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開元和天寶年間指哪兩位皇帝

時間 2021-10-15 00:07:37

1樓:賣萌無敵

開元和天寶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開元,713-741年;天寶,741-756年

2樓:池之卉

開元 開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為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號,共計29年。開元意思是開闢新紀元。開元年間,唐朝國力強盛,史稱開元盛世。

【大事記】 以下是比較有名的,無名小卒數不清,無法一一詳述。 張九齡(673-740),字子壽,韶州(今韶關市)人,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玄宗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代有名的賢相。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出生於當時唐安西大都護府所在的碎葉城(今吉爾斯坦境內)。天才橫溢,被譽為謫仙人。

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屬河南),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因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又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少陵、杜工部,其詩善於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開元盛世轉向**衰微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

詩風沉鬱頓挫,語言精煉傳神,對後世詩人影響極大。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

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除了四十歲時到長安應過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鄉鹿門隱居讀書、寫詩自娛。詩多以山水田園為題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園詩人,與王維齊名,合稱“王孟”。 王昌齡(約690-756?

),字少伯,今陝西西安人,一說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開元十五年進士,一生只做過中下級官吏,安史之亂時,於還江寧途中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詩以寫宮怨、邊塞、送別為佳,尤長於七絕,有“七絕聖手”之稱,時人推為“詩家天子”。

丘為(694-789?),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天寶年間進士,歷官太子右庶子,與王維、劉長卿等友善,活到95歲,相傳是唐代享壽最高的一位詩人。 綦毋潛(692-749?

),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說江西南康人。開元十四年進士,由宜壽尉入為集賢院待制,遷左拾遺,終著作郎,後歸隱江東。詩多寫山林隱逸生活和方外之情,清秀俊麗。

常建(708-765?),籍貫不詳,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只做過盱眙尉的小官。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選語精妙,境界超遠。

岑參(715-770),南陽人,一說湖北江陵人,少時隱居河南嵩陽。天寶三年進士,初為小官,後做過嘉州刺史等官,世稱“岑嘉州”。詩以寫邊塞生活著稱,與高適齊名,合稱“高岑”。

元結(719-772),字次山,號漫郎、聱叟,曾避難入猗於洞,因號猗於子,河南人。天寶十二年進士,因招募義軍抗擊史思明有功,廣德二年授道州刺史,後遷容管經略史。詩多諷喻時政,反映人民疾苦。

韋應物(737-791?),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天寶末年曾在宮廷擔任過玄宗的侍衛官,早年為人任俠,狂放不羈,後來發奮讀書考中進士。因做過蘇州刺史。

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

德宗貞元年九年進士,又舉博學鴻詞科。官禮部員外郎,因參與變革的王叔文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人稱柳柳州。詩文在當時都很有名,和韓愈共同領導了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隱居河南嵩山,四十多歲才中進士,只做過縣尉一類的小官。一生困頓,性情耿介,詩多描寫民間疾苦和炎涼世態。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風格。

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年輕時使年任俠,睿宗文明元年進士,武則天執政時,任時麟臺正字、右拾遺等小官。

他對自六朝以來浮華綺麗的詩風深感不滿,力求改革,在詩歌創作與理論上都作出過重要貢獻。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幼孤貧刻苦好學,德宗貞元八年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因上疏請免關中賦役,貶為陽山縣令。

後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遷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做過吏部侍郎,死諡文公,故世稱韓吏部、韓文公。是唐代古文運動領袖,與柳宗兒合稱韓柳。

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重氣勢。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號士。其先世為太原人,後遷居下圭(今陝西渭南),出生於河南新鄭。

貞元十五年進士。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

敘事詩哪《琵琶行》、《長恨歌》等也極有名。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

開成進士。因處於牛李常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詩構思新奇,風格農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

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 高適(702-765),字達夫,德州莜(今河北景縣)人,少潦倒落拓,四十歲後舉有道科中第,授封丘縣尉,不久即辭去,後來在河西節度使歌舒翰幕中掌書記,接觸了大漠神奇風光和戍邊士卒的艱苦生活。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與岑參齊名,也稱“高岑”。

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十四歲應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交趾探望父親,不幸溺溺水死,年僅二十七歲。其詩力求擺脫齊樑的綺靡詩風,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閣序》就出自他之手。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

駱賓王(640-?),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早年落魄無行,但詩文早有名,平生只做過主簿一類的小官,參加過徐敬業討伐武則天的義兵,為徐起草了《討武氏檄》,後來兵敗亡命,不知所終。也是初唐四傑之一。

杜審言(約646-708),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進士,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 宋之問(約656-712),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上元進士,武則天時官尚方監丞,中宗時入選為修文館學士,因謅事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為士林所不齒,玄宗先天年間賜死。

所作多粉飾現實,歌頌昇平,價值不大,但律詩在初唐時有一定地位。 王灣(?-750),今河南洛陽人,玄宗先天年間進士,開元五年任滎陽主簿,終洛陽尉。

詩作流傳下來的不多,這首《次北固山下》為最著名。 劉長卿(709-790?),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

開元二十一年進士,曾任長洲縣尉,因事下獄兩遭貶謫,移睦州司馬,官司隨州刺史。詩多寫政治失意之感受,也有反映離亂之作,善於描繪自然景物。五言詩成就較高,被稱為“五言長城”。

李益(748-827),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憲宗時官祕書少監,終禮部尚書。

詩風豪放明快,尤以邊塞詩為有名。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貞元九年進士,登博學鴻詞科,授監察御史,因參加王叔文變法,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後被貶為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因宰相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

與柳宗元交好,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常相唱和,又並稱“劉白”,詩風格清新,宛轉含蓄,善於吸收民歌的精華,並多反映社會生活。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少時僑寓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

貞元十五年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水郎”或“張司業”。又因其家境窮困,眼疾嚴重故孟郊稱他為“窮瞎張太祝”。是韓愈的學生,詩多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頗得白居易推重,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太和二年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和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及劍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歷任監察御史,黃、池、睦諸州刺史,**為司勳員外郎 ,終中書舍人。

詩豪爽清麗,自成風格,人稱“小杜”。又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 溫庭筠(812-870?

),本名岐,字飛卿,今山西祁縣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試,押官韻,八*手而成八韻,時號“溫八*”。

仕途不得意,官止國子助教。詩辭藻華麗,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

亦作詞,是“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後詞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杜荀鶴(846-907),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

昭宗大順二年進士,但示授官。後任五代梁太祖朱溫的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其詩語言通俗,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當時較突出,宮詞也很有名。

韋莊(836-910),字端已,長安杜陵(今屬陝西長安縣)人,昭宗乾寧元年進士,年輕時生活**,**蜀為王建掌書記,王建為前蜀皇帝,任命他為宰相,詩詞都很有名,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擬遇,在當時頗負盛名,但詩中對黃巢農民起義軍頗多詆譭。所作詞語言清麗,多用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的重要詞人。 崔顥(約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

開元十一年進士,官司勳員外郎。早期有過一段風流不羈的生活,詩多寫閨情,流於浮豔,後歷邊塞,詩風變得雄渾豪放。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

早年家貧。舉貞元九年明經科,十九年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後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以暴疾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與白居易同為早期新樂府運動倡導者,詩亦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

其實,無論是反映生活的廣度與深度還是詩歌藝術,元稹都遠不能與白居易相比。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賈島(779-843),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落拓為僧,名無本,後韓愈勸之還俗。屢考進士不中,曾任長江主簿,人稱賈長江。

是有名的苦吟詩人,以追求清奇、冷峭的意境著稱,又重煉字。與孟郊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

越州永州(今浙江蕭山)人,武則天證聖元年進士,曾任禮部侍郎、太子賓客、祕書監等。自號四明狂客,與李白、張旭等人在長安稱“飲中八仙”。工書法,尤善草隸,詩多祭神樂章和應制之作,偶有小詩清新可喜。

張旭(675-750?),字伯高,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

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文劍舞並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 崔護 字殷功,博陵人。

貞元十二年登第。終嶺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

詩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 開元元年——唐朝以河西九曲之地為金城公主湯沐邑,賜予吐蕃 開元二年七月——灤水谷之戰 開元二年八月至十月——武街之戰 開元四年——開元三大士之善無畏到長安 開元八年——開元三大士之金剛智及不空到長安 開元十五年正月——青海之戰 開元十五年十月——瓜州之戰 開元十七年三月——石堡城之戰 開元十八年六月至開元二十年三月——攻契丹 開元二十一年——分天下為15道 【出生】 懷素,書法家 【逝世】 開元二十八年——張九齡,宰相,詩人 開元二十九年——金剛智,印度僧人 【其它】 唐代的錢幣開元通寶,是唐高祖李淵頒行的。千萬不要認為是唐玄宗頒行的。

這是一項重大的幣值改革,結束了從漢代以來五株錢的時代。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哪兩個詞派,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

掌心和腳心的痣 唐朝天寶年間,出現了兩種詞派,一個是以高適 岑參為代表的豪放派,這種詩詞多描寫的是邊塞風光,詩風比較豪邁,所以被稱為豪放派 另一個是以王維 孟浩然等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詩風比較委婉,恬淡,因此這類詩詞被稱為婉約派。正是這種不同的詩詞風格最終鑄造了唐詩的巔峰時刻,這裡也不得不說,唐朝...

為何唐朝開元年間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最高峰?

唐代開元年間,經濟實力強大,文化藝術各方面都達到一個新高度,而且吸引了很多留學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唐朝開元年間。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當時。唐朝的國力達到了全勝時期。疆域也非常大。開元年間,在唐明皇李隆基與的勵精圖治下,唐朝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空前繁榮。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吸引了包括...

最近將要召開的兩會是指哪兩會,國家召開的兩會,指的是哪兩會,是什麼意思

小入戲 兩會 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和 政協全國委員會 的簡稱。這次召開的是全國人大十屆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兩會 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機構名稱,而是對自1959年以來歷年召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和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的統稱。由於兩場會議會期基本重合,而且對於國家運作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