相對緩慢 秦漢時期,南方經濟明顯落後於黃河流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持續時間長,南方相對安定。江南經濟迅速發展。2 士族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佔有重要地位 由於士族享有特權,佛教盛行,地主莊園經濟 寺院莊園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