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許多關於智謀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語,請你找一找,比一比看誰找的多

時間 2021-10-19 12:32:26

1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想要征服東吳,孫權、劉備聯合抗曹。孫權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智勇雙全,可是心胸狹窄,很妒忌諸葛亮(字孔明)的才幹。因水中交戰需要箭,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十萬支箭,哪知諸葛亮只要三天,還願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受處罰。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除掉諸葛亮。於是他一面叫軍匠們不要把造箭的材料準備齊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魯肅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魯肅見了諸葛亮。

諸葛亮說:"這件事要請你幫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給我20只船,每隻船上30個軍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兩邊。

不過,這事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魯肅答應了,並按諸葛亮的要求把東西準備齊全。兩天過去了,不見一點動靜,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請魯肅一起到船上去,說是一起去取箭。

魯肅很納悶。

諸葛亮吩咐把船用繩索連起來向對岸開去,那天江上大霧瀰漫,對面都看不見人。當船靠近曹軍水寨時,諸葛亮命船一字兒擺開,叫士兵擂鼓吶喊。曹操以為對方來進攻,又因霧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馬箭手朝江中放箭,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草把子上。

過了一會,諸葛亮又命船掉過頭來,讓另一面受箭。

太陽出來了,霧要散了,諸葛亮令船趕緊往回開。這時船的兩邊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每隻船上至少

五、六千支,總共超過了十萬支。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周瑜感嘆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2樓:哀夢竹

韓信 井陘之戰

公元前206年,盛極一時的秦帝國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的階段。當時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分別形成了兩個新的集團,雙方為爭奪天下,了歷史上有名的楚漢戰爭。在這場歷時近五年的戰爭中,漢大將韓信表現出了「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卓越智謀和用兵韜略,其戰績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則是他輝煌戰例中的精粹。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一萬餘新召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挺進,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王歇和趙軍統帥成安君陳餘集中二十萬兵力於太行山區的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佔據有利地形,準備與韓信決戰。井陘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窄驛道,易守難攻,不利於大部隊行動。

當時,趙軍先期扼守住進陘口,居高臨下,以逸待勞,且兵力雄厚,處於優勢和主動地位。反觀韓信,麾下只有萬餘之眾,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軍,人馬疲憊,處於劣勢和被動地位。

趙軍謀士李左車向陳餘建議:正面堅壁不戰,用一部分兵力繞到敵後切斷漢軍糧道,使韓信「前不得鬥,退不得還,……野無所掠」,最後前後夾擊,一戰而擒韓信。但陳餘卻是一名崇尚正面攻擊的古典派軍人,拘泥於「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的教條,且認為韓信兵少而疲,不應避而不戰。

他拒絕了李左車的建議,刻板地遵從兵書上「十則圍之,倍則戰」的公式行事。

韓信深謀遠慮,自知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如採用強攻,必會受挫,於是決定在離井陘口很遠地方駐紮下來,反覆研究地形地勢和趙軍部署。當韓信探知李左車的計策沒有被採納,趙軍主帥陳餘有輕敵情緒和希圖速決的情況後,立即指揮部隊進到離井陘口三十里遠地方紮下營來。半夜時分,韓信選拔了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的紅旗,乘天黑悄悄從山間小道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側後方埋伏,等翌日見趙軍出動,營壘空虛之時,攻入趙軍大營,把趙軍旗幟拔下,插上漢軍旗幟。

隨後,韓信傳令部隊就餐,他對將校們說:「少餐即可,待天明破趙之後再飽餐。」將校們將信將疑,只能從命。

韓信遂即傳令擊鼓,出大將旗仗,向井陘口進發,他說:「趙軍已先我佔據了有利地形,築壘以待,看不到大將旗仗,怕他們疑我尚在後軍,不肯發起攻擊。」

當漢軍接近井陘口時,韓信連騎哨都不派,立即傳令中軍主力全部前出到河邊背水列陣,營壘上的趙軍遠遠見漢軍背水列陣,無路可退,紛紛譏笑韓信不懂兵法。少頃,天色已然大亮,漢軍陣營揚起一陣輕塵,隨著激越的鼓聲,一隊旗仗轉出,韓信在眾將校的簇擁下縱馬來到陣前。陳餘眼見韓信兵少,自己又佔據有利地勢。

於是率輕騎銳卒蜂擁而出,欲生擒韓信。韓信令棄旗鼓儀仗,迅速轉入陣中。陳餘見此情景,當即下令全營出擊,直逼漢陣。

漢軍因臨河而戰已無路可退,所以人人奮勇,個個爭先。雙方廝殺半日有餘,趙軍仍未能獲勝。這時趙軍營壘已空,韓信預先伏下的兩千輕騎直馳而入,在趙軍營壘遍插漢軍紅旗。

鏖戰中的趙軍突然發現背後營壘插滿漢旗,隊形立時大亂。韓信揮軍趁勢反擊,將二十萬趙軍殺得大敗,斬殺趙軍統帥陳餘,生擒趙王歇。

戰後,漢軍將士們飲宴相賀,他們紛紛問韓信:「將軍叫我們背水列陣,這是有悖兵法的啊,為什麼竟然能取勝呢?」韓信哈哈大笑:

「兵法上不是都說了嗎?置之死地而後生,置只亡地而後存。如果我給你們一條生路,士卒們能拼死作戰嗎?

」諸將這才領悟了背水列陣致勝之奧妙,對韓信大為欽服。

井陘之戰,韓信以萬餘的劣勢兵力,奇正並用,背水列陣,靈活用兵,一舉擊破二十萬趙國大軍,滅亡了項羽分封的趙國,譜寫了中**事史上的精彩篇章。唐代詩人王涯在《從軍行》裡,生動描述了井陘大戰。盛讚韓信的高超謀略和指揮藝術:

戈甲從軍久,風雲識陣難。

今朝拜韓信,計日斬成安。

3樓:匿名使用者

曹衝的父親曹操是個大官,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

怎麼稱法呢?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秤象的辦法。

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衝,嘴裡不說,心裡在想:

哼!大人都想不出法來,一個

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麼辦法!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衝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一時也想不出來。

他父親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曹衝說:

「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他叫人牽了大象,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父親,還有那些**們都想看看他到怎麼個稱法,一起跟著來到河邊。

河邊正好有隻空著的大船,曹衝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大想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

曹衝說:「齊水面在船幫上劃一道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後,曹衝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

這時候大船空著,大船就往上俘起一些來。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裡說:「這孩子在玩什麼把戲呀?

」接下來曹衝叫人挑了石塊,裝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擔又一擔,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衝看見船幫上的記號齊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塊又一擔一擔地挑下船來。

曹衝真聰明!

歷史上有許多關於智謀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語,請你找一找,比一比看誰找的多

4樓:匿名使用者

曹衝的父親曹操是個大官,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

怎麼稱法呢?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秤象的辦法。

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衝,嘴裡不說,心裡在想:

哼!大人都想不出法來,一個

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麼辦法!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衝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一時也想不出來。

他父親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曹衝說:

「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他叫人牽了大象,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父親,還有那些**們都想看看他到怎麼個稱法,一起跟著來到河邊。

河邊正好有隻空著的大船,曹衝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大想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

曹衝說:「齊水面在船幫上劃一道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後,曹衝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

這時候大船空著,大船就往上俘起一些來。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裡說:「這孩子在玩什麼把戲呀?

」接下來曹衝叫人挑了石塊,裝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擔又一擔,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衝看見船幫上的記號齊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塊又一擔一擔地挑下船來。

曹衝真聰明!

形容街上行人車輛多的成語有很多你能寫出來幾個比一比看誰學得多血5

5樓:湖中的紫色花瓣

車水馬龍

熙熙攘攘

川流不息

門庭若市

摩肩接踵

南來北往

古代兒童的智慧故事

6樓:金果

1、曹衝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的秤來稱。」而另一個說:

「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

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

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曹衝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

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

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2、孔融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名士李膺在洛陽任職,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親戚,門人一般不通報。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登門拜訪。

他對門人說: 「我是李君的親戚。」 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後來太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告訴他,陳韙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

孔融立即反駁道:「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你這麼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3、司馬光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廠裡。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

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4、何晏

何晏七歲的時候,聰明過人,魏武帝曹操特別喜愛他。因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長大,曹操想要認他做兒子。

何晏便在地上畫個方框,自己待在裡面。別人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回答說:「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這件事,隨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5、諸葛恪

孫權對諸葛恪說:「你能不能找個恰當的理由出來,讓張公喝下這杯酒呢?」諸葛恪端著酒杯對張昭說:「呂太公90歲的時候,還手拿兵器指揮部隊作戰。

現在打仗時皇上考慮到你的安全,讓你在後方;聚會時考慮到你的地位,總是請你在前面,這難道不是尊敬你嗎?」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另一次聚會,有隻白頭鳥飛停在宮殿前。孫權隨口問:「這是什麼鳥?」諸葛恪答:「這是白頭翁。」張昭年齡最大,滿頭白髮,懷疑諸葛恪在戲弄他。

說:「從來沒有聽過有鳥叫這個名字,如果有「白頭翁」,那諸葛恪能再找出一隻「白頭婆」嗎?」

諸葛恪答:「不是所有鳥的名字都能成雙成對,有種鳥叫「鸚母」,輔吳將軍能再找出一隻「鸚父」嗎?」張昭不能回答。

關於歷史智謀成語的故事,歷史上關於智謀的成語故事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螳螂撲蟬黃雀在後 歷史上關於智謀的成語故事 隔壁老王,這智謀有哪次失敗過 歷史上有許多關於智謀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語,請寫一寫。寫出七個 草船借箭,望梅止渴,空城計,包公審馿 歷史上戰爭中有名的智謀的故事的成語 渾水摸魚 打草驚蛇 瞞天過海 走為上計...

歷史上有哪些「推敲」故事,歷史上推敲的故事

賈島一次在想一句詩 僧敲月下門 還是 僧推月下門 好一點的時候,一不小心頂撞了韓愈的轎隊,結果韓愈不但沒生氣,反而幫賈島參謀,最後認為 敲 字較好,因為僧人一般懂禮教,不會不敲而推的。就是這個典故,比喻反覆斟酌品味來挑選。其實象做詩做到賈島那樣,實在苦悶得很,哪還有什麼詩的韻味呢。京口瓜洲一水間,鐘...

歷史上有關於自由的人物,歷史上有關於自由的人物?

普美如來 裴多菲 自由與愛情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事蹟 馬丁 路德 金 他主張運用非暴力的方式為黑人爭取權益,認為只要一個國家的立國理念是人道 自由的,即使由於歷史的原因,還存在許多暗角,人們對平等 正義的訴求遲早會取得勝利。詳情請看 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些羅馬人。興起文藝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