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從南宋末年,一直活到明朝初年的人

時間 2021-10-14 23:57:04

1樓:翱翔精靈

有很多。

元朝在是史學上界定的時間是2023年到2023年,跨越了97年,如果我們再算得寬鬆一點,從南宋滅亡(2023年)到朱元璋稱吳王(2023年),那也有85年了,要找一個與朱元璋同時期的八十多歲的老人,相信不少,但是如果要在歷史上留下了姓名和事蹟的,在正史上就不多了,那我們就要從鄉野稗史上去找找了。

大家都知道的張三丰就不多說了,其但其生卒年月實在不可考。好在除了模糊的張三丰,還有以下的人。

冷謙,是明朝初年的一個道士,傳說他在元末就已經滿了百歲了,在明朝永樂年間才去世,這肯定是從南宋跨越到明朝的。冷謙既是道士也是**家,他對於氣功及健身方面頗有心得,到今天還有《琴聲十六法》一書留存下來。

黃公望,元末著名的畫家和道士,大名鼎鼎的《富春山居圖》的作者。他勉勉強強可以算得上從南宋活到了明初,因為他生於2023年,這沒問題,死於2023年。他死的時候朱元璋已經參加了起義軍,在2023年就朱元璋被推為吳國公。

賈銘,元末明初的美食家,大致生存年限是(1269~1374),曾與朱元璋交流養生長壽之道,留存下來的還有《飲食須知》一書。

崑山人周壽誼,據說是從南宋末年活到明初,享年一百多歲。

根據王彝《鄉飲酒碑銘》,洪武六年蘇州府舉行鄉飲酒禮,知府魏觀聘請了一百一十歲的崑山老人周壽誼參加。又據餘熂《鄉飲禮序》,洪武十二年崑山縣舉行鄉飲酒禮,糧長李無逸也請來了周壽誼。

鄉飲酒禮是儒家禮制中維繫基層社群秩序的一種儀式。由地方上的權威人物將民眾聚集起來,請年高有德之人為嘉賓,按照年紀安排座位,依照禮儀進行飲宴。通過這種儀式來培養民眾尊老、尚賢之風。

在這種場合聘請一位百歲老人居於上座,顯然是非常合適的。

周壽誼的子孫中也多有長壽者。其六世孫周震考中進士,在家中修建了“世壽堂”紀念其事,還邀請名流撰文、題詞紀念。其中當時的名士陸深就提到了周壽誼出生於宋、終老於明的事情:

三代而下,惟宋失天下為無罪,惟元興最為事變。嗚呼!能夷人數百年宗社於強弓健馬之間,而不能禁一老坐觀其子孫之澌盡瓦解,何其快也!

若公者,手挈華夏之禮,以還華夏之主於克華夏之日,何其奇也!

在陸深看來,明朝的建立意味著“華夏”的復興,周壽誼是從元滅宋到明滅元這一歷史過程的見證人,而鄉飲酒禮則是“華夏之禮”,周壽誼能夠參加鄉飲酒禮,是華夏復興的一個象徵,非常幸運。

周壽誼的名聲,由於其後裔周震的努力而高漲。甚至出現了他曾面見明太祖的傳說。據說太祖詢問他養生祕訣為何,他答道:

“清心寡慾”。又為太祖唱了吳歌:“月子彎彎照幾州,幾人歡樂幾人愁。

幾人夫婦同羅帳,幾人飄散在他州。”不過這件事並無當時人的記載可證實,恐怕是後人附會的傳說。

王禎 (1271-2023年),字伯善,元代東平(今山東東平)人。中國古代農學、農業機械學家、道家學者。一些書將其去世年記為2023年,很可能是誤記,其實際去世年仍需進一步確認,但其逝世時肯定已經知道元朝即將覆亡了。

周德清(2023年-2023年)。江西高安人,元代散曲作家,代表作有《中原音韻》。他出生的時候,元軍剛剛攻破臨安不久,正在一路南下。他去世的時候,朱元璋已經虎踞江南。

明朝臨淮縣誌(今蚌埠)一篇記載百歲老人的篇章裡這樣寫到:

張茂才,字公秀,臨淮縣人也。開慶元年(宋理宗,2023年)生人。少時家貧,好習良學。

為人好義慷慨,見敬於鄉里。宋室傾頹,嘗為縣兵。元人即來,縣令畏之而逃,乃罷。

元至正十一年,歲九十餘。初,其歲既高,始不能言,三年復而痊癒,鄉人以為奇也。洪武二年(2023年)卒,奔者以千計。

2樓:匿名使用者

從理論上來講是有的。按照從南宋滅亡的2023年到明朝建立的2023年,期間間隔97年,按照人的壽命來衡量,理論上人是可以活過這麼久的。

請問,想了解南宋末年到明朝初年,已經明末清處,清末民初這這時間段的中外歷史詳情該看哪些書?

3樓:匿名使用者

想研究南宋到清末這段歷史,可以閱讀《二十四史》之《宋史》《遼史》《金史》《明史》,以及單獨的斷代史《元史》,《清史》。

4樓:千公小勤

最好是看一些名人的歷史背景,你就能從他們的故事裡,更加深刻的瞭解這些歷史的詳情。

宋:蘇軾。清末:林則徐,孫中山。國外的歷史,看一些關於投資類的書籍,比如戰爭與貨幣,**與戰爭等。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外歷史年表》,抄

翦伯贊主編,齊思和、劉啟戈、聶崇岐合編,2023年由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將上起公元前五千年,下迄公元2023年間中國和外國的比較重要的歷史事件,按照年代的順序簡明地加以編纂。2023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此書的校訂本。

南宋末年的歷史

6樓:匿名使用者

宋末年,蒙古軍隊大舉南侵,先後攻佔了建康和臨安。宋度宗之長子恭帝被俘。朝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擁立度宗另一兒子益王為帝,是為端宗,其弟被封為衛王。

但凶捍的蒙古大軍並未因此而放棄,依舊窮追不捨,兩個末代皇兄弟被迫流亡。在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護送下,他們經海路先後途經泉州、潮州、惠州、廣州等地,最終至九龍官富場(即今九龍城附近),在此建立行宮。

可惜,殘酷的蒙古大軍死纏不放,追逐到底。因此,他倆和隨行**經淺灣(即荃灣)、秀山等地再次逃亡。途中,端宗遇颶風,沉溺得病,結果在碙州駕崩。

衛王隨即繼位,是為帝昺,轉至新會崖山。元兵追至,宋軍大敗,陸秀夫負帝昺投海殉國,南宋結束。

其間,宋末兩帝曾在香港暫居有半年多的時間,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在九龍城土爪灣築了一座石臺。為何在此築石臺?傳說帝昺被蒙古大軍追至此山崗時,走投無路。

正當千鈞一髮之際,山崗上的一塊大石突然一分為二,帝藏於其中,逃過大難。雖然這是傳說,但也表現出時人對宋帝忠愛之情。不少人猜疑為甚麼宋王臺中的碑文用「王」字,不用「皇」字。

不少史學家認為這是故意。南宋亡國,元朝繼承統治中國。碑文刻鑿者為免得罪元朝的統治者,故將「皇」改為「王」。

今天,宋王臺公園旁的小道已命名為「宋皇臺道」,已肯定了兩帝是屬於正統。

7樓:小馬哥

南宋(2023年—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趙構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西夏和金朝為並存政權,相當長時間裡是金王朝的藩屬國。

南宋偏安於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經濟及科技高度發達,但軍事相對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靖康之難後,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包括皇后,嬪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員和機要大臣,宮廷女官,宮廷樂師,廚師等都被金人俘虜北上,而此時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因之前要求宋皇室派親王來做人質去金寨做人質而又被認為是冒牌貨而遣返回,就這麼僥倖躲過這場劫難而成為皇室唯一倖存的人,在大臣推舉下在當時的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後遷都於臨安,恢復宋國號,史稱南宋,趙構便是後來的宋高宗。

南宋與金國沿淮水—大散關為界。

公元2023年,金國從開封撤軍,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詔立趙構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

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張邦昌後來被殺,成為宋朝唯一被殺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2023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的統治。

南宋派出由岳飛、韓世忠、宗澤、劉光世、張浚等眾多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軍。

高宗2023年任秦檜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岳雲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南宋在宋孝宗、宋寧宗朝時比較安定。宋寧宗以後,國勢日衰。

蒙古汗國滅金,金滅亡後,南宋所面臨更強大的敵人——元朝。公元2023年,蒙古建國,國號為元,並於2023年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宋恭宗,後來,南宋光復勢力陸秀夫、文天祥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捨。

崖山海戰失敗後,走投無路的南宋終於在2023年3月19日隨著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滅亡。

北宋末年南宋初戰爭歷史簡述,儘量詳細,帶上人物。

最近一直很倒黴有沒有大師來看看

風水輪流轉 禍福輪流走 心善者必受其福 奸詐者必遭其報 冰島火族 命運可以算嗎?算了又如何,難道你還相信?即使你相信了,難道你的運氣就好了就不會倒黴了?搞笑。運氣超差,超倒黴,自己要好好反思一下,可以跟家人談談,或者自己向朋友傾訴,讓別人幫你找出問題然後以後怎麼避免這些倒黴。重要的是心態要端正啊。塞...

一直想學古琴,有沒有正規的培訓機構,可以發證書的

乾可軒轅蕙 有一箇中昊夢全國古琴師資班,張子盛老師任主講,參加本期培訓提高班的學員直接報考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古琴從業人員 教學崗位 評價高階研修班,頒發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培訓合格證書。我想學做窗簾,有沒有正規的培訓機構?在汕頭的 雲南新華電腦學校 1 這個建議你可以到專業學校去培訓,與其他相...

男生願意一直陪著女生,有沒有可能是友情

麥小粒 男生願意一直陪著一個女生,可能性有,但是不大。男生和女生的交往,跟同性之間的交往,是不一樣的。其中一定包含著欣賞,喜歡,傾慕的情感。時間長了,要麼淡化,要麼進一步,停在中間地帶的可能性,不太大。 風聲 這是不可能的。兩個大活人,相處久了日久生情。一個眼神,就能擦出火花。 孩紙氣的星星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