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巴文化時期的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狀況是什麼樣的

時間 2021-08-30 09:28:12

1樓:中地數媒

哈拉巴時期的手工業和商業也比較發達,富商們擁有大量財富。在巴納瓦利城遺址(位於今之哈里亞納邦)的幾座房屋中出土了印章、砝碼,還有大小不一存放著糧食、珠寶等各種各樣物品的儲藏罐。商人不僅從事內陸**,而且與兩河流域等地有較密切的**往來。

手工業分工比較細密,有固定的產地。在今天已乾涸的加格爾河兩岸,有許多手工業作坊的遺址。這些作坊有的是燒製陶器、磚塊,有的專給陶器上釉,還有的冶制銅製品。

哈拉巴文明遺址出土的石像、陶像、青銅像等表現出高超的工藝水平。例如,摩亨佐·達羅出土的青銅舞女鑄像,高11.43釐來,身段苗條,肢體修長,神態安祥自若,造型十分優美。

女陶像多頭戴角狀物,胸部、臀部豐滿,表現出女性生育能力的特點。

哈拉巴文明社會生產力有哪些發展?

2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這一時期的國家是以一個或幾個城市為中心結合周圍的村社而形成的。大城市有哈拉巴、摩亨佐·達羅和甘瓦里瓦拉。

這三座城市的佔地面積均為1平方公里左右,居民約各有35000人。還有規模較小的城市,如卡利班甘只有0.22平方哈拉巴遺址的碾穀場公里。

儘管城市的大小不一,但其建築佈局相類似。城市分衛城和下城兩大部分,甚至蓋房用的小磚和砌城牆用的大磚,其長、寬、高的比例都大體一致,為4∶2∶1。這並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充分說明哈拉巴文化各地之間存在著密切頻繁的交流。

哈拉巴文化的城市以摩亨佐·達羅存留的遺蹟較多,也最能體現這一時期城市的特徵。摩亨佐·達羅的衛城建在較高的山崗上,四周圍以磚牆。其中心地區有一個磚砌的大浴池,長12米,寬7米,深2.

4米,池壁有防水的瀝青層。兩端的階梯通向池底。這個浴池大概是人們舉行宗教儀式時沐浴淨身的地方。

衛城東面是一組建築物,其中的一個大廳,面積約170平方米。南邊有一排建築物,包括一個25平方米的廳。這些建築物無疑是城市的辦公地點和公眾聚會的地方。

衛城的西面有27排建築物,帶有通風孔道,是堆放糧食的倉庫。倉庫的周圍有一些供勞動者居住的小房舍。從衛城的建築來看,這裡是城市的統治中心。

哈拉巴的早期銘文,公元前3000—前2023年。摩亨佐·達羅的城市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狀況。衛城的城牆和辦公用房,表明統治權力的存在和凌駕於普通勞動者之上的國家機構已經形成。

住宅的差別,表現出居民貧富的分化和階級對立的存在。這一時期的城市國家,無疑是建立在階級對立基礎之上的。不過,要對哈拉巴文化的結構和城市國家的政治特點作出詳細的說明,是相當困難的。

因為,作為文明重要標誌之一的文字,在哈拉巴文化的遺址中雖已發現,但這些文字至今尚未譯讀成功。由於無法運用文獻資料,只有依據考古資料來作一些分析。

據考古資料,可知哈拉巴文化是由多種文化成份構成的。從遺址中的遺骸來看,有地中海人、南方古代人、蒙古人等等。居民的葬式有各種不同的土葬和火葬方式,表現出不同的社會風俗特點。

宗教習慣也多有不同之處。摩亨佐·達羅、卡少女陶器利班甘等城市建了大浴池,有與沐浴相關的宗教禮儀,而哈拉公元前2023年的一條珍貴項鍊,用金珠子,瑪瑙珠,碧石珠,滑石和綠石珠組合而成。佐·達羅出土。

巴和洛塔爾等則沒有。洛塔爾設有火祭壇,這種火祭壇又見於卡利班甘。不過,在多種文化成分構成的哈拉巴文明中究竟何者占主導地位,至今還難以定論。

哈拉巴文化城市國家的分佈情況,也不十分清楚。據現有的資料,僅大體上可以認為哈拉巴、摩亨佐·達羅和甘瓦里瓦拉是三個較大的城市國家的都城,或是城邦聯盟的中心所在地。這三個城市的勢力範圍較大。

甘瓦里瓦拉靠近印度河五條支流的匯合處,周圍的居民點密集,農業較發達,並與拉賈斯坦的銅產地及其銅器製造地相鄰。它在控制農產品和銅產品的加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哈拉巴位於印度河上游,北部的小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蘇來曼山脈和西南的北拉賈斯坦蘊藏了豐富的礦產,旁遮普則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在控制礦產和森林資源方面,哈拉巴有相當的勢力。摩亨佐·達羅位於印度河下游,距哈拉巴約600公里。周圍分佈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城鎮和村落遺址。

古代印度與西方交流的三條重要通道,即波蘭山口、俾路支斯坦南部平原和通往阿拉伯海的港口都由它控制。摩亨佐·達羅所處的位置,表明它的作用更多地是往其他城鎮輸送資源產品,以及與西方的兩河流域、波斯灣地區進行**。這三座城市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其文化特點也多有相異之處。

哈拉巴的手工業品有花色多樣的陶器,印章上的動物形象豐富多彩,陪葬品也各種各樣,表明其居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摩亨佐·達羅的文化則表現出較強的統—性。

關於城市國家的政治體制情況投有確實的記載,人們只能根據考古發現作—些推測。哈拉巴文化的遺址中未見大型的王室墓地,可能強大的王權還沒有形成。遺址中出土了近兩千枚印章。

它們可能是權力與所有權的象徵。印章上的圖形有獨角獸、公牛和山羊等等。在圖形印章中,刻有獨角獸的最多,約佔60%;其次為刻有公牛的印章,且這兩類印章分佈也較廣泛。

據此,可以推測源於獨角獸氏族和公牛氏族的人在哈拉巴文明的統治階級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國家權力機構中還留有一些氏族制度的殘餘。

軍隊是維護統治的工具,據考古發現,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城市國家已組建了軍隊。在遺址中發現許多三角形、球形的石哈拉巴遺址出土的陶製手鐲,精細得像一件不透明的瓷。公元前2023年。

塊或陶塊,是用於作戰的兵器。印度河流域邊緣地帶有一些孤立的哈拉巴文化遺址,出土物多為這一類的石塊和陶塊,還有燒製陶塊的窯,這些很可能是城市國家派出的軍隊的營地。在哈拉巴文化遺址中未發現製作精良的兵器。

摩亨佐·達羅出土的長矛單薄,矛頭易彎,箭頭也很小。種種跡象表明,哈傳巴文化時期的城市國家軍事力量並不發達,這給後來雅利安人的侵入留下了有利的時機。

哈拉巴文化的結構和國家政治情況雖還不十分清楚,但考古遺物充分表明,這一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是相當高的。摩亨佐·達羅城市的設計和建築物,在同時期的其他文明古國非常少見。哈拉巴文明的經濟已形成一個經營方式多樣的、規模巨大的體系。

廣泛散佈的農業村社,表明農業經濟是文明的基礎。耕地主要為沿河肥沃的土地。農產品種類較多,大麥和小麥是主要作物。

哈拉巴文化遺址出土的大量人體骨骼,幾乎未見因營養不良造成的疾病,也未見牙齒因日常食物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磨損和腐蝕狀況。而後者在埃及和兩河流域是常見到的。居民的貧富在食物方面表現不明顯,說明了農產品供給是較充裕的。

除農業外,還有許多畜牧業村社和採集部落,散落在印度河流域。

哈拉巴出土的男性軀幹,公元前2023年。這具雕像具有一種內在的張力,象徵生命的活力。現存新德里博物館。

這時的手工業和商業也比較發達,富商們擁有大量財富。在巴納瓦利城遺址(位於今之哈里亞納邦)的幾座房屋中出土了印章、砝碼,還有大小不一存放著糧食、珠寶等各種各樣物品的儲藏罐。商人不僅從事內陸**,而且與兩河流域等地有較密切的**往來。

手工業分工比較細密,有固定的產地。在今天已乾涸的加格爾河兩岸,有許多手工業作坊的遺址。這些作坊有的是燒製陶器、磚塊,有的專給陶器上釉,還有的冶制銅製品。

哈拉巴文明遺址出土的石像、陶像、青銅像等表現出高超的工藝水平。例如,摩亨佐·達羅出土的青銅舞女鑄像,高11.43釐來,身段苗條,肢體修長,神態安祥自若,造型十分優美。

女陶像多頭戴角狀物,胸部、臀部豐滿,表現出女性生育能力的特點。

內部聯絡密切,是哈拉巴文明經濟方面重要的特點之一。哈拉巴、摩亨佐·達羅和卡利班甘三座大城市在經濟方面各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它們作為哈拉巴文明的經濟中心,把散佈在印度河流域廣闊地區的城鎮和村社聯絡起來。

值的一提的是,印度河流域度量衡制度也較為統一。計量用青銅尺或介殼尺,單位長度前者為0.9釐米,後者為0.

6釐米,均為十進位制。重量砝碼,單位重量為0.875克。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印度河流域已形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在政治上還未達到統一的條件下,城市的分佈如此合理,其作用如此具有特點,度量衡如此具有統一性,充分表明哈拉巴文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已達到一定高度。與世界其他早期文明相比,哈拉巴文明是毫不遜色的。

西方20世紀初期的業餘考古場面

3樓:匿名使用者

手稿解析故事脈絡ta說

哈拉巴文化所反應的社會狀況如何?

4樓:

哈拉巴是印度河流域上古文明的城市遺址。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了公元前2023年左右的青銅文化遺物。還發現了刻有文字元號的印章,迄今尚未完成解讀。

哈拉巴文化是在印度河流域發展起來的。印度河沖積平原上土地肥沃,適於農業。印度河全長3200公里,夏季河水水量非常充足,因此這一帶物產豐富、交通發達,為哈拉巴文化的產生髮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哈拉巴文化在公元前2023年左右逐漸進入了全盛時期。居民主要從事農業,他們的主要農作物有大麥、小麥、稻、豌豆、甜瓜、椰棗、棉花、胡麻等。人們已經馴服了水牛、黃牛、山羊、綿羊、豬、狗、貓、雞、象、駱駝等。

使用青銅製的農具,另外還把水牛作為牲畜。人們還在和洪水進行的鬥爭中,學會了築壩和引水灌溉。在手工業方面,有冶金、糧食加工、製陶,還有棉、毛紡織,刺繡、染色等。

此外,還有珠寶製造和象牙工藝等。

商業發達,印度河流域本地出產的棉布、香料、木材、珠寶等輸出到西亞等地;自南亞次大陸以外的地區運進工藝品原料。陸路交通主要使用車輛和牛、駱駝等運輸;在水路有船隻。形成了度量衡制度。

人們用介殼尺和青銅杆尺計量長度。用砝碼來衡量重量,用小砝碼進行珍寶珠玉的買賣,用二進位制;用大砝碼衡量非貴重物品,用十進位制。

已經有了記載語言的文字。基本上屬於象形文字。哈拉巴文化的文字大多刻在石頭或陶土製成的印章上。

當時的全部文字元號有417個。後來文字中的圖形符號已經消失了,這些文字已經簡化,基本符號只有22個,有的符號加上了短劃線,也有兩個符號連寫的。這些文字現在還不能解讀。

已經形成了城市,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是這一文化的兩個重要中心,也是當時兩個最大的城市。它們各佔地達85萬平方米,人口也達到3~4萬人。城市規劃中的供水排水系統完善。

幾乎每一住屋都有自備水井。每條巷道有一口公共水井。排則用陰溝,在大街下有深30~60釐米,寬20~45釐米的主溝,每戶又有支溝與主溝相通,樓上的汙水則經垂直的水管通向地下溝道。

這些水最終經下水道流進大河。

貧富差距十分懸殊。上層人物住的是庭院寬敞、裝置完善的高樓大廈;窮人則只能住矮小、簡陋、擁擠不堪的茅舍。富人使用的物品甚至小孩兒的玩具都鑲有珠寶;而窮人只能使用由泥土和貝殼制的粗劣物品。

當時已經產生了國家。

人們的生活內容相當豐富。人們吃的是肉、魚、麵包、餅、蔬菜、水果、牛奶等,穿的是棉布和毛織品。日常用具有碾谷石磨、擦肉具、制餅模子、烘麵包的爐子、做菜的鍋、過濾的穿孔陶器以及盛放食物和飲料的碗、盤等。

此外還有照明的燈、燒香的爐。人們注重打扮、裝飾,娛樂方式多種多樣,各種骰子、棋盤、手鼓、響板、豎琴、七絃琴等,均有發現。

哈拉巴文化興旺發達了幾個世紀後,到公元前2023年突然衰滅。其中有些地區,例如摩亨·佐達羅更是遭到巨大的破壞。從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文明之光便莫名地熄滅了。

簡要說明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三者的聯絡

1 土地制度 租佃制普及全國,成為農村經濟中的主要形式,佃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減弱 2 農作物 農耕經濟高度發展,雙季稻大面積擴種,玉米 番薯等高產作物引進和推廣,棉花廣泛種植 二 手工業 1 明中期以後,官營手工業衰落,私營手工業佔據主導地位,江南地區手工業部門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 以僱...

明清時期民營手工業發展的表現,明清時期為什麼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

在農業增長和發展的同時,明中後期的手工業,尤其是民間手工業高度發展,無論行業種類 數量 規模 產量,還是工具 生產技術 質量經營方式等都有很大提高。作為明代最為重要的手工行業紡織業,生產工具較前大有改進。1 明代手工業進步最有代表性的是棉織業。2 明代手工業進步的一個突出現象是,嘉靖萬曆年間民營手工...

明清時期我國手工業發展的特點是什麼啊

舒秀英卯淑 明中後期,我國在絲織業,棉紡織業,採銅業,井鹽業,製糖業,伐木業,採煤業,制瓷業,造紙業等都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一些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逐步占主導地位。規模越來越大,勞動分工越來越細 延仁褒子 試卷參 如下 1 紡織 制瓷等行業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佔全社會手工業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