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手下大將有幾個是回族

時間 2021-09-14 23:43:48

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的說法,朱元璋和手下十大大將都是回族。

徐達:明代開國第一武將,配享太廟,位列功臣榜第一,用兵如神,多用謀略,生前封公,死後封王;對朱元璋極為恭謹,在外交戰,每策必報朱元璋。朱元璋以其功高謀深,命其便宜行事。

病死,後代公侯頗多,貫穿有明一代。對他的死有兩種傳言,一為達背部膿腫,朱元璋送去燒鵝,達明朱元璋賜其死之心,自殺而亡;一為達西征王保保,大敗而歸,損失數萬,朱自此疏遠達,並尋機殺死。前者頗感荒謬,後者亦不合情理。

有機會再談吧。

常遇春:明代開國第二武將,配享太廟,位列功臣榜第二,勇猛異常,戰無不勝,攻克北京後不久暴亡;對朱元璋極為忠心。朱元璋手下原有三員大將聞名天下:

邵榮、徐達、常遇春。邵榮資格老,功勞多,可數第一,遂有不臣之心,被朱元璋發現後,本欲革職免死。常遇春挺身而出,稱臣子當中心不二,邵榮這樣的反臣竟然可免死,則自己與邵榮不能並存於世。

朱元璋聽了之後“下了狠心”,含淚斬了邵榮。常遇春死後,朱元璋極為悲痛,封常遇春王,子茂世襲國公位。

徐達、常遇春有領袖眾將的能力和功勞,是朱元璋在軍事的左膀右臂,徐達在政治上也是牽制李善長、胡惟庸的重要人物,可惜一人早死,一人長期在外領兵打仗,從而放任了胡惟庸黨的發展。

朱元璋建國之初僅封6名國公,徐達、常遇春是當之無愧的,聲名上也算善始善終。可惜另外四個國公就不這麼順利了。

上面說到了朱元璋最初封的6個王中的徐達、常遇春。另外四個是:李文忠、馮勝、李善長、鄧愈。而咱老百姓通過評書所熟知的劉基(伯溫)、湯和、胡大海等,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進入這個行列。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朱元璋因為早年邵榮的反叛,對大臣的疑心漸重,派了頗多外甥、侄子、義子進入各路大軍的領導層,李文忠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其“氣量深巨集,人莫能測其際”。

常遇春死後,李文忠成了軍隊的二把手,建立了威信之後,朱元璋更委以重任,逐漸接替徐達與李善長共同主政中書省,任左右丞相。只可惜天不假年,被朱元璋給予厚望的李文忠英年早逝。模糊記得死時只有40歲出頭。

這對朱元璋的打擊是巨大的。在朱的心目中,已經沒有對自己忠心的人能夠牽制李善長、胡維庸等人了。朱元璋懷疑李文忠的死是由於某些人的下毒,因此將醫治李文忠的醫生全殺了。

李文忠衛列朱元璋立得功臣榜第三位。

鄧愈在我的印象中不深,從其衛列六公看,他的地位應該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曾作為徵南、徵西將軍評定雲南、打到崑崙山,出甘肅西北數千裡。但他比李文忠死得還早,享年也僅40歲出頭。

這裡插一句,《明史》上講,明朝疆土遠勝於漢唐,似乎和大家平常的印象不符。我本人對疆土不是很關心,希望哪位大俠能指點一二。

六公之中的馮勝和李善長是被朱元璋殺了的。

馮勝和其兄國用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武將,但國用死得早。國用是朱元璋最親信的人之一。曾經俘虜數萬士兵。

朱元璋為了籠絡人心,從數萬人中選出500士卒夜間為自己護衛,其他親信護衛全部撤離,只留國用一人做伴。馮勝也是個帥才,可惜也貪財。常遇春死後,逢大軍出征,一般都是徐達居中,李文忠、馮勝居左右。

徐達打敗於王保保之役,李文忠的右路軍亦敗北,唯獨馮勝所將大勝,可見其能力。馮勝每逢戰勝,往往奪取財物婦女私匿。前文說到,朱元璋治軍以嚴,因此對馮勝極為不滿,切責之,不賞,但往往因功大而免其罪,並多次罷兵權,又多次復兵權。

徐達、李文忠死後,軍事上不得不更多倚仗馮勝。從這個程度上講,朱元璋手下大將盡管很多,但能堪大任的可能就是六公中的五名武將了。

朱元璋晚年猜忌很多,按太祖晚年國家功勳最著的八名大臣中,馮勝功居第三。而其人品,如前述是頗為朱元璋忌諱的。終於在藍玉案爆發時,馮勝坐鎮西南,當地公侯皆聽其調遣。

藍玉案爆發後,朱元璋從招回馮勝,不久賜死。

李善長的死,比較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李善長建立朱明王朝的功勞不亞於徐達,與徐達同為朱元璋所倚重。但朱晚年,在胡維庸案爆發後,儘管李善長暫時未被牽連,但胡是李推薦為相的。

有人曾供述李曾默許或知而不報胡的反情,這比較合情理。李善長眼看要善終了,結果70多的時候,終因為天上掉下幾顆流星,需要殺大臣應天象,結果李被殺,株連家人幾十口。

六個國公中,徐達善終,常遇春、鄧愈、李文中病死,李善長直接因胡維庸案在朱元璋中年時被殺,馮勝間接因藍玉案在朱元璋老年時被殺。

2樓:陽光的

徐達:明代開國第一武將,配享太廟,位列功臣榜第一,用兵如神,多用謀略,生前封公,死後封王;對朱元璋極為恭謹,在外交戰,每策必報朱元璋。朱元璋以其功高謀深,命其便宜行事。

病死,後代公侯頗多,貫穿有明一代。對他的死有兩種傳言,一為達背部膿腫,朱元璋送去燒鵝,達明朱元璋賜其死之心,自殺而亡;一為達西征王保保,大敗而歸,損失數萬,朱自此疏遠達,並尋機殺死。前者頗感荒謬,後者亦不合情理。

有機會再談吧。

常遇春:明代開國第二武將,配享太廟,位列功臣榜第二,勇猛異常,戰無不勝,攻克北京後不久暴亡;對朱元璋極為忠心。朱元璋手下原有三員大將聞名天下:

邵榮、徐達、常遇春。邵榮資格老,功勞多,可數第一,遂有不臣之心,被朱元璋發現後,本欲革職免死。常遇春挺身而出,稱臣子當中心不二,邵榮這樣的反臣竟然可免死,則自己與邵榮不能並存於世。

朱元璋聽了之後“下了狠心”,含淚斬了邵榮。常遇春死後,朱元璋極為悲痛,封常遇春王,子茂世襲國公位。

徐達、常遇春有領袖眾將的能力和功勞,是朱元璋在軍事的左膀右臂,徐達在政治上也是牽制李善長、胡惟庸的重要人物,可惜一人早死,一人長期在外領兵打仗,從而放任了胡惟庸黨的發展。

朱元璋建國之初僅封6名國公,徐達、常遇春是當之無愧的,聲名上也算善始善終。可惜另外四個國公就不這麼順利了。

上面說到了朱元璋最初封的6個王中的徐達、常遇春。另外四個是:李文忠、馮勝、李善長、鄧愈。而咱老百姓通過評書所熟知的劉基(伯溫)、湯和、胡大海等,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進入這個行列。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跟隨太祖東征西討。朱元璋因為早年邵榮的反叛,對大臣的疑心漸重,派了頗多外甥、侄子、義子進入各路大軍的領導層,李文忠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其“氣量深巨集,人莫能測其際”。

常遇春死後,李文忠成了軍隊的二把手,建立了威信之後,朱元璋更委以重任,逐漸接替徐達與李善長共同主政中書省,任左右丞相。只可惜天不假年,被朱元璋給予厚望的李文忠英年早逝。模糊記得死時只有40歲出頭。

這對朱元璋的打擊是巨大的。在朱的心目中,已經沒有對自己忠心的人能夠牽制李善長、胡維庸等人了。朱元璋懷疑李文忠的死是由於某些人的下毒,因此將醫治李文忠的醫生全殺了。

李文忠衛列朱元璋立得功臣榜第三位。

鄧愈在我的印象中不深,從其衛列六公看,他的地位應該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曾作為徵南、徵西將軍評定雲南、打到崑崙山,出甘肅西北數千裡。但他比李文忠死得還早,享年也僅40歲出頭。

這裡插一句,《明史》上講,明朝疆土遠勝於漢唐,似乎和大家平常的印象不符。我本人對疆土不是很關心,希望哪位大俠能指點一二。

六公之中的馮勝和李善長是被朱元璋殺了的。

馮勝和其兄國用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武將,但國用死得早。國用是朱元璋最親信的人之一。曾經俘虜數萬士兵。

朱元璋為了籠絡人心,從數萬人中選出500士卒夜間為自己護衛,其他親信護衛全部撤離,只留國用一人做伴。馮勝也是個帥才,可惜也貪財。常遇春死後,逢大軍出征,一般都是徐達居中,李文忠、馮勝居左右。

徐達打敗於王保保之役,李文忠的右路軍亦敗北,唯獨馮勝所將大勝,可見其能力。馮勝每逢戰勝,往往奪取財物婦女私匿。前文說到,朱元璋治軍以嚴,因此對馮勝極為不滿,切責之,不賞,但往往因功大而免其罪,並多次罷兵權,又多次復兵權。

徐達、李文忠死後,軍事上不得不更多倚仗馮勝。從這個程度上講,朱元璋手下大將盡管很多,但能堪大任的可能就是六公中的五名武將了。

朱元璋晚年猜忌很多,按太祖晚年國家功勳最著的八名大臣中,馮勝功居第三。而其人品,如前述是頗為朱元璋忌諱的。終於在藍玉案爆發時,馮勝坐鎮西南,當地公侯皆聽其調遣。

藍玉案爆發後,朱元璋從招回馮勝,不久賜死。

李善長的死,比較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李善長建立朱明王朝的功勞不亞於徐達,與徐達同為朱元璋所倚重。但朱晚年,在胡維庸案爆發後,儘管李善長暫時未被牽連,但胡是李推薦為相的。

有人曾供述李曾默許或知而不報胡的反情,這比較合情理。李善長眼看要善終了,結果70多的時候,終因為天上掉下幾顆流星,需要殺大臣應天象,結果李被殺,株連家人幾十口。

六個國公中,徐達善終,常遇春、鄧愈、李文中病死,李善長直接因胡維庸案在朱元璋中年時被殺,馮勝間接因藍玉案在朱元璋老年時被殺。

3樓:可愛的阿阿

那你去查一下,他們吃不吃舒豬肉。

朱元璋手下的大將怎麼死的,朱元璋手下大將有那幾個是他老鄉?

牙牙的弟弟 徐達 病逝 常遇春 病逝 李文忠 病逝 馮勝 被賜死 鄧愈 病逝 1 徐達 徐達 1332年 1385年 字天德。濠州鍾離 今安徽鳳陽縣 人。明朝開 事統帥。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 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

請問 古代交兵,一定要雙方的大將先打個幾個回合嗎

古時候兩軍交戰就跟你想的一樣,就是一擁而上,只不過不是蜂擁,而是有戰略的推進,咱們印象中的大將先打都是說書的編的,像真正的古代打仗都是主帥指揮手下副將小將各自率領本部人馬上去打,沒有上來就單挑的事。比如韓信十面埋伏,晉文公退避三舍,都跟大將單挑沒啥關係。不過貌似古時候兩軍僵持階段有那種叫陣單挑的,兩...

高順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為何僅僅四十回合敗給夏侯惇呢

呂布是三國中最強的武將,我們在 三國演義 中見識過這員將領的風采。他弓馬嫻熟,號稱飛將,在虎牢關下,殺得諸侯軍狼奔鼠竄。最後,還是劉關張三人一起出馬,才戰退了呂布。到了濮陽之戰時,呂布和許褚交手,曹操說,呂布非一人可勝。一下子就派了典韋 夏侯惇 夏侯淵 李典 樂進五人助戰,這才戰敗了呂布。從這些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