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李秋言
答曰:魏武帝曹操。
招募農民屯田後當年得谷6萬噸。
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
天子之東也,奉自梁欲要之,不及。冬十月,公徵奉,奉南奔袁術。
遂攻其梁屯,拔之。於是以袁紹。
為太尉,紹恥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辭,以大將軍讓紹。天子拜公司空,行車騎將軍。是歲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
這一年曹操採用棗祗、韓浩的建議,開始屯田,此年為建安元年,也就是西元196年。
裴松之在注裡這樣寫道:
魏書曰:自遭荒亂,率乏糧谷。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餘,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
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
公曰:「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
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
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屯田的這一年,僅僅許下就得谷百萬斛。
斛」是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鬥,後來改為五斗。
唐朝之前,斛為民間對石的俗稱,1斛=1石,1石=10鬥=120斤=噸。
漢朝·許慎《說文解字》
斛,十鬥也。"
宋朝開始,改為1斛 = 5鬥,而1石 = 2斛。
明。張自烈。《正字通》
斛,今制五斗曰斛,十鬥曰石。"
在江蘇、浙江、安徽的很多地方,1斛 = 2鬥5公升。
也就是說三國的時候1斛=120斤,百萬斛就是100萬噸=6萬噸。
屯田】屯田制是漢以後歷代**為取得軍隊給養或稅糧,利用士兵和無地農民墾種荒地的制度。有軍屯、民屯和商屯三種。
屯田始於漢武帝。
時西域屯田,為軍屯。
建安元年 (西元196年) 曹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昌招募農民屯田,當年得谷百萬斛。後推廣到各州郡,由典農官募民耕種,為民屯。
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稱"屯田客"。
2樓:雙子小黑嘿
6萬噸 ,這樣的數量也是相當的龐大了,提供了足夠的糧食,非常的厲害。
3樓:樂曉江湖
收穫穀物百萬斛 」,雖然這有誇張的成分,但也達到了其「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
4樓:阿樂秋季雨
大概有幾千萬石吧,因為行軍打仗糧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儲存了很多的糧食。
曹操每年能獲得幾千萬石軍屯糧食,他為什麼這麼闊?
5樓:小臉妹美食說
因為他統領著軍隊,軍隊的人又多,每天吃的糧食也很多,所以他才會這麼闊。
6樓:小鄧同學
因為曹操的土地非常的多,曹操佔據了整個北方,當時生產力和人口多在北方,所以曹操能夠擁有比劉備孫權多出許多的錢糧。
漢武帝 魏武帝 宋武帝,哪個厲害
魏武帝厲害些 因為他是白手起家 其他倆都是子承父業 雖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吧 但竊以為還是曹操厲害些 你這個問題不怎麼專業啊!要論開疆拓土那當然是漢武帝了,要論胸襟文化厚重度,我本人覺得魏武帝做的不錯的!宋武帝在宋朝的皇帝中算是比較的善於用武力了!當然是漢武帝。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魏武帝連中原都...
閱讀《楊修之死》,魏武帝曹操為什麼要殺楊修,寫出你的理解
楊修終於被曹操殺了。楊修覺得死得冤,死得太不值了,所以他的魂魄不願投胎。等啊等,有一天,他見到了曹操的亡魂,急忙上前問道 明公慢走,你當初為什麼要殺我?曹操一看是楊修,便停住了腳步,笑了一下,答道,你想知道我為什麼要殺你嗎?聽我慢慢道來 你的智力過人,非常聰明,你上知天文,下查地理,懂奇門,會八卦,...
曹操與劉徹誰更厲害,曹操可以與漢武帝比嗎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梟雄,劉徹是漢朝的一代霸主,不是同一時代的人根本沒有可比性。但若要說兩人在歷史上的知名度,曹操還是略高些。曹操.知人善任.三國最傑出的不是帝王的帝王.不下於諸葛亮的司馬懿在曹操統治時期也不能鬧出什麼風浪.當你真正瞭解曹操的性格的時候 你就懂得曹操有多強大.只要是他的性格決定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