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吃飯有哪些規矩,清朝皇帝吃飯都有哪些規矩呢?

時間 2021-09-24 21:29:04

1樓:夢一依

一說到古代的皇帝,或許人人都想去當皇帝吧,由於皇帝后宮有三千佳麗,而且皇帝是九五之尊,掌管任何人的生殺大權,但這些只是表象而且,實在的皇帝並不是那麼好當的,需要處理國務,日理萬機,還有很多的規矩**著。

比如說皇帝就餐,可跟布衣老百姓就餐不一樣,我國封建社會雖然有一千多年,但很多後宮的資料找不到了,現在就還有清朝後宮的帝王生活、飲食習慣比照記錄得詳細,那麼清朝的皇帝是怎樣就餐的呢?

清朝皇帝就餐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兩餐,皇帝就餐那叫御膳,從康熙皇帝初步,就餐就很講排場了,我們看電視劇裡,皇帝的御膳那是各種山珍海味,喝著小酒,摟著嬪妃宮女,還可以聽曲兒,那叫一個享受了,但別忘了,那是電視劇啊。

實在的皇帝用御膳,是不能跟這些人一起吃的,你以為想電視劇裡,嬪妃可以給皇帝夾個菜什麼的?那是直接要殺頭的大罪!皇帝只能跟宦官們一起吃,但並不說跟他們一起坐著吃,只能皇帝一人坐,宦官站著服侍,還有個宦官比照格外,便是幫皇帝舔嘗菜的。

由於皇帝的命是最名貴的,為了防止別人在菜裡下毒,必須有一名宦官專門在皇帝之前嘗菜,皇帝想吃的每道菜,他都要先舔嘗過,便是說皇帝只能吃宦官舔剩過的菜,想想也挺討厭的,每道菜都讓宦官給舔過了,皇帝再來吃,**吃得下啊?

清朝皇帝就餐,一般少的是有六七十個菜,多的時分上徹底三百六十個菜,當然這是格外節日,一般就一百個菜左右,後來到清朝慈禧時期,她每餐需要一百二十個菜,那是格外的,一般皇帝不會像她那麼糟蹋,菜品雖然多,但皇帝每個菜只能吃三口。

2樓:星舊

讓你知道了你會覺得不如百姓吃得舒服,他們一直延續著東北滿族的飲食習慣,就是每天只吃兩頓正餐,稱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點至八點半進行,晚膳在十二點至下午兩點進行,夏秋兩季則提早一個小時。兩頓正餐之後,各加一頓小吃,時間不固定,如果皇帝臨時想吃什麼,就隨時傳人送上!

就吃飯的時間就痛苦,就一天兩頓,晚飯呢?還有因為菜式多一般提前做,還要幾道試吃測試防下毒,再傳膳,所以做好的菜基本都放涼了,所以有傳菜藍底下放熱水保溫,你試想一下,這樣再加熱的菜會好吃嗎?會好吃嗎?

還有最愛吃的菜不能吃過三口,防有人知道皇帝喜歡什麼菜丶所以吃了3口的哪道菜太監會叫人馬上撤下不讓再吃,試想一下能吃飽嗎??

3樓:汐然9秫宮

基本是聽老人們說的,和從曲藝作品裡聽的 像模像樣,而且若干人都說的差不多,所以估計真實度不低,但是不保證 皇帝吃飯叫御宴或聖宴 上的菜是講究「吃一,看二,眼觀三」 有吃的菜,有看的菜,有觀的菜 」看「和」觀「是不一樣的 看的菜,就是端上來看一眼就撤下去了 觀的菜,就是要擺那不動 皇帝如果請大臣吃飯 那麼大臣就是受罪了 不能坐著,要站著吃,否則就是和皇上平起平坐,要殺頭 禮節繁瑣,要行三遍六肅禮,就是「請一個安,作倆揖,磕仨頭」來三遍,這個就是常說的三拜九叩 以上禮節行完了,只能吃一種菜或一種食物,想吃下一種還要再行三遍六肅禮 每次夾菜,只能夾少量,不能夾的量大 然後繼續說菜 上菜頭一道是看菜 是用江米麵做的一個山,上面用雞蛋黃攤四個字「萬里江山」。皇帝要用筷子把這四個字摸掉,叫「萬里江山一掃平」,然後菜撤掉。 第二道是觀菜 不擺在正桌,擺在旁邊的條案上。

一排13個,雙耳的海碗,碗裡盛各種菜,每一個碗上都墜一個銀牌,牌上寫著各省的名字(當時就是13個省)。13個全上齊了,表示四海安寧。如果有戰亂,丟掉哪個省就不上哪個省的碗,等征討回來再擺上。

然後是吃的菜,一共三百六十樣,代表一年三百六十天(為了取整數舍掉5天)。 這些菜要佔10個字:「鹹,甜,鬆,軟,脆,麻,辣,嫩,鮮,香」。

所有菜全上齊了,才能開始吃 先要有一個太監,叫嘗膳太監,每個菜都吃一口,為的是確保菜裡沒毒 他吃完了,皇帝才開始吃 桌子是會轉的,皇帝想吃哪個菜,等到轉過來就可以吃。 轉的速度不能快,不能慢。不能讓菜甩出來也不能讓皇帝20分鐘吃不到對面的菜。

不是像電視劇裡那樣讓一個太監喂.......... 皇帝吃飯的時候是用描金漆盒,裡面有個碗 但是皇帝只能吃一碗,這個是為了皇帝的健康(360個菜,一樣吃一口都能飽了,還吃飯........皇帝也夠飯桶了) 如果還添飯 太監會端上一個空碗,口說「萬歲,龍體要緊」 如果皇帝還是要添飯 太監還會端上一個空碗,口說「萬歲,龍體要緊」 如果皇帝還是要添飯 太監會端上一個只有一個米粒的碗 如果皇帝沒吃飯或第一碗飯剩下了 太監會立即宣太醫「萬歲中交堵,食慾不振」。

要讓太醫開方抓藥。

清朝皇帝吃飯都有哪些規矩呢?

4樓:夢一依

一說到古代的皇帝,或許人人都想去當皇帝吧,由於皇帝后宮有三千佳麗,而且皇帝是九五之尊,掌管任何人的生殺大權,但這些只是表象而且,實在的皇帝並不是那麼好當的,需要處理國務,日理萬機,還有很多的規矩**著。

比如說皇帝就餐,可跟布衣老百姓就餐不一樣,我國封建社會雖然有一千多年,但很多後宮的資料找不到了,現在就還有清朝後宮的帝王生活、飲食習慣比照記錄得詳細,那麼清朝的皇帝是怎樣就餐的呢?

清朝皇帝就餐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兩餐,皇帝就餐那叫御膳,從康熙皇帝初步,就餐就很講排場了,我們看電視劇裡,皇帝的御膳那是各種山珍海味,喝著小酒,摟著嬪妃宮女,還可以聽曲兒,那叫一個享受了,但別忘了,那是電視劇啊。

實在的皇帝用御膳,是不能跟這些人一起吃的,你以為想電視劇裡,嬪妃可以給皇帝夾個菜什麼的?那是直接要殺頭的大罪!皇帝只能跟宦官們一起吃,但並不說跟他們一起坐著吃,只能皇帝一人坐,宦官站著服侍,還有個宦官比照格外,便是幫皇帝舔嘗菜的。

由於皇帝的命是最名貴的,為了防止別人在菜裡下毒,必須有一名宦官專門在皇帝之前嘗菜,皇帝想吃的每道菜,他都要先舔嘗過,便是說皇帝只能吃宦官舔剩過的菜,想想也挺討厭的,每道菜都讓宦官給舔過了,皇帝再來吃,**吃得下啊?

清朝皇帝就餐,一般少的是有六七十個菜,多的時分上徹底三百六十個菜,當然這是格外節日,一般就一百個菜左右,後來到清朝慈禧時期,她每餐需要一百二十個菜,那是格外的,一般皇帝不會像她那麼糟蹋,菜品雖然多,但皇帝每個菜只能吃三口。

5樓:度度鴨

照清宮規制,宮中的膳食機構內內務府和光祿寺,皇帝的日常膳食由內務府下面的御茶膳房負責,各種宴會則由光祿寺的禮部和禮部精膳清吏司和御茶膳房共同承辦。御茶膳房包括膳房、茶房和清茶房,其中膳房設總領三人,承應長二人,承應人十五人,庖長三人,庖人二十人;御茶房和清茶房共有一百二十多人,此外還有太監一百五六十人。

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茶膳房**開列出膳單,經內務府主管大臣審閱、備案後,才能烹飪製作。皇帝平時用膳的地點不固定,大多在寢宮的東、西間或辦事場所。用膳時,東西兩邊不得走人,上菜的人全部走中間南門,東西兩邊是給皇帝留用的,因為皇帝要坐東朝西用膳。

膳房太監負責擺好膳桌,鋪上桌單,開膳時間一到,侍衛便通知御膳房將膳食送上,這叫「傳膳」。然後,太監們便手捧紅色漆盒排著隊進來,將各種菜餚、飯點、湯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規定位置擺放好,無關人員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監。這時,皇帝在太監簇擁下步入膳桌入座,準備用膳,四名太監垂手立於皇帝身後,一名年長的侍膳太監則站在一旁,負責給皇帝佈菜。

膳桌一般用三張桌子南北向拼成,中間一張桌子供皇帝進膳用,主要擺放幾隻時令鮮菜和水果等。在膳桌旁邊還另設一几案,以備皇帝賞賜,皇帝覺得哪道菜特別可口,說聲「賞」,這道菜便會被放到几案上,,待會兒放入配有開水加溫的食盒內,送到被賞賜的**府中或妃嬪宮中。

6樓:流浪的阿鯤

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清朝皇帝一般都比較瘦,清朝皇帝是非常嚴格控制飲食的,節制飲食,不能太胖,防止被刺殺。而且,清朝皇帝很注重營養的均衡搭配,科學飲食。他們有很高的伙食標準,餐具也是非常精美,用膳時,還要注意擺譜和術語,而且皇帝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吃飯。

7樓:林妹妹不愛哭

清朝皇帝吃飯,無論哪道菜,即使它再可口,皇帝都不能連吃三口,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家規,叫作「吃菜不許過三匙」。因為皇帝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是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的,一來怕有人在膳食上打主意,投毒謀害皇帝;二來也是不想傳出宮後有人假借御膳之名,招搖撞騙。站立在皇帝身後的四名太監便是專門執行家規的,即便是皇帝,也得遵循老祖宗定的規矩。

8樓:安心1安心

在清代的時候由於延續了滿族的吃飯習俗,每天只有兩頓正餐早膳和晚膳。早膳是在上午的**點鐘開始,晚膳是在下午的一到兩點開始。清朝的標準御膳每頓飯都要120道菜,光是菜就要放滿三大桌子,最後還會有一些水果、糕點、主食、粥。

如果是冬天的話,也會另外放一桌的火鍋。

9樓:格格

清皇室源起於東北滿族,因此在飲食上沿襲了東北滿族的飲食習慣,每天只吃兩頓正餐,稱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點至八點半進行,晚膳在十二點至下午兩點進行,夏秋兩季則提早一個小時。兩頓正餐之後,各加一頓小吃,時間不固定,如果皇帝臨時想吃什麼,就隨時傳人送上。

主要就是清朝皇宮裡的事,規矩,科舉舞弊,或是皇帝用膳規矩,或是各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禮俗

本叢書的前身有110個專題,涉及歷史文化的各個方面,商務印書館、中共**黨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現由編委會對類目重新加以調整,確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經濟、文藝、體育十個門類,共100餘個專題,由商務印書館獨家出版。每個專題也由原先的五萬多字擴大為八萬字左右,內容更為豐富,敘述較前詳備。

《禮儀與中國文化》

是202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希佳。

11樓:宕怪星球

紫禁城宮殿,現在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築雄偉壯觀,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典範;同時作為中國最大的博物館,內中藏存了豐富而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北京故宮博物院上述的兩方面內容,本館已先後出版《紫禁城宮殿》(2023年)和《國寶》(2023年)兩本大型畫冊,向讀者介紹。

不過,紫禁城宮殿原來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時的政治中樞,又是皇室居息的禁地。長久以來充滿了神祕。自2023年辛亥革命以來,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皇朝被推翻後,宮殿的前部成立文物陳列所;後部仍為清遜帝溥儀所居。

直到2023年國民軍逼宮,清皇室後人始離開這生活了二百八十一年的紫禁城宮殿。最難能可貴的是,其間雖屢經動亂,原宮中各種生活用品,尤其是清代遺物,尚大致儲存完好,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宮廷用品是構成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另一方面的重要內容,也是該博物院能睥睨中外博物館的重要特色。

為了揭開宮廷生活的歷史面目,公之於世,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繼《紫禁城宮殿》和《國寶》的合作,續投入更大人力物力財力,編輯出版了這本大型畫冊《清代宮廷生活》。這畫冊的出版,也標誌著北京故宮博物院三大內容的綜合介紹得以完整。

這本畫冊通過故宮博物院藏存的皇室大量生活用品、珍貴文物和歷史文獻,結合現存宮殿佈置,將清宮生活中大至典禮、政務、武備、巡狩等政治活動,小至起居、服用、遊樂等日常細節,甚至宮中的習俗信仰,均作全面而徹底的介紹。使讀者對中國最後一個皇朝的宮廷生活,進而對二千多年來中國傳統帝制和皇室生活狀況,有具體而微的認識。

除紫禁城而外,清代皇室活動範圍所及,如北京地區的離宮別苑,熱河、南京、揚州、無錫、蘇州、杭州等地的行宮,以及清帝南巡北狩的遺蹟,在本畫 冊中都一一介紹。

清朝一共有幾位皇帝,清朝有幾個皇帝清朝的12位皇帝有哪幾

清朝皇帝一共有12位,你知道都是哪些嗎?十二個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 但如果從正式入關開始算的話就十位 從順治到溥儀 清朝歷代皇帝有13位 1 順治 2 康熙 3.胤禎 4 乾隆 5 嘉慶 6 道光 7 咸豐 8 同治 9 光緒 10 宣統 12 皇太極 13 慈禧 垂簾聽政 13位 由努爾哈赤到傅儀 ...

清朝最有作為的皇帝是誰,清朝有作為的皇帝有哪些?

風輕瑤小童鞋 康乾盛世 又稱 康雍乾盛世 是中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起於康熙二十年 1681年 平三藩之亂,止於嘉慶元年 1796年 川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中國大陸 臺灣等地的史學界及教科...

清朝皇帝陵寢都有哪些

深珞 聖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在歷代帝王的心目中,陵寢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地。清朝自皇太極建立以來,歷經二百七十五年,先後開闢了三處皇家陵園,即關外三陵 清東陵和清西陵,共建有皇帝陵十二座 皇后陵七座 妃園寢十座。在陵區外圍還建有王爺 公主 大臣 保姆等大量陪葬墓。清朝陵寢 陵寢簡介 陵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