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甲申年是公元紀年的哪一年

時間 2021-10-26 20:02:04

1樓:韋康寧

1884、1944、2004、2064、2124;60年一週期,是申猴年。

猴是中國十二生肖排行第九的動物,對應地支為「申」。我國農曆採用干支紀年,逢壬申年、甲申年、丙申年、戊申年、庚申年,民間俗稱猴年。

天文專家表示,農曆丙申猴年是一個平年,包括7個大月(30天)和5個小月(29天),有355天。

擴充套件資料

干支紀年——

可對歷史時間上推下推、順推逆推,以致無窮。但也確有人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一個開闢天地的起點。干支紀年傳說出自黃帝時代。實際是萌芽於西漢初,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以後。

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紀年。其實,是歲星紀年,採用歲陽歲陰結合以紀年。歲陽: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

2樓:

清代的甲申年有很多啊,自2023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之後,至清朝滅亡的2023年為止,共出現5次甲申年:

2023年(明崇禎十七年),這一年明王朝滅亡,滿清入關開始統治中原。

2023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2023年(清乾隆二十九年)。

2023年(清道光四年)。

2023年(清光緒十年)。

3樓:初奕葉孤

1884,1824,1764,1704,1644

4樓:我兩千

農曆甲申年,對於滿清來講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順治時期的甲申年,即公元2023年,滿清攻佔北京、入主中原,奠定了200餘年的王朝基業。

而6個甲子之後的另一個甲申年,公元2023年,清廷政局發生了一次驚天劇變,即世人所稱的甲申易樞。

這次政局的10級**,波及了無數清廷**。其中清流黨的骨幹人物張佩綸亦深陷其中,他的政治生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折,而他所代表的清流黨,也從此一蹶不振,走向末路。

議事中的清廷**

風起於青萍之末

光緒十年(2023年),因法國侵略越南導致中法戰爭爆發,清軍屢戰屢敗,形勢危如累卵。

不過,對於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張樹聲而言,外患固然讓他焦慮,內憂更讓這位一品大員頭疼,因為張樹聲得罪了左副都御史、侍講學士、總理衙門大臣張佩綸。

前任直隸總督李鴻章因為母親病故丁憂,清廷調張樹聲接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張樹聲上任之後,瞭解到張佩綸深受李鴻章器重,出謀劃策、參與機密,頗有手段,所以張樹聲也想邀請張佩綸幫辦北洋軍務。

一番聯絡之後,張佩綸同意做張樹聲的幕僚,本來這件事情皆大歡喜,誰想橫生枝節。張樹聲上奏朝廷請調張佩綸的摺子發出之後,禮部侍郎陳寶琛參劾張樹聲,稱張樹聲身為外臣,不應奏請朝廷調任京官入幕府,有私交京官的嫌疑。

陳寶琛插了這麼一腳,張佩綸調任的事情僵住了。此事搞的張佩綸很不高興,他怨恨的倒不是陳寶琛,而是張樹聲——總督大人作為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司機,外臣不能結交京官的潛規則應該門清,張樹聲居然因為猴急自己上摺子請調張佩綸,被參劾不說,還連累了張佩綸。

陳寶琛像

張佩綸的不滿很快就傳到了張樹聲的耳朵裡,這下滿腦袋官司的張樹聲更慌了——得罪了張佩綸可不是好玩的。思來想去,張樹聲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找人搞掉張佩綸。

張樹聲派在北京交際廣泛的兒子張華奎等人聯絡宗室大臣、國子監祭酒盛昱,請盛昱上摺子參奏張佩綸,除掉這個潛在的威脅。

張佩綸一個三品官,為何能讓身為封疆大吏的直隸總督張樹聲如此忌憚?他到底是何許人也?

清流巨擘

張佩綸,字幼樵,祖籍河北豐潤,2023年11月24日生於浙江杭州。張佩綸少年時代即以詩文才情著稱於江南,很受蘇浙一代士大夫的推崇。

張佩綸2023年,年僅23歲的張佩綸中進士,入仕後擔任編修、侍講、左副都御史、侍講學士、總理衙門大臣等職務,成為了清流黨的大佬巨擘,名噪一時。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清廷官場上形成了一批以御史、給事中等言官為主、鍼砭朝政、參與國策的官僚群體。這些**以臺鑒、清議為己任,經常上書**庸官、抨擊弊政,故後世稱之為清流黨。

清流黨的出現,與光緒年間清廷統治危機的加深密不可分。雖然經過同治時期洋務運動的洗禮,滿清的國力有所恢復,但其結構性的官僚腐化問題、民生問題都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隨著光緒初年邊疆危機不斷出現,清廷面臨的政治局面更加嚴峻,大有江河日下的徵兆。

"吏治日偷,民生日窘,怨恫交作,災害頻仍"——《光緒朝東華錄》

面對著日益不堪的時局,一大批有擔當、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力圖振奮朝綱、扭轉頹勢,拯救蒼生、匡扶朝政,清流黨應運而生。

同治帝此外,清流黨的出現,也與軍機大臣之間的政治鬥爭有著密切的關係。軍機大臣李鴻藻和沈桂芬兩人因政見、地域出身的不同矛盾重重,在軍機處之內一直勾心鬥角、互相拆臺。

為了對付沈桂芬,李鴻藻刻意扶植科甲正途出身的臺鑒**為己所用,慫恿他們互相呼應、共同進退,針對沈桂芬集團的各種政策、人事頻頻發起攻訐。朝中大佬的奧援,極大的助長了清流黨的形成與發展。

張佩綸的發跡也與李鴻藻的幫助息息相關。李鴻藻和張佩綸的祖籍都在直隸,有同鄉之誼。同時,李鴻藻還是張佩綸任庶吉士時期的授業恩師,因此二人之間又有師生之誼。

加上張佩綸為人清正剛毅、學識淵博,李鴻藻對這位青年才俊非常賞識,故大加幫助。

李鴻藻張佩綸在清流黨中之所以舉足輕重,一方面是恩師李鴻藻的大力栽培,另一方面也因為張佩綸不畏權貴、剛直不阿的高潔品格。

張佩綸交際非常廣泛,與李鴻藻、李鴻章等當朝大員關係密切,經常書信相通、共議國事。但是,張佩綸並沒有為了升官發財就毫無底線的攀附這兩位風雲人物,而是保持了恰當的分寸和尺度。

最令世人敬佩的是張佩綸在雲南報銷案中的表現。此案由雲南省派人到戶部報銷經費遭到鉅額勒索引起,朝中御史參奏張佩綸的姻親、署理戶部尚書王文韶**數萬兩。

慈禧太后開始並不想處置王文韶,所以當王文韶主動辭職時好言挽留,讓王不用擔心自己的烏紗帽。

關鍵時刻,張佩綸大義滅親,毅然連續四次上書慈禧,請求按國法處置王文韶:

"若不決去貪人,無以儆惕有位,血誠披瀝,不敢顧私……(即使張佩綸自己)獲咎而去,此心較安"——《澗於集》

李鴻藻擔心張佩綸連續上書激怒慈禧,私下勸張佩綸不要蹚渾水,更不要傷害了親戚感情,堅定的張佩綸大義凜然的予以拒絕。

王文韶最終,在張佩綸等清流黨的堅持之下,王文韶只能黯然離職。

經此一戰,張佩綸在清流黨和官場上聲名鵲起,威望如日中天。一時間朝內大臣皆以結交張佩綸為榮,除了之前提到的李鴻章、李鴻藻之外,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寶鋆等重臣均與張佩綸有所交往。

在清流黨內部,張佩綸身邊聚集起了一批才俊,有張之洞、陳寶琛、吳大澄、鄧承修等人。除了李鴻藻之外,清流黨中影響力最大的首推剛過而立之年的張佩綸。

得罪了風頭正盛、譽滿天下的張佩綸,直隸總督張樹聲當然一身的冷汗,張佩綸要是發動清流參奏他,沒準自己的烏紗帽就沒了。何況早在2023年,張佩綸就參奏過張樹生,張樹生深知張佩綸在公事上素來不講情面。情急之下,張樹聲只好請同為清流黨的盛昱上書參奏張佩綸,來個先下手為強,幹掉這個潛在的威脅。

盛昱雖然也是清流黨,但是屬於以翁同龢為核心的清流黨南黨,與張佩綸所屬的清流北黨常有齟齬。因此,張樹聲找盛昱,乃是精心謀劃之後的行動。

張樹聲盛昱當然知道張佩綸的分量,自己沒有把握搞掉張佩綸;何況此事張佩綸並無責任,反而是張樹生壞了朝廷的規矩,因此對參劾張佩綸並不積極。不過張樹聲的面子也不好不給,權衡之下,盛昱給張樹聲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張佩綸的後臺是軍機大臣李鴻藻,要想搬倒張佩綸,必須先搞掉李鴻藻。恰好中法戰爭爆發,軍機處應對失策,飽受朝野的指責,何不藉此機會參奏各位軍機大臣,來個一窩端?

盛昱這個看似更加激進的方案隱藏了非常巧妙的心思——諫官們經常因政策上的分歧參奏軍機大臣,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有什麼結果。參奏全體軍機大臣的摺子,在緊張的戰時局勢下,清廷高層怎麼會加以理會?肯定會按慣例不予理睬,參奏張佩綸的事自然不了了之。

這樣盛昱即給了張樹聲面子,又不至於讓張佩綸難堪,可謂一箭雙鵰的妙計。

可是,連盛昱自己也沒料到,他的錦囊妙計將要在官場上掀起怎樣的滔天巨浪。

"躺槍"的軍機處

2023年4月3日,盛昱上奏慈禧,指責中法戰爭清廷屢戰屢敗皆因用人失當:雲南巡撫唐炯、廣西巡撫徐延旭都由張佩綸、李鴻藻推薦,但二人顢頇無能,造成戰事一敗塗地,理應追究張佩綸、李鴻藻的失察之責。奕訢、寶鋆等軍機大臣坐觀成敗、用人不當,也該負有連帶責任。

因此,請慈禧下旨議處軍機處各位大臣,嚴厲申斥,令其戴罪立功。

"......張佩綸資淺分疏,誤採虛聲,遽登薦牘,猶可言也;李鴻藻內參進退之權,外顧安危之局,義當博訪,務極真知,乃以輕信濫保,使越事敗壞至此,即非阿好徇事,律以失人僨事,何說之辭?恭親王、寶鋆久直樞廷,更事不少,非無知人之明,與景廉、翁同龢之才識凡下者不同,乃亦俯仰徘徊,坐觀成敗,其咎實與李鴻藻同科......

" ——《晚清宮廷實紀》

軍機處盛昱的摺子遞上去之後,被慈禧留中(即不下發軍機處處理)。但無論是挑事的盛昱,還是朝中聽聞此事的大臣,都沒覺得會引起什麼風波。常伴慈禧左右、訊息靈通的軍機大臣翁同龢也僅僅是覺得有點奇怪而已:

"盛昱一件未下,已四日矣,疑必有故" ——《翁同龢日記》

但是有人察覺到了一場席捲軍機處的風暴即將來臨,這個人就是張佩綸。

盛昱的摺子被留中後,張佩綸就聽到了訊息。很快,他就在給李鴻章的信件中闡述了自己的看法——盛昱的摺子參奏張佩綸、李鴻藻無關痛癢,要害在於指向了恭親王奕訢。整件事情的背後有醇親王奕譞、翁同龢的陰謀,而且,此次參奏很有可能引發政局的大變動。

事情的發展被張佩綸料到了一大半。慈禧將摺子留中的這幾天一點都沒閒著,她先是召見醇親王奕譞,之後又與孫毓汶等心腹多次密謀,準備對軍機處做個大手術——張佩綸猜錯的,只是翁同龢並沒有參與密謀。

張佩綸與李鴻章之間的信件

4月8日,張佩綸預料中的風暴降臨了。慈禧經由內閣發下明諭,指責奕訢等軍機大臣尸位素餐、只知明哲保身、貪戀權位,毫無振奮朝綱、匡扶時局之志。對中法戰事處置失策、用人不當。

因此,下令罷黜奕欣、寶鋆、李鴻藻、景廉、翁同龢全部5位軍機大臣的職務。並將恭親王開去一切差使,令其家居養疾,不得干預朝政。軍機處由禮親王世鐸、閻敬銘、孫毓汶等人接管,幕後**的乃是醇親王奕譞。

奕訢的另一個大本營總理衙門也遭到了清洗,由新任軍機大臣閻敬銘領銜,同時,廢除了軍機大臣兼任總理衙門領班大臣的慣例。這次政局劇變,被稱為甲申易樞。

這場看似突然的**局面,其實是慈禧與奕訢之間權力鬥爭的必然結果。

辛酉政變之後,雖然慈禧通過垂簾聽政制度正式參政,但是朝廷的實權掌握在奕訢控制的軍機處和總理衙門手中。名義上各類旨意皆要秉承太后、皇帝的意志,但在實際處理中,絕大部分都是奕訢在做決策:

"兩宮初政,春秋甚富,驟遇盤錯,何能過問?所承之旨,即軍機之旨,所出之諭,即軍機之諭,此亦事實上之不可掩者也" ——《客座偶談》

隨著政治經驗的豐富和野心的膨脹,慈禧不能忍受大權掌握在奕訢手中的局面,開始逐步著手從奕訢手中奪回最高權力。奕訢本人也很專權,當然不會輕易的交出好不容易到手的大權,因此慈禧、奕訢發生過多次衝突,好在當時慈安太后在世,可以協調關係,讓兩人不至於撕破臉。

慈禧隨著同治暴斃、光緒登基、慈安病死,慈禧第二次垂簾聽政,一方面沒有了慈安的制約,另一方面獨自控制皇帝,慈禧很快就在與奕訢的權力鬥爭中佔據了上風。

奕訢雖然明面上不斷對慈禧做出讓步,態度也愈發謙恭,但是內政、外交大權的核心支柱——軍機處、總理衙門兩大部門奕訢一直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所以,要想實現真正的大權獨攬、打倒奕訢,慈禧必須消除奕訢對軍機處和總理衙門的控制,這也是甲申易樞發生的根本原因。

而盛昱的上奏如同及時雨一般為慈禧罷黜奕訢提供了天賜良機。

首先奕訢集團在中法戰爭中表現確實不好,猶豫不決、屢失戰機,受到了朝野內外的指責。

其次,經過慈禧幾年的精心扶植,對奕訢非常不滿的醇親王奕譞、孫毓汶等人在政治上逐漸形成了一個小集團,可以隨時頂替奕訢集團的位置,作為慈禧**政局的工具。

因此,慈禧利用盛昱參奏軍機大臣的奏摺大做文章、借題發揮,一舉罷黜奕訢等大臣,通過易樞摧毀了奕訢集團,獨掌朝政。

不過,無論甲申易樞這手在宮斗的火候上有多麼爐火純青,朝野之內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變動給驚呆了,一時間**鼎沸。

奕訢上摺子的盛昱沒想到能弄巧成拙,居然真就把軍機處給搞垮臺了。這當然不是他的本意,即便按奏摺裡的意思,盛昱也只是要求申斥各位大臣。在慈禧下令罷黜奕訢等人的4月8日當晚盛昱又上了一份奏摺,力陳恭親王才智卓越,無人可替,懇請慈禧留下恭親王和李鴻藻在軍機處行走。

慈禧見到盛昱的第二份摺子,直接就發飆了,把摺子撕掉扔在地上,大罵盛昱這個奴才"利口覆幫,御使官家不任一人"——盛昱簡直是沒腦子的笨蛋,完全不體會領導的一片苦心。

除了盛昱之外,許多大臣都上奏請求留任奕訢,要麼被留中不發,要麼被下旨申斥。慈禧傳遞出的訊號非常明確,奕訢必須下崗,誰再為恭親王說情,誰就是找死。

但還是有不怕死的人站出來為奕訢轉圜,這個人就是張佩綸。

大丈夫張佩綸並非奕訢**,早年因政策分歧參奏過奕訢。李鴻章曾經給張佩綸去信,讓他注意與恭親王搞好關係。張佩綸在回信中則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從個人感情上他本人對奕訢並無好惡,參奏奕訢完全是出於公心。

李鴻章奕訢

公元紀年是從哪年開始的,公元的年份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現行的公元紀年法是從所謂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後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應該注意 沒有公元零年這一年。我國是從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採用公元紀年的,今年是公元2008年。公元紀年的來歷 公元紀年 anno domini christian era 國際通用的公曆紀元。5...

乙未年是哪一年,乙未年是指哪一年

一灘新約 乙未年有 1835 1895 1955 2015等。乙未年是中國傳統曆法六十干支紀年中的一個,乙未年的地支為未,對應十二生肖中的羊,所以這又可稱為羊年。中國古代採取天干地支作為計算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把每一個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嘉慶十三年是公元幾年,嘉慶24年是哪一年

繼潤 嘉慶十三年是公元1808年。嘉慶 穆麟德 saicungga feng en,太清 saiqungga fengxen,大詞典 saichungga fengshen 西裡爾字母 公元1796年至1820年 為滿洲清朝第七位 入關後第五位 皇帝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的年號,公元1796年37歲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