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明確記載項羽姓項氏,為啥有很多人說項羽姓姬啊?

時間 2025-04-07 08:30:29

1樓:網友

史記》裡明確記載項羽姓項氏,有很多人說項羽姓姬,這種說法是因為「姓」的詞義變化而引起的。

姓氏」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乙個詞,其實在秦漢。

之前,「姓」和「氏」的含義是不同的。例如秦始皇嬴政,即為嬴姓。

趙氏,名政。在周朝。

都是女子有姓,男子只能稱氏。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姓改從父,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項羽的祖上是姬姓,後來姓項氏,名籍,字羽。

這裡的姬姓,指的是他的祖姓。這裡的項氏,就是後來的姓。

姓」與「氏」的區別,古人解釋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簡單來說,姓起於女系,氏起於男系。

姓就好比乙個家族,無論出生多少孩子,都只用這乙個姓,而子女多了可能要分家,男子帶頭遷到其他地方,那就可能以國名為氏,以居住地邑名為氏,以官職名為氏,當然,也有因賜姓、避諱而改的氏。所以《史記·項羽本紀》

說:「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綜上所述,因為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古代的「姓」和「氏」的詞義發生了變化,有的人按現代「姓」的意思解釋項羽的姓,有的人還按「姓」原來的意思解釋項羽的姓,所以引起一些質疑。

2樓:名如影子

因為在中國古代姓和氏,名和字都是分開的,姓的範圍廣,氏是包括在姓裡面的,同乙個姓內包括有不同的氏,我們現在所說的乙個人姓什麼,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算作是氏,只不過現在姓和氏是統一起來了,大家也就順口說自己姓什麼,中國古代最古老的姓,大都帶有女字旁,這是原始部落母系社會的特徵,比如姜姓,姬姓,姜子牙就是姜姓,呂氏,名尚,所以應該叫做呂尚,項羽也是姬姓,項氏,名籍,字羽,所以史書中把他記做項籍,後人稱作項羽。

3樓:網友

這是正常的,因為在古時候的話,很多人都會改變自己的姓氏的。原先祖先的姓氏會隨著分家而改變。

4樓:ming日月重開大宋天

史記還明確記載秦始皇姓趙氏,姓什麼氏這句話本身就有毛病,到底姓還是氏?

姓誕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是從母的。氏誕生於父系氏族社會,是從父的。一開始互不干涉,各傳承各的。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就是證明。

從夏代開始,姓和氏就都從父了,姓別婚姻,氏別貴賤。

戰國末秦朝到西漢初,這一段過渡,姓氏逐漸不分。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對姓和氏完全摸不著頭腦,所以寫姓和氏的時候語言很混亂。

5樓:帳號已登出

史記中的項羽和劉邦描寫 項羽和劉邦,這一對在反秦起義中的夥伴,後來成為生死相拚的對頭。在司馬遷的筆下,這兩個人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腔調。司馬遷寫劉邦,寫他的豁達,他的知人善任,寫他從早年一直到做了皇帝,都脫離不了一付無賴漢的習。

史記記載著什麼,史記記載了什麼

史記 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 太史公書 或稱 太史公記 也省稱 太史公 史記 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 由通稱逐漸成為 太史公書 的專名。史記 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

史記記載的關於秦始皇的讖語,史記記載的關於秦始皇的一個讖語

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三十六年,在秦的東郡 現在河南濮陽 有一塊隕石墜落,於是有人便趁機在上面刻了詛咒秦的一句話 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得到訊息,火冒三丈,派御史嚴厲追查刻字的人,但最終也沒有查出來。御史便將附近的住戶全部處死,又將刻有字的隕石毀壞。但這絲毫不能挽救秦朝滅亡的命運。 史記 卷六 秦...

阿育王石柱的歷史記載,阿育王的歷史

阿瑟 公元前二五一年,也就是佛陀涅盤二百多年後,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與其戒師優婆掘多等來lumbini巡拜佛跡,並於公元前二四五年建石柱紀念。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恆河流域,為雕刻法敕 梵dharma dipi 巴dhamma lipi 所建之圓形石柱,至今被發現者共有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