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石庫門完全消失將是上海歷史文化的重大損失

時間 2022-08-10 07:25:08

1樓:天天好營養

文化,是人類從昨日走向明天的程序中留下的印記。文化,也是人類行為的精神內涵,是一種生活氛圍,一種時時刻刻可以感受到的特殊財富。文化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居住作為人最主要的行為之一,也是文化的一項基本內容。

上海是一箇中西文化交融、結合的大都市,海派文化是一種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圍,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在開放性和變革性中孕育著一種實實在在的內容,令上海人在引進、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得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實惠。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海派文化的另一個主要特徵,極富價值的藝術性,這一點已深深地融合在上海人的生活中,表現在其細膩、柔和的性格特徵中。所以,海派文化可以作為上海地區獨有的居住文化進行舉例和分析。

海派居住文化最典型的物質表現形式就是曾經居住了60%上海人的石庫門和里弄。現任市規劃局副局長伍江博士曾經說過:「單純從建築的角度出發,石庫門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走過百多年的歷史,消失是正常的,而且石庫門的結構也已不適合現代人的居住觀念。

但是,石庫門作為近代文化的象徵是永存的,它是上海人開拓一種有別於傳統方式的新生活的標誌,是上海人走向新文明的開始,因此,如果石庫門完全消失,將是上海歷史和文化的重大損失,今天的上海人將有愧於後人。」石庫門是中西合璧的產物,也是華洋混居的開始。石庫門門框上歐式的花紋,歐式的屋頂,排聯式的結構,顯然是洋文化的延續,然而又保留了天井、客堂等中國傳統的東西,海派文化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石庫門上,石庫門的生活方式又引出了弄堂文化,也影響了上海人的群體性格:

思想開放、性格隨和、思路敏捷等等。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種生活方式影響了一種文化。

2樓:麗蓓嘉

沒有為什麼~~

好比北京沒有了天安門和故宮是一樣的意思

為什麼說石庫門完全消失,將是上海歷史和文化的重大損失?

3樓:toma鬥

石庫門是上海的一張歷史名片。雖不是文物古蹟,但它承載著上海的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的變遷。

石庫門就是上海歷史的一個縮影的代表。

為什麼說石庫門的完全消失殭屍上海歷史和文化的重大損失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石庫門就代表近代上海文化,代表近代上海歷史。

石庫門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築,通常被認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徵之一。

早期的石庫門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初,它脫胎於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為三開間或五開間,保持了中國傳統建築以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的特點。老式石庫門住宅,一進門是一個橫長的天井,兩側是左右廂房,正對面是長窗落地的客堂間。客堂寬約4米,深約6米,為會客、宴請之處。

客堂兩側為次間,後面有通往二層樓的木扶梯,再往後是後天井,其進深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後天井後面為單層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廚房、雜屋和儲藏室。整座住宅前後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圍牆、廂房山牆組成,正中即為「石庫門」,以石料作門框,配以黑漆厚木門扇;後圍牆與前圍牆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閉的外立面。

所以,石庫門雖處鬧市,卻仍有一點高牆深院、鬧中取靜的好處,頗受當時卜居租界的華人士紳、富商的歡迎。

在20世紀10年代以後,老式石庫門逐漸被新式石庫門取代。新式石庫門大多采用單開間或雙開間,雙開間石庫門只保留一側的前後廂房,單開間則完全取消了廂房。新式石庫門在內部結構上的最大變動是後面的附屋改坡頂為平頂,上面搭建一間小臥室,即亭子間。

亭子間屋頂採用鋼筋混凝土平板,周圍砌以欄杆牆,作晒臺用。為了減少佔地面積、節省建築用材,新式石庫門還縮小了居室的進深,降低了樓層和圍牆的高度。

與老式石庫門相比,新式石庫門在外觀上亦有所不同,新式石庫門外牆面多用清水青磚、紅磚或青紅磚混用,石灰勾縫,而不是像老式石庫門石庫門 那樣用白色石灰粉刷,老式石庫門常用的馬頭牆或觀音兜式的山牆也已不再使用。另一個重要的區別是,新式石庫門不再用石料做門框,而改用清水磚砌,門楣的裝飾也變得更為繁複。早期的石庫門門楣常模仿江南傳統建築中的儀門,做成中國傳統磚雕青瓦壓頂門頭式樣,而新式石庫門受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常用三角形、半圓形、弧形或長方形的花飾,類似西方建築門窗上部的山花楣飾,這些花飾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是石庫門建築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有些新式石庫門還會在門框兩邊使用西方古典壁柱的樣式,作為裝飾。總之,新式石庫門在建築風格上是更加西方化了。

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隨著新式里弄和花園裡弄的興起,石庫門就風光不再了,開始逐步淪為城市下層居民的棲身之所。但誰都沒想到,石庫門如今卻是鹹魚翻身,出盡了風頭。把石庫門「整舊如舊」的新天地已成為上海最時尚的淵藪,可那裡的石庫門是五臟六腑早給掏空了,只剩下了一個虛假的外殼,供人們去憑弔、緬懷。

為什麼說石庫門完全消失,將是上海歷史和文化的重大

5樓:諾娟彤靈槐

石庫門作為近代文化的象徵是永存的,它是上海人開拓一種有別於傳統方式的新生活的標誌,是上海人趨向新文明的開始。因此,如果石庫門完全消失,將是上海歷史和文化的重大損失,今天的上海人將有愧於人。

6樓:黑與白的對比

石庫門是上海的一張歷史名片.雖不是文物古蹟,但它承載著上海的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的變遷.

石庫門就是上海歷史的一個縮影的代表.

為什麼石庫門完全消失將是上海歷史文化的

7樓:匿名使用者

石庫門,代表著老上海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是一種上海人的文化。

上海石庫門歷史

8樓:漢秀榮房春

石庫門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舊弄堂一般是石庫門建築,它起源於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當時的戰亂迫使江浙一帶的富商、地主、官紳紛紛舉家擁入租界尋求庇護,外國的房產商乘機大量修建住宅。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圍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徵,但不再講究雕刻,而是追求簡約,多進改為單進,中西合璧的石庫門住宅應運而生。

這種建築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樣,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這種建築因此得名「石庫門」。

9樓:

滬語中把用一種東西包套或收束另外的東西講作「箍」,如箍桶,於是這種用石條「箍」門的建築被叫作「石箍門」,後又訛作「石庫門」。一般認為,這種建築的正大門以條石作門框,門扇為實心厚木,上有銅環一幅,與中國的傳統民宅相比,趨向保守。

上海的石庫門住宅興起於19世紀60年代。2023年以忠王李秀成為首的太平軍發動東進,攻克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寧波等蘇南浙北城市,迫使數以萬計的蘇南、浙北難民進入上海租界避難。租界為接納難民,動員商人投資住宅建設。

為了充分利用土地,這些住宅大都被建為排聯式的石庫門裡弄住宅。

為了迎合中國傳統的家族居住形式,石庫門除部分設計摹仿西洋排聯式住宅外,其佈局大致仿江南普通民居。進門後為一天井,天井後面為客廳(上海人叫「客堂」),之後又是後天井,後天井後為灶間和後門。天井和客堂的兩側分別為左右廂房,二樓的佈局基本與底層相近,唯灶間的上面為「亭子間」,再上面是晒臺。

其代表建築有河南中路東側,寧波路、北京路之間佔地1.33公頃的興仁裡,還有中山南路新碼頭街的敦仁裡、 棉陽裡、吉祥裡等。

本世紀初以後,隨著上海居民的家庭向小家庭結構變化,居民的生活習慣也發生明顯變化,石庫門住宅的結構和樣式發生變化,有適宜小型家庭居住的「單進」(即無廂房)、「兩進」(一客堂一廂房)。其規模較大, 弄堂寬約為4米、樓層主要為2~3層;在樓梯平臺處設亭子間,立面採用陽臺;20年代後, 一般都安裝了衛生裝置。 其代表建築有南京西路上的靜安別墅、山陰路上的大陸新村等。

30年代以後,由於上海住房緊張,部分住戶又將多餘的房間出租給他人,所以大多數石庫門改變了設計的初衷,成為多戶同住一門的住宅。

由幼稚走向成熟的石庫門住宅構成了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交錯的里弄社群。在這個社群內,居民在享受個人空間的同時,也更容易培養出更融洽更親密的鄰里關係。於是這家今天燒什麼菜,那家明天有啥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隨著居住密度的不斷增強,居民便逐漸把本屬家庭內的活動移師到了弄內的公共空間進行,更加固了原有的鄰里親密度。而在此之間,摩擦也越來越多,無論是青年之間,還是青年與老年之間,而這些摩擦爭吵為的卻只是「你多用了我的煤氣」,「你侵入了我的地盤」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石庫門裡弄在最多的時候有9000多處,曾占上海市區全部住宅面積的六成以上。.單純從建築的角度出發,石庫門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走過百多年的歷史,而且有些石庫門的空間結構也已不適合現代人的居住觀念,因此消失是正常的。90年代初期,上海開始了大型的重建和開發。

不少石庫門老房子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一幢的高樓,一片又一片充滿懷舊風情的老房子漸漸消失,人們才意識到要去保留這些上海獨有的「藝術品」。

上海石庫門的各個年代所對應的歷史、文化、自然特徵

10樓:鳳凰來儀

最早的石庫門產生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基於傳統的江南民居,繼承了傳統中國式建築以中軸線為對稱佈局的特點.當時的上海正值列強分據的局面,西方的建築細部和中國傳統建築裝飾加以融合,成為上海近代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產物。最早石庫門規模一般在三到五開間,有前後各兩個出入口,正中就是所謂的「石庫門」。

後來,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石庫門又發展出了新版本。2023年前後,由於新式里弄、花園洋房的發展,石庫門漸漸成為貧民區。2023年前後,上海市**開始大規模拆遷石庫門。

從此石庫門走入歷史。

老式石庫門相比新式石庫門,老式石庫門住宅更有中國風韻,也更類似於北方的四合院建築。左右廂房圍繞著一個天井,正對面是所謂的客堂間。客堂間面積約12平方,作用類似於現在的客廳。

客堂間的兩側是所謂的次間,次間後面的扶梯能夠到達第二層樓,後天井在次間的後面,規模大約是前天井的一半,並有一口水井供一家人用水(後也有裝自來水的)。正對後天井的,是附屋,一般作廚房、廁所和儲藏室。老式石庫門有前後兩門,前立面的**就是「石庫門」。

前後圍牆高度基本一致,形成一個幾乎與外界隔離的包圍圈,形成了一個獨立於外界的領地,有鬧中取靜之感,頗受當時社會上層人士的歡迎。

2023年前後,「新式石庫門」,一種改進版的石庫門誕生。原有的石庫門漸漸被淘汰。新式石庫門的規模比老版的小,規模在單開間到雙開間之間,雙開間的石庫門只「繼承」了一側的前後廂房,單開間則完全拋棄了廂房。

除此之外,新式石庫門的特徵還包括亭子間和平頂的附屋,以及更傾向西方式的建築風格。現在上海大多數仍然有人居住的石庫門屬於新式石庫門。

石庫門的衰落2023年代前後,新式里弄和花園洋房開始大規模建設,石庫門漸漸淘汰,變成社會下級階層的聚居區,後來逐漸淪為棚戶區,出現了一棟石庫門中住著幾十家人家的現象(這種現象後來被改編成上海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2023年前後,由於上海發展的需要,當局開始針對石庫門房屋的大規模的拆遷行動。現在,城市中大部分的石庫門建築已經被拆除,只有在一些中心城區還保留了一些石庫門建築。

上海石庫門的特點,上海的石庫門建築有什麼特點?

石庫門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舊弄堂一般是石庫門建築,它起源於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當時的戰亂迫使江浙一帶的富商 地主 官紳紛紛舉家擁入租界尋求庇護,外國的房產商乘機大量修建住宅。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圍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徵,但不再講究雕刻,而是追求簡約,多進改為單進,中西合璧的石庫門住宅應運...

嬰幼兒的滷門什麼時候能完全閉合

劉天寶 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時後囟很小或已閉合,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最遲生後6 8周閉合。前囟出生時斜徑大約有1.5 2.5釐米。出生後,隨著頭部的發育,頭圍逐漸增大,前囟也會有增大。生後6個月,隨著顱骨逐漸骨化而漸漸變小,通常在1歲 1歲半閉合。提前閉合 極少數寶寶因為胚胎時母體感染或因其他疾病致...

沈石溪被譽為什麼,沈石溪為什麼被稱為動物小說大王,原因是什麼?

熱愛健康生活的小米兔 沈石溪被譽為 中國動物 之王 1984年,沈石溪的第一本動物 集 第七條獵狗 出版,第一次印刷即達10萬冊,並榮獲首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在隨後的兩屆評獎中,沈石溪又分別以 一隻獵雕的遭遇 紅奶羊 再次獲獎,成為這一重要兒童文學作品大獎 三連冠 得主。在臺灣,沈石溪的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