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與漢朝都削藩,為什麼明朝失敗了

時間 2021-08-11 18:08:08

1樓:匿名使用者

1。我稱之為「歷史遺留問題」!這還要說到朱元璋那,朱元璋生了26個兒子,封王的就有24個!他這樣做的本意是想更好的維護朱家王朝的統治,卻不想這樣容易造成藩鎮割據,不易**集權!

2。削藩政策制定上的失誤,這就是他失敗極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他第一個失誤就是不讓朱棣他們進京弔唁朱遠璋,而放虎歸山,錯過了削藩的最好機會!第二個失誤在削藩的次序上!當時黃子澄和齊泰的意見發生了分歧,黃主張先削周王,周王是燕王胞弟,先除其羽翼,而齊泰則主張先削燕王,燕王是削藩成功與否的關鍵,只要燕王一但被削藩,其他諸王都好辦!

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齊泰的主張是對的,黃子澄的主張無異與打草驚蛇!可惜當時的建文帝採納了黃的錯誤建議!先削周王,這就給燕王敲了警鐘,為他的起兵下定了最後的決心,並贏得了充分的準備時間!

3。建文帝的性格!建文帝性格內向、仁慈、儒弱!

他重文輕武!所以後人稱建文一朝是「書生王朝」!朝上少有真正會帶兵打仗的武將,這就是「靖難之役」爆發後,朱允炆的軍隊不是燕王軍隊對手的原因之一!

在建文元年二月到四月之間,燕王朱棣曾經一度奉召入京師朝覲,而後安然返回北平,期間沒有任何不利於燕王的舉動發生。這也體現了建文帝性格上的仁慈,與帝王不相匹配的多餘的仁慈!要撤藩,又要顧及叔侄顏面,狠不下心!

4。在「靖難之役」中的指揮決策不當!,多次犯了當斷不斷的兵家大忌!給燕王喘息的機會!

5,朱棣的優勢!他的優勢在於:第一,找了一個有說服力的起兵理由→清君側!

也就是做到了「師出有名」!第二,他的性格正好和建文帝相反,朱棣最像朱元璋,果斷、剛毅、有遠見,有雄才大略!這對於一場戰爭是至關重要的!

第三,在起兵前做了充分的戰略物資的準備!第四,人才的擁有和用人的得當!我們來看,在前方,有朱棣、朱高煦、朱高燧!

他們都是身經百戰,英勇無比!在後方大本營有世子朱高熾,也就是後來的仁宗洪熙帝的把手,免除了朱棣的後顧之憂!謀士的出謀劃策,其中姚廣孝對朱棣的影響是巨大的,正是他的不斷「勸說」逐漸讓朱棣下定了決心!

後又不斷為朱棣出謀劃策,在「靖難之役」中又協助朱高熾多次擊退了建文帝軍隊的進攻!

我最後做個總結,我們來看,假使當時建文帝讓燕王進京弔唁,假使建文帝採納了齊泰先削燕王的主張!假使建文帝能再狠一點,對朱棣的裝瘋賣傻假高度重視並及時制止!假使當年的徐達、常遇春等還活著,建文一朝多一些有實戰經驗的武將,假使在「靖難之役」中再果斷一點,不一再的錯失戰機,那麼「靖難之役」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的?

也許也就沒了靖難之役!

那麼或許他的削藩結果又是另當別論了!可是歷史沒有假使,不允許有假使!

諸多原因導致了建文帝削藩的失敗和靖難之役的失敗!

2樓:匿名使用者

漢景帝的削藩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和他擁有強大的兵力足夠和這些反王一較高下,而建文帝剛剛登基不久就採取削藩措施,這時他的兵力遠遠比不上他的叔叔朱棣。他們削藩目的一樣,但漢景帝看似寬厚仁慈,實則心狠手辣,做事幹脆,朱雲文則瞻前顧後,給朱棣以反擊的機會,所以漢景帝成功了,建文帝失敗了。

明朝朱允文削藩為什麼不採用漢朝的推恩令

「清朝王爺」與「明朝王爺唐漢朝的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清朝王爺都沒有兵權

清朝王爺也可以有兵權,比如康熙第十四阿哥 胤禵就是 大將軍王 只不過與明朝的王爺分封各地不同,清朝的王爺都集中居住在北京,除非有皇帝的差遣才能離開北京 清朝是一個 集權國家,兵權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王爺都在北京,沒有什麼實權的 清朝最有權勢的王爺也就是多爾袞,手握重兵,使得清王朝定鼎北京。明朝前期的...

為何許多人懷念明朝勝過漢朝,為什麼人們懷念明朝而不是漢朝或唐朝呢?

明朝軍力強大,一直在重振漢唐雄風。尤其是永樂一朝,經過洪武年間的勵精圖治,形成了萬國來朝的局面,周邊眾多國家每年都向明朝納貢稱臣。在當時世界的地位很高啦。明朝在中國歷史上繁榮昌盛。盛世較多。甚至可以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盛世最多的朝代,大致有洪武之治 永樂盛世 仁宣之治 弘治中興 嘉慶中興 隆慶新政 萬...

為什麼喜歡清朝的人都討厭明朝,為什麼對比清朝,大多數人更喜歡明朝?

有水 明朝百姓還行啊 清朝漢族都皮包骨了。看明朝的話先別看明史 篡改的太多了 寫了97年呢 明朝百姓是比清朝好些的 金生水起 明朝疆土太小,華夏與周邊少數民族 女真 蒙古 要麼對立,要麼切割,氣場嚴重不足 皇帝也不勤政,危機感與上進心不夠。清朝,首先將漢滿蒙疆藏東亞大族串聯到一起,其次各大族一起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