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的轉折點是哪場戰爭?

時間 2025-05-23 08:10:21

1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勝。

哪個戰役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2樓:

摘要。親您好,建安五子之一的諸葛亮主持的赤壁之戰,是確立了三國鼎立局面的重要戰役。在赤壁之戰中,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曹,最終大破曹操的水陸聯軍,為日後三國時代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親您好圓脊賀,建安五子之一的諸葛亮主持的赤壁之戰,是確立了三國鼎橘派立局面的重要戰役。在赤壁之戰中,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曹,野亂最終大破曹操的水陸聯軍,為日後三國時代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親您好,赤壁之戰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場戰役發生在西元208年,是東漢末年蜀漢和東吳聯軍對抗曹魏的一次重要戰役碼鋒態。蜀漢基緩和東吳聯軍由劉備和孫權領導,曹魏方面由曹操的親遲源族曹仁領導。

在赤壁之戰中,聯軍採用火攻戰術成功擊敗曹魏軍隊,為三國時期的鼎立格局奠定了基礎。

哪個戰役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3樓:小欣教育問答

赤壁之戰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繼闔閭破楚之後的又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

曹操率軍二十萬眾順江而下。孫權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周瑜率精軍三萬沿江上至夏口,聯合屯駐樊口的劉備軍一起溯長江西進,與曹軍相遇在赤壁。

此時曹公軍眾已手頃染疾病,初一交戰,曹軍敗退,暫駐軍於烏林畢凳陸地帶,周瑜等人在南岸,雙方隔江對峙。

赤壁之戰的影響: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後實力迅速壯大,進而謀取益州。曹操在退回北方後,休養生息兩年。兩年後,曹操西征,擊破關中的馬超、韓遂等人,然後才大舉南征孫權。

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形,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著名戰例之一。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雙方政治、軍事、經濟等多方面的條件,但首當其衝的是雙方粗擾軍事實力的較量。

歷史上的三國鼎立為什麼形成的,三國鼎立是怎麼形成的

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使各地的人才分散於全國,或依附於地方豪強,或隱居躬耕。而各路軍閥,由於對待人才的態度和方法不同,導致其成就和結局也各不相同,如董卓 呂布 袁紹 袁術等人都因不注意招攬人才或不能量才用人而難免敗亡 曹操 劉備 孫權則都因知人善任 馭才有術而成就霸業。以袁曹為例,應該說統一北方的主動...

急急急急急急!從東漢的統一到三國鼎立,是歷史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為什麼?簡單點的,謝謝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的必然趨勢,其實很難斷言誰是誰非,誰是進步誰是退步。如果一定要有個評判,我個人認為,老百姓的生活變化是最好的標準。東漢末期群魔亂舞,民不聊生 三國鼎立,老百姓的日子安穩了些,或許從某種程度上是進步了。但三國時期,也打了不少仗,百姓還是苦,因而不全是進步。思路分析 從東漢統一政...

三國同盟是指什麼,「三國同盟」的「三國」指哪三個國家?

易書科技 公元1870年的普法戰爭以後。法國戰敗,德國崛起。德國為了保住在歐洲大陸已經取得的霸權地位,竭力拉攏 和奧匈帝國,三國成立了 三皇同盟 旨在孤立法國,防止它東山再起。但是,1877年,在爭奪巴爾幹的鬥爭中,與奧匈帝國矛盾尖銳。因此 三皇同盟 迅速瓦解。1879年10月,德 奧在維也納祕密締...