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曹丕與曹操在哪方面有很大的造詣

時間 2021-10-14 20:58:19

1樓:繼潤

其父子三人在文學上的造詣很深,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 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

《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作為《詩品》全書中品第最高的詩人、中國詩歌抒情品格的確立者,在詩史上具有「一代詩宗」的歷史地位。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 。

曹丕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之後曹丕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

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定。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黃初七年五月病逝於洛陽,時年40歲。去世後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諡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2樓:

其父子三人在文學上的造詣很深,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

建安文學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蔡琰等人。

曹操。他的代表作品有描寫漢末戰亂和人民苦難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現統一天下雄心壯志、充滿積極進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現了他博大的胸懷;《觀滄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描寫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氣派。

《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現了作者對賢才的渴慕,《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了曹操積極進取精神。

曹丕的《典論·**》是現存最早的文學專論,他提倡文學,對建安文學的繁榮起了推動作用。

曹植詩歌創作的代表作有描寫遊俠少年的高超武藝和愛國精神的《白馬篇》,其中「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集中表現了少年的愛國精神;鼓勵朋友建功立業的《贈徐幹》;在思婦身上寄託自己的失意和苦悶的《七哀》;描寫一個少年斬斷羅網,拯救一隻黃雀的故事的《野田黃雀行》;描寫海邊人民貧困生活的《泰山樑甫吟》;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惱寄託自己懷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鍾嶸稱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3樓:古風河畔

三曹是政治、軍事人物,但他們在文學方面有很大造詣,均精於詩賦。

曹丕在文學上有什麼造詣,怎麼會和曹操和曹植名列「三曹」呢?

4樓:白絲女僕蕾姆

三曹指漢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稱。因他們父子兄弟間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都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是建安文學的代表,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

曹丕擅長詩文及辭賦,其名作有《燕歌行》、《與吳質書》等,其中《燕歌行》全詩均用七言,句句押韻,在中國七言詩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燕歌行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其二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鬱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雲往不還。

涕零雨面毀容顏,誰能懷憂獨不嘆?

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雲間。

飛鶬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採虹垂天。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孤禽失群。悲鳴雲間。

月盈則衝。華不再繁。

古來有之。嗟我何言。

雜詩其一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

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

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

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

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樑。

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雜詩其二

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

惜我時不遇,適與飄風會。

吹我東南行,行行至無會。

吳會非吾鄉,安能久留滯。

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

儘管在評價上不如曹操和曹植高,但是仍然是建安期間有一定地位的文學家,所做詩歌關乎百姓疾苦。曹丕為魏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三國時代中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主要活動區域還是在政治領域。

5樓:匿名使用者

曹丕是中國三國時代傑出的詩人。其《燕歌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五言和樂府清綺動人,現存詩約四十首。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

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緻,迴環往復,是描寫男女愛情和遊子思婦題材的箇中能手。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考寫於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烏桓期間,採用樂府體裁,開創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曹丕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可以說是諸體制全面、涉及面廣、內容上有所拓展,作者將心緒與情愁,敘寫於字裡行間。

同時能突破體制的束縛,洩情懷於筆端,散文中融入了作家細膩而敏感的心靈感悟,處處流露出語切情真、徘徊動情之語,常常能觸動人心。故所以被裴松之譽為「美辭」之文,**風格濃厚。

曹丕是鄴下文人集團的實際領袖,對建安文學的精神架構起到關鍵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風骨」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①曹丕命令劉劭、王象、繆襲等人編纂中國第一部類書《皇覽》,開官方組織編纂類書的先河;②《典論·**》開創了文學批評的風氣,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③其《燕歌行》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此對後世七言詩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6樓:姑蘇夜鍾

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其它詩歌等也寫得不錯。

曹丕哪兒都不如曹操嗎

7樓:張玄操

基本上可以說,曹丕各方面都不如曹操。只有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曹丕在曹操之上。

孫權曾對諸葛瑾說「丕之於操,萬不及也。」意思是曹丕比曹操差得太遠太遠了。

曹丕短暫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父親曹操的羽翼庇護之下,沒有很多機會鍛鍊才幹;加上曹操實在太強,所以確實顯得不顯眼。但是曹丕絕非泛泛之輩,只是曹操太強。

曹丕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和曹操、曹植並稱「三曹」。當然,「三曹」當中,草丕的詩寫得不如父親和兄弟,但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卻並不低。一是有創新,其《燕歌行》被認為是七言詩之祖。

二是有理論,其《典論•**》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經典。魯迅先生在講文學史的時候,甚至把魏晉稱之為「曹丕的時代」,認為他代表了「文學的自覺」精神。一人而兩個「劃時代」,曹丕夠本了。

曹丕的武功也很好,騎術和劍術已達到「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的程度;劍術之好,則可以和當時武林高手比武論劍。據《典論•自敘》,曹丕曾以甘蔗代劍和奮威將軍鄧展較量,結果大敗對手。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曹植有才,就說曹丕無能。

相反,我們還應該承認,和曹彰、曹植相比,曹丕更全面。

可是,曹操也是文武全才,而且都非常突出。《三國志》記載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及造作宮室,繕治器械,無不為之法則,皆盡其意」。

除了是文學大師,曹操還是一代書法家,在**上也是造詣極深。

曹操作品非常多。雖然很多已經失傳,但是依然影響深遠。

明代胡應麟在《詩藪·雜編》中說:「自漢而下,文章之富,無出魏武者。集至三十卷,又《逸集》十卷,《新集》十卷,古今文集繁富當首於此。

」 據有關考證說,「後代流傳的曹操著作有十九種之多。」,「曹操創作的數量雄視一代,因而充分發揮了震爍、影響一代的作用」。

相比之下,曹丕確實顯得有些不足。只有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高於曹操,因為曹操沒有文學理論著作流傳下來。

ps:1樓說「平衡司馬懿就比較厲害,還有九品中正制 」實在是大錯特錯,把曹丕的敗筆當成了輝煌!

重用司馬懿,是曹丕的失誤;而九品中正制,更是曹丕一生最大的敗筆!!正是這個「九品中正制」,徹底毀滅了曹操一生苦心經營的基業,從根本上葬送了曹魏政權!!!

1、司馬懿:

不要把**、野史當成歷史,更不要把《新三國》當真。曹操活著的時候,司馬懿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層幹部。職位不過「文學掾」、丞相府主簿,始終默默無聞。

從司馬懿初入丞相府時的29歲,到魏武帝逝世時他滿40歲為止,11年的時間裡,司馬懿「於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都只是一個勤勤懇懇的中下層幹部,並沒有引起曹操太大的注意。

真正提拔、重用司馬懿的,恰恰是與其私交甚好的曹丕!根本不存在什麼「平衡司馬懿」的問題。

2、九品中正制:

曹魏的短命,歸根結底仍是制度問題。就是因為曹丕實行了「九品中正制」。所謂「九品中正制」,說到底,就是讓士族壟斷了官場。

曹丕以此為籌碼,換得士族的支援。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曹魏最後,就是亡於士族之手。

曹丕用「九品中正制」來換取士族的支援。曹丕和士族地主階級達到這樣一筆政治交易以後,就使曹魏政權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性質變了,由「法家寒族之政權」演變為「儒家士族之政權」,雖然表面上他獲得了皇帝的稱號,實際上背離了曹操當年的初衷!是曹丕的勝利,曹操的失敗,曹丕的喜劇,曹操的悲劇。

所以曹丕之魏朝,已經不是曹操之魏國;當皇袍加在了曹丕身上的時候,曹操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畫成一張大白臉了,所以曹丕稱帝之日即是曹魏滅亡之時,以後的司馬代魏那不過是履行一個手續,為己經變成士族地主階級的政權再來一次加冕儀式。

要知道,為了建立一個非士族的政權,曹操不知吃了多少苦,捱了多少罵,殺了多少人;曹丕卻一轉眼就把政權性質變更了。曹孟德地下有知,不知該作何感想?

曹操,曹植,曹丕的詩歌各一首。急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洛神賦 曹植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曹操為何立曹丕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曹丕比曹植更適合繼位,曹植的性格有些優柔寡斷,在亂世之中這是乙個弱點,曹丕卻殺伐果斷,能夠在亂世中生存下去,所以讓曹丕繼位。因為曹植的性格比較軟弱,不適合在亂世作為主攻,而曹丕心狠手辣,比較像曹操的風格。曹操之所以立曹丕而不是曹植為太子,是因為曹操認為曹丕更有能力,也更能統治好國家。因為他是哥哥,而...

曹操是擅長五言嗎?曹操曹丕曹植分別擅長寫幾言詩

香江回眸十二少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曹操的作品包括令 教 表 策 書 序 奏事 尺牘 祭文和樂府詩等等。此外,曹某人在 書法 射術 飲食等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曹操現存的詩歌只有二十多首,有四言 五言和雜言三種形式,曹操尤其擅長四言和五言。曹操的四言,猶如異峰突起,於三百篇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