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江州在什麼地方 蜀漢五郡是

時間 2025-05-01 00:00:06

1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代有兩個地方都叫江州。

一、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市,東晉置江州,轄境為江西大部,後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轄境變小!唐代在今江西九江同樣因長江流經設江州,因沿襲時間較長,特別是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任江州司馬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琵琶行》名篇更令九江這個「江州」比較出名。

一直到宋代、元代。二、重慶:古稱江州,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張儀入蜀滅巴公升鋒凳之後,屯兵江州,築吵旅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

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兩漢時,江州城擴充套件到嘉陵江北岸,稱北府城。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

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西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基盯"。 蜀漢州郡:

益州郡:治所成都以及周圍,(今天四川成都)巴郡:原來的巴郡在劉璋時被一分為三,分巴東、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閬中),巴郡治江州(今重慶)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東)永昌郡:

轄今雲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韋,(今雲南保山東北)建寧郡,又稱益州郡,後諸葛亮將其改名建寧郡,遷郡治到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內)

2樓:匿名使用者

蜀漢的江州就是現在的重慶市,蜀漢五郡指越嶲,永昌,益州(與州同名),(蔽型張科)用同音字.原字打不出來!還有建(同音字)為屬國巨集扮猜.後為朱提缺旅郡.

三國裡的江東六郡、荊襄九郡和西川四十一郡,都包括什麼地方?

3樓:愛可樂學長

在**《三國演義》當中我們經常提到江東六郡、荊襄九郡和西川四十一郡,那他們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具體指**呢?我們下面就來具體瞭解一下。

三國時江東六郡,由孫策平定統一。指吳郡(郡治江蘇省蘇州市)、會稽郡(郡治浙江省紹興市)、丹陽郡(郡治初在宛陵,後移至建業即江蘇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廬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縣西北)、廬江郡(郡治安徽省廬江縣西)。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吳郡富春孫氏孫堅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公升任長沙太守,擁兵自居,成為割據首領。孫堅長子孫策,年輕有為,領其父部下千餘人,渡江削平江東,佔據江東六郡而被封為吳侯。孫堅次子孫權,秉承父兄遺志,在周瑜、張昭等一批士族豪強的支援下,穩定江東局勢,戰敗曹操、劉備,於西元229年稱帝,定國號為吳,成為三國鼎立中的吳國。

一般認為,東漢時期荊州原下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荊襄九郡是原有荊州七郡加上先後新置的章陵郡和南鄉郡的合稱。

也有人認為是荊襄九郡是「原有的荊州七郡加上從南陽郡和南郡兩郡各分出一部分縣設定的襄陽郡和章陵郡」。實際上,「荊襄九郡」是元明時期雜劇、**等文學作品中臆造出的歷史地理概念,不見於正史。漢末三國時期,荊州從未下轄過九郡,史籍上只有「荊州八郡」的稱謂。

西川四十一郡在歷史當中應該不存在的,**有一些誇張。西川大部分時候指的是整個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川渝之地絕大部分。

4樓:行者1234大本營

我覺得應該是長江中下游路段,都是江東的區域。

5樓:沒沒

指吳郡(郡治江蘇省蘇州市)、會稽郡(郡治浙江省紹興市)、丹陽郡(郡治初在宛陵,後移至建業即江蘇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最後兩個想不起來了。

6樓:夢如人生

《三國演義》經常提到江東六郡、荊襄九郡和西川四十一郡。

7樓:陳娜娜最棒的

三國裡的江東六郡,有好多地方的面積不小。

8樓:爽朗的環境恢復

包括的地方有很多,如吳郡,會稽郡。

9樓:倩世有約

三國時江東六郡,由孫策平定統一。

蜀漢時期的江州都督前後共有哪些人擔任過?

10樓:大超說教育

蜀漢時期的江州都督前後共有費觀、李嚴、李豐、李福、鄧芝擔任過,而鄧芝是最後一任。

11樓:浩海永寧

費觀 ,李嚴 ,李豐,李福,鄧芝,這些都是歷史上擔任過過江州總督的人。

什麼是蜀郡?

12樓:北京創典文化

蜀郡是古代行政區劃之襲襲慎一。蜀郡以成都一帶為拍敬中心,所轄範圍隨時間而有不同。西元前277年,秦國置蜀郡,設郡守,成都為蜀郡治所。

漢代初期承秦制。漢高祖雖然控制巴、蜀,但南中在漢代朝廷控制範圍之外。自漢代至隋代皆因之,唐代公升為成禪悶都府。

蜀國四郡是哪些?

13樓:淺醉江月

準確點說是一州多一點,如果按最大版圖算,蜀國佔領過益州的全部,雍州、荊州的各一部分。

益州:漢中郡 巴郡 廣漢郡 蜀郡 犍為郡 牂牁郡 越巂郡 益州郡 永昌郡 9郡。

雍州:安定郡、天水郡、南安郡、西郡的各一部分,姑且算4郡吧(演義上說諸葛亮取涼州三郡,實際上天水安定南安這三郡當時都算雍州治下了,雍涼二州的具體劃界,漢代有過多次反覆)

荊州:宜都郡、武陵郡、零陵郡、南郡 4郡。

但是蜀國佔據雍州和荊州的時期不同(荊州四郡在夷陵之戰後被吳國奪走,而雍州4郡是諸葛亮後來奪來的),同時雍州的四郡隨著街亭之戰也很快的得而復失,所以蜀國絕大多數時間佔據的地盤,就如一樓所說,僅僅有益州九郡。

14樓:完高中結束

益州:漢中郡 巴郡 廣漢郡 蜀郡 犍為郡 牂牁郡 越巂郡 益州郡 永昌郡 9郡。

雍州:安定郡、天水郡、南安郡、西郡的各一部分,姑且算4郡吧(演義上說諸葛亮取涼州三郡,實際上天水安定南安這三郡當時都算雍州治下了,雍涼二州的具體劃界,漢代有過多次反覆)

荊州:宜都郡、武陵郡、零陵郡、南郡 4郡。

漢代的「蜀郡」指的是**?

15樓:易書科技

蜀人司馬相如認為邛都(今四川東南的西昌一帶)及筰都(今四川東部的漢源縣一帶,在四川成都的西南方)也可以置郡,於是漢武帝命司馬相如以郎中將前往勸說那些小邦歸順漢朝,邛都、筰都由於貪圖漢朝的賞賜也就答應了,漢在那裡設定十幾個縣,隸屬於蜀郡(成都)。

古時江州是指什麼地方,古時的江州是現在的哪裡?

水煮酸菜 指的是現在的江西省九江市。江州,東晉始置,轄境為江西大部,後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轄境變小。江州是唐朝 宋朝的行政區劃之一,一直沿置到宋代 元代。南樑湘東王蕭繹即後來的梁元帝就擔任過江州刺史。江州,亦指今江西省九江市。唐代詩人白居易 琵琶行 中的名句 江州司馬青衫溼 中的江州就是指這裡,水滸...

蜀漢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蜀漢是怎麼滅亡的?

我認為,蜀漢滅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一是劉備伐吳和諸葛亮伐魏導致蜀漢軍力枯竭,國力空虛所致。二是蜀漢的地形決定了他利於防守,不利於進攻。當時的蜀漢,也就是現在的四川,四周被大山環繞。這樣的地形地貌,如果他們派重兵把好進出川的各處隘口要道,當時又是冷兵器時代,敵人沒有現代這樣的飛機大炮,是很難攻進去...

蜀漢滅亡最後時刻,為什麼是劉禪的兒子出來殉國呢?

因為劉禪的兒子是堅定的主戰派,他的主張和劉禪完全不同,但是因為他沒有掌握蜀國實權,無法作出有力抗爭,只好以死殉國。可能是因為劉禪的兒子當時也有比較大的權力,而且也是德高望重。因為劉禪那時候已經投降了,但是他兒子不投降,所以是他兒子出來殉國。在蜀漢亡國後,劉禪的哪個兒子讓全家進行殉國?劉禪兒子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