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向西方學習的目的的不同

時間 2021-08-30 10:12:14

1樓:烈焰的

相同之處:

(1)都是在西方列強入侵、殖民地的危險加劇,國內階級矛盾尖銳的背景下,為擺脫困境而實施的變革。(2)都是在封建社會的基礎上,接受了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在短時期內移植西方的大機器工業,從辦軍事工業入手,逐漸擴充套件到民用工業。

不同之處:

(1)雖然洋務運動以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為主要內容,但就其倡導者來說,是在列強大炮的轟擊下,不得已而為之,在他們的思想深處仍具有強烈的排外性,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等人雖有抵禦外侮的要求,但卻沒有林則徐、魏源那樣的反侵略決心。在辦洋務的過程中,仍寄希望於列強,在實踐中必然執行一條對外妥協之道。日本明治維新的目的是摧毀幕府為代表的封建勢力,使日本擺脫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危機,走資本主義道路。

在“東洋道德、西洋藝術”思想的指導下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

(2)洋務運動走的是一條與封建勢力、外國資本相勾結的改良之路,必然失敗。而明治維新所推行的政策如“奉還版籍”、“廢藩置縣”、“地稅改革”等較徹底地打擊了封建保守勢力,逐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2樓:我這風景獨好

洋務運動只是通過改良的形式將西方的科技引入中國 從而使中國的國防

經濟 文化步上一個新臺階 用以維護中國封建制度

明治維新則是通過革命的形式將日本的經濟文化科技的狀況進行西方複製 明治維新將日本從封建主義制度下的幕府時期改變成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 從而走上像西方發展的道路

3樓:小雞毛線

中國洋務運動向=想單純通過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來增強國力,卻沒有改變自生腐朽的封建制度,因此使腐朽的制度阻礙科技發展,表面的學習西方技術是無用的,沒有從本質上改變國力。明治維新向西方學習的是制度,改變教育理念,從本質上改變了科技發展

4樓:九辮兒的慕雪

洋務運動雖然像西方學習,但是洋務運動還是維護腐朽落後的封建統治,而日本向西方學習是向西方學習新興的資本主義的統治。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洋務運動目的是學習西方,卻沒有抵制列強的目的。

6樓:匿名使用者

中是學習技術,日學制度

比較19世紀中期,中日兩國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的明治維新,有何異同點?並分析出現不同結果的原因.

7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推薦你去翻高三歷史書

比較19世紀中期,中日兩國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的明治維新,有何異同點?並分析出現不同結果的原因

8樓:文盲叔

[ 2005-12-9 21:16:00 | by: 蒼王閣主人 ]

2023年8月29日,在炮口對著南京城的英**艦上,道光皇帝發派的“盛京將軍”耆英未經談判便在英國人起草的《南京條約》上簽字畫押,賠了銀子,割了香港,允了五口通商,分享了關稅。緊接著,兩年之內,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相繼簽訂,孤芳自賞了2023年的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

2023年3月8日,在美**艦火炮射程之內,在500名美國水兵的注目之下,隨著17響禮炮的轟鳴,美國艦隊司令和日本德川幕府的代表開始了通商談判,簽署的檔案叫做《日美親善條約》。緊接著

,兩年之內,日英、日俄和日荷之間都建立起了“親善”,德川幕府200年的閉關鎖國瞬間崩潰,日本面臨著和中國同樣的危機。

面臨危機,兩個國家都醒過來了。都想變革舊制,都想富國強兵,都學習外國先進,但變革內容有同有異,變革結果大相徑庭。

變革之前,兩國各有各的癥結,各有各的難處。

中國地大人多,民族教派繁雜,一統天下的皇權不僅受到來自西方列強的威脅,還被形形色色的造反折騰得地覆天翻:南有接連四次考不上秀才然後就自稱“耶穌弟弟”的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國”,北有白蓮教信徒們發動的捻軍起義,西南有“**兵馬大元帥”杜文秀的大理割據,西北有此起彼伏的回民造反。更不要說俄羅斯對伊犁的虎視眈眈和中亞浩罕國將軍阿古柏對新疆的侵佔。

日本地小人少,民族教派單一,但架空天皇的幕府統治已糟朽不堪,260個大大小小的封建藩主各自為政盤剝農民,工商業者在“四民”等級制度中被排在最後,受盡了限制,引來了接連不斷的農民起義。若不是地處偏遠,恐怕連半殖民地都當不成,早就被英國人滅了。

要說變革,還是中國走在前面。2023年,大清國建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開始按照國際慣例處理外交,曾國藩則上書咸豐皇帝,稱第一要務為“購買外洋船炮……繼而試造”,發起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第二年,上海出了報紙,北京辦了外語學校;第三年,李鴻章辦了江南製造局製造現代化兵器;又三年,左宗棠建起了馬尾造船廠。2023年,也就是日本人推翻了德川幕府,開始維新的時候,大清國已經造出了第一艘國產**,買來的6艘英**艦也已到港。

那時候,日本水師只有木帆船。

中國變了,但變得是皮毛,不變的是體制。

跟著日本也變了,但先變的是體制,然後是皮毛。

日本變革的先行者是一位名叫吉田松陰的下級武士。啟迪他的書是啟迪林則徐、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同一本書,這就是中國大學者魏源的《海國圖志》。口號是同一句口號,這就是魏源呼喊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2023年1月,登基僅僅一年的明治天皇在倒幕派的策動之下發布了《王政復古大號令》,宣佈廢除幕府。接著,“天皇軍”和“幕府軍”大戰了一年半,終於建立了天皇治下的**集權。由於是被變革派推上臺的,所以就必須變革,而不僅僅是復古。

除了廢藩置縣、改革地稅、開礦設廠之外,明治天皇還下詔建立國會頒佈憲法,請來法國專家幫助起草刑法典,以德國民法典為藍本編制日本民法典;軍事上則跟著大清國的步伐——陸軍制式效仿德國,海軍制式效仿英國。

僅僅過了20多年,日本已經變成了躍躍欲試向外擴張的新強國,日本人的艦隊也快趕上大清國的艦隊了。

而此時的大清國,以軍事現代化為核心的洋務運動已經陷入了困境。縱有堅船利炮,聲勢浩大,但社會越來越渙散,官場越來越腐敗,海軍軍費也被用作修了園子。原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只是為了維護一個腐朽的體制。

曾國藩和李鴻章,個個都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實力,個個都有改革開放富國強兵的夢想,但到死都是明明白白的奴才。

2023年的甲午戰爭為兩種變革判出了勝負:不僅沒有保住人家的朝鮮,還丟掉了自己的臺灣, 2000萬兩銀子養出來的北洋水師換來了10倍銀子的賠款。

此後的日本,越來越猖狂,滅了北洋水師又接著全殲了波羅的海艦隊,佔了旅順口又接著佔了整個東北,佔了整個東北又要佔領整個中國,直至廣島和長崎落下了原子彈,百萬紅軍湧進了東北。

60年過去了,野心勃勃的日本又讓我們憤怒了。但比憤怒更強大的力量是什麼呢?魏源號召學習“夷之長”,日本人一直在學,我們是不是忘了呢?

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的差異

其實要說對比最明顯的是,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差異.之所以日本明治維新取得成功使其成為亞洲強國,有以下幾點原因 1.日本封建勢力與中國相比較弱.2.日本資本主義勢力相對較強,有倒幕運動的基礎.3.西方列強正忙於侵略中國,為日本維新運動提供可乘之機.洋務運動,它只是一場以文化和科技為方向的救國運動,而並...

明治是中國什麼年代,日本明治維新是中國的什麼時候?

明治時代,中國是清朝。明治作為日本天皇睦仁的年號,公元1868年 1912年日本使用此年號,共計四十五年。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日本進行明治維新,維新的主要成果是日本近代工業迅速崛起。日本從此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並使日本成為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明治維新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誕生和日本對外侵略戰爭提供了...

試比較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的相同及相異之處。

洋務運動與維新運動相同之處 兩者都是主張學習西法,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兩次改革都有進行實業的建設和訓練新軍,洋務運動時李鴻章設立廣方言館,維新運動時清 設立銀行及農工商總局。洋務派和維新派的人都認為西方的軍事技術優於中國。兩次改革中,以慈禧太后為主的滿洲舊勢均反對,阻撓改革,影響改革成效。兩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