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什麼丞相,唐朝宰相是什麼制度

時間 2021-09-01 23:00:06

1樓:匿名使用者

魏徵(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準後,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勸嵛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績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被俘。

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問道:「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矇在鼓裡;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對這番話深表贊同。

貞觀元年(837),魏徵被升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查無證據,純屬誣告。

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說:「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即面奏說:

「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只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並請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

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

」太宗點頭稱是。

2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都是太宗朝的宰相 劉文靜沒當過

第一位應該是高祖朝的裴寂 此人更隨李淵起兵 建國之後任尚書左僕射

唐朝宰相是什麼制度

3樓:端木吟天

唐代承襲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

關於尚書令, 唐朝有李世民這個特例,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職,所以,唐朝想做到尚書令,除非你是太子,其他人基本不可能。所以尚書省的長官就是左右僕射,一個管左三司(吏部、戶部、禮部),一個管右三司(兵部、刑部、工部)。毫無疑問,左僕射比右僕射要大。

從德宗朝開始,明確規定左右僕射不能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銜,這就與宰相徹底拜拜了。

門下侍中,,理論上是三省省長之一,應該和尚書令差不多高。但是實際上,是與左右僕射平級,從尊榮來說,甚至還略微低一些。這個職位,後人通俗的稱呼為“左相”。

中書令,,後人通俗的稱呼為“右相”。表面上和門下侍中平級。但是,從尊榮來說,是比門下侍中低的。

所以從右相調到左相,應該用“升”字。不過從玄宗時代開始,皇帝為了加強皇權,同右相李林甫合作,架空了左相。從此右相成了首輔,政事堂(同中書門下)第一實權人物。

楊國忠接過李林甫的位置後,再次鞏固了右相對左相的優勢。於是便出現一個頗為諷刺的情況——某右相因大功於國家,皇帝特升其為左相,表面上是升了,實際上是降了。這個手段,成為皇帝不讓右相專權而削其權力最常用的一招。

政事堂(中書門下)。政事堂是大臣們討論國事的最高機構和官署。它其實也可以被理解為內閣的萌芽吧。

當然,這個新生的內閣的權力,遠沒明朝內閣之強大。如果從宰相的職能分析,那麼,政事堂成員,都應該算宰相。政事堂有一個“首席執筆”(執政事筆),我們不妨看成是政事堂的執行長。

這個執筆,通常是右相——這就是右相權力比左相大的根源。在唐朝,如果判斷一個人,是否宰相,看官名——是否有“同中書門下”(“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也可能會是“參知政事”或“參與軍國重事”)幾個字。由於六部尚書的官名,從玄宗開始,已經作為慣例,後面加上“同中書門下”幾個字。

所以,六部尚書,百分之百,是可以當成宰相看的。發展到宋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參知政事”,更是成了正相和副相的官方名稱。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輕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並假借他官之稱。

從玄宗開始,六部尚書基本上成為**遷轉之資,其官稱只代表一種身分——可以進入政事堂參知政事,而不一定說明所任的職務,也不能具體處理本部事務,而實權則掌握在六部侍郎的手中。記得 《神探狄仁傑2》上面,武則天關於與契丹的戰役,說如果戰勝戰功首推 兵部侍郎李昌鶴,當時很奇怪,不是還有兵部尚書嗎,查了一下原來侍郎才是兵部一把手,當時是玄宗之後的事情了,武周時期怎麼也是侍郎一把手?我想可能是編劇的失誤吧。

這樣一來,從玄宗朝開始,大唐帝國宰相班子的組成,應該是——中書令領銜,攜手門下侍中,帶領六部尚書。大家一數,哦,原來唐朝宰相有八個人啊~~~但是,實際上,往往只有七人。少的那個人是誰??

從頭說,六部之間的地位也不是完全平等的。六部之首,自然是——別說是戶部,那是你掉到錢眼裡去了。六部之首,當然是組織部——額,說錯了,應該叫吏部。

吏部尚書這個東東比較敏感,所以通常這個人的全稱,是中書令,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說,右相和吏部尚書,很有可能是一個人(當然,也有可能不是一個人)。也有人提醒我,不是說吏部尚書不管吏部事麼?

嗯,沒錯,實際上,朝廷管用人的,是吏部侍郎。然而,吏部侍郎在名義上,好歹是吏部尚書的下屬。吏部尚書是誰,是右相!

所以說,許多時候,吏部侍郎都是右相的人。右相必須要牢牢控制住大唐的組織部,這就是右相比左相更有權勢的第二大原因。唐朝在大朝會時,有一個“三讀”的習慣,也就是說,朝堂上討論人事任命,由吏部**當場朗讀三遍——“189號1000萬,1000萬有人反對沒?

1000萬最後一遍,成交!”通常,這個三讀的人,是吏部侍郎,不過如果是尚書的任命,那麼,就該吏部尚書來表演三讀了。在朝堂上,這往往右相最風光的時候。

以上只是在網上看到的一家之言,唐朝(含武周)的宰相制度遠非幾句話可以道清。

唐朝對吐蕃實行的共同政策是什麼,唐朝時政府對吐蕃採取了哪些政策呢,請舉例說明

唐朝之所以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首先是因唐朝在客觀上經濟繁榮 國力強盛,對外交通發達便利,科技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國際聲望很高,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和吸引力,這為唐朝統治者對外推行開明政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其次,在主觀上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可以說唐朝開明的對外政策就是開明的民族政策的發展與延伸。...

唐朝是如何滅亡的 原因,唐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安史之亂之後農民起義軍越平越多,連年乾旱,外憂內患,力量越來越弱,各路軍閥割據土地,開始了藩鎮割據,大唐被四分五裂。最後朱溫滅了唐哀帝定都洛陽改國號為樑,五代十國正式開始。唐末,黃巢大起義,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打半個中國。後其部將朱溫投降唐朝,同時唐藉助沙陀貴族李克用之兵,絞殺了農民起義軍。賜名朱全忠...

唐朝中期,均田制被破壞。請問,其原因是什麼

哈哈欠為你違逆 為了醫治戰爭創傷,唐太宗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不奪農時,推行均田制,輕徭薄賦。他反覆強調 存百姓 的思想。 李楠楠 均田制是一種國有土地制度。由於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國家所掌握的土地日益減少。 青檀獸 一個朝代發展到一定階段就一定會盛世 衰落 土地兼併,是每個朝代都回遇到的 幽靈風之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