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

時間 2022-01-15 19:50:16

1樓:瀟香劍玉

魏延歸順劉備的經過

赤壁之戰後,劉備派關羽進攻長沙,韓玄派部下黃忠迎戰關羽,黃忠與關羽本是敵手,但二人卻英雄惺惺相惜,黃忠馬失前蹄,關羽不忍乘人之危殺之;黃忠有百步穿楊的箭術,卻為報關羽不殺之恩,不忍射之。對於韓玄來說,黃忠顯然有通敵之嫌。大戰在即,與敵人關係曖昧,豈是為將之道。

韓玄於是果斷判黃忠死刑,斬立決。此時魏延正在長沙,聽說劉備的軍隊來了,正是第二次投效明主的機會,因此斬了韓玄,救了黃忠,獻城投降。

諸葛亮對魏延的成見

魏延是斬殺其主韓玄而投靠劉備的,古代人背君弒主是罪大惡極之事,因此諸葛亮認定魏延日後必反,並多次提醒劉備,不要重用魏延。

魏延對於劉備的這份忠心,卻被諸葛亮汙為「頭生反骨」,按諸葛亮的邏輯,魏延既便伺侯的是一個廢物,是一個昏君、暴君,是一個國家蠹蟲,也應為其盡忠,否則就是「頭生反骨」,天理何在啊?三國時代,良禽擇木而棲,臣擇主而事,為選擇明主幾次背叛的戰將謀士比皆是,就連劉備本人也降過公孫瓚、袁紹、曹操等人,忠義如關羽,也曾投降過曹操,趙雲也曾幾易其主,諸葛亮怎麼不說他們頭生反骨呢?所以,說魏延頭生反骨,實在是先入為主,對魏延的偏見、成見了。

劉備看重魏延的才能

劉備看中了魏延是個人才,破格任用;看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我們分析劉備的用人之術。當初選派漢中太守時,人們皆認為必是張飛,漢中要地,派自己的兄弟去鎮守,既有守的能力,又忠誠無二,非張飛為何?

但劉備不這麼看。張飛好喝個酒,喝了酒又愛鞭打士卒,豈是守城之才?之前他早犯過因酒醉丟失徐州下邳之過了。

最合適的人是魏延。劉備重用魏延,史載「一軍盡驚」。所有人都很吃驚,自然也包括諸葛亮了。

劉備委任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問魏延:「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魏延回答:

「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端的是氣壯山河,豪言壯語哉!魏延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還真不是吹牛逼。

魏延鎮守漢中十餘年,有如蜀漢長城,曹操攻之不動。

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在歷史上對魏延都是非常重用的,劉備稱帝后,加封魏延為鎮北將軍。北方是曹操,劉備用魏延鎮曹操之意也。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加封魏延為都亭侯。

武將圖的是什麼,不就是封侯嗎?李廣一生戰功,老了也未封侯,深以為恥。魏延在劉禪繼位後的建興元年就封侯了,可見朝廷對他的重視,自然這是與其戰功顯赫分不開的。

魏延與諸葛亮的分歧

反映在伐魏的戰略戰術上出現不同。魏延主張出奇兵,諸葛亮主張謹慎穩重用兵。史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謀」:

魏延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魏延只是諸葛亮的參謀長,諸葛亮是前敵司令員,最後的採用權與否決權都在諸葛亮。諸葛亮否決了魏延的「合理化建議」,魏延非常生氣,深以為恨。

他恨什麼,他恨自己是個韓信式的天才,卻在諸葛亮的部下。而諸葛亮平生謹慎,不敢大膽用兵,自己又沒有獨立指揮權,專長髮揮不出來,不能施展平生報負。因為路線分歧,魏延與諸葛亮漸行漸遠,乃至到了諸葛亮快去世時,召開最後一次軍事會議,竟然不請二把手魏延參加,且防備魏延有變,矛盾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魏延的失敗與性格缺點

魏延的性格,頗象關羽。關羽是「為世虎臣,剛而自矜」,魏延是「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二人其實同敗在「自矜、矜高上」。因為這個性格缺陷,關羽有朝廷中沒有什麼好朋友,除了劉備、張飛以外,所以最後他敗走麥城時,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劉封、孟達見死不救,諸葛亮竟也未發一兵。

魏延也是一樣,當他與楊儀發生意見分歧時,各自上表狀告對方謀反,但朝中大臣卻沒有一個替他說話的。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這些諸葛亮向劉禪推薦的忠臣,「鹹保儀疑延」,魏延雖然軍事上行,但在朝中沒有得到「人心」,他人生的失敗,就在於此。

諸葛亮去世後,魏延認為自己等來了機會,他是軍事上的二把手,諸葛亮死了,他認為憑自己的資歷、威望、軍事指揮藝術能力,代替諸葛亮的地位理所應當,他這麼認為,很多大將也這麼認為。但最後諸葛亮卻讓他的政敵楊儀自代,這給魏延當頭潑了一瓢冷水。矜高的性格,讓他失去了理智。

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但這時失去理智的魏延不再服從,楊儀按諸葛亮臨終前的命令撤軍,魏延卻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

」,魏延不但不服從楊儀的命令,而且公開蔑視主帥,「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魏延不但是這麼說的,而且將自己的憤怒落實於實踐,「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魏延雖未投降魏國,但所作所為,形同「造反」。

關於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部落格大彙總:https://blog.

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

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聰慧的諸葛亮為何在死後一定要殺魏延?

2樓:td哥哥

諸葛亮命苦啊!生前事必躬親。死後還要嚇退司馬,斬殺魏延,定軍山約談鍾會。

魏延,三國名將之一,蜀漢後期當之無愧的國防中堅。史載他性情剽悍,武藝嫻熟,更難得的是此公胸藏韜略,智勇雙全,絕非驍勇寡謀的匹夫一個,因此將他比作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似也不為過。

刀雖利不做無益之殺,心再熱難救找死之人。關羽棄曹,曹操褒讚之,揚其忠也;魏延獻長沙,諸葛喝殺之,警其忠也。

魏延作戰勇敢,缺點是居功自傲,作為軍事將領,打仗可以,他卻缺少政治頭腦,不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孔明清楚,只有自己可以震懾住魏延,一旦自已死後,魏延沒人能夠掌控得了,(包括他可以隨意兵變),是一大禍患,為報劉備之恩,為劉氏江山鞏固常遠考慮,除去此隱患,殺掉魏延是經過利衡權弊熟思考慮決定的。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一定要殺魏延?

3樓:佘覓

諸葛亮生前用兵如神,活脫脫一個神機妙算的軍師,生前這麼厲害也就算了,死後還令人讚歎,為什麼,君不見死諸葛尚能嚇走活仲達。此外,諸葛亮死後還有一件事情做的絕,那就是殺了魏延。

那麼究竟諸葛亮為什麼死後一定要殺了魏延,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就知道,其實諸葛亮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對魏延很不看好了,記得魏延當時投降的時候,劉備本來要封官給他,誰知道諸葛亮卻叫劉備殺了他,說他天生反骨,將來被反,還好劉備大仁大義,留下了他一條命。

要說諸葛亮對魏延如果真的不看好,劉備在的時候不好殺掉,那劉備死了應該就可以下手了吧,沒想到直到諸葛亮死的時候魏延還在蜀國當大將。究竟是何原因呢?劉備死後,蜀國基本都是諸葛亮說了算,但可惜當時的大將並沒有幾個,魏延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要想統一中原,魏延尚不可殺。

君不見魏延破敵立功所向披靡,已令魏國人人見人怕了。

但魏延雖有軍事才華,堪當大將,但諸葛亮自知那是因為他尚活著,可以壓制住魏延,死後魏延必定功高蓋主,意圖謀反,如若不盡快解決魏延,那麼諸葛亮死後,蔣琬、楊儀柔弱,無法與魏延匹敵,到時候整個蜀國都是魏延說了算,劉氏天下將不復存在。

因此,諸葛死後必殺魏延。本想著死一員大將,換蜀國一世無內亂,誰知道還是被宦官黃皓當權,最終蜀國被滅。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還要殺魏延?

4樓:潭昭睢靜婉

諸葛亮生前用兵如神,活脫脫一個神機妙算的軍師,生前這麼厲害也就算了,死後還令人讚歎,為什麼,君不見死諸葛尚能嚇走活仲達。此外,諸葛亮死後還有一件事情做的絕,那就是殺了魏延。

那麼究竟諸葛亮為什麼死後一定要殺了魏延,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就知道,其實諸葛亮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對魏延很不看好了,記得魏延當時投降的時候,劉備本來要封官給他,誰知道諸葛亮卻叫劉備殺了他,說他天生反骨,將來被反,還好劉備大仁大義,留下了他一條命。

要說諸葛亮對魏延如果真的不看好,劉備在的時候不好殺掉,那劉備死了應該就可以下手了吧,沒想到直到諸葛亮死的時候魏延還在蜀國當大將。究竟是何原因呢?劉備死後,蜀國基本都是諸葛亮說了算,但可惜當時的大將並沒有幾個,魏延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要想統一中原,魏延尚不可殺。

君不見魏延破敵立功所向披靡,已令魏國人人見人怕了。

但魏延雖有軍事才華,堪當大將,但諸葛亮自知那是因為他尚活著,可以壓制住魏延,死後魏延必定功高蓋主,意圖謀反,如若不盡快解決魏延,那麼諸葛亮死後,蔣琬、楊儀柔弱,無法與魏延匹敵,到時候整個蜀國都是魏延說了算,劉氏天下將不復存在。

因此,諸葛死後必殺魏延。本想著死一員大將,換蜀國一世無內亂,誰知道還是被宦官黃皓當權,最終蜀國被滅。

5樓:大新丶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在蜀漢政治漩渦之中,就出現一個影響深遠的案件,蜀漢中期第一名將魏延被殺。近年來關於魏延被殺的原因,完全都是依據《三國演義》進行改編,原因就是魏延具有反骨。而正史之中,魏延卻並非如此,諸葛亮死後還要殺魏延,到底是為什麼呢?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原因只有4個字。

諸葛亮我們都知道是蜀漢政權的一位大咖級人物,劉備白帝城託孤以來,就一直執掌蜀漢政權,南平蠻夷,北伐曹魏。在北伐期間,諸葛亮非常倚重魏延,讓魏延總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而魏延從劉備時代,就被劉備器重,破格提拔,擔任鎮遠將軍,鎮守漢中,是獨擋一面的大將。

在諸葛亮的提拔下,魏延在北伐期間戰功顯著,建興八年(230年),魏延獨立領兵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魏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魏延憑藉自己的戰功,勇而有謀,胸中有大略,深得領導信任,逐漸成為蜀漢最得力的上將。

其實,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魏延其實已經成為蜀漢軍界第一人,加上其又是軍事奇才,頗有奇謀,典型的子午谷謀略就完全顛覆諸葛亮之前的北伐戰略,可惜被謹慎的諸葛亮拒絕採納。諸葛亮雖然非常器重他,但是因為其軍事冒險,還是存在一定的不滿和警惕。總之,諸葛亮依賴的是魏延的勇武,故而魏延也對諸葛亮也存了一定的不滿和畏忌之心。

如果魏延真有反骨,一生謹慎的諸葛亮還敢讓他當掌握兵權嗎?見諸葛亮對魏延是完全信任的。那麼諸葛亮死後為什麼還要殺魏延,原因只有4個字:功高蓋主。

謹慎諸葛亮必然想到自己病逝後,朝中和軍中再無人可用壓制魏延,而魏延「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獨「楊儀不假魏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而諸葛亮生前又希望婉約派的蔣琬繼承自己的職位,這樣自然就會與魏延這位強勢派起衝突,最好的辦法就是設計幹掉魏延。

所以諸葛亮臨終前,召開了一個祕密「榻前退兵」會議,參與會議的有楊儀、姜維、費?等人,諸葛亮遺命.他死之後,不要繼續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國,撤離的時分,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並且說:

「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意即假如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不要管他,軍隊本人開拔。當時魏延是軍中第二號人物,卻破天荒地沒有讓魏延參與。

這顯然是諸葛亮特別安排的。

這樣做就是方便魏延和楊儀起衝突,從而導致兩者互相爭權,而魏延在楊儀、王平、馬岱的聯合下敗了下來,以謀反罪被殺。魏延不死,蜀漢無人能夠壓制他,一旦魏延掌握軍權,那麼劉禪還能不能繼續在位置上,就不得而知了。

劉備為何一定要選諸葛亮和李嚴兩個託孤重臣?

因為劉備信任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有治軍治國之能,而李嚴軍事才能比較突出,劉備是希望他們兩個能夠齊心協力輔佐劉禪,所以選了他們託孤。劉備選擇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李巖是掌管軍事,帶兵打仗非常的厲害,而諸葛亮是是軍師,輔佐劉禪繼承皇位。因為在劉備手下,諸葛亮是荊州派系的首領,而李嚴也是東州派系,這樣做是為...

諸葛亮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是為什麼呢?

第一,血緣關係。要知道劉封是劉備的義子而非劉備的親兒,要知道當時那個時代是非常重視血緣關係的時代。還記的綠林赤眉嗎,他們當時多麼厲害,可是還要立一個姓劉的人來穩固軍心,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那個時代,嫡為正,庶為次更別說義子了!對於他的這個舉動,有人說是因為劉備當時尚無子嗣,所以先弄個兒子預備著。也有...

諸葛亮數次北伐,為何在一處偷偷留下一萬精兵?

諸葛亮數次北伐,處處留下1萬精兵的原因,主要是為了防備東吳,東吳一直在邊境小動作不斷。諸葛亮數次北伐,在一處偷偷留下一萬精兵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蜀漢國力很虛弱,他為了提防孫權,防止孫權在他背後耍小動作。諸葛亮數次北伐,在永安留下了1萬精兵,該永安處於吳國和蜀國邊境之地,具體原因是為了防止吳國再次偷襲。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