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曆史小故事

時間 2021-08-31 15:27:31

1樓:聖達菲叔

原文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jiàn)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1]譯文  滕文公問道:「滕國是個小國,(夾)在齊國和楚國的中間,投靠齊國呢,還是投靠楚國呢?」

孟子回答說:「謀劃這個(問題)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說,就(只)有一個(辦法):

深挖這護城河,築牢這城牆,與百姓共同守衛城池、國家,百姓寧可獻出生命也不逃離,那麼這就可以行得通了。」

字詞釋義  1.間於:在...之間。

2.事:侍奉,動詞。(這裡並非通假)。文中解釋為投靠。

3.是:這。

4.謀:策略。

5.及:辦到,做到。

6.無已:不得已。這裡引申為:一定要說。

7.斯:這。

8.效死:拼死。效,獻出。

9.去:離開。

10.為:行。

句式特點  1.滕,小國也:判斷句。

2.是謀非吾所能及也:(否定)判斷句。

3.吾所能及:所字結構。(這個至今沿用)

篇目賞析  孟子在回答滕國國君問題時,首先提出:你們這些權貴裡誰要依附誰,我管不了。

但是他立刻把話鋒一轉,「與民守之」這四個字充分體現出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1]

2樓:秋色荷塘秋色

周顯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國,在途經宋國時,兩次拜見孟子,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誨。增強了將滕國治理為善國的信心。

滕文公做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聲大震,遠近都稱文公為「賢君」,自願來滕定居者絡繹不絕。數年後,滕國人丁興旺,國富、民強、賢君,善國之名遠揚。

3樓:煙z小灰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jiàn)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戰國時期的著名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經典成語故事《運斤成風》春秋戰國時代的故事

5樓:酸檸檬嘿

1,五國伐齊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燕國聯合秦、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公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昭王自繼位以來,奮發圖強,卑身事賢,以圖雪恥復仇。

周人蘇秦和魏人樂毅受到重用。

二人並與趙、魏、楚等國約定,聯合伐齊。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燕將樂毅率燕、趙、秦、魏、楚五國之兵,聯合攻齊,一直攻破齊都臨淄,奪其大部分疆土。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

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2,商鞅變法

秦自孝公時商鞅變法,中經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一百餘年間,建立了比較鞏固的**集權的統治,注重水利和農業生產,獎勵軍功,軍隊裝備優良,又充分利用客卿為秦謀劃作戰,在諸侯國中越戰越強,終於打敗了東方各個強大的敵手,成為天下第一的強國。

3,秦吞六國

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而卒,秦莊襄王繼位,商人出身的呂不韋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滅東周國,取韓之成皋、滎陽,建三川郡。次年,秦軍擊趙,伐韓,在上黨設太原郡。

莊襄王三年(前247)崩,十三歲的秦王趙政(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即位,他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帝。

聯軍轉而進攻秦國的盟國齊國,奪取了饒安(今河北省鹽山縣西南)。於秦王政六年(前241)粉碎了楚、趙、魏、韓等國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縱對秦的軍事進攻,還用反間計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廣大兵強馬壯的秦國面前,東方六國君主形同於秦的郡縣長官。

6樓:好快樂的小豬

1.三令五申

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

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

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2.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

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3.竊符救趙

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

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4.臥薪嚐膽

春秋末年,南方的吳、越也加入了爭霸戰爭,吳王夫差大敗越國,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越王勾踐受盡屈辱。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雪恥,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5.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開啟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驚,猛地掙脫。

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

夏商周時期的傳說故事或民間傳說……

7樓:牙牙的弟弟

1、后羿代夏

啟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歡飲酒、打獵、歌舞,而疏於朝政。啟死,其子太康繼位,也沉湎於聲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外部四夷背叛。

東夷族有窮氏首領后羿看到夏王朝內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獵數月不歸之時,乘機掌握了夏的政權。太康死後,其弟仲康繼位,仲康勢弱,當了傀儡。

仲康死後,其子相繼位。后羿把相趕走,自己當了國王,這就是史書上稱作「太康失國」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2、昭穆嬉遊

昭穆嬉遊的昭穆指的是周朝時期的兩位君主,周昭王和周穆王二人。這二人喜歡遊山玩水,到全國各地去遊玩,傳說周穆王曾經還到了崑崙山西王母國,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由於這兩人在位期間不理朝政,導致周朝國力衰落。

3、酒池肉林

商紂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整日胡作非為,不盡心朝政,是中國有名的暴君。為了懲罰那些反對他的人,他採取了很多的酷刑。他還輕信寵妃妲己的讒言,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

不僅如此,紂王還大興土木,建造了許多華麗的宮室。為了供自己玩樂,紂王還建造了巨集偉的鹿臺。鹿臺高千尺,寬三裡。

按照姜子牙的預計,這個工程要完工需要三十五年,足見其工程之浩大。紂王命北伯崇侯虎監造鹿臺,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歷時兩年四個月。三十五年的工程,僅用兩年四個月便完工,紂王的搜刮民財之重,可見一斑。

紂王的生活越來越糜爛了,他還下令在沙丘平臺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一大塊一大塊掛在樹林裡,這就是所謂的「酒池肉林」,以便一邊遊玩,一邊隨意吃喝。同時又叫祼體男女互相追逐嬉戲,生活靡爛荒淫至極。

紂王的暴行終於得到了報應,最後商朝就在他手裡滅亡了!

4、周公吐哺

周公的封地在魯國,因為他要留在京城處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兒子伯禽長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魯國去做國君。

伯禽臨走的時候,問他父親有什麼囑咐。周公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今天子的叔叔,你說我的地位怎麼樣?」

伯禽說:「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說:「對呀!我的地位確實很高,但是我每次洗頭髮的時候,一碰到急事,就馬上停止洗髮,把頭髮握在手裡去辦事;

每次吃飯的時候,聽說有人求見,我就把來不及嚥下的飯菜吐出來,去接見那些求見的人。我這樣做,還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這兒來呢。你到了魯國,不過是個國君,可不能驕傲啊!」

伯禽連連點頭,表示一定記住父親的教導。

5、烽火戲諸侯

褒姒不愛笑,周幽王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笑,但褒姒始終不笑。周幽王設定烽火臺和大鼓,有敵人來到就點燃烽火召集援兵。

有一次,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都率兵趕來。諸侯到後卻發現沒有敵人,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興,因此多次點燃烽火。

後來諸侯們不再相信,漸漸不肯應召而來。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國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援救,諸侯卻沒有前來援救。犬戎最終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俘虜褒姒,西周滅亡。

8樓:匿名使用者

幫你找到了夏商周時期的傳說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9樓:楚波

隨便就講個周的始祖的故事就可以了撒

后稷1、古代周族的始祖。傳說有邰氏之女姜踏巨人腳跡,懷孕而生,因一度被棄,故又名棄。善於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代當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

周后稷,其母姜原,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足跡,踏之,踐之而動如孕。生一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從他旁邊過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

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棄為兒童時,好種樹麻、菽,麻、菽。**後,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穀物稼穡,民皆效法。堯聽說,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

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姜女原 郊祀踐巨人足,感而有孕,居期生子,以為不祥,棄子隘巷,馬牛避而不踩,欲徙置叢林之中,適逢山森人眾,又遷棄溝渠凍冰之上,飛鳥鹹集,遮之以翼。姜女原 覺有神呵護,遂收養之。因初時欲棄之,故名曰「棄」。

棄為小兒時,戲耍就愛植樹木,種麻菽,已而樹木茂盛、麻菽豐美。及步入**,遂酷好農耕。他有相地之宜,種植五穀,成果豐碩,農人紛紛效法,影響很大。

帝堯知道後,即封他為農師。棄「教民稼穡」,天下盡得其利,棄之於民,功莫大焉,帝舜封棄於邰,賜號曰:「后稷」。

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別姓姬氏。」其後子孫繁衍,逐漸強大,是為周。

關於歷史成語小故事,關於歷史成語小故事15字

沒好時候 完璧歸趙 藺相如 圍魏救趙 孫臏 退避三舍 重耳 毛遂自薦 毛遂 負荊請罪 廉頗 紙上談兵 趙括 一鼓作氣 曹劌 千金買骨 郭隗 諱疾忌醫 蔡桓公 臥薪嚐膽 勾踐 殺妻求將 吳起 驚弓之鳥 更羸 高山流水 俞伯牙 鍾子期 秦 一字千金 呂不韋 指鹿為馬 趙高 焚書坑儒 秦始皇 窮圖匕見 荊...

歷史小故事,左右,最好是明朝的,歷史小故事,500字左右,最好是明朝的

田金樹 一切的事情都從1328年的那個夜晚開始,農民朱五四的妻子陳氏生下了一個男嬰,大家都知道了,這個男嬰就是後來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後來的史書上都會有一些類似的怪象記載。比如颳風啊,下暴雨啊,冒香氣啊,天上星星閃啊,到處放紅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訴你,這個人和別人不一樣。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

情的小故事300 500之間,歷史小故事大全300 500字

人間處處有真情 鄉情依然在 在忙碌與無謂的喟嘆中,日子從耳鬢衣袖間輕輕滑過。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樓林立,燈光閃爍,商店的櫥窗裡翻新著各季的時裝,人群如蟻,擦肩而過的是陌生的面孔。城市每天都在喧囂中行進著,延續著文明與文化,而那種生命的親和與信賴,自然的濡染和相融,卻漸行漸遠。生活在綠油油的莊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