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科舉等級是怎樣的

時間 2021-08-31 15:29:31

1樓:

中國科學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的一種基本制度,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根據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60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整整存在了2023年。 產生出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

隋唐以後,幾乎每一位知識分子都與科舉考試有著不解之緣和密切關係,從未參加過科學考試的是極少數。中國歷史上,善於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傑出貢獻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外交家、軍事家等大都出自狀元、進士和舉人之中。其影響之大,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孫中山稱讚其為"世界各國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而其輻射一直延續至今,我國現在的幹部選拔學生考試等等制度上都可以看出科舉的影子.

隋朝以前是"九品中正制"和"查舉制",其選官也要經過推薦和考試.查舉制是漢代選拔官吏的制度。查舉,原為選拔之意。

由丞相、御史、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舉,經過考核,任以官職。起於漢初,至武帝時成為定製,有孝廉、賢良文學、秀才等科。是兩漢重要出仕途徑之一。

《漢書.武帝紀》:「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又「元關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宋書.百官志》:

「漢武帝元年封四年,令諸州歲各舉秀才一人。後漢避光武諱,改茂才。」《明史.

太祖紀》:「(洪武六年)二月乙末,諭暫罷科舉,察舉賢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維護世族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東漢末,曹操當政,施行「唯才是舉」。至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採吏部尚書陳群議,推選各郡有「聲望」的人,出任「中正」,將當地士人按「才能」分別評定為上上、上中、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九等),每十萬人舉一人,由吏部按等選用,授予官職,謂之「九品官人法」。

三國魏齊王曹芳時,司馬懿當政,於各州設大中正,用世族豪門擔任,選取原則以「家世」為重。從此,形成「上品無寒門同,下品無世族」的門閥制度,九品中正制亦成為世族地主操縱政杈的工具。本來這種制度也是可行,但是問題在與執行的關身上。

很容易變質從而產生偏差,《晉書.劉毅傳》:「毅以魏立九品,權時之制,未見得人,而有八損,乃上疏曰......

今之中正,不精才實,務依黨利;不均稱尺,務隨愛憎。所欲與者,獲虛以成譽;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強弱,是非由愛憎。

隨世興衰,不顧才實,衰則削下,興則扶上,一人之身,旬日異壯。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計協登進,附託者必達,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 又「由此論之」選中正而非其人,授權勢而無賞罰,或缺中正而無禁檢,故邪黨得肆,枉濫縱橫,雖職名中正,實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損......古今之失,莫大於此。」 在這樣的情況下,改革成為必要,科舉制度出現了.

從白壽彝先生所說,這是一個自舉和薦舉的問題,隋朝以前,士子們首先要獲得地方**及壟斷鄉里的世族豪門的推薦,才有資格參加考試,而考試只是用來決定授予官職的高低。所以,選舉權掌握在地方**及世族豪門的手裡。隋唐實行科舉制後,舉子們可以不經地方**和世族豪門的推薦,自己帶著一種叫做「牒」的身份證明材料直接去報名,只要身份證明合格,即可參加考試。。

《新唐書·選舉志上》有較具體的說明:「每歲仲冬,州、縣、館、監舉其成者送之尚書省;而舉選不由館、學者,謂之鄉貢,皆懷牒自列於州、縣。……既至省,皆疏名列到,結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戶部集閱,而關於考功員外郎試之。

」制度執行人的腐化和**化是科舉興起的必然.

隋朝科舉分明經,進士兩科.唐朝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六學.

一直以來,科舉制度給我們的印象是進士高與秀才,但是在唐朝,秀才科要高與進士科,不過好象從來沒有人考上過,。《舊唐書·職官志》說:「秀才有唐以來無其人。

」到高宗的時候就給廢止了.說到這裡不能不說考試的人的**,唐朝士的**主要是從學校來的生徒和從州縣來的鄉貢.學校有國子監,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類,又有門下省的弘文館,東宮的崇文館,雖然層次不一,收取的學生的**不一,限制學生人數不一,但是總的來說是為了統治者階層服務的.

地方上設定相應的學校,也收錄不同數量的生員入學學習,鄉貢是在家自學的士人。學業有成,自向州縣求舉,經考試及格,由州貢到尚書省,受吏部考試。這些是科舉的主要**.

亂了,回頭.明經和進士兩科乃是"士人所趨"的科目,因為唐朝大部分的**來自與這兩科,所以非常鼎盛.此外又有"制舉"一科,乃是皇帝特試.

進士及第以後要在大雁塔上留名,是為雁塔題名,當然這是閒談,我是陝西人卻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在.宋朝分進士,九經,五經,三禮,三傳,開元禮,三史,學究,明法九科,在這裡說一下學究,因為一般稱呼老頑固的時候就是這個詞,唐代取士,明經一科有「學究一經」的科目;宋代簡稱「學究」,為禮部貢舉十科之一。應學究試者,專重記誦,未必通曉文義,故有才思之士,皆重進士科而輕學究。

《新唐本.選舉志》:「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

」《宋史.選舉志一》:「王安石謂,古之取士,俱本於學,請興建學校以復古,其明經諸科,欲行廢罷,取明經人數,增進士。

」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卷六:「公(王安石)改科舉,暮年乃覺其失,曰:『本欲變學究為秀才,不謂變秀才為學究。

』蓋舉子專誦王氏章句(指王安石撰《三經新義》)而不解義,正如學究誦註疏爾。」和宋朝並列的遼金兩朝分別說一下,遼代科舉至988年才行貢舉.其規制「頗用唐進士法取人」,就是說,遼代的科舉制度是大致仿照了唐代的科舉制度的。

最初每冬只放進士一二人,2023年後逐漸增加取士人數,每科錄取50到70人左右。取士人數最多時,達一百三十餘人。進士分甲、乙兩科,最初只設鄉貢、禮部試二級。

到2023年十月,巡興宗耶律宗真在丞相張儉的建議下,以《日射三十六熊賦》、《幸燕詩》為題,試進士於廷,廷試亦成為遼之科舉制度。遼代約開貢舉56次,所取狀元可考者53人。不過沒用,遼規定,契丹人不許應試,而且進士真正做官的,幾乎沒有.。

「遼起唐季,頗用唐進士法取人,然仕於其國者,考其致身之所自,進士才十之二三耳」.對遼來說,科舉是個擺設.金就和遼不一樣了,金太宗初年,十一月開科取士,第二年二月、八月又連續兩次開科考取進士,可見金是比較重視科舉的.。

「金承遼後,凡事欲軼遼世,故進士科目兼採唐宋之法而增損之,其及第出身,視前代特重,而法亦密焉」,這話說的中肯.金代科舉開始於太宗天會元年,剛開始不固定。自天會五年後方轉入正常,三年一試。

初分南、北兩選,以詞賦、經義取士,後合併為一,設進士科和女直進士科,前者分詞賦、經義兩科目取士,後者以策論取士。金共開科約40次,分鄉試、府試、會試、殿試4級.再說元,蒙古人厲害的很,開國有近五十年的時間廢止了科舉制度,2023年,元朝重開科舉,規定每三年舉行一次,分鄉試、會試、殿試**考試.

而且要"凡二十五歲以上,鄉里稱其孝悌,朋友服其信義,通曉經書,德行有素者,經地方官從所轄各族戶中推舉後,才能有資格參加考試。"蒙古人厲害的大大的.除隋的考試是由**直接考以外,歷朝都是由禮部來控制的.

明清兩朝的科舉制度基本上差不多,放在一起玩.明清的科舉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童試是參加正式科舉考試前的預考,由縣裡考試,中第者為生員,又叫秀才或庠生.

這是大概,成績最好的是廩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學的稱為附生.鄉試由省裡考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秋闈,中第者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是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又稱禮闈和春闈.

中第者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由皇帝親自考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又有國家特考,第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送年資長久的廩生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為歲貢。逢國家慶典進貢的生員稱為恩貢。

每三年各省學政就本省生員擇優保送**參加朝政合格的稱為拔貢。鄉試取入副榜直接送經國子監的稱為副貢。

在我國封建社會中,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政的最高長官,通稱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輔佐之意。歷史上各個朝代對宰相的稱呼是各種各樣,名目繁多。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設相國或相邦,丞相,即宰相,為百官之長。秦代宰相亦稱丞相或相國、國相。西漢沿置丞相,與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主持國家最高政務。

西漢末年,改宰相為大司徒,與大司馬、大司空一起為三公,亦稱三司。東漢的三公是司徒、司空、太尉,為共同負責軍政的最高長官。

西漢武帝時,為防止臣下專權將政務中樞從三公府移入內廷,由尚書協助皇帝裁決庶政,尚書檯便成了皇帝的機要祕書處,尚書檯長官尚書令則成了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一切政令的長官,成為實際上的宰相。以後,三國、兩晉、南北朝,宰相或稱丞相、相國,或稱司徒、尚書令,中書令、侍中等等,時置時廢,多由權臣擔任。

隋唐確立三省制度,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的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就是宰相。唐初因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當過尚書令,以後臣下不敢居此職,尚書省的長官由原來的副職左右僕射擔任,執行宰相職務。唐中葉以後,皇帝另選重臣數人,授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職銜,意即與中書、門下長官商量處理國務之官,是事實上的宰相。

五代、宋代均沿襲唐制,遂直接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作為宰相的官稱,而原來的三長官反而成為閒職了。北宋神宗元年改制,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南宋孝宗以後,又改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

元代廢三省制,實行一省制,即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其中設左右丞相、平章、參政等,行宰相職權。明初沿襲元制,設中書省左右丞相。後來因右丞相胡惟庸專權,與明太祖朱元璋發生矛盾被殺,皇帝恐權臣亂政,廢去中書省及丞相,把丞相之權分給六部官長,由他們直接對皇帝負責。

又設立內閣,以內閣大學士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以後大學士權位漸高,內閣實際權勢大於歷代的宰相。清代沿明制設立內閣,大學士即為宰相。

雍正皇帝時,為防止內閣洩漏機密,在內廷設軍機處,無定員,多時達六七人,稱為軍機大臣,處決要務,成為事實上的宰相,但名義上仍沿襲前朝,以授內閣大學士為拜相。

綜觀歷朝歷代,有輔政功勳卓著的賢相名相,如漢高祖時的蕭何,武則天時的狄仁傑,唐玄宗前期的姚崇、宋璟等;也有奸詐專權亂政的奸相權相,如秦二世時的趙高,唐玄宗後期的李林甫等,留得千古罵名。宰相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百官之首,畢竟是封建時代人治的產物。出現這樣的情況,與皇帝的賢愚和擔任此職的個人品性有很大的關係。

宰相制度的形成演變,是與封建**主義**集權制度的發展和需要相一致的。

這裡也有些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古代科舉考試分幾個等級,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分四個階段 和

古代科舉制度分為六級 童生 第一級縣試 剛開始學習的小孩。相當於高中畢業,因為他們可以算是有學問的人。秀才 第二級府試 最低階的考試合格者稱為生員,也叫秀才。相當於高中畢業。舉人 第 院試 生員 秀才 應三年一度的鄉武,合格者稱為舉人。相當於大學生或研究生,因為他們畢竟是從眾多的秀才中脫穎而出的。貢...

我國古代科舉制的利弊,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利弊與流失

利 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讀書一考試 做官三者聯絡,把權 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

明清科舉考試的程式是怎樣的,古代科舉的程式

明清的科舉考試程式 1.童子試 縣試 需要5人保舉,其中4百姓,1秀才 由縣令出題主考 府試 需要6人保舉,其中4百姓,2秀才 由知府出題主考 院試 由 派來的學政出題主考 全部通過獲得 生員 稱號,俗稱 秀才 2.正試 鄉試 鄉試第一獲得 解元 稱號,其餘獲得 舉人 稱號 會試 會試第一獲得 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