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隋末農民起義的起因?

時間 2022-02-01 18:20:27

1樓:正宗百科全書

隋末農民起義軍經過8年浴血奮戰,造成了隋朝總崩潰的趨勢,三大起義軍消滅了張須陁、薛世雄、宇文化及三支隋軍主力,促成了隋煬帝江都被殺,李淵攻取長安的局面。隋末三支大軍在河北、中原、江淮三個戰場分兵作戰,沒有聯合為一支強大隊伍,雖然在客觀上起到了相互支援的作用,卻難以形成強大力量,很容易被地主階級武裝各個擊破。農民起義領袖由於歷史侷限性,不能分析複雜的社會局面,隋朝滅亡後失去了鬥爭目標先後投降了新王朝,充當了地主階級改朝換代的工具。

農民軍沒有防止混入起義隊伍中的地主階級分子和隋朝的殘餘勢力,他們逐漸影響起義軍向封建軍隊轉化,瓦崗軍領導人翟讓沒有認識到領導權的重要性,拱手讓出了政權,導致了義軍瓦解,英勇奮鬥14年的隋末農民起義的勝利果實被李淵地主集團奪去。但是,這次農民大起義,推翻了隋煬帝的暴虐統治,打擊了士族地主,對唐初的政治、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樓:已走過的路

隋末農民起義規模巨大,起義軍作戰勇猛,指揮靈活,採取攻其不備,以逸待勞,擊敗隋軍主力,摧毀隋王朝的統治,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有重要地位,但他們沒有遠大的戰略眼光,起義軍在後期迷失了鬥爭方向,在戰略和作戰指揮上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不善於利用敵對勢力間的矛盾,最終失敗

隋末農民起義的起因?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為什麼總是失敗

3樓:匿名使用者

最大的疾病,最頑強的敵人,是貧困

4樓:分毫不差

裝備差,實戰經驗差,訓練差,素質差,說白了跟土匪似的,自然很難打贏訓練有素的正規軍,

5樓:蟈蟈國國

農民都是在家種田,打工,只會幹這些。其它見識遠見頭腦都不行。但凡有點能力頭腦的人也能生活不錯,不至於走投無路造反。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原因是力量弱小,首領智謀能力有限,也沒有能人異士幫助,所以失敗。

劉邦之所以成功,因為他是亭長,也是小官,熟悉官場,也有蕭何,韓信,張良,舉世大才幫助。劉邦也善於納諫。

朱元璋是個人有謀略有能力,也有很硬的靠山,岳丈郭子儀也是一個大軍閥,實力很強。後來有劉伯溫作為軍師,他也聽取劉伯溫的諫言。所以成功!

李自成失敗在於他不能虛心納諫,不聽從李巖建議胡來。他本身的能力才智也是一般!

太平天國算是相對成功的,天王的號召力很強,會忽悠人,籠絡人心。天王也算是能力智謀很強,雖然手段不怎麼好。他手下的幾個王也很厲害,前期靠南王馮雲山,他是一個有文化有能力智謀遠見的人,後期是靠翼王石達開,文武雙全。

所以才支撐十多年,最終的失敗是因為手下幾個王裡能征善戰又有智謀。說白了就是韓信加張良。天王能不擔心被取代嗎?!

所以內訌葬送了天國

隋末農民起義是怎麼回事

6樓:琉璃球

1.敗仗,十萬關東子弟命喪高句麗(和韓國娘炮沒關係,這個國家是遊牧民族,他們自己不要臉蹭名,古代時還敢自稱小中華)

2.強徵萬民修大運河(和長城一樣利萬載的工程,聯通南北,可是那時的工人是沒工資的,只給你一口飯,男人都來修路,家裡沒人種地就民不聊生)

3苛捐雜稅(這才是最要命的,但是內憂外患不加稅又沒錢去解決,加了又是自取滅亡。農民家裡沒男人飯都吃不飽,還要應付一堆稅,死路一條於是就反了,接著便牽一髮而動全身,)

古代每個國家的滅亡都很相似,加稅,反抗,起義。皇帝都知道,可沒辦法,沒錢一樣完蛋。

7樓:有木人道

說沒有農民起義的長白山首義就是抵抗服役的農民,竇建德接受的孫祖安一樣是農民起義。只能說隋末不是因為農民起義而亡。真正亡於農民起義的一是元二就是明。

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8樓:絕不犧牲自己人

沒有領導核心,不能集中力量打擊敵人。

隋朝真正的亡國原因?

9樓:小奇

首先說隋朝背景,隋朝之前是魏晉,世家當道的年代。隋煬帝上位以後打擊士族,使得士族離心。使得統治基礎不穩固。

其次,隋煬帝屬於理想主義者,不考慮實際情況。徵高麗修大運河平北疆這些都是善政,但是太急躁,不考慮國力問題,使得民力疲敝,百姓困苦,最終起義

還有,隋煬帝在軍事上才華不高,還內行指揮外行,使得北伐高麗失敗,這是隋末農民起義的導火索

最後,寵信宇文化及等奸佞小人

10樓:魔都之城

皇帝昏庸 加上英雄又有志氣想做大事的人太多所以都就反了 最主要的還是皇帝昏庸

11樓:鄒__濤

更新換代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我們現在只需要知道怎麼強大自己

隋朝滅亡的原因 80

12樓:京城「老炮兒

自打隋文帝以後,隋煬帝楊廣暴虐好大喜功,瓦崗軍起義,李淵在太原起兵,可憐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13樓:空婧戊紫蕙

歸根結底是隋煬帝試圖消除門閥士族的勢力,導致被世家大族推翻,三徵高句驪消耗國力,修建大運河導致民亂四起,而推行的科舉制在削弱權貴的力量,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同時拋棄了隋煬帝,轉而支援李淵建立唐朝,所以隋朝滅亡了

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4樓:碧魯楚市彭

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並且壓縮工期,同時遠征高句麗造成財政入不敷出,加徵賦稅以及徵用民夫造成百姓負擔大大加重、吃不飽飯加劇了社會矛盾。

15樓:迎風

和紂王帝辛一樣得罪人太多,被自己人聯合背刺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我們老師告訴我們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

18樓:煩凡

最主要原因是科舉,那些高門大閥把持人才的上升通道,怎會讓其他人繞過他們。

19樓:匿名使用者

隋煬帝繼位以後,想獨攬大權,想切除一切與北方關隴集團的利益。不願意與關隴集專團共享屬利益權力。

所以隋煬帝實行科舉制,通過這種考試的方式,讓底層寒門學子有機會到朝中來參與國家大事。

營建東都洛陽,準備把國都遷到洛陽,斷絕與關隴集團的聯絡。

在經濟上,修建大運河,利用大運河貫穿南北的功能,來切除對世家大族對關隴集團的依賴。

修建運河工程浩大,過渡的消耗了民力,而且徭役賦役很重。百姓負擔很重。

北征高麗,數次失敗,無功而返。嚴重消耗了國力民力。

在得不到貴族得不到關隴集團的支援,失去了民心的情況下,隋朝最後如曇花一現,最終走向滅亡。

隋朝這個國家的滅亡和隋煬帝楊廣本人性子急躁或許也有很大的關係。

20樓:淨心碎夢

煬帝不是個好皇帝,荒唐殘酷,但他動搖國之根本還是因為隋之兩代帝王,體會到了門閥統治之禍,欲削關中門閥之權,卻操之過急,這才激怒天下門閥,共力乏之

21樓:匿名使用者

從根本上來講,是由於隋朝作為一個大統一之後的王朝,外部強盛,內部卻內暗流洶湧,

容割據勢力如李靖之流,就是極大的暗流之一,這種統治階級內部埋藏著的不安定因素,是隋政權本身固有的缺陷,如果能有三代明主進行比較穩定的政治改革,那麼情況就會慢慢地安定下來,但很遺憾,文帝之後偏偏出了個煬帝,在隋朝本就不穩固的統治基礎大玩笨豬跳,最終導致了隋朝在強盛之際,轉而迅速滅亡的局面。

22樓:匿名使用者

導致隋朝滅亡的bai主要原因是煬帝暴du

政和農zhi民大起義,而不是dao開通大運河和專部將反叛。隋末農民起義間

屬接推翻隋的統治。煬帝的政治抱負太大,他太想建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功業,所以他連年征戰和大興土木,使隋朝的經濟基礎遭到嚴重破壞,導致人民起義,最終導致滅亡。主要有三條:

1.大興土木,開鑿運河,營建東都,南巡江都.

2.三徵高麗,勞而無功,耗盡民力國力.

3.人民起義 希望我的回答讓你滿意~! 謝謝~!

23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滅bai

亡的最根本原因是:繁重的徭役

du、兵役,毫無限zhi制地壓迫勞動人民dao,甚至貴內族地主,引起大規模的容農民起義和地主反抗。

諸如三徵高麗、北巡、南巡、修運河等等都是建立在繁重的徭役、兵役上的。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李淵兵起太原,竇建德立足河北、王世充盤踞中原都是這個原因。

李淵雖然是被逼反的,但是沒有李淵,即便是王淵、馬淵也會反。志大才疏的隋煬帝親手葬送了繁榮富強、千山如畫的帝國。

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24樓:鄰家有桑

撿某些官方的說法叫民生凋敝,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急功近利。

實話就是:一,楊廣政治手腕不足以壓制出身的關隴軍閥;二,推行科舉又損害山東門閥。再加上因為得位不夠正統急於拿功勳證明自己,性格又不是老辣成熟能耐住性子,一系列好的措施沒辦法實施的徹底,結果為他人做嫁衣。

所以被兩大勢力拋棄,攻打具有威脅的高句麗又失敗(北方此時被橫掃過)。只能被關隴推出的李唐代替。

ps:如果不是李世民表現的非常優秀證明了自己,那麼李唐的得位會和北宋一樣充滿陰私味道。不會帶給唐詩呼之欲出滿溢的大氣堂皇。

秦末農民起義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最強大腦花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秦的 秦始皇的殘暴統治 秦統一後,雖然採取了一些促進社會發展的措施,但是,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對人民的無限搜刮,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新的災難,使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直接矛盾日益激化。1 秦始皇對農民的統治和剝削是非常殘酷的。田租 口賦 徭役和兵役是壓在農民頭上的...

隋末到唐初的歷史是,介紹隋末唐初歷史的史書有哪些?

唐 李淵,李世民看到隋朝即將敗亡,萌動了取而代之的念頭。他們左右的裴寂 劉文靜亦紛紛建議起兵以舉大事。到公元616年 大業十二年 農民起義在全國已居優勢,隋朝再也無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擊各個武裝集團,李淵覺得時機成熟,乃於公元617年 大業十三年 在晉陽正式宣佈起事。6 秦 薛舉 618年 祖籍河東汾...

明末農民起義,明末農民起義戰爭是怎麼發生的?

芸繞寰宇 直接複製詞條了 明崇禎元年 1628年 七月至十七年 1644年 三月,李自成 張獻忠等部農民軍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從遊擊流動作戰到運動流動作戰,終於推翻明朝的戰爭。明末政治腐敗,農村破產,壓迫剝削日益加重,陝西又逢旱災,人民無法生活。崇禎元年七月,王嘉胤 楊 六 不沾泥等在陝西府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