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發源地是今哪裡?鮮卑族是現在哪個民族

時間 2023-05-09 14:09:08

1樓:匿名使用者

廢話我不多說了!

鮮卑族是東胡族群的一種,自稱發源於大鮮卑山,但是其遷徙頻繁,每到一個有山地區,就把這裡的山叫鮮卑山,所以很難考證其真正的源地,目前一些學者認為鮮卑山可能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北麓!

2樓:匿名使用者

要找鮮卑的舊墟石宰,先要找到「大鮮卑山」,在大興安嶺。

鮮卑族是現在哪個民族

3樓:卻瓏

鮮卑族是現在的錫伯族。

錫伯族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錫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錫伯族原居東北地區,乾隆年間清廷徵調部分錫伯族西遷至新疆以充實當地。

今錫伯族多數居住在遼寧省和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在東北的瀋陽、東港、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余、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錫伯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是在滿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語言,跟滿語很接近。

鮮卑族的發源地是**?

鮮卑族的發源地是**

4樓:杜興華動物說

鮮卑族發源於鮮卑山(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奧克里堆山),是先秦東胡族的一支。而在歷史上開創了北魏叱吒一時鮮卑拓跋部則起源於大鮮卑山(即大興安嶺)。

鮮卑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是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烏桓和鮮卑,受匈奴統治,所以鮮卑一些風俗習慣與烏桓、匈奴相似。

5樓:迷途羔羊

2023年7月,原呼倫貝爾盟文物站站長米文平先生等學者經多次實地考察與研究,終在嘎仙洞內發現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祝文」刻辭。與《魏書》記載 「…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並「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基本相符。

至此,因鮮卑山而得名的鮮卑族發源地之謎被徹底解開了。

發現嘎仙洞。

烏洛侯國,在地豆於之北,……世祖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 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靈,民多祈請。世祖遣 中書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於室之壁而還。

魏書·烏洛侯傳》

這是史書中關於鮮卑發源地最詳細的記載,後世學者根據這些記載和有關鮮卑的考古發現推斷,「拓跋鮮卑的最初起源地在今蒙古高原的東北角,即今額爾 古納河的東南」,「烏洛侯國在今黑龍江省之嫩江流域甚明。嫩江流域的西北為額爾古納河。魏之祖先的石室當在二河之間的大興安嶺山脈之內。

2023年,米文平先生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開始找鮮卑石室 。2023年9月,米文平先生等首次探查嘎仙洞之後推測嘎仙洞即鮮卑石室。為了證實此推測,2023年1月、6月、7月,米文平先生等又三次探查嘎仙洞,終於在第四次探查時找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年)李敞等人鑿刻在石壁上的祝文,隨後加以拓 印,並測繪了嘎仙洞遺址平面圖,在洞口和石刻壁下以探溝形式進行了試掘,首次較為科學地記錄了嘎仙洞遺址的內部結構和遺蹟情況。

嘎仙洞遺址的洞口略呈三角形,寬約20米、高12米;洞內地面大部分較平坦,往裡逐漸上坡,依次可分為前廳、大廳、高廳 和後廳四個部分。前廳長約28、寬約18米,地面平坦而稍低於洞口。石刻祝文鐫刻在距洞口15米處的西側洞壁上,東壁亦有一經修鑿的平面,與西壁祝文相對,無刻字。

大廳較前廳稍寬,寬約20米、長約38米、高10-12米,地面漸高,稍向上傾斜,大廳**有一塊不規則的巨石,底下有三塊石頭承託,被稱為「石桌」。高廳由大廳稍拐向北,順斜坡拐 向左前方,越往裡越窄,在東壁上方距地面12米處有一小洞。後廳是從高廳拐向左上方的斜洞,洞盡頭最高處較平整,寬約9米、高6-7米,上部東西各有一壁龕狀耳室。

2023年8月和10月,學者對嘎仙洞進行了清理發掘,出土的遺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銅器、鐵器及大量獸骨。陶器大多是手製夾砂,種類單一,沒有壺、瓶、盆、碗等其他器物;顏色單一,紋飾簡單,以黑褐陶為主,

鮮卑族現在是什麼族?

鮮卑族現在是什麼族

6樓:小王漲知識

鮮卑族是古代在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鮮卑族發展到現代,已經沒有純粹的鮮卑族存在了,在經過前朝的民族大融合之後,目前已知具有鮮卑族血統的民族分別是錫伯族、土族、漢族、藏族這四個民族。

鮮卑族現在是什麼族

鮮卑族是古代在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在經過中國前朝的文化大融合後,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純粹的鮮卑族了,鮮卑族的文化、血脈已經分別融合進入或形成了不同的民族。

目前已知擁有鮮卑族鮮卑族血統的民族分別是錫伯族、土族、漢族、藏族這四個民族,這些民族裡有一部分人的先祖是鮮卑族人。

鮮卑族的發源地是**

鮮卑族現在是什麼族?

7樓:l吉吉學長

錫伯族。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佈在中國北方。

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鮮卑族的風俗習慣同烏桓、匈奴相似。

隋唐以來,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在這兩個朝代居於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國者楊、李二家即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他們的母、妻又是漢化的鮮卑人。至於兩朝的達官顯宦有很多鮮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餘人,其他如尚書、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勝列舉。

這不僅表明了這時北方與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顯示了鮮卑人在社會重要性方面的廣度,如隋代築造學家宇文愷,《切韻》作者陸法言,唐初權相長孫無忌,中唐詩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8樓:帳號已登出

鮮卑族現在是土族。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建國吐谷渾(藏族稱其為霍爾人),其一支成土族的主體,其另一支則與來此的蒙古人通婚而後裔劃屬於土族。****門戶**的文章《土族》介紹:

663年,吐谷渾為吐蕃所並,一部分人仍留居青海故地。

從地域上看,現今土族主要聚居區在湟水沿岸,而這裡曾是吐谷渾人的活動地區。現今互助縣和大通縣的土族地區有十幾個村莊,土語稱為「吐渾」,當地漢民則訛稱為「土觀」或「託紅」,均為「吐渾」的音轉。

綜上所述,吐谷渾亡國後,東遷的一部分逐漸融合於漢族,降服於吐蕃的後來融合於藏族,留居於涼州、祁連山一帶、浩門河流域、河湟地區的一部吐谷渾人,則成為今日土族的先民主體部分。」

在互助縣土族中,廣泛流傳著祖先來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大將格日利特(格熱臺)率部留駐索卜灘(今互助縣境內,意為蒙古灘),不久病死,其部屬留駐下來,以後與當地霍爾人通婚,逐漸繁衍而成土族的傳說。」

佛教的發源地是哪裡,佛教的發源地是哪

印度做為佛教的發源地,為何佛教卻在印度凋零,在中國開始昌盛!佛教的發源地是印度。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釋迦牟尼建立於古印度。以後廣泛傳播於亞洲及世界各地,對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佛教的發源地是哪?普遍認為佛教的發源地為印度,也有少數人認為發源地為尼泊爾。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

中國最早的佛家發源地是哪裡,佛教的發源地是哪

普遍認為佛教的發源地為印度,也有少數人認為發源地為尼泊爾。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 今尼泊爾境內 王子喬達摩 悉達多所創 參考佛誕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 佛教聖地 形象。佛教的創始人為釋迦摩尼,本命喬達摩悉達多,是古代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部落王...

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是哪裡?

後恨蕊賀德 發源地是希臘半島,屬于海洋文明。不是古希臘,嚴格的話目前發現的最早歐洲文明遺蹟是在克里特島上,稱為克里特文明。 兩河流域 幼發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希臘 土耳其一帶 郯翊淦光赫 答案 a 答案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地中海地區的古代希臘半島,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